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播放的粵語片《戰毒》被網友紛紛吐槽,豆瓣評價低得可憐,今天只有4.7分。於是,又有不少網友大呼——TVB的水準又要跳水了。這件事上,TVB的確冤了,《戰毒》不是TVB出品,只是一部用了大量香港演員的TVB高仿版警匪片罷了。
當然,不是只有TVB才能拍出叫好叫座「警匪片」的。這幾年內地的製作水平不斷上升,內地也拍出了很多讓人驚嘆的好作品。但問題是:讓專業團隊幹他們不專業的事,換來的肯定是一片謾罵。
《戰毒》有著強大的班底陣容,問題是卻用了內地人的理解與角度去拍攝早已深入民心的「香港警匪片」,不了解香港文化與精神內核,一味的迎合內地觀眾,拍出的只是「香港警匪片」的形,再好也只是一個缺乏「靈魂」的高仿版。
主演團隊:不用說了,大家看片都知道,幾乎是清一色的香港演員。黃宗澤、吳卓羲已經爆了香港與內地,綠葉麥長青更是TVB二十多年的老戲骨,演技水平,自然不容置疑。
導演:是陳國華、何耀宗。陳國華是誰?紅極一時的《楚喬傳》、《美人心計》便是他執導的。經驗豐富,有實力。劇已經成功了一半。
監製:是林國華,林國華更可謂是金牌監製。《少年四大名捕》、《美人心計》、《老九門》、《古劍奇譚》、《盜墓筆記》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本來如此強大的陣容,拍攝一部電視劇基本沒有輸的可能。現實卻是偏偏的輸得一塌糊塗,罵聲一片。
CC認為:他們是低估了觀眾的欣賞水平,忽略了香港的文化內核。用內地眼裡的香港文化的理解與認識來詮釋作品。缺少對文化的深入考察,為討好觀眾,刻意灌輸一種滿足內地觀眾口味的東西給作品,以企圖重塑「香港警匪片」的定義。
《戰毒》中人物角色比較單薄,警察從內至外仿佛是沒有缺點的神級存在,每一次會議都是一次禁毒宣教大會。
《戰毒》中吳卓羲,是一名警察,看樣子應該是屬於有一定級別的了,成熟穩重、有經驗有智慧,完美警察的形象。但我們又覺得這位警察好像缺了點什麼。我思前想後,發現就是缺了「缺點」。人都在追求完美,但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缺點的完美警察,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這便讓看片的我們無法代入角色,總感到有點隔閡。
同時,吳卓羲扮演的這位程天,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像老長輩一樣喜歡說教。每一次會議都是一次禁毒宣教過程。程天一出場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各位同事準備好沒有,我們毒品調查科,絕對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毒販。」
禁毒代言人:話癆警察
接下來,又是一陣的禁毒宣教。
禁毒事情說三次,是不夠的!
對於這樣的人設,TVB十年前的作品也不會用。在這裡我找出了同樣吳卓羲的作品《學警狙擊》來進行對比。在角色設計上陳鍵鋒的人設是一名學霸式的資優生,在警察局受上司重視,做事有條有理,按部就班,缺點是缺乏了一點激情。吳卓羲,則是一名有著熱情與夢想的警察,但因為行事衝動的缺點,總會闖下各種大小禍,讓上司十分的頭痛。兩位人設十分的親切,就像同一個班中的班長與搗蛋的後進生一樣,有血有肉。而不是掛在夢中不吃人間煙火的完美警察人設。
在TVB的《學警狙擊》中,我們看到的是兩位年輕警察排除萬難,逐漸成長,與黑社會較量的過程與結局。在過程中,沒有太多的說教,只有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些鎖碎事。例如:吳卓羲一出場,動用了大量的警力才搗毀了一個食品非法加工場,而不是毒品加工場。同事態度是善良的嘲笑,上司的態度不是宣教式的灌輸思想,只能是軟硬並施。從動作到語言,一個場景下來,這就是一個專業被黑鍋的上司。
