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期間
大家的家裡是不是都囤起了
各種方便食品
自熱火鍋、自熱米飯...
這種又方便又好吃的自熱食品
一下就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這種食品特別方便
只需要一瓶水幫助加熱
稍等片刻便可以享受美味的火鍋了
但是這種自然發熱的食物
真的安全嗎
近年來,多地發生了多起由於操作不當而導致的自熱食品「闖禍」事件,有的甚至還傷了人。
2017年3月,成都一小夥子在家吃自熱火鍋,結果導致1釐米厚的玻璃桌炸裂;2017年12月,上海一名消費者食用自熱火鍋時,倒完水擔心不夠熱,在盒蓋上又加了蓋子,導致爆炸,濺出的湯汁濺入右眼,醫生表示該損傷或將影響視力;
2019年1月,一名男性乘客乘坐高鐵時,在使用自熱盒飯過程中因操作不當,導致車廂內煙霧滾滾並觸發報警器,甚至造成高鐵減速行駛。之後,該乘客被乘警批評教育。
(自發熱小火鍋導致玻璃桌炸裂)
為什麼自熱食品會爆炸呢?
其實危險都是源自它的發熱包
發熱包在發熱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化學元素,氫氣。而如果發熱包反應後釋放出的氫氣量,在環境中正好處於氫氣的燃燒極限,就有可能引發燃爆的風險。
現在市場上的自熱食品發熱包大概有三種成分
一種是生石灰
俗稱(氧化鈣)
遇水生成氫氧化鈣並釋放大量熱
但水溫一般只能達到60—80℃左右
另一種是鐵、鋁、鎂、炭粉和鹽
遇水後發生原電池反應
鐵、鋁、鎂粉作為電池負極
炭粉作為電池正極
鹽溶於水後充當電解質溶液
空氣參與反應
釋放出大量熱量加熱物體
升溫可達150℃,蒸汽溫度可達200℃
第三種則是在第二種的基礎上加入石灰粉末
這種加熱反應會更劇烈,且產生大量氣體
較為安全的是第一種發熱包
但是現在市面上的自熱火鍋
品種繁多、魚龍混雜
購買和使用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選購自熱食品時需要注意什麼?
1、選購自熱產品時,要注意觀察包裝外殼是否有QS標誌,自熱火鍋的塑料包裝是否使用的是PP5材質。
2、檢查加熱包的包裝袋是否破損,如果破損就不再食用,同時還要檢查出氣孔是否處於被堵塞狀態。
3、一定要按照自熱食品上的說明書來使用發熱包,並嚴格按照提示內容操作,特別是不要在汽車等密閉、狹小環境中使用,避免明火。
4、自熱食品包裝底部溫度高,最好在桌面上加一層隔熱墊,以防玻璃碎裂或者在桌面留下印記。
5、自熱類食品不能放入微波、烤箱等加熱,加熱完成後,揭蓋要當心,以免被蒸汽燙傷。
6、因生石灰屬於航空危險品,乘坐飛機時嚴禁攜帶,所以大多數含有生石灰的自熱類食品,是不能攜帶上飛機或者託運的。
7、消費者使用後的方便火鍋垃圾應避免大量堆積或與水直接接觸。
宅在家中
勿忘消防安全
請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你可能對這些也感興趣
1.
2.
3.
● 來源:金山消防、網絡等
原標題:《揭秘:「自熱火鍋」爆炸了!加熱包裡都有什麼?》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