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官宣電池日,要做中國的特斯拉?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近日,動力電池新勢力蜂巢能源官方發布了一組蜂·MI海報,官宣將於2020年12月2日舉辦電池日。目前特斯拉、寧德時代、LG化學、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及動力電池巨頭都在加速產能擴張,而且紛紛亮出各自王牌,如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寧德時代帶來「永不起火電池」,特斯拉在其電池日推出的「無極耳電池」等重磅產品。但究其所有,終究離不開整車廠商關注的提速降本、創新安全、超強續航等主題,都在進一步印證動力電池「三高一低」的行業目標。

對於國內的首個電池日,期待與疑問並存,期待來自於電池日將公之於眾的新產品、新技術將帶給行業的新變革。疑問來自於此次電池日的東道主——蜂巢能源。年輕的蜂巢能源是否有實力舉辦電池日?電池日將發布希麼?無鈷電池何時能夠量產裝車?

真正要回答這些問題,還是要等到蜂巢能源電池日當天才能揭曉。但從官宣海報中釋放的信息,也能窺見一二。

(圖片來自蜂巢能源官方微博)

舉辦電池日,憑什麼?

特斯拉憑藉著強大的影響力,在今年9月份的「電池日」吸引了廣泛的關注,雖然沒有推出萬眾矚目的矽納米線技術,但無極耳設計的4680電池、更低價格的全自動駕駛汽車也是讓一眾吃瓜群眾飽了眼福。瘋狂的特斯拉之後,誰會成為下一個有實力舉辦電池日的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還是LG?

但率先官宣的是鋰電新貴——蜂巢能源。

年輕的蜂巢能源能「撐起」這場活動嗎?「電池日」會成為一個展現實力的「故事」,還是會成為吐槽的噱頭?

其實,研究一下蜂巢能源的成長史,不難發現,鋰電新勢力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

作為國內新能源產業的後起之秀,蜂巢能源近年來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雖成立於2018年,但其核心項目組早在2012年就已經在長城汽車內部成立,2016年成立了動力電池事業部。

(圖片來自蜂巢能源官網)

長期布局後現已迎來收穫,2020年10月動力電池裝車排名顯示,蜂巢能源裝車量已經躍升至第9,說明其已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蜂巢能源的快速發展絕非偶然,人才和技術的持續投入,支撐起了蜂巢能源強大的研發能力。近年,研發投入超過30億元,研發人員佔總員工比例超45%,超過寧德時代(2019)的23.28%,比亞迪(2019)的14%。此外,蜂巢能源還在全球布局了七大研究中心,外聘/外籍專家達350人,覆蓋了材料研發、電池研發、測試試製、BMS、模組/PACK的全產業鏈研發,成為蜂巢能源最核心的競爭力。

而近日,蜂巢能源也宣布落子德國薩爾州,計劃投資約20億歐元(約155.5億元人民幣)建立包括電芯模組工廠和模組PACK工廠共兩個工廠。此舉也預示著蜂巢能源的國際化進程已經開始。

強大的技術團隊以及持續的巨額研發投入奠定了蜂巢能源業內領先的技術水平。除已擁有眾多專利外,蜂巢能源還是在國內最早提出了「車規級」的概念動力電池企業,讓動力電池更加符合汽車複雜惡劣的應用場景的需求。高速疊片工藝則是蜂巢的另外一張名片,目前已可以與傳統卷繞設備的生產效率媲美,處於業內絕對領先水平。不僅如此,在特斯拉無鈷傳言滿天飛的時候,蜂巢能源率先推出了無鈷電池產品。

多項技術加持,使得年輕的蜂巢能源有自信舉辦電池日,鋰電新貴們未來可期。

暗藏「安全」玄機,或指固態電池?

