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街舞》第三季隊長大換血,三個流量王一博、張藝興、王嘉爾,一個國民男神鍾漢良,還請了影帝黃渤客串主理人,可謂是雄心勃勃,想要擴大影響,把街舞這個比較小眾的運動推向全民。
但這篇文章的主角不是他們。
開始之前,讓我們先記住這兩個人:
這個滿腦子熬夜、吃火鍋和「創造歷史」的導演陸偉
以及這個專注尬cue流程搶主持人活的編劇王晨辰(別問我為什麼一個街舞比賽綜藝編劇的戲份那麼足,我也不懂)
其實看過節目的人,應該都記住他倆了。這兩位的存在感真的很強,比battle主持人廖搏的存在感還強……
而這兩個人能讓節目粉、舞者粉、明星隊長粉集體吐槽,也是不容易。
從這一季錄製初始,節目組就一直宣傳這一季高大上的「水火舞臺」。
但如今看到節目,水火舞臺,水深火熱。
誠然,水舞臺單看效果好像不錯。
但真的跳起來,水花太大吃掉了所有細節動作,幾乎只能靠道具和大招創意出效果。現場錄製的時候,就因為總拍不出效果,錄製結束後還補錄了近十遍。
總之,噱頭大於美感。
新奇是夠新奇了,但這是街舞綜藝,又不是舞臺劇綜藝。
水的應用並沒有給舞蹈本身太大的分加成,到底有什麼意義?
而且現場的水很冷,水舞臺很滑,不但限制發揮,還會增加受傷概率,尤其對街舞這樣動作幅度強度都很大的舞種來說,真的很不友好。
肖傑,街舞國際賽事鎖舞類世界冠軍拿到手軟,JD一冠一亞,WDC一冠,KOD四冠,賽事成績天花板,鎖舞的頂級大神,這次也在水舞臺彩排拉傷,正式錄製帶傷上陣,之前排的動作已經做不了了。
人稱「國際張」的大編舞師張健鵬,上水舞臺彩排時整個人都摔懵了,額頭腫起桌球大的包,牙齒也摔鬆了,發文說「長這麼大,沒摔這麼狠過。」
最嚴重的陳默被摔到腰椎骨折,三個月不能做大運動,錄製節目時只好坐著輪椅,在舞臺下看隊友表演,然後沒有展示自己實力的機會,直接被淘汰。
還有更多受傷的舞者,只能從去現場的觀眾口中得知隻言片語。
安全起見,舞者們很多原本設計好的動作,在正式錄製時被簡化,演出效果大打折扣。
水舞臺的創意是致敬電影《舞出我人生》,其他舞蹈表演也不是沒有用過,芒果跨年時的水舞臺就讓很多舞者大招使不出,被吐槽慘了。
可是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鑑,動作更加大開大合的《這街》還是這麼搞,完全只是為了圓導演的一個執念。
王嘉爾吐槽得對:「那個是電影啊!」
分不清電影的藝術效果與現實,不管舞種是否適合,把舞者當特技演員使,把街舞玩成極限運動,只為追求刺激效果博眼球。這樣的價值導向真的合適嗎?
