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我是歌手」的吉他手--Tommy

2021-12-22 吉他之友guitarfriend

"我自豪的是我對音樂的信念!"

--Tommy

在火爆的《我是歌手》這個節目裡面有個叫Tommy Chan的吉他手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其華麗的solo,瀟灑的氣質颱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又是怎樣的一個吉他手?帶著這些疑問,咪咕雜誌吉他之友對Tommy進行了全面的獨家訪談!


 

吉他之友:Tommy你好,首先感謝你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採訪!參加《我是歌手》這個節目,你有什麼樣的收穫和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Tommy: 我是來自香港的吉他手,之前與我合作的大部分是香港歌手,香港歌手很多都是偶像派,演繹方式大多是K歌為主,而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全是實力派,以我來說是超實力派!什麼曲風都有,Jazz, funk, rock, 民族歌…… 唱得好,歌曲好,編曲好,對我來說很好玩,每次也很期待去 "玩" 這些音樂,我幾乎不覺得這是工作,因為每次我也玩得很爽。

  至於樂手方面,之前合作的大部分是香港和菲律賓的一流樂手,而來到"我是歌手",幾乎全都是國內的樂手,來之前我有少許的疑惑,國內的樂手水平究竟是怎樣的?我們會不會合不起來呢?第一次來"我是歌手"我印象特別深刻,大家介紹了之後,各人回到自己的崗位,我在弄我的效果器時,聽到"劉卓哥"試琴,彈慢歌彈得很好聽, 之後又隨手來一段很 funky 的東西,然後鼓手"稷倫哥"及bass 手"韓陽"加入Jam , 玩得很好很好,很groovy , 當時我很興奮也很激動,第一,我確定他們是頂級樂手,第二,可以跟一流的樂手合作是一件最愉快的事,是我的榮幸,我從他們身上學會了很多東西(其實是偷,因為我經常聽他們玩什麼然後自己再扒!)




吉他之友:作為職業吉他手,請你講一下你是如何與吉他結緣的?

Tommy:我出生於一個音樂家庭,我爸爸是香港六、七十年代當紅樂隊 Teddy Robin And The Playboys 的鼓手,我很小的時候,爸爸每天在家裡播放音樂,日積月累,我和哥哥便不知不覺地聽了很多的音樂在頭腦裡,我們就是在這種充滿音樂的環境下長大的,之後爸爸安排了哥哥學電子琴和鋼琴,然後我大約六、七歲也開始學習鋼琴,我哥哥是音樂天才,學得很快,學得很好,他十五、六歳時已經給李克勤,譚詠麟等歌手編曲,彈琴,而我當時想,我將來也希望用音樂作為我的工作,但哥哥彈得這麼厲害,我一定沒有機會的了,當時的心情我現在還感受得到那種無耐、無助,甚至心痛的感覺!幾年之後在電視上無意地看到了一個外國吉他手,長長的捲髮,彈著吉他在臺上跑來跑去,很有型,我深深被這個長捲髮吉他手吸引了,滿腦子都是他彈琴的形像,揮之不去。當時我十六,七歲,看著我哥哥的成功,而自己鋼琴技術又不給力,但又很希望能從事音樂行業,我作了一個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我要放棄鋼琴了,我一定要像那個長長捲髮的老外哥哥一樣,成為一名吉他手,那個長捲髮的老外哥哥就是 Slash 了。

  我跟爸爸說,我想學吉他,你能買給我嗎?他二話不說就買了一把$2500 二手的Charvel 電吉他,Yamaha的效果器,一本和弦書和 park 音箱給我了。爸爸很愛我,同樣我也很愛他。

  我的吉他生涯,就是從那一天開始。



吉他之友: 你參加的明星演唱會很多,裡面有沒有令你難忘的人和事?

Tommy: 難忘的事情有很多,有高興的,當然也有不高興的,我準備說兩件很有趣的事情給大家聽,希望讀者們聽得過癮!先小人後君子,我是不會說是誰的演唱會的....

