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大秦賦》穿幫鏡頭,馬鐙從北魏穿越到戰國?

2020-12-25 騰訊網

前不久《大秦賦》播出的一幕讓不少網友驚呼為穿幫畫面,這都是因為劇情在剪輯過程中沒有將馬鐙的畫面全部剪掉,所以有不少網友認為這是電視劇《大秦賦》的穿幫鏡頭。

為什麼網友們認為馬鐙是穿幫鏡頭呢?這還要從馬鐙的起源說起。

馬鐙起源於中國,具體出現時間應該在春秋戰國以後,在西漢壁畫中可以窺見蹤影,北魏時期才出現金屬馬鐙,而後馬鐙傳到了歐洲,振興了歐洲中世紀的騎兵,因此馬鐙在歐洲也被稱為「中國靴子」。

那麼在典籍中,馬鐙又是怎樣的存在呢?除了之前我們說了西漢壁畫中出現過馬鐙外,漢文帝時期騎兵在戰役中的規模擴大,和漢代以前的騎兵有了較大的區別,不再以輔助步兵的方式出現。

漢武帝之後,騎兵逐漸取代了步兵成為了戰鬥主力,這些都是取決於馬鞍、馬鐙的出現,若沒有這兩樣裝備,騎兵很難在騎馬的時候發揮出相應的實力。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沒有馬鞍、馬鐙的時候,騎著馬兒拿著武器要一邊不讓自己掉下去,還要精準的打擊到敵人是一件很耗費精力的事情。因此馬鐙和馬鞍可以說是跨世紀的發明,為當時的騎兵提供了便利性。

在史料中很少見匈奴下馬作戰,可以得知當時的匈奴已經開始使用馬鐙和馬鞍來進行作戰了。不過這一時期的馬鞍和馬鐙都是以木頭或皮革來製成的。

金屬製成的馬鐙一直到北魏時期才出現,這個時期的馬鐙是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而後又出現了窄踏板金屬馬鐙。

大部分金屬質都是由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演變而來,可以說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是東西方馬鐙的始祖。

不過漢代時期的馬鐙和馬鞍沒有相應的文物出土,因此我們常常說馬鐙是起源於北魏時期。

西方史學家說世界上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由此可見馬鐙和馬鞍是歷史上必不可缺的發明之一,這一發明壯大了東西方的騎兵隊伍,將軍隊重心從步兵轉成了騎兵。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馬鐙和馬鞍的發明讓騎馬變得更加安全、便利,因此在拍攝影視劇的時候,演員們會騎著帶有馬鐙和馬鞍的馬兒來保障自身安全。

