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最火的女人,不是張雨綺,而是她:顧佳。隨著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顧佳也頻上熱搜,憑藉高知完美太太人設圈粉無數的顧佳,稱得上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雙商在線,能文能武,為了獲得一張孩子幼兒園的推薦信可以俯身為闊太提鞋,當孩子受欺負也能脫掉高跟鞋打架一挑二,人物設定如超人一般。甚至還出現了一個新詞「顧學」:形容像顧佳一樣,雙商在線、育娃、拼事業面面俱到的TOP級滿分的女人。顧佳成了女人的一座燈塔、標杆。
同樣,因為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而處在風口浪尖的伊能靜也是一個完美妻子和媽媽的人設。
在節目裡,伊能靜曾經邊吃營養餐邊說「我已經不是年輕的媽媽,當米粒30歲的時候,我已經80歲了,別人可能是奶奶了,而我是媽媽,所以我沒有資格放縱自己」。靠著堅持運動、節制飲食的自律,讓她看起來總在元氣滿滿,那個在表演中帶著齊劉海,梳著高馬尾,52歲看起來像25歲的中年少女,在這個已經當奶奶的年紀裡還在賣力的搞事業,專注完成自己的夢想,有著讓大家嘆服的生命力。在《婆婆和媽媽》裡,伊能靜也因為與婆婆相處的像一家人,被大家譽為高情商的兒媳婦代表。在親子節目《媽媽是超人》更把老公和孩子都照顧的精心又體貼,對女兒的照顧也是細緻入微。有一次因為一時疏忽,女兒米粒不小心從餐椅上掉下來,頭重重磕在地上,頓時起了大包,大哭起來,伊能靜心疼不已,一把抱過女兒安撫一番後,自己跑到房間裡也崩潰大哭,因為沒有照看好女兒而自責的重重扇了自己一耳光。
作為媽媽看了這一幕十分理解,我們對自己總是那麼嚴苛,即便自己再累,也不能在照顧孩子時出一點兒差錯。這個社會對「媽媽」的要求實在太高了,也太苛刻了。細數對媽媽們的要求:在外要搞的來事業,在家要帶得了娃,要能燒得一手好菜留住男人的胃,還要有一顆積極向上年輕的心,要能與綠茶、小三鬥得了法,還要內外兼修不老的容顏加有趣的靈魂。「媽媽是超人」,「超人」這頂皇冠戴在媽媽們頭上,即便再苦再累也不能低頭,否則皇冠會掉。
媽媽是超人,爸爸是隱形人
這種百分女性有好結局嗎?註定沒有!顧佳就是一個例子。其實看了沒兩集,我就跟老公嘟囔,「你看著吧這麼完美的女人往往沒什麼好下場」果然,沒幾天許幻山就在外面被綠茶盯上了。
其實,這一切除了因為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還因為有一個超人一樣的媽媽。
《奇葩說》中有一期是「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麼?」講到了這個問題。詹青雲作為反方辯友,講了這樣一段話:「當我有了孩子那天,成為了超人媽媽的那天,一個媽媽她的所有需求、偏好、甚至人生理想,統統被大家忘記了,所有的一切,都要為孩子讓步」,就像顧佳在劇裡也講的臺詞一樣「從我出月子的那一天起,顧佳就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媽媽們變成了家裡的萬能人,渴了餓了找媽媽,病了累了找媽媽,爸爸們卻在家庭裡隱形了,「喪偶式家庭」越來越多。很多媽媽吐槽說,「自己雖然有老公,但是真像個單親媽媽」。爸爸們也很委屈,「帶個孩子而已,我媽她們老一輩一個人拉扯大四五個孩子不也過來了麼?」
最近我朋友小丘也跟我抱怨過類似的事。疫情期間當老師的小丘雖然不能正常坐班,每天也需要按時給學生們直播網課,有一次小丘的課程調整到了晚上,家有二寶的小丘擔心孩子太鬧會影響上課效果,提前一天就向孩子爸爸求助,「明天晚上我要給學生網課直播,很多學生家長都要參加,你幫我照看下大寶和二寶」,「好」老公一口答應了。