  從前有一位長捲髮又年輕又剛入行的吉他手,他的名字叫Tommy, 某一天,他接了一個電話,打電話給我的人是出了名罵樂手罵得最狠的音樂總監,電話內容是有一場在國內的演唱會,要找一名吉他手,問我有沒有興趣和時間,雄心萬丈的年輕吉他手答應了,立刻便把歌玩得很熟。

  到演出的前一晚,這名乳臭未乾的年輕吉他手在酒店緊張得無法入睡,整晚也睡不著,因為這是年輕吉他手參加的第一個大型演唱會,到第二天演出前的排練,某一首歌的結尾我忘了把volume 關掉,而在換譜其間不小心把琴碰到發出巨響,全場的人都看著我,而音樂總監用手指指著我罵:喂!Tommy ! 演出的時候不可以發生!(有很多粗口,我不方便說)到真正演出的時候,這名年輕吉他手很緊張,因為機會只有一次,彈得不好便不會再有機會了,以後還可能在音樂行業消失。演唱會中間,壓力很大,我的心只想著快點離開舞臺,我受不了這種壓力,完全不能集中,然後……忽然括大風(是露天舞臺),我看見我整個譜架吹翻了,是整個譜架!不只是樂譜!剎那間,我看到的全是慢鏡頭,譜架在空中飛掉,樂譜也在空中飛翔,我呆了,這首歌吉他部份是很重要的,我立刻去把我的樂譜和譜架撿回來,我的吉他聲停了,也代表音樂停了,因為那一刻沒有其他樂器一起奏,歌手回頭看我為什麼不彈,我正在收拾樂譜,音樂總監指著我哈哈大笑(他只大笑,沒有罵我)然後音樂總監用琴來彈我吉他部分,歌手才繼續唱……之後的歌我的吉他還斷弦……唉~再之後我當然很不高興,也很害怕,因為機會只有一次,而我卻這樣丟掉臉……結果這個音樂總監真的沒有再用我,直到他看到"我是歌手"後,看見我進步了,才再找我工作。哈哈!  


 第二件事情剛好相反,不是因為緊張或意外引起,而是在心情極其輕鬆的情況下發生的。這次是在香港,這演唱會在香港開超過二十場,由於之前彈了好幾場,不會錯也不會緊張的了,應當只是感覺有點悶吧,有一首歌,我要彈的只有八小節很簡單的單音,歌手聽到後便能很方便地進唱。大概就是因為我真的覺得很悶,屬於我的吉他部分很不集中,只有八個小節,反正intro, verse, chorus 都沒有我,我便把吉他放在吉他架上,看看臺上發生些什麼事,我看得很專注,因為全是美女跳舞,穿的布很少,身材好,動作誘人,距離我的位置特別近,很吸引,我全部集中力都是在看小布的美女,根本忘了自己的工作,我很專心看,很近,很小布,口水差點流下來……突然聽到那段八小節的音樂,我立刻回過了神,從吉他架上拿起吉他,找pick, 然後用腳去踩效果器,準備好了,八小節也已經過去了,band leader 立刻回頭望我,眼神告訴我你搞什麼?為什麼不彈,給我專心一點!之後我習慣改了,當看性感小布美女跳舞時,吉他一定要拿著,用一隻眼看譜,另一隻眼來看美女!爽 


吉他之友:請講一下錄音吉他手和現場吉他手的區別吧?

Tommy: 一般職業吉他手都會兼顧錄音和演出工作的,以我的習慣來說,錄音時,我會用最短的時間給監製或編曲人最適合的東西,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在香港,樂手、錄音室、錄音師是按小時計算工資的,如果我不能按著預定的時間內完成錄音,監製要另外再附多費用給錄音室、錄音師,或下一個樂手的一小時工資,因你的延誤,影響了監製的預算,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一般我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力去配合監製的要求,我試過有一次錄一部香港電影的主題曲和一部份的電影配樂,他訂了我四個小時,我用了不到一小時便完成,他也十分滿意,我用了一個小時賺了四個小時的工資,十分有滿足感。

  現場表演工作便大大不同了,因為監製已經有了預算,這個預算能排練四十小時就四十小時,三十小時就三十小時,按著時間上班,下班,不用擔心耽誤別人的時間,時間上就比較好安排。


吉他之友: 你工作一定很忙碌,請問你的工作重心是什麼?

Tommy: "樂手"聽起來是一份十分有趣的工作種類,可以每天玩音樂,又可以用自己的興趣去賺錢養活自己和家人,但這份工作也有很多缺點,例如,病到半死也不能在演出的時候請假,年尾沒有花紅及雙糧(兩倍工資 ) , 就是因為這種演出工作的特殊性,我曾經在一段時間認識新朋友介紹自己的時候,我說我的職業是髮型師或計算機工程師,因為如果說自己的職業是吉他手時,第一時間給人的印象肯定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所以我不敢說。職業吉他手還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如果沒人找你工作,你便會餓死,不能生活,所以我的工作重點很簡單:什麼都做!

