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風飛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70公裡,期間無需拍動翅膀!

2020-12-22 八兩科學

御風(氣流)飛行,是鳥類飛行最重要的技巧,其中大型猛禽尤為擅長,因為它們都有一對寬大的翅膀。在大型猛禽的眼裡,蔚藍的天空不是空蕩蕩的,而是無形的景觀。比如有陣風、有上升的暖氣流,還有因山脈起伏等特徵激發向上的氣流等。

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表明,世界上最重、最大的猛禽安第斯神鷲可以在持續5個多小時不拍動翅膀的情況下飛行170公裡(105英裡),而且在其飛行過程中只有1%左右的時間拍動翅膀。正所謂「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飛行不用拍翅膀,全靠風呀!

安地斯神鷲(學名:Vultur gryphus),又名康多兀鷲、安地斯禿鷹、南美神鷹、安地斯神鷹,為美洲鷲科下一種新大陸禿鷲,主要棲息在安地斯山脈。在南美早期的部落文化裡,安地斯神鷲被視為太陽神的使者,象徵勇猛與敏銳,有「安第斯文明之魂」之稱。因此也成了哥倫比亞、厄瓜多、玻利維亞、秘魯、智利和阿根廷的國鳥,其中有四國的國徽上有安地斯神鷹的圖案。

在外形上,安地斯神鷲的羽色以黑色為主,頸底部環繞有一圈白色羽毛,兩翼上有很大的白斑,雄鷹則更為顯眼(雄性頭上有個肉冠、雌性沒有)。安地斯神鷲也是西半球最大的飛行鳥類,其體長在1.1米左右,翼展2.7-3.3米,平均體重為10公斤,最重可達15公斤。

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於現代大型飛禽日常覓食飛行所需的能量幾乎一無所知,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專家學者對於人類已知最大的飛禽阿根廷巨鷹能不能飛得起來表示懷疑。為了了解更多信息,來自英國斯旺西大學的生物學家艾米麗·謝帕德(Emily Shepard)領導的研究小組在2013年至2018年多個季節給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的8隻安地斯神鷲安裝了定製的「飛行記錄儀」,以記錄它們在空中拍動翅膀的情況、飛行時間和路程。

這些記錄儀被設定記錄一周後自動從鳥類身上掉下來,而每隻安地斯神鷲的追蹤記錄超過250個小時。數據顯示,安地斯神鷲拍動翅膀的時間在記錄的總飛行時間中佔1.3%,其餘時間則在空中翱翔。有超過75%的拍動翅膀與起飛降落有關,一旦安地斯神鷲飛到高空,全程幾乎不需要拍動翅膀。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隻安地斯神鷲連續飛行了5個多小時,飛行距離105英裡(170公裡)左右,全程沒有拍動翅膀,同時也創造了脊椎動物運動過程中最低排洩水平。

另外研究小組觀察到,安地斯神鷲拍動翅膀的現象在清晨最為頻繁,因為這時是熱氣流開始形成並且緩慢上升。而據數據預測,研究小組認為即使在冬季高空條件惡劣時,安地斯神鷲每公裡拍動翅膀的次數不會超過兩次。同時研究人員認為,翱翔飛行的鳥類可以通過騰飛動作從環境中「提取能量」,並利用這種能量來支撐飛行中拍動翅膀所需的新陳代謝成本。

因此,動物的飛行能力在根本上與氣流相關。而對大型的飛行鳥類而言,翱翔(滑翔)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安地斯神鷲每天需要花幾個小時盤旋高山尋找腐肉,以至於它們的分布甚至可能受到上升氣流的限制。