我是一名有理想的警察
調皮警察的上司,註定是背鍋俠
TVB的警匪片很強調本土色彩與生活化,在劇集中聚焦著大量這個城市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態度與工作習慣。例如在《學警狙擊》中,陳鍵鋒出車巡邏,同事們會在車裡談笑風生,說說家裡的鐘點工,談談對身邊的事情。TVB劇集,生活化的表現是很濃鬱的,從故事發展到演員表演,都是以生活的真實化為主,也因此,很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而《戰毒》則沒有了這樣的影子,在影片中看到了「高大尚」的特效與「型靚帥」的刻意凝造,卻少了一些生活的氣息。
我們平時上班沒突發事,都是聊家常
聊家常,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
《戰毒》中黃宗澤的角色是一名臥底。關於「臥底」的故事很多,例如《使徒行者》便是在一大爆款,也定義了我們心目中臥底的形象。
但黃宗澤的這位臥底的表現也太神了。神得怎樣?一位在社團中有點地位的小哥,你說他是大哥吧,我們也不知道他是管那些業務的,也不知道他平時工作的態度是快狠準還是有智慧,總之他就是得到了老大的重用。然而,他最神的是,早上在社團上班當古惑仔,下班回去跟警察老友談心談業務。剛剛被社區老大懷疑差點沒命,沒事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找警察們朋友療傷。
不僅劇情沒懸念,沒臥底不隱蔽,社團大佬沒智慧;一部片下來,警察們是玩家,因為有神級臥底的存在,社團都在他們掌握中。這樣的警隊太完美,臥底太神,生活也太佛系了。
剛被黑幫大佬懷疑完是臥底,我就帶傷來看警察兄弟了
黑板臥底與正義警察:晚上還公然在海邊談心事
其實,每一個臥底都是正常人,正常人就怕死啊。所以,臥底都會很小心,隱藏的很深。更不會跟老來掃黃的警察有過多的交流與接觸。《戰毒》中的黃宗澤就不合理了!
說到臥底的經典角色,我們不得不提《學警狙擊》中的Lanughing哥。Lanughing哥臥底隱藏之深,真是看得觀眾們都拍案叫絕。陳鍵鋒升職第一天出車,便遇到了Lanughing哥當面警察面打小人物。即使警察看著自己被打,小人物也不敢吭一句。Lanughing哥更不將警察放在眼裡,讓陳鍵鋒記住他的名字,Lanughing哥。
無論是氣場,還是角色都入形入格,絕對不會讓人覺得他會是一個臥底。
在警察眼裡:他是一個麻煩的社團大佬頭號堂主。
在觀眾眼裡:他就只是一個讓人討厭、入形入格的大混混。
在社團大佬眼裡:他就一個比狗還忠心的下手。
總體而言:雖然有點壞,但也是人蓄無害。讓警察覺得他只是小麻煩,雖然比較討厭和礙手礙腳,但也找不到捉他的理由。對於社團大佬而言,是絕對能信任的有勇無謀的狗。只有這樣臥底,才可以安全地生存下去,逐漸上位,並源源不斷地為警察提供信息。臥底是拿命去工作的,臥底的第一要缺,應該是保命。而不是過家家一樣,早上在社團上班,晚上回去與警察幽會。臥底,是人,他不是神。
在警察眼裡:他是一個麻煩的社團大佬頭號堂主
在社團大佬眼裡:他就一個比狗還忠心的下手
《戰毒》中代表正義的警察和臥底都太過於理解化,神級化了,只是我們理想中的光輝形象。而《學警狙擊》中的警察與臥底都更為生活化與真實化,他們只是走在街上的一個普通人,一個深入民心有血有肉的人。
或者,製作方認為內地人喜歡的「香港警匪片」是帥帥的男主角,漂亮的女主角;有一點爆的動作畫面;一群不斷地開會,大談毒品危害性,裝腔作勢的警察;有點拖沓的劇情;一班香港臉孔的黑社會大佬。
內地製作方,資源豐富,受眾廣發,財力洪厚與香港團隊拍攝影視作品是很好的發展。但,學習與吸收要用心,要青春男女,我們可以看偶像劇;要特效,我們可以看歐美大片。到今時今日,我們依然喜歡看香港作品,是因為香港影視作品特有的一種文化,一個有趣的靈魂。不做作,不裝腔,貼近生活,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