  我除了是職業吉他手,另外一個身份是吉他老師,我家人常常要求我不要教學生,因為家人知道我比較忙,經常不在香港。錄音,排練,演出,已經用了我很多的時間,經濟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已經不錯了,起碼不用擔心挨餓和沒地方住。朋友也常常跟我說,你上課時不要這麼笨,不要用一對一的方式上課,他們說以我的資格,授課方式用一對六個學生絕不成問題,同一時間收六個人的學費,絕對合乎經濟效益!我沒有這樣做,到現在為止,我都堅持一對一的上課。我之前在美國Musician Institute 學習吉他時,上課就是一對一,遇到不懂的時候,立刻問,老師立刻示範給我看,最直接,吸收也最快。我所有學生都是慕名而找我上課的,不會令他們失望,我會盡力教懂他們。 

 


吉他之友 講一下你與Beyond樂隊的淵源吧?

Tommy: 在我眼中,Beyond 的地位,不只是最棒、最強、最好的樂隊這麼簡單,Beyond 是一種信仰,除了曲風好,技術好,家駒的獨特唱腔,還有Beyond 歌詞的理念,唱情歌能觸動所有人的甜蜜心聲,唱搖滾歌能喚出聽眾們內心的憤怒!不滿!不公平! 唱勵志歌能唱出所有人的夢,聽beyond 的歌后,會有一股正能量推動你前進,把人內心的一團火重新點燃,向目標進發!那你說這是不是信仰?

  我本人不認識家駒的,他發生意外時,我好像還沒有開始彈吉他,葉世榮(阿榮)是我第一位認識的Beyond 成員,他可以說是帶我入行,第一批找我工作的人!在這裡我要感激他對我這麼有信心,敢找我這位新人為他彈吉他,多謝他給我機會。

  在我自學吉他的時候,有次陪爸爸去夾band (爸爸和uncle 們夾band 是一種娛樂,就像打紙牌一樣,他們沒有固定人數,大約十多人,誰想玩就玩,不玩就聽歌) 其中一人就是葉世榮(他當然不是uncle), 大家介紹後,他打鼓,我弾吉他,也彈琴,大家Jam 得很高興,他說我的吉他彈得不錯,之後我們互相交換了電話,之後他打給我問我有沒有興趣幫他錄吉他,我……當然答應了,之後好幾年,我們一直有合作,跟他合作很好玩,工作後必定大吃大喝,他又開車送我回家,沒有任何架子,人十分十分好。之後他移居到北京,我也開始多工作了,大家便少了合作機會。現在有時候我知道他在香港,我也會上二樓後座找他聊聊天。 


 

Paul哥和家強是在我幫Beyond 演唱會彈吉他的時候認識的,大家吉他手朋友一定有聽過黃仲賢和神童吧,他兩個是Beyond 的客席吉他手,但由於他們工作十分忙碌,所以Beyond 便找了我當他們的客席吉他手了,我真的十分幸運,能有機會當Beyond 的客席吉他手,在我印象中,我們到過拉斯維加斯,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內地很多地方演出。在tour(巡演)的時候,我們樂手們非常搖滾,內容……不太方便透露……回想起也覺得過癮!!

  但有一件有趣的事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我已經忘記了是到哪個地方演出了,下飛機的時候,我的吉他,Paul 哥的吉他及他的器材全都不見了,隔天就要演出!怎辦?還記得當時要填一份表格,內容是你不見了的東西是什麼,值多少錢,因為如果真的不見了,航空公司要賠償給我們的,我記得我掙扎了很久是不是要填我的吉他值"十萬"元!(當然我的吉他沒有這麼貴)但我膽小,只笨笨的填了原本的價錢。結果,吉他及器材在演出前找回,演出也十分順利! Yeah !! Rock and Roll Never Die !!!!!


吉他之友:聽說你有一支自己的樂隊,請你介紹一下它的情況?

