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結婚的事件下都蘊含著那些問題?

2021-01-21 郭姐家談


前段時間,「18歲男生與13歲女生結婚」的新聞引起了人們關注。

婚禮本是很莊重的場合,卻與兩個稚嫩的孩子聯繫在一起,不免給人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這讓小嘉想起《婚姻法》裡的規定:男性結婚不得早於22周歲,女性結婚不能早於20周歲。

雖然涉事的雙方都已經被教育並回歸正常的生活,但是我們不難發現此事件蘊含的一些問題值得人們去深思。

 


 

父母對於法律意識的淡薄

我國對於未成年的保護有很嚴格的法律,其中有一點: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迫使未成年人結婚或者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所以,父母作為監護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已經構成了違法。

現如今,我國還有好多人對於法律的意識很淡泊,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小嘉認為,父母那一輩在小時候普遍很窮,所以能上學的則是少之又少,更別提知法懂法了。

落後的思想觀念

在一些農村地區,「讀書無用論」已經深深的刻在部分人的思想觀念裡邊,早些結婚是一些家長眼中的「正事」。這樣的「風俗」,不僅僅只限於個人,甚至不局限於地區。對於女孩來說,早點結婚生子已經成為她們無法逃避的「命運」。甚至在有的地方,女性生孩子的年齡平均在十四五歲。

 當法制觀念在一些地方的農村習俗面前節節敗退的時候,他們的命運軌跡也早已被設定好了。使得孩子們的正當權益無從保障。

 


部分地區的教育問題

在農村,早婚總是與輟學如影隨形。每一個早婚的現象必然伴隨著輟學,但是輟學並不一定是代表早婚。在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來說,輟學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這些地區,孩子就算有學上也只是單純的學習基本的知識,對於法律學校並不會去刻意的去教。再加上這些地區並不是很發達,就導致孩子們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對其他方面的知識並不是很了解。

 

