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街|在只賣日本品牌的中性風買手店,女孩子該怎麼搭?

2021-01-18 _OHOGIRL

事情總是不按我們想像中的發展,比如隨著國內網購市場的飛速發展,「線下店的消亡」這個話題其實已經被我們議論了很久。但,你看看如今呢?

先來闡述一下我們潮流人士前幾年的購物困境:在以前,敢約朋友出門逛街的,都是做好了花錢準備的。但放到現在,「逛街」真的充其量只能算一個出門的藉口。下午茶、KTV、看電影,我們雖然盤旋在各個商圈,但那些陳列著衣物的店鋪,卻已不像以前一樣擁有吸引人進門的魅力。

說到這裡,實體店們究竟得做出什麼改變才能挽留已經變心的我們?最起碼的,他們得堅持下去。

線下店不僅沒「死」,反而更豐富了。

在近兩年,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最新的買手店、古著店帶著更先鋒的品牌,更加吸引人的單品悄悄來到你的身邊。線下店的勢頭越來越猛了,YOHO!GIRL 也覺得——是時候回到街頭了!我們決定來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用「逛街」這件事情來找回購物的本質。這次,我們就先來到了上海的購物中心新天地,打探最近在上海落地的日本買手店 STUDIOUS TOKYO。

地點:上海市黃浦區興業路 123 弄 2-3 號,新天地南裡

營業時間:11:00 AM - 11:00 PM

主營品牌:Name.、White Mountaineering、FDMTL等

微博:STUDIOUS_CHINA

當然,無法捨棄「逛街」還有一個原因是——找回和朋友們一起軋馬路的快樂。這次,我就帶上我的好朋友,同時也是大家很喜歡的潮流編輯、博主——Chloe蛋殼,給她一個一日店員的機會,為大家帶來她心中最符合 STUDIOUS TOKYO 風格的三個女生造型。

微博傳送門:@_Chloe蛋殼

INTERVIEW

YOHO!GIRL x Chloe

Q:請描述一下你自己平時的穿衣風格吧。

C:挺變幻莫測的,上班的時候大 T 恤大褲子,去活動的時候就按照品牌調性來穿,和朋友們在一起就花枝招展一點,和男友熱帶旅遊基本就是以性感為主hhh。所以我的穿衣風格可能跟我當時在幹什麼有關,和女人們的情緒一樣不太穩定。當然了,其實也就是在進行新的探索,看看還有什麼我不能穿的。

Q:在來逛 STUDIOUS TOKYO 之前知道這家新店嗎?你剛進來的第一感覺怎麼樣?

C:知道,之前在隔壁 CONCEPTS 參加完活動就遇到了店長還有店員,隨意和他們聊了下,知道原來這裡開了家新店。第一感覺就是很日本,從店員的招待、陳列、裝修都可以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日本味,特別是試衣間,太愛了。

Q:你平時也常用日本品牌的單品來做搭配,一直對日本品牌保持喜愛的原因是?

C:首先,他們的衣服能穿很久都不會變形,且 Made In Japan 質量保證;第二,可以用一件單品搭出很多種不一樣的風格,這點也蠻奇特的;第三,可能是我本身也是做這行的,對日本潮流文化比較感興趣,想搞懂為什麼從日本大街上隨便抓一個人都能穿得這麼好看。

Q:有沒有自己尤其鍾愛的日本品牌? 並且希望 STUDIOUS TOKYO 能夠引進的? C: 好多誒,所有只能代購到的品牌都想要親自試試,要說一個的話——KUON,希望可以再多一點類似 KUON 這種古布時髦感融合的品牌。

Q:你的衣服都是從哪裡購入,你覺得國內的街好「逛」嗎?

