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儲能網訊:導讀:2020年展望新能源汽車市場,基本上已經從政策市轉向市場化,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30萬輛以上,輕鬆能完成500萬輛保有量的目標。其中乘用車預計佔比65%以上。
(來源:微信公眾號「真鋰研究」 ID:moke-realli)
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中國政府就制定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至2020年,當年新能源汽車達到200萬輛,累計達到500萬保有量,經過10年的發展,截止2019年根據真鋰研究數據統計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380萬輛,其中18年和19年均達到120萬輛產銷,在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發表演講時表示,「可以肯定,今年7月1號前,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再進一步退坡。」據此消息提振,各路分析人士紛紛表示對2020年市場要超預期。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朋友圈最閃亮的明星莫過於「特斯拉」和鋼鐵俠的霸屏。從2019年發布3季度業績報告,盈利1.43億美元開始,利好消息不斷接踵而來,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特斯拉發布火星電動皮卡,首批毛豆3交付,毛豆3享受中國政府補貼,毛豆3降價,毛豆Y發布,毛豆3綜合優惠後至30萬以內,特斯拉發布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特斯拉市值超越傳統車巨頭通用和福特總和,特斯拉未來還將全部零部件國產化,有券商分析人士計算,毛豆3的價格可降至25萬左右,將會搶佔更多的中高端市場份額。
其中最重要的刺激消息是,特斯拉公布了該公司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產銷數據。第四季度的產量為104891 輛,交付數量則達到了112000 萬輛。全年來看,特斯拉 2019 年共交付了約 36.75 萬輛,相比 2018 年增長 50%。當前國產Model3的零部件國產化僅為30%,目標在20年底達到100%國產化。東吳證券分析師測算,預計20年特斯拉中國達到15萬輛銷量。
圖片來源買車網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一路走來,政策一直在發生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做長期的發展規劃,這是阻礙年度產銷量增長的直接原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今年1月份預測的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60萬輛,增長33%。7月23日,中汽協宣布下調2019年新能源車的預期銷量,預計為150萬輛,相比上年僅增長19.4%左右。原因是由於上半年的市場表現低於預期,低估了補貼退坡造成的實際影響。
在此之前,各大機構紛紛預測了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目標,從高到底分別是:180萬輛(百人會)、170萬輛(乘聯會)、160萬輛(中汽協)、工信部:150萬輛,幾乎都對2019年市場增長長期看好。(以上來源引用汽車達人表述)
儘管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是發展並不理想,但仍保持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長期樂觀態度。尤其是是在特斯拉國產車上市之後,這將加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的變化,也是引進鯰魚來刺激行業大變局。
特斯拉的快速發展,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NO1.的的企業,必然會帶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成本下降,尤其是國產動力電池成本的下調;自中國新能源市場大幅退補之後,自主企業急需降本提升競爭力,在此背景下磷酸鐵鋰電池依據技術的提升,高循環及高安全特性,低成本特性等特點,份額有所提升,尤其是以國軒高科為例,真鋰研究統計電池裝機數據,2019全年,國軒高科主打的磷酸鐵鋰電池性能達到190wh/kg,組裝pack後,系統能量密度接近於三元5系列系統,降本優勢明顯。
眾所周知,特斯拉一直使用的是松下NCA圓柱電芯,真鋰研究統計了2016-2019年的全部數據顯示,實現NCA圓柱電池批量裝機的供應商有:
經過梳理得出,松下和特斯拉在中國工廠的合作基本已經停止,由韓資LGC取代供應。而LG南京工廠產能爬坡較慢,以特斯拉上海工廠從奠基儀式到首批Model 3實現交付,耗時僅僅12個月的飛快速度,目前Model3產能3000輛/周,在如此巨大需求下,急需尋找下一個供應商為其助力;其次聯動天翼是松下投資入股,為特斯拉供應的可能性極小。對於上海德朗能而言,他們屬於代工路線,沒有核心技術。
今年來,上升趨勢較為明顯的天鵬電源,真鋰研究數據顯示,早在2017年天鵬電源就已經在通用五菱乘用車上面成功應用NCA圓柱電芯,而且運行到現在一直未有事故車輛發生。繼續深扒天鵬電源公司,目前擁有完善的21700產線,而且一直在製造NCA電芯,專注供應全球的電動工具客戶,該領域的直接正面競爭對手有:松下、三星SDI和LG化學。
早在2011年,寧德時代成立前身,原為新能源科技集團(ATL)的動力電池分部團隊組建,用了8年時間,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商。前有補貼退坡磷酸鐵鋰裝機份額提升,現有特斯拉繼續尋找國產替代,能夠率先應用和現有技術路線一致的NCA製造能力再加上民營企業的快速相應,相應行業最大的黑馬很有可能再現!
原標題:鯰魚效應刺激,盤點特斯拉國產NCA圓柱電池供應商機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