這些問題每一個都很重要,我們應該重視未成年人的保護,他們都是祖國的花朵,我們不能讓這些「害蟲」去摧殘還未開放的「花朵」。

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還需社會各界人們的努力,對此你們都是怎麼看的?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未成年人結婚的事件下都蘊含著哪些問題?
    前段時間,「18歲男生與13歲女生結婚」的新聞引起了人們關注。婚禮本是很莊重的場合,卻與兩個稚嫩的孩子聯繫在一起,不免給人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這讓小嘉想起《婚姻法》裡的規定:男性結婚不得早於22周歲,女性結婚不能早於20周歲。
  • 未成年人能結婚或訂婚嗎?
    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分為總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共九章132條。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今年的六一兒童節開始,就正式實施。在這部未成年人保護法裡,規定了未成年人結婚或訂婚問題。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 專家談海南16歲未成年人「結婚」:加大普法力度 杜絕看不見未來的...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7月25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姚少龍)「16歲的孩子本應在讀書的年齡卻結婚了,這種低齡婚姻看不見未來。」日前,一則「網傳定安13歲少年與懷孕少女成婚」的消息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法律:這是一樁無效婚姻  按照海南的習俗,在農村擺酒「訂婚」宴客,就等同於結婚。但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六條及第十條規定,男子結婚年齡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子不得早於二十周歲。男女未到法定婚齡的婚姻屬無效的婚姻,即這樁婚姻不被法律所認可及保護。
  • 未成年人打賞主播近160萬元,還能退嗎?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推出「小案大道理 時代新風尚」欄目,帶您一起回顧那些熠熠生輝的「小案」,回味那些蘊含其中的「道理」,共同感受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所弘揚的公平正義正能量。今天回顧的是未成年人打賞主播案,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理事、天津市律師協會會長、天津華盛理律師事務所主任才華以及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進行了精彩點評。
  • 韓國「N號房事件」曝光!26萬男性圍觀未成年人非法視頻!
    N號房內傳播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拍攝的色情片,而是集體「性暴力犯罪」,威脅和剝削包括未成年人在內的女性,像「奴隸」一樣虐待她們!所以那些想說:「不就是看個片兒嗎」的人,閉嘴吧!圖片來源:鳳凰天使TSKS為什麼這些女性會變成他們的「奴隸」?
  • 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依靠降低刑責年齡就能有效解決嗎?
    要求降低最低刑責年齡、加重刑罰的呼聲,在每一次未成年人極端犯罪案件爆發後,幾乎都會出現。在澎湃新聞5月21日發起的微博投票中,1.2萬投票者中近83%認為未成年人完全刑責年齡應設在14周歲及以下,另有12%的參與者認為應「不設年齡限制」。用極端個案去度量整體,為這些呼聲增加不少合理性,但是問題背後還有另一面。
  • 未成年人保護法新修訂,首次明確這些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從政府、學校、家庭、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同主體出發,對網絡素養教育、網絡信息內容管理、個人信息保護、網絡沉迷預防和網絡欺凌防治等內容作了規定,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
  • 從未成年人結婚鬧劇看法律
    一出未成年人的結婚鬧劇雖然得到及時制止,但其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不容忽視,記者就此採訪了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德香。未達到法定婚齡結婚的法律後果是什麼?我國即將實施的民法典第1047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 未成年人打賞事件後續 被抖音覬覦的「血汗錢」追回了嗎?
    該家長稱,因疫情期間無法開學,十歲孩子每天用手機上網課,趁著大人不在場時,誤入抖音主播直播間,在主播誘導下偷充抖幣,為該主播狂刷了價值16710元人民幣禮物。2020年伊始,因類似事件,在黑貓投訴及聚投訴等平臺申訴抖音退款的數十位家長,都還沒等來抖音的反饋。未成年人抖音打賞退款難,幾乎成了路人皆知的事實,能成功拿到抖音退款的寥寥無幾。
  • 未成年人結婚觸犯什麼規定?承擔什麼責任?
    律師認為:首先,雙方並未領證,根據《婚姻法》第八條的規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係。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即使雙方已按當地風俗舉辦了婚禮,或已以夫妻相稱共同生活的,但無法構成法律上的婚姻關係。
  • 媒介倫理視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報導
    4月22日,郎溪縣司法局相關負責人回應此事,表示宣城市沒有少管所、收容教養機構、工讀學校等,下一步將呈報上級部門審批決定如何處置該案嫌疑人,同時表示當事人年齡均為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處理難。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斷上升,已發展成為國際社會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同樣面臨這一問題。
  • 人臉識別、低齡未成年人犯罪……這些立法問題有新回應!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有何規定?「人臉識別」如何立法規範?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2021年全國人大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將如何規定?
  • 那些與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有關的檢事兒……
    今年以來,富裕縣檢察院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牽頭聯繫該縣法院、公安、司法、教育、婦聯等多家職能部門,多次召開構建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支持體系聯席會議,對合作事項、制度框架進行了深入研討論證,最終構建起「黨委領導+檢察牽頭+十三部門合作+一門受理+1345模式」的富裕縣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支持體系,並以富裕縣檢察院「暖陽未檢工作室」為載體,命名該體系運行機構為富裕縣
  • 「保護」未成年人
    網絡,可以迅速地將一個普通的女孩變成「直播紅人」,也可以讓那些「大灰狼」輕易地找到「獵物」。一個剛上初一的女孩一開始很喜歡在視頻網站上分享自己日常生活的小視頻,當她收穫了很多網友點讚後,就開始憧憬著自己能成為被很多人關注的網紅。於是小女孩開始在網上做網絡直播,沒想到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盯上,在金錢和物質的誘惑下將自己置於險境,不但自己受到侵害,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築牢防線,讓未成年人遠離性侵
    今年10月17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該法不僅把防性侵教育放在檯面上,還細化和強調了學校、家庭在防性侵教育方面的職責,督促防性侵教育落實到位,進而預防性侵未成年人事件的發生。以法重擊,對性侵零容忍。今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7起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件。
  • 未成年人保護圖鑑!都和檢察院有關……
    六一福利「保命帖」來啦  史上最全未成年人保護圖鑑  居然都和檢察機關有關  速速轉發收藏!  @未成年人,不要怕!  那些伸向你們的黑手,  檢察機關來斬斷!一些喜歡調皮任性的熊孩子對一些「十八禁」的地盤非常好奇,有的娛樂場所利慾薰心,頂風作案違規接待未成年人。  招式解讀:  「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標語只是擺設?據正義君了解,全國檢察機關共就加強未成年人密切接觸行業和領域的行政管理髮出檢察建議1973份,就治理營業性網吧、娛樂場所和賓館等違法接待未成年人問題發出檢察建議1186份。
  • 宣揚與未成年人戀愛,微博就該被禁言
    有些沒有底線的自媒體開始炒作「00後都要結婚了,我還是單身狗」,但更多的對「未成年養成系」「戀童癖」的譴責。從6年前開始到如今,二人的公開「秀恩愛」一直引發爭議。不久前,快手上推送的未成年媽媽引起軒然大波;僅僅一年前,親子節目裡的「父女CP」讓該節目面臨前所未有的輿論危機。這一回,或許後果更嚴重。
  •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遊戲沉迷,過度消費問題?
    馬化騰在最近一段時間真的是遭遇糟心的事件,就是因為未成年人一直沉迷於消費,沉迷於網絡。4月28日江蘇消保委開始對於7家網遊公司也展開一系列的約談,也要求必須要增加充值人臉識別的功能。但是大家之所以恨騰訊,是因為它的利潤大部分都是來源於遊戲端,不管是手遊遊戲又或者是網遊遊戲,都有著較高的收益,但是也導致很多未成年人因此沉迷於遊戲。
  • 國內要禁止一些帶有結婚玩法的遊戲 未成年人不能玩
    據國外分析機構Niko Partners一份新的報告顯示,國內已經確認將會禁止一些帶有結婚玩法的遊戲。 每年只允許一些遊戲在國內發行,而像 《堡壘之夜》這樣的大受歡迎的遊戲在中國已經被禁止了。Niko Partners的報告顯示,國內過審的遊戲不能包含任何英語,比如遊戲中的「勝利」和「攻擊」 都要求使用簡體中文,所有的遊戲都應該包含簡體中文。 國內還將禁止任何有顏色血液的遊戲,死屍也必須迅速消失。 另一條規則是,未成年人不能使用遊戲中結婚這個功能。這並不是國內第一次為未成年人制定新的遊戲規則。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不是對未成年人網絡行為進行...
    5月18日,在圍繞「疫情之下如何避免未成人沉迷在線娛樂」的主題沙龍上,來自社會各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如何幫助廣大家長們更全面立體地理解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相關問題,為青少年創造更加健康的網際網路成長環境等問題進行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