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07:06 |杭州日報
一直以來,吃火鍋都是老百姓喜愛的就餐方式之一。近些年,不用火、不用電,只需一瓶水就能煮開的自熱火鍋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可是,假如操作不當,這種火鍋會不會和炭火一樣對人身造成傷害呢?前些天,景區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員做了一場實驗,算是給大家提個醒。
操作不當,自熱火鍋也會變成「定時炸彈」
按照正常使用流程,消防員將自熱火鍋的食材放好後,開始向底部的加熱包加水,然後蓋上蓋,等待加熱包起效。為演示錯誤操作,消防員在注水後,將蓋子上的出氣孔堵住。
注水半分鐘後,自熱火鍋的外盒開始膨脹,有白色蒸汽溢出。這一現象似乎是一種警告,可怕的事情即將發生。果不其然,2分鐘後,自熱火鍋的蓋子「啪」的一聲,突然裂開,大量蒸汽噴出。
這個實驗的道理大家都懂:出氣孔一旦被堵,自熱火鍋內的蒸汽無法排出,溫度持續上升,氣體受熱膨脹,外盒就會因不斷受到內部壓力而炸裂,發生輕微爆炸。需要注意的是,此時,自熱火鍋內部的水溫最高可達100℃,而蒸汽溫度可以達到200℃左右,足以造成嚴重燙傷。
之後的實驗,消防員驗證了加熱包的「破壞力」。消防員將加熱包剪開,將內容物倒進一個礦泉水瓶,讓它與水充分反應。僅半分鐘,瓶內出現白色蒸汽和大量水泡;1分40秒後,瓶身膨脹變形;2分30秒,瓶體傾倒,迅速膨脹,直至爆裂,熱水四濺。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出,加熱包如使用不當,極易造成人身傷害。
選擇自熱食品,你應該注意這7個點
消防員介紹說,現在市場上的自熱食品加熱包的成分大致可分為3類:一種是氧化鈣,也就是生石灰,遇水會生成氫氧化鈣並釋放大量熱,但水溫一般只能達到60℃至80℃;第二種是鐵、鋁、鎂、炭粉和鹽,遇水後發生原電池反應,鐵、鋁、鎂粉作為電池負極,炭粉作為電池正極,鹽溶於水後充當電解質溶液,空氣參與反應釋放出大量熱量加熱物體,升溫可達150℃,蒸汽溫度可達200℃;第三種則是在第二種的基礎上加入生石灰粉末,加熱反應會更劇烈,並且產生大量氣體。
消防員表示,較為安全的是第一種加熱包,但是現在市面上的自熱食品品種繁多,質量也參差不齊,因此,大家在購買和食用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選購和食用自熱食品時需要注意什麼?以下7點,供大家參考:
1、選購自熱產品時,要注意觀察包裝上是否有QS標誌,塑料包裝使用的是否為PP5材質。
2、檢查加熱包的包裝袋是否破損,如有破損就不可使用,同時還要檢查出氣孔是否被堵。
3、一定要按照自熱食品的說明書來使用加熱包,嚴格按照提示內容操作,特別是不要在汽車等密閉、狹小環境中使用,避免接觸明火。
4、自熱食品包裝底部溫度高,最好在桌面上加一層隔熱墊,以防玻璃碎裂或者在桌面留下印記。
5、自熱類食品不能放入微波爐、烤箱等加熱,加熱完成後,揭蓋要當心,以免被蒸汽燙傷。
6、因生石灰屬於航空危險品,乘坐飛機時嚴禁攜帶,所以大多數含有生石灰的自熱食品是不能攜帶上飛機或者託運的。
7、使用後的自熱食品垃圾應避免大量堆積或與水直接接觸。
(原標題:《杭州消防做的實驗給大家提了個醒 自熱火鍋會爆炸》,編輯顧志鵬)
16068639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