Tommy:對呀,樂隊名字是"太陽風",英文是"Zolarwind" ,樂隊剛籤了約,所屬的公司是香港的太陽娛樂文化,"太陽風"是由四個幕後出色的音樂人組成,鼓手"波子"是陳奕迅的鼓手,鍵琴手"藝琛"是著名製作人,跟他合作的歌手有容祖兒等,歌手"Quinn" 是著名的幕後和聲,跟許冠傑等歌手合作,吉他方面,當然由我"Tommy" 負責。我們四個人有著很強烈的同一理念,就是相信社會上有很多不同職業或職位的人,每天很努力工作,也很有才華,但是現實卻令到這些努力和有才華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公平待遇,甚至得不到基本的尊重!所以我們四個幕後的音樂人站了出來!要通過我們的音樂去表達現實和內心!希望大家會喜歡"太陽風"的音樂。 

吉他之友:你一定擁有一些自己很喜歡的吉他吧,他們都有什麼特點?順便介紹一下你的吉他周邊設備吧?

Tommy: 說起吉他及設備問題,我真的很慚愧,因為我沒有好好善待我的吉他及設備,我不是一個很喜歡"吉他"的人,我只是一個很喜歡"彈吉他"的人,所以我從不好好保護及清潔吉他的,我要在此跟我的吉他說對不起,你命運不好,跟著這個主人。

  很久之前我是用Fender American Standard 的,因工作量比較多,那Fender 給我彈壞了,修了多次也修不好,不適合工作了。之後我就轉用Nash, 一直用到現在,這吉他生命力頑強,跟我走遍半個地球工作,坐飛機無數次(在香港一定要託運,託運的缺點是你的行李及吉他會給機場內的工作人員暴力對待,還有溫度的差距,因冷縮熱漲而變形)現在我的Nash 穩定性還算高,還能替我工作, 所以我繼續用它。


近半年,Gibson方面希望大家能互相合作,所以他們給了我一支Les Paul Standard (我要求琴頸比較薄)和一支Les Paul 59 reissue (我要求肥厚的聲音) 。在"我是歌手"及"太陽風"現場及錄音我都有用 Gibson 。至於Nash 及 Gibson 的分別太不同了,Nash 是很斯文的一把吉他,很適合流行音樂,Gibson 不用多說吧,它的霸氣絕對適合搖滾樂!

  木吉他我有一把Taylor 810 及一把Takamine 尼龍弦吉他,主要是錄音用的。

  設備方面,我之前用的是 Boss GT8 ,當然,受到我多年的摧殘後,volume pedal 壞掉了,我便轉用了現在的GT100, 我用Boss GT 系列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的前輩們Joey Tang, Danny Leung, 黃仲賢及神童也都在用,所以我也就很放心地使用,因為至少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問他們如何解決。

  至於單塊效果器,我有很多,但大多數只是買,很多也沒有用過哈,甚至於沒有開盒(年少負擔少,花錢特別豪爽) ,Amp 我有一部 Mesa Boggie 的 F30 還是 F50, 都忘了,開過一兩次確定沒壞掉便一直沒有開過,記得買它的原因是Tom Lee 通利減價,所以買了,是不是很無聊,因減價而買了不需要的東西。


吉他之友: 在你眼中,梁翹柏是怎樣的一個人?

Tommy: 我和柏哥同是香港人,但我們第一次認識是在北京,當時柏哥正在做"中國好聲音"的音樂總監,據我後來的了解,他原用的職業吉他手"李愛"病倒了不能工作,他經鼓手(KB, 也是來自香港的)介紹下,認識了我,我便上北京補替李愛的位置(後來李愛因病過世,人生無常,真的太可惜了,我聽國內的樂手們說李愛是全國最出色的吉他手之一),現在我和柏哥有很多的合作,我很感謝柏哥對我的信任。

  梁翹柏不只是音樂方面出色,跟他合作的人都對他讚不絕口,他很隨和,對我們樂手很好,因為他本身也是樂手,所以他很清楚樂手的需要,他給樂手有很大的自由度,我們不光只是按著譜彈的。 為什麼"我是歌手"的音樂可以這麼好?除了歌手唱得好之外,在每首歌的編曲上,梁老師都讓我們樂手儘量發揮,可以把個人的風格融合在音樂裡,因此音樂變得特別鮮活,特別有生命力。而這除了樂手們的貢獻之外,更多的就是梁老師對樂手們的信任才可以造就這麼棒的音樂。

  梁翹柏的音樂,是信心的保證!


