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來啦!星巴克、肯德基鋪天蓋地的宣傳,加上網紅博主們的打卡推薦,這顆安利你肯定已收到,那你吃下了嗎?
圖為超肉公司出產的人造肉食品在上海星巴克銷售。
「比真肉貴那麼多,真肉它不香嗎?」「吃肉就是吃肉,不吃素雞」!「欺負我讀書少嗎?假肉比真肉還貴!」這些吐槽絕對有一條擊中了你的內心OS!那就讓小編帶大家討論看看人造肉到底是真為環保買單還是資本圈套!
人造肉到底是個怎麼回事兒
第一塊人造肉於2013年由一家荷蘭公司研發,是從動物身上提取若干細胞,然後基於這些細胞培養動物肌肉組織,簡單說來就是將提取的細胞放入實驗室的生物培養皿中,並輔以各種營養素使其生長。近幾年不僅有動物細胞人造肉,利用植物中提取出的蛋白質成分來合成的植物肉也已經出現,著名的領頭羊製造商超肉公司就是主打用大豆蛋白來製作人造肉的。
圖為人造肉生產原理圖。
關於人造肉的安全性,也是大家爭議的一大熱點。部分網友相信人造肉是安全的,首先因為人造肉是在無菌環境下製作的,而且所用的細胞都是進行過嚴格篩選,所以完全避免了交叉感染,更不可能形成任何病毒。另外,人造肉從實驗室製造出來都會擁有一份安全證書,所以人們認為它的安全性值得信賴。
圖為人造肉製造過程。
人造肉供應商Peace of Meat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布蘭斯德認為,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消費者們會尋找能提升免疫力的食物來保持健康,這對人造肉行業是個很好的機會。他說:「人造肉未來絕對有能力做到個性化和定製化的營養搭配,我們可以通過添加更多的維生素、胺基酸、飽和脂肪來解決各種營養不足的問題,這取決於我們所服務的市場需求---比如增強免疫力。」
圖為人造肉批量生產過程。
針對布蘭斯德的「營養個性化」言論,部分網友認為添加的越多反而越危險。Kathrin表示:「我不明白人類長期因為食品安全問題在追求純天然,現在怎麼突然放棄,反而追求人造食品呢」,Mimz說:「把毒品添加在肉裡肯定也有很大市場」。
圖為網友評論「不要吃人造肉,吃健康的有機蔬菜食物,你會更健康.....」。
到底好吃不好吃
說一千道一萬,人造肉做為食物最基本的要素,口感如何,是大家最為關心的。
肯德基和星巴克的人造肉食品已經推出,有一些先行者們表示並不好吃,但是畢竟食物是千人千味,也許有人就好這口。
圖為未來肉公司(Future meat)人造雞肉和普通雞肉的對比圖。
4月24日人造肉領域Mosa Mea專家與荷蘭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一起進行了一場有意思的實驗,來探討消費者對人造肉的接受程度。研究表明,只要人們對人造肉有了足夠的信息了解,即使比「普通肉」價格高出37%,人們也願意為其買單,而且也會覺得比普通的肉更加好吃。
研究人員讓來自荷蘭的193名志願者品嘗漢堡,通過年齡和性別把志願者分為三組,在品嘗前為第一組的志願者講解了人造肉對環境和動物保護的貢獻;向第二組的志願者講解了人造肉的具體製造過程、營養價值以及安全性;向第三組的志願者只說明了人造肉的肉質和口感,三組志願者之間的信息是不互通的。
接著向志願者提供兩塊漢堡,一塊標為「普通」,一塊標為「人造」,品嘗之後再完成一份問卷。然而事實上這兩個漢堡都是完全一樣的普通漢堡,令人意外的是儘管這兩個漢堡沒有任何客觀的區別,但是大多數參與者都認為「人造」漢堡的味道比「普通」漢堡好。而且58%的志願者表示,他們願意為人造肉支付高於普通肉37%的價格。
圖為實驗所用漢堡。
志願者還表示,決定他們願意為人造肉多付錢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他們對基於細胞的肉類生產背後的過程、全球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了解得越多,他們就越願意為其買單。
環保騙局?
