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誰不願意開好車,30W的汽車誰不願意自己擁有一輛,奈何自己的存款少,首付出不起,但是「零首付」購車興起後,大部分「零首付」購車的還都是年輕人居多,中老年人說有款也行,是怕上當也對,購買人群相對年輕人少,那麼真的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砸中我們嗎?「零首付」到底是不是「零首付」都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零首付」購車的群體,就直接指向年輕人,年輕人想開好車,利用他們對「零首付」的不理解,而且還容易衝動消費的性格,來實現銷售人員的陷阱。
年輕人相信APP「大平臺」,某某明星都代言了「大平臺」會騙我們嗎?他的套路一般都是這樣的。
金融公司從4S店拿出幾輛汽車放店裡,宣傳語「零首付」,年輕人過來首先就是月供3000,直接把車開回家,這誘惑太大了,說的我都想買了,真是如此嗎?首先你弄清幾個點。
1,首先「零首付」和「一成首付」的汽車都是屬於,上到公司名下的汽車,不屬於自己。
2,「零首付」說得好聽,但是你不算購置稅了?不算保險了?不算一些車牌雜費了?這些錢你還是要單獨拿出來的吧?
3,你為了「零首付」,額外將保險、購置稅、雜費的錢都算到以後貸款裡了,等到還的時候,這些錢加起來,利息也會漲。
4,嚴格來說第一年還的屬於汽車租金,第二年開始才是貸款的錢,如果你中途突然忘了還了,金融公司就可以把車給你拉走,畢竟10多頁的合同,不是在購車現場,一下子就能看完的,等你看完了,早就籤完字了。
算幾筆帳。
1,有一輛汽車廠家指導價18.98萬元,「零首付」每月5494元直接開走,5494X48月=263712元
也就是說上面4年多還了大概7W多的樣子,但是我寫的還是比較直觀的,套路的商家直接就會說,零首付的利率肯定會高一些的,但是多高你肯定不知道。
正規的銀行最低都是百分之三十首付,可以貸款給你百分之七十的樣子,但是金融公司不一樣,他可以完全貸款給你,包括你的車輛購置稅等等都可以貸款給你。這就導致的貸款金額本金會很高的。
在金融公司買車,首先三,四年的保險肯定要從店裡買,如果你不在店裡買,保險的續保押金是不會退給你的,包括需要另外拿的購置稅+保險。
2,「零首付」貸款24W,5000月直接開走,之後的一年屬於租車的一年,也就是說你並又沒還款,你只是在還的雜七雜八的費用,購置稅+保險,第二年開始你才開始還貸款,加上第二年是還貸款,第一年只是租金,所以說還款金額還會高一些,當然這些東西在十幾頁,二十幾頁的合同裡都有,只是你當時籤字,沒那心看就是了。
大部分買「零首付」的汽車,都是按照廠家指導價走的,沒有優惠的,你問為什麼肯定是免不了,什麼政策啊,類似的理由。
3,「零首付」的另一個名稱以租代購
因為購車後車不是你的,所以你並不是有車一族,而是租車一族的,等你還清貸款後,再來一筆價格不算低的過戶費用,公司不配合,你過戶都過不了。
這種還款形式,等你反應過來的時候真的很尷尬,首先你已經還款很久了,卻發現還款的錢數利息太高通常12個,你就算想買成二手車,你還要往裡貼不少錢,因為人家是按照優惠後的價格,加上新車的折舊費,所以打算賣「零首付」的汽車,不僅買不錢,還要倒貼一筆錢給買家。
這裡面坑太多了,按揭手續費,就是變相的利息。汽車被撞了,屬於公司的你不僅要修車,還要賠公司一筆折舊費,貸款逾期一個大幾千的違約金。
坑就坑到宣傳語上「零首付」購車,真的是「零首付」購車嗎?難道全是假的?沒有真的嗎?其實還是有的,只不過少。屬於國外的模式很好,演變過程發生錯誤。
其實在市場上還有一種方式是不錯的,也是「零首付」,但是其本質區別就在於,車主可以上到自己名下,而且貸款之後,說不定還要給你幾千塊錢讓你加油用,這種方式還是可以的。本質的區別就是,一個是掛公司名下,籤個合同租給你,還清之後過戶多少錢也是人家說了算。一個掛自己名下,直接從第一年就開始還貸款,還清後直接就是屬於自己的汽車,還不用過戶。「零首付」購買的汽車,肯定要過戶一下的,秒就變成二手車,在售賣的時候,就等於是第三個人,價格肯定上不來的。
關注我,我是既能說車,又能說車管業務的,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