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楊明玉,字楊樹,1972年生,山東金鄉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重彩畫學會會員,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蘇百鈞先生入室弟子。
2013年 作品《耕讀》參加「大象—風範」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13年 作品《藕象》參加首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中美協主辦)。
2013年 作品《偶像之二》參加」墨韻嶺南「全國中國畫展(中美協主辦)
2013年 作品《藕象之一》(豎)獲「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中美協主辦,最高獎)。
2013年 作品《藕象之一》(橫)獲「紀念惲南田誕辰380周年」全國花鳥畫展優秀獎(中美協主辦,最高獎)。
2014年 在北京丹鳳朝陽美術館舉辦」界-非界「工筆畫作品展
2015年 作品《藕象-潔》參加「泰山至尊」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獲優秀獎(中美協主辦,最高獎)。
2015年 作品《生生不已》參加「翰墨齊魯」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中美協主辦,最高獎)。
2015年 作品《藕象-清》參加「美麗中國「中國工筆重彩畫作品展,
2015年 作品《守望》參加」裡面的魅力-匠心傳承「蘇百鈞師生作品展,
2016年 作品《藕象-豐》參加「學術100」山東美術作品全國巡展,
2016年 作品《師夢》參加蘇門美術館成立暨蘇百鈞師生美術作品展。
《事事如意》
丹青心事
— 楊明玉
花鳥畫創作的取材是相當廣泛的。花卉、野草、樹石、翎毛、草蟲、走獸等等皆可入畫。我在創作時通常是選自己喜歡、熟悉、感覺好的物象去表現,把自己對所繪物象的認知、感受以及對生活的情感通過藝術語言表達出來,以期達到「以物寄情」、「天人合一」的創作狀態。
《遊系列》之一
《潮系列》之一
自古以來,中國畫的發展無不是由一代代藝術家們在批判性的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上蓬勃發展的。不失傳統特徵和審美意識是國畫的基本要求,而新穎和時代感又是花鳥畫創作的重要特徵,「筆墨當隨時代,尊古而不泥古,」這就要求畫家要有飽滿的思想,充沛的感情和寄予探索、洞察情趣,開創意境的精神。
《根系列》之一
《家系列》之一
國畫花鳥在表現形式上分工筆和寫意,但是一直以來在技法上是很難分的一清二楚的。點,染,鉤,填,罩,潑等等技法已經是高度程式化了的,而程式化也正是花鳥畫的顯著藝術特徵。可以說沒有成熟的程式就沒有成熟的花鳥畫創作。假若沒有成熟的技法運用和表現能力,往往想法越多一上畫面就會手忙腳亂,疲於收拾,最後畫面一灘糊塗、凌亂不堪。這就要求畫家應該熟練掌握傳統技法,並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技法表現完成畫面,併合理運用一些新的技法表現形式。
《鄉土系列》之一
《萌系列》之一
中國畫有著自己獨到的色彩理念。講究墨與色彩的和諧統一,而且不受所畫物象固有色彩的限制,完全按照畫家自身的感受和藝術思維去表現。高於自然的感情色彩給了畫家更多自由表現的機會和提升空間-。但中國畫在顏料上也有自己的缺憾,我在創作時經常選擇使用一些適合於展現作品藝術性的其他畫種的顏料。這樣往往會得到更好的藝術效果。而色彩關係的運用很關鍵,注意色塊與色塊之間的對比關係,同類色之間的協調關係將決定畫面色彩整體的傾向色調。這在作品的藝術表現力上相當重要。
《秋碩系列》之一
《案頭系列》之一
我喜歡獨自到大自然中去寫生,遊弋于田園荒野,山澗雨林……。感動於千草百花的生生不已,競相生存,爭奇鬥豔的草木精神以及它們和諧生長的蓬勃景象。體味大自然的的壯麗和神奇,從茂密、繁蕪中尋找生命的節奏,尋找大自然的鮮活和本原的無窮魅力,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每每在寫生時就有了創作的激情和表現衝動。寫生稿貫穿著自己的立意和創作思路,在刪減,增補,組合的過程中完善自己創作的第一步,再通過繪畫的藝術語言轉化為高於自然、表達自己內心對自然感悟的意象性畫面。
《記憶系列》之一
《生生不已》
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完全浸醉於當初寫生時的環境狀態裡,那是一種或輕鬆,或沉靜,或激昂,或遐思的忘我心境,是一種遊走於畫中的美好感覺。
《藕象-清》
微信連結:ys7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