吉他之友: 現在是數字出版的資訊時代,吉他之友涉獵的是數字出版的領域,整合頂尖的吉他資源,有沒有考慮過出版吉他教學方面的東西,可以合作哈!

Tommy: 大家可以在 youku 搜尋" tommy sir guitar " 或 "陳嘉健 吉他",我有些教學的片段放上了 youku 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如果時間許可,我很希望可以出版一些教材,和有興趣學習吉他的朋友交流一下彈琴的心得。



 

吉他之友:你畢業於美國著名音樂學院 Musician Institiute ( GIT ),請你介紹一下那所學院的情況和你在那裡的學習生活吧

Tommy:我從來沒有因為我是職業吉他手而自豪,我自豪的是我對音樂的信念,堅持!中學畢業後,我到了一間錄音室做學徒,工資很少,我當時很想去 musician institute (GIT) 進修吉他,所以每天很努力練習吉他(練吉他不用花錢,可以儲蓄金錢,當時的我應該也彈得不錯的了,可以跟葉世榮弾吉他工作。我是過著一分錢也不願花的生活,不跟朋友吃飯,不買衣服,不買東西玩……我過這種生活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儲錢去(GIT) 進修!!過了三年多的忍耐,堅持,我終於如願以償,儲蓄足夠的金錢去(GIT) 進修了。這是我一直覺得自豪的事。現在在電影上或生活上,當我看見一個人捱著痛苦向著目標進發時,我都會有種身同感受的體會和想哭的感動。

  在(GIT) 學習時,生活十分簡單,每天上課後,練習四至六個小時。這生活持續了一年多。

  當時有個老師對我很好,他是法國人,名字叫 Jean Marc Belkadi , 他是我的恩師,我上一對一的課時他會開車接我到他家上課,下課又開車送我回家,還請我吃飯(他知道我沒有車和沒有多餘錢可花),他教懂了我很多音樂知識,我們什麼都聊,他告訴我他的太太是模特兒,他說是因為自己彈吉他彈得好,才找了一個漂亮的太太,終於有次我見到了他太太真人,確是位金髮美女,個子比我老師還高,老師果然沒有說謊!他在車上還告訴我他知道有一種科技是可以把頭髮移植(植髮),他知道這消息後十分興奮(因為他有脫髮問題),他說他想試試,但又覺得很貴……很搞笑。

  在美國,樂手風格多數是很固定的,玩Rock 的人不懂彈Jazz, 玩Jazz 的人也不懂彈Rock,所以他們都能到達該風格的頂峰,因為他們只專注一種風格,而我自己比較喜歡什麼風格都要玩,這方便我日後的工作,為此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就這樣日復一日,度過了我在美國上學的光陰。




吉他之友:你每天都會練琴麼?請給自學吉他的人一些彈琴的理念吧!

Tommy: 我已經很久沒練吉他了,現在我有一大堆東西想練,但時間不容許,唯有多聽音樂。我建議有心學習吉他的朋友,要多弾 scales 和 arpeggios, 把根基扎穩,練歌曲反而對我來說不是太重要,因為基本功好,學什麼歌也比較容易。我老師 Jean Marc 跟我說了一句話我銘記於心,我也將這句話分享給大家:make friend with your guitar neck !

學習樂理時,最好能訓練自己的耳朵能聽的出是什麼樂理,而不是紙上談兵。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享受練琴的過程,只要你覺得享受,就願意花時間去鑽研,祝大家在音樂上能找到方向,勇往直前!

吉他之友:關于吉他技術和音樂的關係你怎麼看?

Tommy:這是音樂有趣的地方,技術好不一定彈到好音樂,好音樂不一定技術高。如果想把音樂玩得好,多聽多練習是唯一的途徑,大家一起努力吧! 



 

吉他之友: 作為第九屆CASH 流行曲創作大賽的冠軍,請講一下那是怎樣的一次比賽?又是什麼樣的一種體驗?

