南昌:新生兒體重才530克!住院141天,終於出院了

2020-12-19 都市現場

來源|都市現場原創發布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早產兒是這個世界上早到的天使,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呵護。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在江西省婦幼保健院,一位出生時僅有530克的早產兒,達到了出院標準正式出院。

孩子的母親陳女士說,小傢伙是她在妊娠6個月的時候生下來的,僅有530克。因為有了醫生的努力和堅持,對寶寶精心照料,寶寶才得以健康出院。對此,陳女士非常感謝醫生。

據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周錦龍介紹,這個出生時僅530克的寶寶,是他們科室目前救治成功的最小體重的寶寶。因為孩子剛出生時體重實在太輕,為了成功救治,大夥都付出了不少。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周錦龍:「在治療的過程中第一關是呼吸關;第二關是餵養關;第三關是黃疸關;第四關是後期貧血和感染關;一關關過。住院141天,寶寶體重終於長到了6斤,自己吃奶能吃到六七十毫升,已經達到了出院標準。」

呵護「早到天使」 需要家屬醫護共同努力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1500萬出生的嬰兒是未能完成37周妊娠的早產嬰兒。我國每年的早產兒數量有110萬,列全球位第二位。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是江西分娩量最大的專科醫院,據該院新生兒科負責人唐文燕介紹,該院每年的分娩量是2.2萬左右,早產兒的發生率大概在10%。由於早產兒的各個器官都沒發育成熟,還有很多併發症,且很容易發生感染,包括敗血症、嚴重的化膿性腦膜炎等等,所以早產兒的治療需要兩方面的合作,一個是家屬的堅持,還有就是醫務人員的通力合作。

而早產兒康復出院後,細心的家庭護理尤為重要,其中母乳餵養很關鍵。母乳餵養可以提供很多免疫因子,為早產兒提供免疫力。第二個,早產兒注意保暖非常重要。新生兒抵抗力差,不能讓他受涼,一旦受涼很容易病發肺炎、敗血症等;第三個早產兒因為他吸吮跟吞咽不協調,一定要注意不能嗆奶。

醫生還提醒,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造成早產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產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期破水、胎盤早期剝離或前置胎盤、其他慢性疾病等,對於準媽媽來說,要減少這類危險,規範的產檢必不可少。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負責人唐文燕提醒,孕婦一定要定期到醫院去產檢、做規範性診療,如果發現早產跡象,要儘早去醫院用藥,減少早產兒的發生。