C:比起網購我還是喜歡逛實體店,氛圍特別重要,亞洲的話去逛過日韓泰,都很好逛,氣氛特別好,買完衣服就能跟店員和老闆成為朋友的那種,聊得很開心。國內的話拿上海來說挺多的,潮流店鋪或是買手店包括國潮店鋪都挺好逛,不過還是看大家喜好。

Q:如果你是 STUDIOUS TOKYO 的一日店員,請為自己挑選三套,你認為最符合這家店的look吧。

C:店裡其實有很多超級小眾的品牌,我沒見過的,也有很多不同調性的品牌,可以搭出日系工裝風、休閒女孩風、城市機能風等等大概十幾種不同的風格吧,我挑了一些搭了三套。

Look 1 : 工裝風,也是我兩年前愛恨交加的風格,軍旅硬挺面料的工裝襯衫+馬甲+黑色U型褲+毛線帽是標配,男孩女孩這樣穿都不會出錯。

關於鞋子的選擇,當天正好穿了這雙涼鞋,覺得要不就試試混搭,還不錯,個人感覺襪子顏色沒搞好哈哈哈哈。哦還有,我在店裡挑了個價值上萬的配飾,往馬甲上加了一下,檔次直升。

Look2: 是我最愛的一套,很日本風。 紫色是我最愛的顏色,很多人可能覺得紫色很難搭,非也,有個最簡單的辦法,把你認為難搭或難駕馭的顏色單品穿在身上後,再找一件比它淺一色號的單品穿在身上,就可以了。

褲子也選擇了一條我最近比較喜歡的褲型,七分褲,雖然現在穿七分褲的女孩比較少了,但它其實是小腿粗壯女孩的福音,可以似有非有地蓋住你粗壯的小腿。

還有很可愛很加分的日式夾腳拖。

Look3:第三套的話,我就挑選了一些顏色比較鮮豔的,其實不太像我平時會穿的單品。橙色格紋襯衫雖然寫了「IT男專用」的名字,但其實不然,披一件白色的衛衣就可以很青春了。

然後這條褲子我很喜歡,用了假內褲型的設計,條紋和牛仔作拼接,很適合用來抓住最後的夏天。

褲腳是自己卷的,因為想更多地露出腳上的鞋,這雙 adidas 和 White Mountaineering 的合作款,顏色還挺復古的,喜歡。

Q:這三套look裡哪個是你私心最喜歡的?

C:最喜歡look 2,就是我平時會穿出門的樣子。

Q:如果上海的街頭再開一家______的店,你會覺得很開心。

C:可以邊按摩邊看電影的電影院!

去東京逛街,時間永遠是不夠的,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直接去到佔地面積夠大的日本品牌集成店,而 STUDIOUS TOKYO 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 於 2007 年,谷正人在原宿創立了 STUDIOUS TOKYO,如今光是在日本已經有了 22 家店鋪,絕對是很多人來到日本的逛街首選。

店內有 White Mountaineering、Name.、FDMTL、N.HOOLYWOOD 等知名品牌可以供愛好者們直接挑選,除此之外,更是發掘了不少像 SHAREEF、TAAKK 這樣的小眾品牌,並且成功孵化它們,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

如今 STUDIOUS TOKYO 來到了國內,我們也許可以減掉不少漂洋過海購物的開支。 剛踏進店門,就能聽到店員們用日文喊出的「歡迎光臨」,非常禮貌的服務態度、充滿日式和風的試衣間裝潢、只有在日本才能看到的品牌集合,這種感覺就像來到了東京一般,從頭到尾完整的日本購物體驗。

為了更好的了解 STUIDOUS TOKYO ,以及抱著「為什麼還要開一家新的實體店」這樣的疑惑,我們來和 STUDIOUS TOKYO 的中國區負責人 Tony 聊聊天。

INTERVIEW

YOHO!GIRL x Tony

Q:為什麼會選擇來上海開設你們的海外第二家店?

T:香港店鋪已經開了兩年多,在業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另外,發現在香港店鋪購買的上海朋友也很多,在選擇內地開第一家店的時候考量了北京以及上海以後,感覺上海的風格跟日本更接近,因此內地第一家旗艦店決定開在上海的中心地段新天地。

Q:你是從日本總店來到上海的店長,可以說是一路陪伴著 STUDIOUS,你覺得上海的消費者和日本的消費者有什麼不同? T: 在日本11年,包括前兩年其實有每個月飛一次北京或者上海進行考察,以及在原宿的一些經歷。 現在在上海兩個月感覺最大的差別是——日本的消費者更習慣於被服務,而上海的消費者大部分還是不善於被服務的。 在日本我們 10 年內可以做到上市,可以做到日本第一增長率最大的秘訣其實就是服務,我們的 sales 不單單是一個銷售那麼簡單。 我們甚至在做 stylist 的工作,在幫設計師推廣一個品牌。

而日本的消費者會享受這個通過買衣服而了解到一些關於品牌、設計師甚至是配搭和面料的信息。 而上海的消費者大部分還是在購買自己意識中的一些東西,並不會耐心去聽一個 sales 所講述的東西吧。 但這些無所謂,我一定會把這種觀念給帶到中國來,改變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觀。

Q:你也負責店內的買手工作,你在選貨上,會根據上海店的消費風向著重挑選怎樣的貨品?