Tommy: CASH流行曲創作大賽, 是香港最大型的創作大賽,而我有幸在第九屆奪得冠軍。這首歌是我人生第一次創作,我都有點意外,第一次寫歌便得到冠軍(這首歌名叫"做戲",有唱片公司要求這首冠軍歌出版,但我拒絕了,我參賽目的只是玩玩,我當時已經選擇了職業是做吉他手,而不是作曲家,所以沒打算出版我的作品)。之後我都很少寫歌了,因為集中在彈吉他上,現在有自己的樂隊,我才再次拿著筆,再一次用心創作。

  我創作的時候,一定是把自己關在房裡,與世隔絕,我會抽著雪茄,喝著威士忌,姿勢可能是坐著、躺著,也可能是走著,甚至靠牆站著,總之一定要讓自己達到最放鬆的境界,然後喝到半醉後就開始寫歌了。我寫歌是有目的地去寫的,一定有別於一般的流行曲,說直白一點就是,我要寫屬於我們ZolarWind 太陽風曲風的歌曲,不論慢歌,中板歌及快歌,我都會度身訂做,為樂隊而設。新曲"乾坤卦"就是我的作品,它是一首節奏明快和帶點技術型的歌曲,因為我們希望ZolarWind 太陽風給外界的印象就是一個專業一流的樂隊,所以創作會偏向一些技術的類型卻又不失流行的元素。


我寫歌也有時限的,一般在45分鐘至1小時就能完成,如果在一個半小時內不能完成,我便會放棄,好好的繼續享受美酒,好好的放鬆,不再去想音符了。因為一個半小時也不能把歌寫好,已經代表這首歌不流暢,堅持要完成它只會變成堆砌音符,所以只能放棄。



吉他之友:你有些什麼業餘愛好?

Tommy:我很喜歡喝酒,特別是威士忌,顏色漂亮,香味獨特,口感多変,我特別喜歡 Blue Label , Glenmorengie, Macallan 18 sherry oak , Royal salute。現在想起也想去嘗一口。



我也喜歡抽雪茄,好像威士忌一様,我比較喜歡濃烈的東西,Cohiba ,Bolivar, H.upmann 是我喜歡的牌子,抽雪茄很講究,要用專用的雪茄剪刀,也不能使用普通打火機,一邊抽時還要一邊轉著但雪茄我不是經常抽的,因為不太方便,一支雪茄要大約一小時才能抽完,所以我是放假或寫歌的時候才抽,不過,這確實是我的興趣。


我還喜歡攝影,每次攝影最少都要四到五個小時的時間,因為如果很匆忙的話,就不能享受攝影的樂趣,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找題材,好像這世界發生什麼事都不用理,完全享受自由的拍攝空間,好玩。但因最近比較忙,所以拍攝也少了。


吉他之友:對於未來有些什麼樣的打算?

Tommy:未來工作方面,希望儘量安排更多的時間在自己的樂隊上,我很感謝能得到有金牌經理人之稱的黃柏高Paco 的賞識,將ZolarWind (太陽風)籤為旗下的藝人,我對Paco 和樂隊實力是充滿信心的,希望能在香港及內地樂壇帶來新的力量衝擊!

至於個人來說,希望擠出一些時間,練習自己想練習的東西,好好的把吉他彈好,每刻都可以享受著彈吉他的樂趣。

 
 


Tommy Chan資料

中文名:湯美

英文名:Tommy

出生地:香港

居住地:香港

民族:漢族

身高:不高

體重:125磅

星座:獅子

職業:吉他手,太陽風團員

代表作:我是歌手

微博帳號:@吉他手tommy

博客地址:http://www.guitartommy.com.hk




(與Tommy深入的交流訪談中,從他的故事裡、從他的言語裡流露出的都是真性情,淡定、從容、樂觀、低調而又執著!)

以上雜誌內容紙質版已印刷出爐,特此奉上專訪實錄以饗讀者,帶你走進Tommy的世界!