相關焦點

  • 無錫530克早產寶寶救治成功
    現代快報訊(記者 朱鯨潤 通訊員 劉婷)8月13日,出生體重僅530克的丹丹(化名)在無錫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下順利出院了。出院時丹丹的體重已達到2000克,而且會自主吃奶啦。她出生時體重僅530克,與一瓶礦泉水的重量相差無幾,由於重度窒息沒有呼吸,病情十分危急。她的雙胞胎哥哥出生體重1480克,情況同樣不佳,兄妹倆還沒來得及睜眼看看媽媽,就在氣管插管、正壓通氣下緊急轉運至無錫市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
  • 25周超早產,體重1斤半迷你小寶終於平安出院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通訊員 伍曉丹 彭睿宇圖/醫院提供在媽媽肚子裡25周+4天,小榆兒(化名)就迫不及待來到這個世界,出生3天體重才730克,小腿只有成人手指般粗細,身體比成人巴掌大不了多少。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新生兒科,經過100多天的精心治療與呵護,超早產寶寶小榆兒闖過一個又一個生命關卡,體重長到4.6Kg,沒有明顯發育障礙,5月26日終於再次回到父母的懷抱。
  • 26周超早產兒僅重800克!「小八百」闖關3個月,體重終於長到4斤
    剛出生時,他體重只有800克,僅僅有成年人手掌大小,被醫護人員愛憐地叫做「小八百」。如今,經過北京天壇醫院和北京兒童醫院醫護人員89天的悉心呵護,「小八百」闖過一道道難關,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小八百」是北京天壇醫院新生兒病房建立以來,成功救治的最小孕周和體重最輕的超早產兒。
  • 全省最輕的「水晶寶寶」平安出院,剛出生比巴掌還小.......
    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26周出生時體重只有530克
  • 23周早產女嬰在濟南降生 體重530克身子僅有巴掌大
    山東廣播電視臺2月27日訊(山東臺 孫中興)今天凌晨0時5分,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裡一名女嬰呱呱墜地,這名女嬰很不尋常,因為她是個只有23周的早產兒,體重只有530克,個頭和護士的手掌差不多大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每日新聞》報導,在省千佛山醫院新生兒病房,這個小傢伙剛一降生,就成為重點關照對象,她生命體徵的每一次數據變化,醫生們都要仔細記錄。「你看她也就和我的巴掌差不多大,正常孩子五十釐米,他才28釐米。」身子也就巴掌大,體重更是只有530克,一斤多一點。在保育箱裡,弱不禁風的小傢伙拼命的汲取著外界輸送的一切能量,頑強的生長著。
  • 24周超早產兒出院,體重720克!嬰兒能存活體重最低是多少?
    出生時的小星星體重只有720克,還不到兩斤,而且多個器官發育不全,只有成人巴掌大小,手臂和成人的手指一樣細,身上的皮膚薄的能看見身體裡的血管。 由於肺部發育不全,寶寶經常出現呼吸暫停,經歷了多次搶救,歷時119天,孩子才轉危為安,體重達到3185克,各方面指標達標,出院回家。
  • 廣東:565克到4700克——25周超早產「巴掌寶寶」健康出院
    超早產「巴掌寶寶」健康出院(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31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伍曉丹 韓羽柔)12月28日,出生時僅565克的「巴掌寶寶」小欣欣經健康出院了!她各項指標良好,體重已經長到4.7千克。
  • 胎齡26周僅500克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低體重早產兒
    胎齡26周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患兒家屬送來感謝信,感謝醫務人員不離不棄地守護。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日前,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療中心一病區成功救治一例胎齡26周且出生體重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廣西最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歷經長達100多天的精心醫治,該超低體重早產兒順利停氧康復出院,體重增長至2380克,能全量經口餵養。
  • 出生時550克,僅有手掌大 洛陽「巴掌寶寶」降生91天後健康出院
    護士正在小心翼翼地呵護住在保溫箱內的「小奇妞」    「小奇妞」體重長到2.06公斤    經過91天治療,「小奇妞」出院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波通訊員劉冰文圖    550克有多重?大概一瓶礦泉水的重量。
  • 體重不到3斤 早產兒「小七妞」出院啦
    在這段特別的日子裡,綿竹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迎來了一個胎齡31周,體重只有1.4kg的早產兒——「小七妞」(化名)。她雖然不是科室收治的最小最輕的早產兒,但治療的難度卻是首屈一指的。經過41天日夜守護,「小七妞」在12月16日終於從新生兒7床出院了,這也是她小名的由來。
  • 我出生時只有530克,巴掌大,能活到今天真是個奇蹟!
    2017年1月3日,我在媽媽肚子裡才呆了5個多月(23周),就迫不及待地「蹦」出來了,當時體重只有530克。媽媽說,剛出生時的我皮膚像是透明的果凍,她生怕一碰我就碎了。當時的我和爸爸的手掌差不多大,只比一瓶礦泉水稍微重一點兒,是出生那家醫院裡最輕的孩子。
  • 出生體重不足2斤,奶量僅0.5毫升……超早產兒「小牛」挺過來了!
    經醫生檢查,這個胎齡26+4周,出生體重不足1千克的超早產兒,目前各項指標均已達標。蔣小牛於2019年11月1日早晨出生,他只在媽媽肚子裡「住」了26+4周。出生時他的體重僅990克,身長不過A4紙般大小。「極度嬌小脆弱」是重醫附三院兒科中心所有醫護人員對寶寶的第一印象。此外,這個「袖珍寶寶」呼吸微弱、呻吟、進行性呼吸困難,各個器官系統發育極不成熟。
  • 出生體重只有638克,這個「早到」小天使度過了驚心動魄的142天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何曉青 何青 周素琴 記者 吳朝香12月18日,出生4個多月的右右要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出院了,出生體重只有638克的他已經長到了快8斤重。
  • 新生兒出院指導
    尊敬的家長您好:經過短暫的分離,今天您的寶寶出院了。
  • 確診新冠病毒,謝玲玲住院26天低調出院,曾一度傳出病危
    本文編輯劇透社:issac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現年64歲的臺灣著名女演員、香港著名富商林建嶽的前妻謝玲玲,在上個月突然被媒體爆料因不慎感染新冠病毒而住院接受治療的消息。在配合醫生的治療下,應該很快就能出院。然而令外界沒有想到的是,在謝玲玲入院大約半個月之後,港媒突然曝出謝玲玲已經病危的傳聞,引發了外界的強烈關注。據悉,當時媒體報導,謝玲玲儘管在入院初期身體上並沒有任何的症狀,但是後來病情卻突然急轉直下,被列為重度患者,情況相當危機。
  • 25周超早產兒「巴掌寶寶」平安出院
    小欣欣平安出院 25周超早產兒,從565克半年「長胖」至4.7千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伍曉丹 韓羽柔 圖/醫院提供 565克有多重?
  • 女子產下500克寶寶,歷經122天後創下奇蹟
    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經過122天如履薄冰般的救護,如今,「袖珍寶貝」體重增至2.36千克,身長也由30cm長到45cm,各項生命體徵穩定,出院了。該患兒的成功救治,再次刷新南昌市第三醫院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早產兒的紀錄!2019年11月9日,南昌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轉運團隊接到電話,撫州南豐有位孕婦產下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急需轉院治療。接到電話後他們立即出發。
  • 危險的新生兒敗血症如何預防?醫生分享了3個病例
    原創 林夕一夢 醫學界兒科頻道新生兒敗血症,一個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卻又嚴重的「大病」。在臨床表現上,新生兒敗血症實在太平常,沒什麼突出特點。患兒可能僅表現為不吃、不哭、不鬧、體溫不升、體重不增、黃疸上升快。
  • 新生兒頭多大正常 新生兒頭多大正常嗎?
    新生兒頭多大正常女性順產的話,身體恢復的快,而且肚子上也沒傷疤;對寶寶來說,順產的話會更聰明。所以對女性來講,生孩子最好還是選擇順產。除非是實在不能順產,就只好選擇剖腹產了。一般來說,孕媽媽們都是可以順產的。那麼,胎兒頭大是否會影響順產呢?胎兒頭多大不適合順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