T:我當買手其實對公司危害挺大的(笑)。 我算是那種比較任性的買手吧,並不會100%根據前一年的數據,或者說根據上海人喜歡的風格來選貨。這種方式誰都會,那也不需要 STUDIOUS 開在上海,隨便抓一把都有的。選每個品牌最好賣的一條線不就好了?

而我更多偏重於自己的一些概念,想法,或者說是品味吧。 簡單講我覺得帥,好看的東西都會選,不看價格那種(笑),我更希望我店鋪的賣場可以更特別一些吧,不要放一些千篇一律的東西。顏色,設計,面料,風格, 我就更注重這些吧。

Q:雖然「實體店的消亡」這個話題已經被人說過無數次,但現在我們發現線下店卻越來越多,大家的購物習慣也有點回歸過去的意思,你怎麼看待?你覺得線下店的未來是可觀的嗎?

T:實體店永遠不會消亡吧, 沒有實體怎麼會有線上呢?科技再發達,也不會發展到你看到一件衣服能比得上穿上身看到鏡子裡自己的那一刻的感覺。服裝給我最大的衝擊力就是,我會因為一件衣服穿出來特別好看而開心,穿上身那一刻的感覺,以及生活中這件衣服給我帶來的感覺,這些都是線上做不到的。

打個比方你在線上看到一件衣服,你並不能碰,不能試,也看不清每個面料的編制,每一個花紋給你的衝擊感,那你就不會有購買的欲望。然而線下你到了店裡,店鋪裡的氛圍,店員的服務,試衣服時候的體驗過程,這些都能決定你是否要買一件衣服。所以我並不認為實體店會消亡。

Q:其實很多人對日本品牌有著固定的看法,認為日本品牌大部分就是性冷淡、工裝等,請憑藉你的私心,給大家推薦一個「哦,原來這也是日本品牌」的品牌吧!

T:TAAKK 吧。我每年都要走訪 200 多個品牌的展示會,要跟 200 多個品牌的設計師去聊一些主題。TAAKK 這個品牌設計師本身是三宅一生的設計師,叫森川。這個人應該是我見過最願意用心去鑽研面料、設計、染色方式的設計師吧。你們看到的三宅一生現在火到不行的 pleats please 系列就是他在三宅時期做的最後一個系列。他做的牛仔衣和大衣,每一季的主題趣味性、設計感都在,這也算是我個人比較願意推的一個品牌吧。

逛街地圖總是會慢慢擴大的,From Japan to the world 的 STUDIOUS TOKYO 我們已經先去打了卡,各位來上海的逛街地標又可以收藏一個了!接下來我們「逛逛街」欄目還會帶大家去到各種各樣的店鋪裡,重新找回逛街的快樂:)