相關焦點

  • 獨家專訪詹姆斯·布朗特:我想做回獨立歌手
    在2號剛剛結束上海站的「登峰捍月」演出後,3號輔一踏上北京的他,旋即在下榻酒店接受了網易音樂的獨家專訪。冷酷但又彬彬有禮是他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隨著聊天的慢慢展開,英國人獨具的英式幽默顯露出來。在2號剛剛結束上海站的「登峰捍月」演出後,3號輔一踏上北京的他,旋即在下榻酒店接受了網易音樂的獨家專訪。冷酷但又彬彬有禮是他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隨著聊天的慢慢展開,英國人獨具的英式幽默顯露出來。
  • 這些大師是如何走向吉他之路的?
    偶然的一天,閒來沒事的他在借來的一把破舊尼龍弦木吉他上,來回的擺弄,他可能是在想以後自己成為木匠,也要做一把這樣的吉他。但是還沒有等到他成為木匠,他卻在那把破舊的吉他上學會了第一個和弦,這偶然的觸動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於是他成為了後來的樂壇大哥李宗盛。
  • 專訪日本著名吉他手SUGIZO:Luna Sea就像是我的家
    因為父母職業的原因,SUGIZO三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還是兒童的他便每天平均練習三小時,這也是這位現今日本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吉他手職業生涯的原點。升上初中之後,SUGIZO接觸到了Yellow Magic Orchestra、Japan、David Bowie這些在當時大放異彩的音樂人,這使得SUGIZO把對於音樂的興趣從古典樂轉移到了搖滾樂和新浪潮音樂之上。
  • 【獨家專訪】曾錯過登上《歌手》舞臺,衛蘭:我比以前準備得更充分
    本期獨家專訪的嘉賓是著名歌手衛蘭。近日她到廣州出席活動,宣布將於7月20日在廣州寶能國際體育演藝中心舉行演唱會。對於時隔8年再度在羊城開唱,衛蘭表示十分興奮,「因為廣州歌迷非常熟悉我的歌曲,可以跟我一起大合唱」。
  • Joe Stump獨家專訪:80年代吉他英雄的繼承者!
    Aerosmith我認為現在中國的音樂產業氛圍和當時不同了,但是不管怎麼樣,只要Alcatrazz能夠在中國演出,我都會非常開心。(我:現在的中國有吉他文化和金屬樂文化。)現在,中國肯定有屬于吉他的文化,正如前些年,日本崇拜速彈吉他英雄,中國現在正處於這個階段。(我:日本現在依然崇拜吉他英雄嗎?)
  • 《我是歌手》品冠決戰突圍賽 李宗盛贈吉他助陣
    品冠全力決戰突圍賽   搜狐娛樂訊 暖男歌手品冠在《我是歌手》中的「一輪遊」曾讓很多人為他叫憾,而近日突圍賽的錄製,正是給這位柔情歌手一次絕佳的翻盤機會。突圍賽中歌手各出大招,極具新意的是品冠的九把吉他。
  • 獨家專訪 | 大馬抗議歌手黃明志
    亞洲周刊於最近專訪黃明志,談論他的創作,走入他的內心世界。以下是訪談內容:你的曲風和歌詞多元化,不少歌曲引發共鳴,也掀起話題,除了歌曲外,也拍電影,你是如何尋找創作靈感的?我的《飆高音》若被視為是諷刺中國歌唱選秀節目,我覺得有點太嚴重。其實我沒有諷刺的意思,這是覺得好玩。很多歌手去中國發展是沒有錯的。因那裡(中國)的平臺很大,體量也比較大,許多人都會看到。至於我本身,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不會太想去比賽,如果不是比賽是最好。我是想如果可以就上他們的節目,讓更多人聽到我的作品。
  • 專訪John 5:「能夠以吉他為生,我感到非常幸運」
    2019年,John 5 再次發表了他的全新專輯 《Invasion》 ,著名吉他類網站 Guitar World 網站自然對 John 5 進行了一次專訪,今天我們節選了一些內容一起與大家分享。你最早作為錄音室吉他手出道,也通過這樣的機會與各種各樣的藝術家一起演奏。但提起來 John 5 可能有很多人一時都想不起來,所以他們很多人是不是那種只負責「付錢」的傢伙?
  • 吉他名人堂之Tommy Emmanuel
    Tommy Emmanuel(湯米.伊馬諾)天賦型的指彈吉他傳奇人物,於1955年5月31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很難想像,六十多歲的Tommy其職業生涯已經超過五十六年了,而且與全球各地的頂尖樂手都有所交流,曾與多位明星合作,貓王曾經與Tommy有過合作。