早在特斯拉舉辦電池日時,關於電池日的傳言滿天飛,同樣,人們對於國內首個電池日的期待,也不亞於特斯拉電池日。底氣十足的蜂巢能源,在電池日究竟有哪些王牌,另一張官宣海報似乎藏有玄機。

11月18日,蜂巢能源官方微博發布海報「沒有安全創新,如何乘蜂遠航」。「安全創新」「乘蜂遠航」直指新能源汽車行業關注的安全主題。

近兩年來,高達20萬新能源汽車頻繁被召回,電池隱患是新能源汽車被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有多種途徑,比如提高電極材料的熱穩定性,採用更為安全的電解液、隔膜進行改善。目前電極材料主要是高鎳體系,熱穩定性會差一些,而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雖然安全性較高但仍存在能量密度較低的缺點。陶瓷塗層隔膜雖然能略改善安全性,但不能杜絕熱失控。電解液方面,常規鋰離子電池採用有機液態電解液,在熱失控過程中電解液的燃燒和分解會釋放大量的熱量,從而加劇電池的熱失控。所以提高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從電解液的革新入手。而固態電解質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能夠顯著提升電池的安全性,特別是近年來開發的原位聚合技術,加速了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

固態電池也是特斯拉、比亞迪與寧德時代們的終極戰場。目前到2021年,為固態電池市場孕育期,各方均未投放產品,但均已著手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發。

嗅覺敏銳的蜂巢能源自然也不錯過彎道超車的機會,固態電池是其重點布局的下一代技術。雖然蜂巢能源官方並未對外公示其在固態電池方面的布局,但在5月27日,有投資者向長城汽車提問是否有研發固態電池。長城汽車官方表示,關聯公司蜂巢能源在固態電池領域有所布局。種種跡象表明,蜂巢能源已經開始押寶固態電池。但是全固態電池的應用,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實現,蜂巢能源也無法一步跨過固態電池的進化,這樣看來,到底會推出什麼,只能等電池日當天揭曉了!

喊話特斯拉,無鈷電池或將量產裝車?

熟悉蜂巢的朋友對於蜂巢的無鈷電池都應該非常熟悉,雖說「無鈷」的概念最早是特斯拉提出的,但是卻是蜂巢最早實現了「無鈷」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早在2019年7月,蜂巢能源就發布了「全球首款NMx無鈷電池」。今年的5月18日又推出了115Ah和226Ah兩款「無鈷」電池。9月份,蜂巢能源又在北京車展上發布無鈷電池家譜,採用無鈷電池的E&H兩大平臺可實現A00-D級車型全場景應用,可覆蓋300至800+公裡車型,進一步落實無鈷電池產品。

鈷元素對於三元正極材料的循環壽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雖然無鈷電池的概念提出多年,但是產業化幾無進展。蜂巢能源此前雖多次發布無鈷產品,但也未能成真。此次電池日,官宣海報中的「無鈷蜂登」是否意味著,無鈷電池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將迎來收穫季?