文字 | c

圖片 | YOHO!GIRL+網絡

攝影 | 小白

相關焦點

  • 東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時尚買手店
    這裡的潮人、潮店、潮街構成了東京都的「時尚生態圈」。原宿、代官山和澀谷區也被視為東京都的街頭文化的代表。今天就來推薦幾家東京原宿地區值得一逛的潮牌買手店、時尚概念店。1、CIAO PANIC COUNTRY MALL
  • STUDIOUS買手店深圳首店落戶卓悅中心
    STUDIOUS買手店深圳首店落戶卓悅中心來源:聯商網2020-06-28 16:25聯商網消息:6月20日,STUDIOUS買手店深圳首店落戶卓悅中心,該店位於卓悅中心C區L105B。TOKYO BASE旗下精選買手店STUDIOUS創立於2007年,在日本和中國已開設28家門店。
  • 對各大潮流 Up 主和買手店店員要求高點有錯嗎?
    image:ins@daisuke_obana雖然出不了門,因為憋屈太久而報復性消費也不是特別明智的選擇,可是該逛的街還是得逛吧?該看的東西還是得看吧?該買的東西還是得買吧(特別最近都在打折)?所以呢,最近我到深圳本地的店鋪逛了一下,也到各大電商平臺和視頻網站轉了一圈,於是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 探店 深藏在東京街頭的古著和買手店,才是日本購物之魂
    這是一家有趣又好玩的各式時髦齊聚一堂的店,從巴黎、米蘭的高級時裝品牌,到倫敦前衛設計師的誇張作品,甚至是街頭手作設計師的作品,當然也包括日本和韓國的設計師品牌,全都聚集在這間不大的店裡。每件衣服都緊緊擠在一起,一錯手你可能就錯過了絕版的一件。
  • Weekly|尋寶指南·深圳僅有①家的暗黑風買手店
    你是不是經常在購物軟體搜索「當季穿搭」、」必備單品」、」xx同款」不知不覺變成當代審美複製機萬眾同歸,人有我有說真的蠻無聊的不妨和Weekly走進Zovin boutique解鎖穿搭新方式吧Zovin boutique
  • 大阪 | 時髦人一日逛店指南
    但是直到逛到Orange Street,我才感嘆holy shit,原來全大阪最時髦的人都在這兒啊!!奉上一份大阪Orange Street一日逛店指南,送給那些厭倦了大商場藥妝店電器城的你。Override是一家帽子品牌集合店,分為上下兩層,一層基本為日本本土品牌,二層主要為歐洲品牌,二層的價位相對高一些。
  • 在上海應該逛這些店,我不想分享,但又覺得你必須得知道
    剛從英國回來上海時,覺得上海實在逛無可逛,腦海裡對上海的實體店印象還停留在那幾個香港連鎖買手店上,進去只覺得價高風格又難以理解。
  • 歐洲最強逛街攻略:阿姆斯特丹篇!
    OALLERY集合品牌門類十分明顯,主攻日本資歷老,人氣旺的街頭品牌。打死我也不會進去逛的店,完全沒有一家知名球鞋店該有態度。因為當天去的時間正好卡在人流高峰,加上全歐洲都在換季打折,店裡面擠滿了試鞋買鞋的人,以至於我都沒怎麼注意有啥猛貨,只看到先前在我《小科的購物清單:球鞋篇!》中出現的CONVERSE X ASAP NAST JP Chukka Mid被無情放在6折區。
  • 東京逛街實錄 | 實體逛街的樂趣無可替代
    上圖的帽子和下圖的手套都來自這一家買手店,手套是小羊皮,義大利手工製作,品牌忘記了,因為現在一時找不到它,寶寶快點出來。但是無論如何,這兩家店,本著來都來了的精神,還是值得逛一逛的。(如果你朋友圈沒有那麼多chanel 的vintage 買手,which我不會分享給你們,這幾家值得逛。)在香港或者東京街頭,有很多裝修普通,門口一整面透明玻璃整齊擺著愛馬仕的二手店。
  • 天真任性是周末飛東京,看日本人民大甩賣(二手店和買手店) 買空日本
    因為她,我倒是能有了這次上新。到東京的第一天我們一安頓好,天真小姐就開始跟我叨念:「買手錶,買手錶。」買手錶就完全是我的盲區啊,我也能認出各種手錶,完全是我購物的盲區,人生不能什麼都精於購買對不對?「我熟。」她說。我們吃完拉麵,就被她帶去了新宿的唐吉可德。
  • 在北京這幾家店你一定要去,北京值得逛的買手店,有你想不到的
    Triple-Major如今售賣的這些品牌,比如德國的Anntian英國的Craig Green,還有國內的Boundless沒邊和Digest Design消化設計等雖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是品牌,都有獨特的風格且不被商業化所影響這就是Triple-Major所追求的不迎合大眾不趨附商業化,只做自己喜歡的品牌而且Triple-Major,的服裝大多數都是中性產品中性風格更忠於內心穿起來讓人感到更輕鬆自在
