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丁克,是指夫妻選擇不生養子女,不存續下一代的一種生活方式。
近些年丁克因其不受牽絆,純粹自由等特質,受到越來越多高品質生活人群的推崇,像李健夫婦、梁朝偉劉嘉玲夫婦、葛優夫婦、張衛健夫婦等,都是堅定不移的丁克一族。
但普通人要想成為丁克,首先還要過父母這一關。
「我們不要孩子了,要當丁克」,父母聽完這句話,冷靜給出回復
閨蜜小瑤沒結婚前,就看過鄭伊健老婆蒙嘉慧的一段採訪。
當時蒙嘉慧婚後遲遲沒有生子,記者替他們夫妻倆大為操心,詢問蒙嘉慧到底還會不會要孩子,蒙嘉慧回答得特別乾脆:不會。之後還補充了一句:「人生已經這麼辛苦了,就不要再生了孩子讓他遭罪了。」
聽完這段話小瑤覺得特別欽佩,她那時雖然還沒結婚,但因為工作能力優秀升職有望,跟感情穩定的男朋友商量好了,結婚可以但不要孩子,想做丁克一族。
後來兩人的婚姻水到渠成,工作也很順利,拿著高薪又沒有孩子需要養的兩人,生活得優渥自在——每年固定出國旅遊一次,其他時間如果兩人都有空,也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每周的朋友圈聚會從不間斷,而且有各種主題,這次是回顧80年代的復古party,下次可能就是林間小屋聽風落雪的民宿周末。
兩人就這麼自在隨性地生活了4年,小瑤的婆婆實在看不下去了,她從小瑤結婚後就一直盼著能抱孫子孫女,誰知道這小兩口卻一天比一天「不著調」,眼看著小瑤年紀一年大過一年,兩人就在外面逍遙自在,是一點要孩子的苗頭也沒有啊。
小瑤婆婆於是找到小瑤,誰知還沒等她開口,小瑤就率先說出了讓婆婆震驚的言論:「媽,我們商量過了,不要孩子了,要當丁克。」
婆婆聽完之後明顯懵了一下,但不到片刻就恢復了冷靜:「你說你們要當丁克,是商量好了?」小瑤點頭稱是,並說現在的生活沒有牽絆,更加自在,他們倆都想要這樣的生活。
婆婆聽到答案後意味深長地看了小瑤一眼:「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以為自己最清楚自己要什麼,其實到老了才知道,年輕時想要的不一定就是適合自己的,而年輕時不想要的,可能上了歲數就成了遺憾。」
接下來,婆婆問了小瑤三個問題,說她只要在認真考慮過這三個問題後還要做丁克,那就由著他們。可小瑤在聽完婆婆的問題後,卻陷入了糾結,本來堅定不要孩子的心,也開始一點點動搖瓦解,因為婆婆提出的三個問題,精準戳中了她的軟肋。
普通人想做丁克,不可迴避這三個問題,你是否都可以堅定地說「能」?
一、想做丁克,能不能接受老了無人照料?
丁克,雖然年輕時逍遙自在,但老了很有可能面臨孤獨甚至無助的境地。
當父母老去,當另一半離去,丁克家庭只剩下一個人,這時候她(他)一旦生病,除了正常的醫療開銷,還要另外支付照顧自己的護工和保姆薪水,即使不生病,老了也需要人照顧,沒有子女,只能花錢請人照顧,這就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如果沒有固定的退休工資,即使以前攢下了錢,也不夠這麼無底洞用的,到最後,丁克老人可能就會走投無路。
二、想做丁克,能不能承受孤單?
既然知道丁克家庭的晚年生活,會遭遇怎樣的孤單無助,那麼他們就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多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將來能夠互相扶持。
可是目前我國的丁克家庭還是極少數,而大部分養育子女的家庭和丁克之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丁克家庭即使能提前做好規劃,但可供他們選擇的範圍還是十分有限的。
三、想做丁克,能不能到老都不覺得遺憾?
這裡的遺憾指的是孩子,我們知道人的欲望是階段性的,就像小時候喜歡的玩具,年紀大了你面前都不多看一眼。丁克家庭年輕時不想要孩子,可萬一中年甚至老年的時候想要一個孩子承歡膝下了,到時候怎麼辦?
人類是有生育年齡限制的,尤其女人過了40歲以後就是高齡產婦,到時候想要生子,不僅要承擔孩子不健康的風險,還會危及媽媽的身體。
不要輕易斷言自己不要孩子,要當丁克,把事情考慮周全再做決定,才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畢竟人做事不能只想到當下,也要想到以後。
留言板話題:想當丁克的你,是否想好這三個問題的答案了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