對於人造肉是否利於環保這個議題更是爭論從未停止。人造肉一經問世,就打著環保和人道主義的大旗!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超過90億,全球肉類需求將比現在增加70%。而現在畜牧生產每年佔用全球30%的土地,每年排放溫室氣體佔總排放量的15%,還有巨大的水資源消耗。
圖為全球畜牧物種溫室氣體排放量。
人造肉生產商孟菲斯肉類公司(Memphis Meats)稱,人造肉的生產與傳統肉類相比,會節約45%的能源、96%的水、99%的土地以及減少90%的溫室氣體排放。以色列人造肉先驅Aleph Farms公司宣布,通過升級供應鏈,計劃到2025年將肉類相關生產達到零排放。
很顯然很多網友對此言論並不買帳,直言:「可是地球已經有剩下70%的土地用來建造鋼筋混凝土了,意思是把畜牧生產這30%空出來也用來建房子嗎。」Sinnamon就表示:「控制人口、汽車才是應該為地球做的事!」Tilton:「建造人造肉的設備和工廠依然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長期來看,實驗室人造肉反而會產生更多溫室氣體,對環境造成破壞!」
還有關於宣稱人造肉的大量普及會減少每年數十億頭飼養動物的痛苦,因為這些飼養動物大多生活在極度不人道的工業農場環境中。
圖為牛在養牛場遭到虐待。
反對主義認為「不用過度關注牛、羊、雞這類動物的人道主義,因為他們的稀缺性遠比不上一些保護動物,更應該去關注被偷獵的珍稀動物和動物園裡的動物們。」
資本陷阱?
近幾年的人造肉領域,初創公司的數量和投資金額每年都成指數式的爆發增長,急需資本巨頭的下海投入。去年,獲得李嘉誠和比爾·蓋茨投資的「超肉」公司(Beyond Meat)首次公開募股(IPO)在上市後曾掀起一股歷史性的熱潮,投資商賺得盆滿缽滿,儘管此後有所回落,但是依然一舉成為了人造肉領域的領頭羊。
圖為去年「超肉」公司股票五日在納斯達克上市。
但是在資本說了算的市場,「領頭羊」也可能被甩到後面。2015年成立的孟菲斯肉類公司(Memphis Meats)就成為了今年的投資寵兒,獲得了驚人的1.61億美元巨額投資。這不僅令孟菲斯肉類公司一躍成為行業老大,使整個人造肉行業都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1.61億美元的B輪融資主要來源於軟銀(Softbank),西北(Norwest),和淡馬錫(Temasek)公司。這1.61億美元比其他所有公開的人造肉公司投資總和還要高,現在孟菲斯這個初創公司的總投資額達到了驚人的1.81億美元!
圖左為孟菲斯肉類公司創始人uma valeti 與投資人合照。
這樣的巨額資本流入對孟菲斯公司以及整個人造肉行業都有著巨大的意義。首先是這麼多的資金投入意味著孟菲斯可以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設施,那麼自然而然商業化就可以得到實現。但是,這期間投資者們不僅會評估研究計劃和團隊的資歷,還會評估技術和盈利方面的實際進展,這不僅是對孟菲斯技術和管理的重大考驗,對整個人造肉行業也是一場檢驗。
面對如此驚人的資本流入,不少人認為巨額資本下海對消費者是一場洗腦式的營銷騙局,試圖通過環保和人道主義來道德捆綁消費者,掩蓋這場「精緻騙局」。目前環不環保不清楚,但是製造商從投資者那裡已經填滿了錢包!
對於消費者來說,歸根結底這就是一塊「肉」,吃或不吃,決定權永遠在自己手裡!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