—END—

相關焦點

  • 御風神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60公裡,卻絲毫不需拍動翅膀
    一隻安第斯神鷹在空中翱翔5個小時,翅膀一動也不動當以英國斯旺西大學生物學家謝帕德(Emily Shepard)教授為首的研究者們,看見裝在安第斯神鷹(Vultur gryphus)身上的拍翅記錄器數據時,他們全都驚訝地說不出話:其中一隻安第斯神鷹在起飛後,飛了超過5個小時,飛行總長超過160公裡,卻絲毫沒有拍動翅膀。
  • 超會借風使力,安地斯神鷹在空中連飛5小時完全未拍翅膀
    主分布在南美洲的安地斯神鷹是世上體重最重的高飛鳥類,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們雖然身軀龐大,卻擅於借力使力。科學家利用飛行記錄器發現一隻超強安地斯神鷹,在空中飛了5小時卻完全沒拍打翅膀,純粹搭著氣流飛行將近172公裡。
  • 天空中的「永動機」,飛行5小時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的傳奇
    上天一直都是人們孜孜不倦探索的方向,特別是飛機的出現讓很多人以為人類的「飛行能力」已經超越了鳥類,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要是跟你說有一種鳥類的飛行時間可以長達5小時,行程將近172公裡,並且在飛行的途中可以做到不扇一次翅膀。這種鳥比起飛機又是如何?
  • 體重15公斤,展翼3米的巨鷹,空中飛5小時172公裡竟完全未拍翅膀
    主分布在南美洲的安地斯神鷹是世上體重最重的高飛鳥類,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牠們雖然身軀龐大,卻擅於借力使力。科學家利用飛行記錄器發現一隻超強安地斯神鷹,在空中飛了 5 小時卻完全沒拍翅膀,純粹搭著氣流飛行將近 172 公裡。
  • 安第斯神鷹,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是怎樣做到的?
    安第斯神鷹,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是怎樣做到的?你能夠想像到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有一種生物它能夠飛5-6個小時,不煽動一次翅膀嗎?可能不說生物的話我們都能夠想到飛機,因為飛機他只要加燃油就可以了,但是問題是有翅膀的生物,這種生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如此強大的能力能夠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
  • 這才是「神鷹」!連續飛行172公裡不扇動翅膀,它是如何完成的?
    安第斯神鷹關鍵遍布在安第斯山周邊,是西半球中體型最大的鳥類了,在翱翔的過程中進行翅膀能夠 做到2.7~3.兩米,重約11~15KG上下,在飛行的過程之中,假如看到了自身要想的獵食,會一瞬間看準總體目標衝著而下,乃至分毫不在意獵食是不是比自身的體型更。
  • 安第斯神鷹有多強?專家追蹤5年發現,可以飛行172公裡不扇翅膀!
    安第斯神鷹有多強?專家追蹤5年發現,可以飛行172公裡不扇翅膀!在陸地上人類是絕無僅有的主宰者,在海洋中體型龐大的鯊魚讓海洋生物聞風喪膽,而在天空當中也有這樣一種生物讓這些飛翔在天空中的鳥兒望而卻步,他就是老鷹。
  • 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是怎樣做到的?
    更何況記載中最大的一隻安第斯神鷹,翼展竟然達到了5米,簡直就像是一架小型飛機了。所以安第斯神鷹經常出現在南美的神話及傳說中,受到廣泛的尊崇,是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及秘魯的國家象徵,也是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的國鳥。
  • 被奉為神獸的鷹,飛行172公裡未扇動過一次翅膀,它是靠什麼在飛?
    據悉,安第斯神鷹的翅膀展開大約有3米左右,已知最長的可達5米,從天空中飛過時可以遮蔽光線,而它們的體積只有十幾千克,所以才能夠在天空中快速飛行。藉助於先進的科學技術,曾經有位英國科學家在安第斯神鷹的翅膀上安裝了記錄儀,希望能夠獲得更加精確的數據,不過在長達數年的觀察過程中,由於數據過大而無法準確傳遞迴來,最後他們不得不尋找新的測算方式。
  • 被奉為神獸的鷹,飛行172公裡沒扇過一次翅膀,它靠什麼在飛?
    作為西半球體積最大的鷹,安第斯神鷹由於生活在安第斯山脈附近而得名,而長久以來,當地人對這種神秘的生物都充滿了崇敬。據悉,安第斯神鷹的翅膀展開大約有3米左右,已知最長的可達5米,從天空中飛過時可以遮蔽光線,而它們的體積只有十幾千克,所以才能夠在天空中快速飛行。
