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燚見】,每周五,看電影
有一種人氣話題,隨時都可以打開各種聚會氣氛,讓現場所有人緊密團結在一起。
你應該猜到它是:房子。
結婚了嗎?有沒有買房子?
現在在哪裡高就?有沒有買房子?
最近在投資什麼?有沒有買房子?
孩子找到對象了嗎?有沒有買房子?
無論何時何地,房子都是百搭話題。
當今社會,房子已經不僅僅是一處住所,也不止是一套「結婚工具」。
它有了更多意義,它代表著你的收入水平,它呈現著你的生活方式,它劃分出了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差別。
房子,不僅僅是房子,它是很多矛盾的觸發點,也是一段關係轉變的關鍵。
最近小燚看到一部日劇,通過一位房地產王牌銷售的傳奇故事,反映出當下社會由買房引出的世間百態。
抱著輕鬆的心態看完以後,你會情不自禁回憶起片中的一些片段和金句,覺得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該劇評分一路走高。
它是《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
事實上,這是2016年夏季檔收視第一的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的續集,故事延續第一季,依舊圍繞著一家名為帝光不動產的房地產銷售公司展開。
女主角三軒家萬智(北川景子飾)是帝光不動產的賣房高手。
三軒家,在日語裡的意思就是三棟房子的意思。
這個名字就很適合賣房子。
而她的口頭禪就是,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這並不是一碗撫慰人心的心靈雞湯,事實證明,三軒家是真的有這個實力。
比如計劃買房的一對夫婦,丈夫即將退休,妻子一直是家庭主婦。他們想購置一套適合養老的房產。
帝光不動產的業務員庭野精心為夫婦倆篩選了地段、戶型、結構等條件,希望能最大程度滿足客戶的生活需求。
可是庭野發現,無論自己怎樣努力,換來的都是對方的各種不滿意。
庭野只是一個房產銷售員,卻還必須送英理子太太回家。
到了客戶的家,庭野也沒有被當成客人,他被英理子太太使喚著收衣服,疊衣服,甚至還要幫太太按摩捶背。
你看,當個業務員多麼不容易。
當然,這是庭野的服務客戶方式。
三軒家萬智不是低聲下氣的服務方式。
她每次在賣房之前,從不急功近利地將房子各種優點一股腦地託盤而出,也很少對客戶百般奉承。
三軒家首先做的就是了解客戶,用自己洞察的結果,確定客戶的生活狀態和真實買房需求。
千萬不要小看「真實買房需求」,大多數人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一套怎樣的房子,他們只是為了買房而買房。
三軒家觀察眼前這位英理子太太,發現她並非大多數人想像中的勤儉持家的妻子身份。
而是一個異常懶惰的妻子。
家用拖鞋下面有專門除塵的抹布,一邊走路一邊清潔地面。
就連收個衣服都要在客廳躺著完成。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理子太太迫切地希望和丈夫離婚,她討厭丈夫每晚打呼嚕,她無法想像退休之後的生活,兩人每天都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更是無法期許。
所以她打算獨立生活,她覺得以自己的經濟實力,即使無法買房住,租房也是可以的。
英理子太太的想法已經與現實生活脫節了,當慣了家庭主婦的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身上一件外套多少錢。
因此三軒家萬智直接講出了事情的真相:
非常遺憾,以英理子女士的經濟實力,就算是租也租不到房子,也不可能一個人生存下去。
接著,三軒家話鋒一轉,你如此會打理生活,善於各種生活小竅門,家庭主婦才是你的天職。
三軒家推薦的這套房子打開窗戶就是墓地,三軒家也解釋為,買下這套房子的話,贈送一塊你的專屬墓地。下輩子你就可以不和先生在一起做夫妻了。
三軒家不僅讓英理子太太面對現實生活,讓她認識清楚自己並無經濟能力買房的現狀。
順帶還巧妙地避開了房子周邊有墓地的不利條件,將其轉化為英理子太太下輩子可以逃離老公的居住需求。
英理子太太想到自己的實際情況與現實需求,迅速就籤單了。
《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還探討了時下熱門的網紅直播行業。
我完全沒想到可以在這部劇看到網紅主播的另一面:並不是隨便想個奇怪勁爆的拍攝方案就OK,就可以被人喜歡,被無數人關注點讚。
對於真正火起來的網紅來說,他們一定是要有不同尋常的招數才能贏得網民們日漸苛刻、近乎變態的需求。
即使這樣,網紅主播依然不是一個被大眾所認可的職業。
儘管他們費盡心思贏得了網友的點讚,但是仍避免不了在現實生活中被人謾罵、被人隨手曝光生活信息,被人當眾鄙夷。