留言

相關焦點

  • 《大秦賦》:雖然瑕疵不少,但是這部古裝大劇仍然值得一看
    中國古裝劇鮮有分為多季或者多部的作品,因為實在沒有這麼長的故事可以拍,你想中國電視劇動不動四五六十集,這要是短命點的朝代,能從創業拍到大結局。要說一定有,那肯定非《大秦帝國》莫屬了。,到了今年,等了幾年的大結局《大秦帝國之天下》終於來了。
  • 《大秦賦》:波瀾壯闊的戰國史詩
    作者:丁 喬近日,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播出。作為「大秦帝國」系列劇集的收官之作,該劇延續了前三部作品的史詩正劇風格定位,呈現了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建立大一統國家共40餘年的歷史風雲。
  • 《大秦賦》中的馬蹬_作家嶽南_新浪博客
    >                《大秦賦《大秦賦》畫面      最近央視熱播的《大秦賦》,觀眾看到秦並六國相互撕殺的騎兵軍陣,且看到騎兵腳踏馬蹬,手執長短不一的兵器馳騁疆場,一掃六合的英雄氣慨。有觀眾驚呼電視劇穿越歷史,或直接穿幫了,因為那個時候並沒有馬蹬,確切地說這個小小的馬蹬還沒有發明出來。    已發現的地上地下史料告訴世人,西周中期,當中原國家的武士在隆隆戰車上稱雄時,僻處西方的秦人已能上馬搏殺了。
  • 《大秦賦》講述戰國波瀾壯闊史詩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電視劇《大秦賦》昨晚(12月1日)在央視八套電視劇頻道開播,劇中張魯一扮演嬴政、段奕宏扮演呂不韋、尤勇扮演王翦。根據孫皓暉同名小說改編的《大秦帝國》系列劇,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經變法而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進而一統天下以及最後走向滅亡的過程,是一部以秦國為主要視點來展現的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史詩。
  • 《大秦賦》登上電視劇熱播榜首,好的作品應該得第一
    最近,由張魯一、段奕宏、朱珠、李乃文、尤勇、辛柏青等主演的大型歷史劇《大秦賦》已經於12月1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每晚3集連播!並同時登陸騰訊視頻網絡平臺。目前這部劇已經更新到了12集,我相信很多觀眾都已經被這部劇吸引,沉浸在觀影的樂趣之中。
  • 隱藏在《大秦賦》中的「戰國四公子」,你可發現了?
    熱播劇《大秦賦》劇情已過半,收視熱度持續上漲原本以為政兒加冠親政已經很難誰能想到親政後是難上加難呂不韋、李斯、蒙恬、蒙毅等秦國大咖們正不斷為秦國統一六國努力著。了解了大秦「男團」後,我們來看看戰國其他幾名「披荊斬棘的叔叔們」,他們並不是劇中的主要角色,但卻是戰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就是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公子」。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在《大秦賦》第三集最精彩的嬴異人談判這場戲中,異人面對的便是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三人。平原君趙勝趙勝(?
  • 從《隱秘而偉大》到《大秦賦》,最近的配角都怎麼了?
    在古裝電視劇被「鞠婧禕」同款們打包的大環境下,最近一股清流的上線立馬吸引了想換換口味的小夥伴們的注意,紛紛直呼:太有意思了。這就是火到不行的《大秦賦》。最近的《大秦賦》也是延續了《偉大》的這一配置,看過劇的小夥伴紛紛覺得配角太出彩了!比如雖然沒有夏繼成,但是在《偉大》中飾演齊副局長的王超扮演了姚賈,但是不僅扮相,老王整個人的演技和臺詞功底,又使自己一秒換臉,如果不仔細對比根本聯想不起來他就是《偉大》中那個職場老油條。從油滑世故的領導層到秦國外交家,這麼精彩的「穿越」,給人幾分售後彩蛋的意味。
  • 《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何改名為《大秦賦》?
    儘管如此,只要電視劇還用《大秦帝國》的名字,就要給原作者大筆的版權費,然而這對劇本編劇是極不公平的,對電視劇製作者來說也是一份負資產。如果你隨便翻一下《大秦帝國》原著小說,就能清楚明白我說的意思。原著本質上是一本三流穿越小說,裡面把大量後世的物品、故事和風俗習慣搬到了戰國時代,甚至是外國的和現代的。
  • 從大秦帝國之天下到大秦賦,中國人兩千多年的暴秦觀沒了
    大秦帝國這是最近幾年中國人對於秦朝的一個新的認識,過去的我們都是批判秦朝的暴政,把秦朝看成是一個無惡不作的朝代,但後面我們知道了歷史遠非那麼簡單,就從最近幾年的大秦帝國變化來說,一開始是以秦孝公和商鞅為主的秦國崛起史,到後面則是秦惠文王的東出歷史,到秦始皇時代終於一統天下,而今天所說的這部劇—《大秦賦》就是敘述的秦始皇統一前夕的壯麗歷史,而這部恢弘大作卻經歷了一個由
  •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在劇本打磨上歷經八年,拍攝一年,製作上可謂是大手筆。在嚴肅歷史劇不太受寵的今天,這篇「賦」火了,它到底賦的是什麼呢?
  • 從大秦帝國之天下到《大秦賦》,中國人兩千多年的暴秦觀沒了
    ,但後面我們知道了歷史遠非那麼簡單,就從最近幾年的大秦帝國變化來說,一開始是以秦孝公和商鞅為主的秦國崛起史,到後面則是秦惠文王的東出歷史,到秦始皇時代終於一統天下,而今天所說的這部劇——《大秦賦》就是敘述的秦始皇統一前夕的壯麗歷史,而這部恢弘大作卻經歷了一個由天下到賦的轉變,那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深意呢?
  • 《大秦賦》:戰國四大名將出現三個,為何白起沒有出現呢?
    對於《大秦賦》來說,歷史背景是戰國後期,也即秦國正在和山東六國展開最為激烈的較量。在此基礎上,戰國時期的名將,自然成為《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的重要人物。提到戰國歷史的名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戰國四大名將,也即分別是秦國的王翦、白起和趙國的廉頗、李牧。在《大秦賦》中,王翦、廉頗、李牧這三位名將,都有不同程度的戲份。
  • 《大秦賦》:戰國服飾色彩與陰陽五行
    /東方圖案藝術/traditionART以戰國為背景的《大秦賦》及其服飾色彩
  •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在劇本打磨上歷經八年,拍攝一年,製作上可謂是大手筆。在嚴肅歷史劇不太受寵的今天,這篇「賦」火了,它到底賦的是什麼呢?
  • 這篇「賦」火了,《大秦賦》到底賦的是什麼?
    來源標題:《大秦賦》賦的是什麼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開播 史詩終章戲骨雲集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晚20:30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騰訊視頻同步全網首播,每日更新3集。大秦系列電視劇自2006年開拍以來,十五年始終如一匠心製作,如今終章大幕即將拉開。
  • 大秦的後宮長什麼樣?電視劇《大秦賦》告訴你
    電視劇《大秦賦》在央視總臺熱播以來,圈粉可謂是全國佳麗三億。說簡單一點就是很多人都喜歡看,真可謂一影激起大秦浪。有一個發現展現出了大秦的後宮。那就是秦漢櫟陽城遺址考古首次完整揭露戰國秦漢宮城區域內的「後宮」區,可以說通過這樣的考古發現,可以更加全面了解秦人的建築文明和喚起當時的一系列後宮遐想。
  • 《大秦賦》結局難平觀眾怒火!重讀歷史深究其罪
    在26號晚上號稱是大秦系列收官之作的《大秦賦》終於迎來了大結局,但是這個結局觀眾不滿意,歷史學家也不滿意。整部劇就像是秦始皇的洗白劇一樣,所有的殺戮都是為了天下蒼生,這一點是此劇最大的bug。
  • 《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大秦賦》12.1開播,堪稱年度壓軸大戲?
    假如你問一個歷史劇迷,在有哪幾部歷史劇在他愛看劇榜單上,或許他會一口氣給你報出「大秦帝國」系列的三部劇《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便是對歷史劇了解不深的朋友們,或許都曾聽說過這一系列的電視劇,而這一系列電視劇的受眾之廣、評價之高,也可在某軟體的評分中略知一二。
  • 「大秦」系列終章《大秦賦》播出,口碑高昂但收視不佳,穿越千年的曠古秦風,難道真的無人傾聽嗎?
    近日,熱門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終章《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正式開播。從「裂變」到「縱橫」到「崛起」再到如今的「大秦賦」,《大秦帝國》系列歷經十五載,長期的製作、良心的劇本、深觸歷史底蘊的還原,以及演員們的全情演繹,都讓這個系列在國產劇中成為一個特殊的存在。一筆一划的勾勒間,一幅展現大秦帝國宏圖霸業的歷史長卷,也漸次展開。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