而下一期,即將迎來另一種意義上的驚險的火舞臺。
街舞的賽制此前就一直被吐槽,因為每次比拼過後,都要隊長親自選擇淘汰隊內的哪幾位舞者。
雖說牽扯到後面齊舞排兵布陣,但街舞本身是街頭比拼的battle文化,不用battle來決定淘汰人選,只靠齊舞作品比拼完成後隊長自己選,完全依賴於隊長的選擇就有點不太公平的感覺。
而且在前面的小黑屋環節,很多選手還是隊長從其他隊長街道搶來的,現在讓隊長自己選擇隊內人淘汰,真的很為難。
但是呢,每次淘汰舞者都是一場大型催淚秀。就像這一次,鍾漢良一哭,節目就又可以上一次熱搜。似乎以「虐明星」來出效果,已經成為不少綜藝的吸引眼球的法寶。
而且這一季的賽制跟以前相比更奇怪了。
小黑屋組隊後第一期,就是強制所有隊長精簡隊伍,每隊都要淘汰三人,戰隊秀贏了的也不例外。
剛剛好話說盡拉人組好隊伍,沒有經過比賽就先隊內自相殘殺。剛剛說過「我需要你」,轉頭就要拋棄,也是有點尷尬。
另外,第一次戰隊秀第一的獎品只是13個舞者總共獎勵1萬元,讓舞者們都連連吐槽。要知道,街舞錄製一期的黃牛票都賣到了1萬。
這樣平攤下來每個人買雙好鞋都不夠的獎勵是埋汰誰呢。
除此之外,有些人質疑操控選票。
第一期王一博跳得很好的隊長大秀卻排名墊底,而第六期組隊後第一次戰隊秀最爛卻拿了第一,也一直讓很多觀眾質疑現場的大眾評審。
從第七期開始,節目採取專業評審+大眾評審一起評判的賽制。
其實現場投票確實不會有假,都是實名制光明正大,節目上還會公布每人投票狀況。
但是呢,還是有些票數是可以引導。看一下第七期的投票統計,會發現有很多奇怪的地方:
舞蹈家協會無疑是專業人士,大眾評審是四家粉絲每家5人。粉絲投票傾向很固定,而舞蹈家協會投票傾向對結果影響不大的樣子。
而每次投票傾向都與結果一致的「雙師教育城市合伙人」和「媒體人」看起來就是可操作空間就比較大的群體了。
媒體人水平不一,有街舞圈的自媒體,也有湊熱鬧的各家新聞平臺,偏偏這個群體比重最大。而「雙師教育城市合伙人」是什麼呢?
說白了就是節目組自己人。
不過別的節目操控選票是保關係戶「皇族選手」,《這街》卻不同。
有經驗的觀眾說,它是每一期導向專虐一兩個隊長,四個人輪流來,每人都有份,誰都不會落下。而各家粉絲都以為battle的對方是節目組要捧的「皇族」,開始掐架,節目的熱度就有了。
究竟是不是呢?拭目以待吧。
《這街》從第一季開始就被戲稱為「這就是熬夜」,每次錄製都會錄到第二天凌晨。
正片錄製完成,隊員時常需要補錄,而隊長會被大半夜拉去吃火鍋,繼續錄尷尬無比的衍生綜藝《一起火鍋吧》。
這一季一開始,就讓4名隊長和400名參賽選手跳了個通宵,從星辰滿天跳到旭日初升。而第七期的水舞臺,因為舞臺帶來的困難,錄到凌晨三點。
70進52的比賽,要求兩隊舞者在24小時排出35人的大齊舞。
正常來說這是需要十天半月來完成的任務,卻被節目組要求壓縮在一天之內。於是選手們繼續不眠不休,練舞24小時後直接錄製節目表演,繼續熬夜。
雖然在這種壓力下能排出來這麼大規模的齊舞,讓人十分嘆為觀止。但效果也確實完成得比較潦草,只能欣賞創意。
如果說,通宵大齊舞還能說是有儀式感,24小時編排是激發壓力下的潛力。但是到了水火舞臺這樣驚險的場景,就有點過了吧。
而在正片之外,舞者也沒有得到節目組足夠的尊重。
《一起火鍋吧》中,有一期節目組竟然安排舞者去當服務員給隊長們做吃的。美其名曰「練攤」送驚喜,但是隊長吃飯他們上菜,那個畫面真的不好看。
每一次絞盡腦汁給舞者高壓產出作品後,主持人或導演再自我感動地宣布我們又創造了歷史。但這樣靠壓榨舞者創造的記錄,究竟感動了誰?
打著「推廣街舞」的旗號,吸引了眾多專業選手來參賽,最起碼要尊重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吧。
舞者們憑著一腔熱愛,熬夜、受傷無怨言,但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給他們這樣大的壓力和風險,算不算壓榨呢?
勸節目組冷靜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