就像表面光鮮亮麗、做事張揚的流量主播肉丸,內心其實還是個脆弱的孩子。
所以他一直希望藉助帝光不動產,尋找到一個避風港般的房子,可以遠離世間的喧囂,不再被人所打擾的生活。
這個單子被半路殺出來的留守堂謙治(松田翔太飾)給搶先了。
他發現主播肉丸在網絡世界風光的同時,更需要一個心理寄託。
而肉丸心裡唯一的念想,就是已故的奶奶和家鄉的老院子。
所以留守堂謙治找了一處依山傍水的宅院,希望幫肉丸重回兒時的寧靜生活。
當場就和留守堂籤約的肉丸,覺得這就是自己嚮往已久的生活。
可是真正搬進去的時候才發現,這種生活適合短暫的停留,自己想要房子的並非如此。
短暫的逃避喧囂並不可恥,人人都有壓力山大的時候。關鍵是接下來你必須鼓足勇氣去面對以後的生活,因為生活終究還是要繼續。
此時的三軒家已經選擇了一處臨街的房屋,每天和搭檔做直播生活。
並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粉絲的關注和支持。
肉丸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需要的並不是安穩的生活,而是人們的關注、稱讚和批判的狂風暴雨,只有這樣,他才會覺得自己真正地活著。
這些才是肉丸真實的購房需求,真正的人生支柱。
所以即使要花費一億日元買下三軒家推薦的房子,肉丸也一點都不心疼,因為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這些都是三軒家在觀察與思考後提前做出的判斷。
肉丸不僅在三軒家買到了房子,也再次重拾了面對生活的勇氣與熱情。
雖然三軒家的口頭禪是沒有賣不掉的房子,但是她也會幫客戶做出與最初需求大相逕庭的決策。
比如即將退休的山路先生,他想幫助女兒和女婿買套房。
非常諷刺的是,辛苦奮鬥大半輩子的山路先生,卻有一個懶惰且不思進取的女婿。
女婿曾拒絕公司負責人的職位,因為不想承擔任何責任。
而且女兒和女婿對房子的要求很多,也很不切實際。
了解完情況的三軒家就替山路先生做出了決定:
正是山路先生這一代人的艱苦奮鬥,才鑄就了日本今日的繁榮。
您為社會、為公司、為家庭,工作了這麼多年,
絕不能為只知道及時行樂、不勞而獲,想方設法地啃老的年輕人花掉這筆錢。
女兒女婿的事不用管他們,請二位為自己而活。
「為自己而活」這句話瞬間打動了山路先生,馬上買下了三軒家推薦的房子。
而三軒家大膽的舉動,絕非一般房產銷售人員可以做出的決定。
這些可能不被常人理解的行為,恰恰都是三軒家對客戶需求深入洞察後做出來的。
該故事打動人的地方還在於,三軒家並沒有像普通大眾那般苦口婆心地勸說山路的女婿上進之類的話題。
因為她非常清楚,這個時代有人上進,就一定有人不思進取,每個人骨子裡的東西都是很難改變的。
就像三軒家的同事一樣,有的人雖然不那麼聰明,但是非常勤奮,也能取得一定的銷售業績。
但也有人就是渾水摸魚,平時連房子的基本信息都不想了解,整天縮在辦公室無所事事。
這就是當下社會的真實寫照。
很多看過該劇的觀眾都會感慨,三軒家賣的不僅僅是房子,更是一段段人生經歷與未來規劃。
當觀眾將關注點集中在三軒家機器人一般的行為作風,還有那句自帶威嚴的「GO!」的時候,其實《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呈現的人間百態也是其打動人心的理由。
浮誇人設只是劇情的點綴,那些走心的個人經歷,或許溫情,或許搞笑,或許苦澀,或許難言......它們都反映了當下社會的人間百態。
它努力還原「網絡暴力」形成的全過程;
它關注那群逃避現實生活的「網咖難民」;
它嘗試和大眾探討「LGBT」群體的現實困境;
它沒有迴避生活中最易燃易爆炸的「婚姻問題」與「子女買房」。
在第一季中,三軒家有句名言,我所負責的是客戶的人生。
我想,正是這劇篤定的座右銘,才使得她在賣房的事業上高歌猛進,成為無可匹敵的王牌銷售吧。
頗有意味的是,最會賣房子的三軒家,其實也是最不懂「家」的人。
因為她很早遭遇家破人亡,流浪街頭的人生經歷也造成了她的性格轉變。
從當年那個活潑的小姑娘,變為當前職場中的冷麵女王(在該劇中,她從來都沒有笑過)。
她對於所有客戶都認真負責,洞察一切需求,幫助客戶完成生活方式的落地。
唯獨對於她自己,家與房子都只是個概念名詞而已。
她一直想要有一個歸屬感的家,所以和課長結婚,她覺得這樣自己就有了安全感。
然而最後真實的感受,也只有她自己明白。
房子究竟是什麼?
都說買房是剛需,可是我們真正需要用房子來做什麼,它又可以滿足我們怎樣的需求呢?
每個人都在迫切地想要買房,可是每個人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嗎?
當房子不是夢想,當房子不是你期盼已久的生活方式,當房子不是你通往自由的道路。
那麼,它也不過是一串數字換來的空間而已。
識別二維碼,關注「燚見」
xiaoyizhijian
不知道看什麼片,關注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