第二天眼看要到七點了,馬上就要給大家上課了,小丘著急的催老公「你怎麼還不回來,不是說好今天你帶娃麼?」「哦哦,我忘了,今天單位安排聚餐,不去不合適,你讓孩子們自己玩,我早點回去,我先掛了」「喂。。。。喂。。。。」電話裡的忙音,讓小丘氣不打一處來,眼看直播課馬上開始了,只能硬著頭皮上了,40分鐘的課程一直充斥著4歲的大寶和2歲的小寶的打鬧聲、哭聲、笑聲、喊叫聲,小丘只能一邊照顧孩子一邊上課,一邊忍受孩子在後面揪頭髮扯衣領的小動作一邊向學生和家長解釋道歉,場面十分混亂又尷尬,效果可想而知。
事後,小丘向孩子爸爸抱怨,「我不是提前跟你說晚上我有工作,你幫我看下孩子麼?」老公不耐煩的說「你一天到晚都在家,不就是上半個來小時的課嗎,帶個孩子還能累著你?」小丘告訴我,聽到這句話,她委屈的一夜未眠,心酸的不行,跟老公冷戰了半個月。
其實從來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只要沒有親身參與過,沒有人能夠體會到別人的艱辛。像小丘家爸爸一樣,沒有參與過帶娃,就不會了解當媽有多麼辛苦。當你夜裡每隔2小時就要拖著疲憊的身體給孩子餵奶時,那個躺在床上打著呼嚕的男人從來不知道深夜一個人帶孩子的疲憊和孤單。當你的睡渣寶寶沾床就醒,要你一動不動的抱著睡兩個小時的時候,那個曾經把你當公主一樣的老公永遠不會知道手臂酸到抬不起來是個什麼滋味。當你第二天一早因為覺不夠睡上班遲到挨領導批評時,那個一下班就鑽進書房打遊戲的男人不會明白你心裡的委屈。
媽媽是超人,爸爸也必須是超人
在帶娃這件事上爸爸必須要有代入感。曾經我家爸爸也是一個「隱形人」,孩子一個月時,我雖然在月子中心,有24小時的月嫂照顧寶寶和我,每天定時有營養餐,寶寶和我都被照顧的很好,但是因為產後身體的疼痛、睡眠不足、生活作息打亂,我還是得了輕微的產後抑鬱症,每天心情差到動不動就要流淚,為了保持好的心情天天伴隨著郭德綱的相聲入眠,那時候中島美嘉唱的《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變成了我的枕邊歌。
終於熬到出月子回家了,像其他媽媽一樣開始了獨自帶娃的日子,每天白天爸爸去上班了我要在家照顧孩子,爸爸回到家我要幫忙做飯,給孩子洗澡,晚上還要頻繁夜醒餵奶,每天活的比上班還累,沒過幾天我受不了向老公抱怨「帶娃太累了,終於理解那些帶著孩子跳樓的新手媽媽為什麼那麼做了」,老公聽了我的話給我回了四個字「都是閒的!」。在他看來我在家裡帶娃就像休假一樣,可以吃吃睡睡毫無壓力,他不知道照顧一個軟軟的小嬰兒是件多麼辛苦的事情,在他看來,照顧孩子就是開心的時候抱抱,哭了扔給媽媽就好了。
從那天開始我告訴自己,撫養孩子這件事一定不能讓他缺席。無論孩子換尿布、拍嗝都要讓老公學著上手,夜裡孩子哭了就交給老公抱去哄,孩子餓了讓老公幫忙衝奶粉,甚至孩子4個月之後就跟著爸爸睡,直到現在孩子1歲了,每天孩子夜奶都是爸爸負責,作為媽媽的我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爸爸育兒能力一點不輸我,無論哄睡、換尿布、餵奶、物品消毒樣樣精通,甚至我家寶寶每天睡醒喊得第一聲都是爸爸。家裡不再只有媽媽是超人,爸爸也變成了超人。在我看來這才是一個理想狀態。
而顧佳的婚姻,可愛的許子言變成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孩子的成長一定會受影響。當完整的家和完整的愛都不能夠得到,孩子上了最貴的幼兒園又怎樣呢?再好的物質條件也比不上在讓孩子在一個完整的家庭裡,在愛的包圍下健康長大。
人,一撇一捺相互支撐才是人。在婚姻裡也一樣,任何一方都不可以缺失,每個人都需要完成自己那份使命,沒有一方甘願無限制的付出,我們每一絲付出都在期待回報,當家庭的天秤失衡,婚姻破裂後,最終受傷的不只是我們大人,受傷害更大的將會是我們最想保護的那個人,是我們最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