蜂巢能源作為一家年輕的動力電池企業,近年來在無鈷電池技術、高速疊片技術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並首次提出了「車規級」的概念,實力已不容小覷,此次電池日將為我們了解蜂巢、認識蜂巢提供難得的機會,12月2日,讓我們拭目以待!見證蜂巢能源成功將國內首個電池日變為「故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去長城化」的蜂巢能源:帶來特斯拉沒有兌現的無鈷電池
    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站在聚光燈下演講意氣風發,其背後的PPT上寫到:「即日起,無鈷電池接受全球預定。」有意思的細節是,在電池日當天的大咖圓桌會環節上,來自中國工程院的吳鋒和孫逢春兩位院士,和楊紅新在主持人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博士的引導下坐而論道。當張小飛不斷提及長城汽車相關關鍵詞時,楊紅新順勢強調:「蜂巢能源從長城汽車獨立出來,現在是長城的供應商之一,也是其它商業夥伴的供應商。」
  • 一線|長城汽車旗下蜂巢能源宣布無鈷電池接受約定
    騰訊新聞《一線》 唐媛媛 長城汽車旗下動力電池公司蜂巢能源在近日舉行的電池日上宣布,無鈷電池接受客戶預定。按照規劃,蜂巢能源無鈷電池涵蓋E&H兩大平臺,可實現A00-D級車型全場景應用,可覆蓋300至800+公裡全系車型。 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介紹,歐洲某豪華品牌客戶目前已完成蜂巢能源所產的無鈷電池的所有安全測試,經過產品驗證等一系列流程後可以撞車。
  • 中國電池製造商蜂巢能源投資20億歐元在德國建立電池工廠和研發...
    中國電池製造廠商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將在德國建立一家新的電池製造工廠。這家在德國新成立的歐洲電池生產基地同時將作為該公司歐洲研發中心。建成後,該工廠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總產能將超過24 吉瓦/小時。 此項新投資的總額達20億歐元。蜂巢能源計劃年產30萬至50萬電動汽車的電池並將創建2000個工作崗位。  (美通社,2020年11月18日柏林)
  • 國際能源網-儲能周報,眾覽儲能天下事!【11月30日-12月4日】
    電池配套方面,寧德時代(130款,含江蘇時代)、比亞迪(14款)、鵬輝能源(12款)等配套車型數量排名前列。在本批目錄中,特斯拉Model Y、奧迪e-tron等進口車型的國產版本正式現身,意味著國產即將落地。2、特來電籌備上市!充電樁行業迎來投資「風口」!11月30日,特銳德發布公告,公司將分拆子公司特來電上市。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發布 1...
    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發布11月30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根據企業申報數據和上市公司年報數據,按營業收入評定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  蜂巢能源舉行電池日活動12月2日,蜂巢能源以「蜂啟 • 領未來」為主題,在無錫舉辦國內首個電池日活動。蜂巢能源公布了其在無鈷電池產業化上的最新進展,同時還發布了多項針對現階段動力電池安全痛點的創新科技成果,宣布其無鈷電池接受預定 量產進入倒計時。
  • 特斯拉自造電池,會對國內新能源車造成壓力嗎?
    2020年1月7日實現了首批國產Model 3的大批量交付,價格降至30萬元以下,預計年產量能達到15萬輛。「矽谷基因」遇到「中國速度」,特斯拉市值一路突破900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兩大傳統汽車巨頭通用與福特市值之和。
  • 蜂巢能源獲頒ISO26262:2018-ASILD功能安全流程體系證書
    6月3日,蜂巢能源正式獲得電池管理系統(BMS)領域遵照ISO26262國際標準2018版ASILD等級的功能安全流程體系證書,該證書由國際權威安全認證機構美國EXIDA頒發。這標誌著蜂巢能源已建立起完善的、符合汽車安全完整性最高等級ASILD級別要求的功能安全體系,已具備設計開發符合國際功能安全標準產品的能力,是蜂巢能源致力於電池安全關鍵技術的重要裡程碑,為公司在實現產品的功能安全、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方面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 無極耳電池、高鎳材料……特斯拉「電池日」釋放多重消息 降本成...
    北京時間9月23日,數次延期的「特斯拉電池日」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在特斯拉弗裡蒙特超級工廠舉行。記者了解到,本次電池日,特斯拉集中展示了電芯設計、電芯工廠、陽極材料、陰極材料、整車製造等多項創新技術,並發布採用全新動力總成的Plaid Model S車型,展示了特斯拉在可持續能源領域的最新成果。
  • LG能源將為特斯拉提供四元鋰電池
    點擊電車之家官網了解電動汽車知識12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LG能源已經開發出了NCMA四元鋰電池,並將於2021年大量交貨,特斯拉為主要大客戶。據LG介紹,這款電池將於明年下半年開始交貨,但是不能透露客戶的名字。
  • 特斯拉的「電池日」就是其他車企的「毀滅日」?