  • 最令人敬佩的「神鷹」,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到底怎樣做到的?
    不過若是說到最令人敬佩的「神鷹」,小夥伴們知道是誰嗎?這隻「神鷹」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到底怎樣做到的?這隻「神鷹」的名字叫做安第斯神鷹,屬於南美洲的一種新大陸禿鷲,它們一般生活在安第斯山脈附近,在西半球被稱為「最大的鳥類」,可見安第斯神鷹體型有多龐大了。據數據統計,安第斯神鷹的翼展能達到3.2米,重量重達15公斤。
  • No.277 盔甲鳥 同人合集 全身覆蓋著堅硬的鎧甲.會以時速300公裡的速度在空中飛行,並用鋒利如刀的翅膀切割對手.
    盔甲鳥(日文︰エアームド,英文︰Skarmory)是鋼屬性和飛行屬性寶可夢外貌盔甲鳥全身像披了盔甲一樣呈現銀色,翅膀裡面是紅色的,有尖利的牙齒。會以時速300公裡的速度在空中飛行,並用鋒利如刀的翅膀切割對手。盔甲鳥掉落的羽毛非常鋒利,在遠古時代常被用來當做刀具。性情棲息地盔甲鳥會在荊棘叢裡築巢,以防止其他寶可夢竊取蛋。
  • 人類飛行的由來
    外國古代傳說中的飛行:古希臘神話裡,有個叫做伊卡羅斯的凡人,他的父親用羽毛、線和蠟粘合起來的翅膀給他。他象鳥一樣扇動翅膀,和父親一起從一個小島走了。伊卡羅斯感覺自己像鷹一樣歡快,忘記了爸爸不要靠近太陽的囑咐。他越飛越高,還異想天開的飛近太陽,看看它究竟是什麼樣子的。結果陽光烤化了他翅膀上的蠟,翅膀散成了四處紛飛的羽毛。
  • 角色飛行翅膀會動了
    一、人物飛行翅膀會動了在動畫之前幾集中被人廣為吐槽的就是人物飛行翅膀是不會動的,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會飛行的角色居然是在平移移動的!動畫組為了偷懶連一個翅膀變化的動態都不願意去畫。第十九集雖然動畫也很一般,但是角色的翅膀終於動了!像是錢德勒放出來的肉分身的翅膀和霍克媽媽的耳朵都有了擺動,霍克媽媽的四肢也隨著飛行擺動了,相比於前幾集進步很大了。
  • 御風時刻 豪情頓生——男人為何會鍾愛飛行腕錶?
    墨鏡、夾克、頭盔……作為御風而行的空中騎士,戰機飛行員一身帥氣十足的「披掛」總是能引起豔羨的目光,也是航空迷們競相效仿的樣板。
  • 飛行背包、飛行滑板、飛行摩託:人類的夢想不僅僅是飛行汽車這麼...
    這也是繼2019年CES上Uber與貝爾合作展出了飛行計程車模型後,更進一步的展示。這款飛行計程車最高時速設計為每小時290公裡,飛行高度300-600米,可供5人乘坐。圖註:Uber與現代合作研發的飛行計程車模型Uber已經在飛行計程車領域耕耘許久。此前Uber就已經成立了Elevate空中叫車部門,與各大車企合作研發飛行計程車。
  • 世界上翼展最大的5種能飛的鳥!
    當然了,最大的鳥有幾種概念,譬如體型最大、體重最大或者翼展最大,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最後這種,世界上翼展最大的、並且能飛行的5種鳥類!5、禿鸛禿鸛,是一種大而且笨重的鳥類,最大的標本高達1.5米,體重超過18斤,翼展達到了驚人的3.2米。不過一般而言,它們的翼展寬度在2.4~2.8米之間。
  • 恐龍機器人解鎖人們對生物飛行進化的新認識
    據外媒報導,在鳥類飛行進化的時間表上,滑翔似乎是合乎邏輯的第一步。然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些物種可以在沒有滑翔階段的情況下就直接進入了撲翼飛行,而這可能迫使人們改寫對鳥類進化的認識。 現代鳥類被認為是由某些恐龍進化而來,而過渡物種始祖鳥恰好位於兩者之間。
  • 臺軍F-5E戰機墜海背後:飛行小時數超過6260個小時
    10月29日,臺灣地區空軍(以下簡稱臺「空軍」)第七飛行訓練聯隊1架F-5E戰鬥機,因發動機故障在臺東近海墜毀。F-5戰鬥機自2018年起開始逐步退役,「幻影」2000-5戰鬥機,在2000年至2020年期間也需要進行更新換代。儘管臺「空軍」對其F-16A/B機隊進行了升級,採購了66架F-16C/D block70,但升級工作要到2023年才能完成,F-16C/D block70尚未交付。至於「幻影」2000-5機隊,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臺「空軍」也很難從法國或歐洲找到替代機型。
  • 飛行6小時45分,距離超過4千2百公裡,上海至喀什成最長國內航線
    這也難怪,因為這兩條線路的直線距離相差不到100公裡。按照機場的中心坐標測量,烏魯木齊到上海浦東的直線距離是3315.49公裡,而哈爾濱到三亞是3406.34公裡,以90.85公裡獲勝!但是,如果按飛行時間的話卻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