  • 中性風時尚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現狀
    最近剛剛結束的四大時裝周,以及明星街拍、大片,時尚博主的穿搭中,我們都可以發現,中性風再再再度被時尚圈重提。事實上,早在幾年前,中性風便在強勁回歸。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中性風服裝穿著,也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將視線放在中性風服飾設計上,即使是傳統的男裝、女裝,也在加入一些中性風元素。  究竟中性風時尚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現狀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桂電出來的時尚買手,她在南寧掀起一股「娘man」風
    學服裝設計的兩年期間買了許多衣服,她開始為怎麼處理這些衣服而發愁。剛好那時候淘寶正火,她嘗試著把衣服放到淘寶上售賣,沒想到大受歡迎,衣服一件件地賣了出去。時尚買手,往往承擔著橋梁、紐帶的角色,他們連接供求雙方。時刻遊走在設計和銷售、時尚品牌和消費市場的複雜關係中,讓他們必須成為時尚行業中的「多面手」,知道「買什麼」,也知道「怎麼買」。審美眼光不俗、時尚嗅覺靈敏,是買手在行業立足的第一要素和基本條件。對設計、面料、款式有深入研究,挑選商品的眼光新潮、獨到,是讓賣方信任,也讓買方心甘情願為之消費的決定性因素。
  • 日本買手店最近青睞FDMTL?
    ×××先來看看最近和VANS合作的十周年紀念款式11年的各大單品都被稱為「破壞牛王」可見其牛仔工藝水準,在喜歡玩丹寧朋友的眼裡,FDMTL基本可以稱作是「物美價廉,誠心出品」的代名詞,但是為什麼偏在最近一段時間各大日本代購店決定都引進了這個品牌呢?
  • 別只逛宜家了!LoFt首店登陸美羅城,7.1開業!
    魔都又有逛街好去處了! LoFt於1987年創立,截至2019年3月,在日本已經擁有117家實體門店,除日本本土外,LOFT只在泰國曼谷擁有5家店面,不過均為加盟模式
  • 藥妝店你只知道日本?韓國這些店也超好逛!還退稅哦~
    相信現在大多數女孩紙都喜歡逛飾品店吧,還有像無印良品、OCE這種居家生活館~那麼藥妝店和綜合香化店菇涼們應該也喜歡逛的吧~提起綜合香化店呢,多數人想到的還是屈臣氏、絲芙蘭、香港的SaSa還有日本的松本清…但其實韓國也有很多類似的綜合香化店,像是Boots、lalavla、LOHB's還有Olive young。
  • 攻略 | 我在東京逛和買的7天(之一)
    旗下系列的Ray Beams、Beams Boy都有,非常日本本土的潮店設計風,店內設計我蠻喜歡的Lumine1和2我也都去逛了,都是日系本土品牌夾雜一些買手店,比Est略貴,更適合OL一點。很克制,什麼都沒買
  • 最近爆火的潮流買手店成了網紅拍照打卡地?
    「未來青年的消費場」它以服裝為主題融合了美食飲品精品零售、現場娛樂、藝術展覽和青年社交在網紅店打卡成為當代青年日常流程的今天許多人將它稱為 「網紅店」、「國潮店」或 「買手店」 文化店內的品牌陳列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展現不拘泥於某一件單品或者某一種形式讓穿搭變得更有可能性生活也是如此一家風格鮮明的店鋪集合了零售
  • 臺灣業界推選,到臺北必探的 8 家時裝/潮流買手店
    踏進 2010 年後的臺北則更加精彩,除了來自日本的買手店 BEAMS 與 UNITED ARROWS 相繼落地,同時近年來更陸續有不同類型亦不失型格的買手店開設於臺北的大街小巷之中。本次 HYPEBEAST 邀來 8 位臺北創意產業人士帶路,行業包含編輯、公關、造型師與品牌顧問,讓他們以不同的視野分享給讀者,各間買手店匠心獨運的生活況味。
  • 神戶8小時|專屬於自然日系風的觀光與小眾品牌逛街購物攻略
    小寶貝們都好可愛2小時左右的時間基本上重要的兩個景點就走完了。從生田神社出來,沒幾步路就又回到了三宮附近。如果想買一些大眾品牌,可以在三宮商店街逛逛,這裡選擇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