    根據馬斯克在四季度財報會議上的預告,特斯將在四月份舉辦「電池日」活動。馬斯克表示到時將會有一些「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故事要跟大家講。這些表態不僅引來了電動汽車產業對手的憤怒,還有可能是不斷追趕特斯拉的傳統汽車廠商的災難。對於電動汽車的王座來說,電池就是奠基石,而就電池和能耗來看,特斯拉目前就是最接近王座的角色。
  • 特斯拉電池日,馬斯克講了個製造故事
    好不容易等到馬斯克上場了,他精神明顯很好,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興奮,而且一個勁地誇獎中國,說中國15個月就把一片空地建成了特斯拉的生產基地,說要把中國的產能提升到年產100萬輛。特斯拉的業績也很亮眼,儘管全球各大車廠都是負增長,但特斯拉在2019年實現了50%的增長,在2020年,儘管受疫情影響,特斯拉依然能夠有30-40%的增長。
  • 首屆「電池日」後股價下跌,特斯拉新電池投產至少要等三年
    首屆「電池日」後股價下跌,特斯拉新電池投產至少要等三年 澎湃新聞記者 陳楚薇 2020-09-24 23:21 來源:
  • 馬斯克求變,特斯拉喜提四元鋰電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鋅刻度,作者 | 陳鄧新,編輯 | 孟會緣特斯拉距離四元鋰電池,又近了一步。2020年12月21日,據外媒報導,日前從LG化學獨立劃分出來的LG新能源,已研發出採用鎳、鈷、錳、鋁四種金屬作為正極材料的NCMA四元鋰電池,其中鎳的含量提升至90%。LG新能源公開表示,這款電池將於2021 年下半年交貨,但不能透露其客戶的名字,而外媒普遍推測可能是為特斯拉準備的,以替代備受質疑的三元鋰電池。
  • 「鯰魚」特斯拉攪局動力電池,將成下一個比亞迪
    而這家「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也正野心勃勃地尋求新突破——在經歷動力電池長期「受制於人」的窘境後,特斯拉終於按捺不住,要自己做動力電池了。 這也意味著,特斯拉或將形成與比亞迪類似的動力電池、汽車並行的業務結構。
  • 鯰魚效應刺激 盤點特斯拉國產NCA圓柱電池供應商機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導讀:2020年展望新能源汽車市場,基本上已經從政策市轉向市場化,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30萬輛以上,輕鬆能完成500萬輛保有量的目標。其中乘用車預計佔比65%以上。
  • ...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有利於精準防控;馬斯克:必須推遲特斯拉電池日
    另外,我們也邀請世衛組織來中國現場考察。世衛從未就參觀某一實驗室提出請求,拒絕世衛組織去武漢的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2丨國家衛健委談武漢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有利於精準防控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武漢市開始對全市居民進行核酸檢測,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明確疫情的範圍,開展主動搜索,加強檢測和排查的力度,擴大檢測範圍也是落實「四早措施」的重要舉措,也是統籌推進復工復產復學和做好常態化防控的重要保障
  • 特斯拉「電池日」發布了哪些黑科技
    比起自動駕駛,電池技術的突破才是更讓人頭疼的事情,因為現在我們對於電池技術的未來,連個方向還沒找到。特斯拉舉辦了一個叫「電池日」的活動,馬斯克著重為觀眾介紹的,就是特斯拉在電池技術上的新進展。馬斯克說,我們要買到更實惠的電動汽車,就必須要降低電池的成本。於是,新一代的電池,將比目前特斯拉用到的電池能量密度更高、續航時間更長,但成本還下降一倍。
  • 一汽、奧迪宣布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想和特斯拉正面battle?| 中國汽車報
    而此次籤約釋放出兩個明顯的信號,其一:中國是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隨著特斯拉在國內市場做得風生水起,行業內看到了豪華新能源車的競爭力與生命力,豪華品牌開始加快新能源步伐;其二,並不是所有「入侵者」都會像特斯拉一樣單打獨鬥,國際車企特別是穩健的德國車企,在進入不熟悉的領域時,依然要尋求中國合作夥伴,幫助其解決落地問題。
  • 特斯拉電池日後,市值蒸發400億
    只不過就某種程度而言,或許是此前外界的期望值過高,當「電池日」最終落地,並未有想像中那般顛覆,但是仍能感受到特斯拉的強大。老實說,對於此前並未有太多繁瑣預熱手段的特斯拉「電池日」,早已作出幾點預測:能否推出百萬英裡電池?是使用矽納米線還是乾電極技術?能否依靠自製電池降低成本?究竟有沒有無鈷電池?而這些都將在活動結束後得到最終的驗證。
  • 為了讓電池更便宜,特斯拉都在裡面塞了啥?
    9月26日,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在不久前的「電池日」活動中,披露了大量關於該公司始終在保密的項目信息,演示文稿中描述了其電池組幾乎每個方面發生的變化和改進,這對其大約三年後可能推出2.5萬美元特斯拉汽車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為了讓佔電動汽車成本1/3的電池變得更便宜,特斯拉在裡面都塞了哪些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