  • 2020王鷹吉他年會在成都市泛音酒吧精彩開幕
    2020年1月4日,王鷹吉他在成都市泛音酒吧召開年會。近200學員匯聚於此,上演了一臺精彩的匯報演出。與其他晚會不同的是,主持人等所有工作人員都由學員擔任。他們在日常的工作中扮演著各種角色,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吉他。
  • 獨家!Nuno Bettencourt 2017巡演幕後專訪
    獨家專訪2017 Generation
  • 吉他直播 | 錄音與編排:向職業吉他手看齊
    NIKO小燁 ,全方位音樂人,著名音樂製作人,職業吉他手,Tagima、Laney、Mooer、JoYo、Atomic、Strandberg,Alp,Guild等眾多品牌的代言人與合作樂手,眾多歌手演唱會與唱片吉他手
  • 華為音樂獨家揭秘你所不知道的《歌手》首位00後歌手Kristian Kostov
    隨著賽事不斷升級,人們對他的關注度也持續走高,近日,華為音樂對小K進行了獨家專訪,為大家揭秘這位音樂少年舞臺內外的故事。這個冬天,《歌手2019》讓更多人認識了Kristian Kostov,但不少人看完華為音樂對小K的專訪後,更是驚呼其是「寶藏男孩」,紛紛留言「外表冷峻的小哥,唱歌時充滿貴氣和爆發力,看了專訪發現原來是個暖如初陽的boy,00後,優秀」、「華為這個採訪真的令人驚喜,小K好真誠,加油小K!」……因為小K如鄰家男孩一般向大家展示了一個更真實的自己。
  • 我的手太小、太短、太粗,能練吉他嗎?
    我堅信,| 看我微信的人,是一定想學吉他的 ;| 轉我微信的人,是一定想讓別人學吉他的;
  • 吉他中國專訪爵士吉他演奏家顧忠山先生
    2010年11月的1個下午,吉他中國記者JW做客上海JZ學校,專訪爵士吉他演奏家顧忠山先生~顧老師非常平和,談吐儒雅,雖然常年國外的生活經歷,使得中文交流比較勻速~ 但談到JAZZ和他所從事的演奏和教學事業,顧老師還是洋溢在一種創作喜悅的一樣的感覺裡。
  • 著名女吉他歌手韓火火登陸吉他中國琴國樂器淘寶直播
    9月2號的下午15點,特邀網絡紅人、著名女吉他歌手韓火火做客我們的吉他中國琴國樂器淘寶直播。特別嘉賓主持:吉他中國CEO 姜偉!現場還有多款民謠吉他進行特價和五隻民謠0元起拍活動!特別感謝阿斯圖裡亞斯吉他,布魯克吉他,Legpap吉他對於此次吉他中國琴國樂器淘寶直播的大力支持!
  • 吉他大師的腦子裡都在想些啥?——Joe Stump獨家專訪
    (我:現在的中國有吉他文化和金屬樂文化。)現在,中國肯定有屬于吉他的文化,正如前些年,日本崇拜速彈吉他英雄,中國現在正處於這個階段。(我:日本現在依然崇拜吉他英雄嗎?)Joe stump:我從10歲開始彈木吉他,但是後來我停了一段時間,然後13歲的時候,我在紐約的一個樂器連鎖店叫Sam Ash拿到了我的第一把仿版的Gibson SG型號的吉他,一年之後,我買了我第一把正經意義上的電吉他,是一把
  • 「紅三代」葉晴晴:我的自信心來自天上的媽媽(獨家專訪)
    Robynn & Kendy就靠著手裡的兩把吉他,一個一個「Like」地收集起普羅大眾的喜歡,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香港各大頒獎禮的舞臺,也成了在香港小有名氣的女子組合。  在臺灣形容一個歌手很小清新,往往會說「你很陳綺貞」;如果在香港的話,這句話就會變成「你很Robynn & Kendy」。
  • Tommy,一個看不懂譜的吉他手,卻成了指彈吉他的祖師
    有這樣一位老人,四十多年如一日的堅持著做一件事情,並且在這個領域裡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便是世界頂級吉他大師Tommy Emmanuel。可以說,Tommy Emmanuel是一個可以代表木吉他指彈演奏的名字之一。對于吉他愛好者來說,Tommy Emmanuel是一位如神祗一般的存在,誠然,他也確實是神奇般的存在。
  • 皇后樂隊出3D書 眾多照片首曝光 專訪傳奇吉他手布萊恩梅:3D狂熱...
    &nbsp&nbsp&nbsp&nbsp英國傳奇組合「皇后樂隊」的吉他手布萊恩·梅近日出版3D新書「Queen in 3-D」,眾多皇后樂隊的珍稀照片首次曝光。梅近日與時光網記者分享了他對3D的痴迷,以及其他書籍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