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與庫哈斯©來自網絡
CCTV設計師庫哈斯在與其學生共同編寫的《哈佛購物指南》中寫到「不管你是否同意,購物活動已成為我們體驗公共生活的僅存方式之一」。我們去購物中心購物、約會、看書,看電影、帶孩子,慶祝各種節日。「不僅購物融入了各種事件,各種事件也融匯成了購物。」就這樣,我們公共生活基本上大半就在購物中心度過,也許以後我們看病也要去購物中心了。顯然它已成為了最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間之一。
雖然有人批判購物中心是一個「線性動物」,人們從嘴巴裡進去,在一切都設計好的主動線裡走動,接受誘惑,吃喝玩樂,然後從另一端尾巴出來。
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商業一反封閉大盒子的模式,鍥入城市公共空間,帶來城市活力。特別是對於許多的老城區,當年規劃的或許就是個工業區,沒有配套,沒有公園,整體衰落。但是地段又非常值錢,這時商業就成為了老城區改造的一劑良藥。有遠見的城市管理者、設計師以及地產公司越來意識到商業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與共贏。「建造有場所精神的消費空間」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人們可以在這裡閒逛,或者只是飯後散散步。
△購物中心鳥瞰效果圖©來自網絡
深圳華強北的九方購物廣場就是這樣的類型。夾在世紀匯與航空大廈之間的一個狹小的縫隙裡,沿著深南大道沒有商業展示面,這使得它只能以一種內秀的方式將人吸引進去。從深南大道,設計連續的景觀將人流引入街道內部。
△屋頂花園與周邊高層關係©右圖來自網絡
建築層層退臺,將人的視線逐漸往上引的時候,人們也會很自然的逐步踏上它的屋頂花園。從地面一直延續到五樓,形成了一個很大面積的立體花園。也緩解了周邊高樓林立的緊張氛圍。
△從深南大道入口望向購物中心
入口的優衣庫旗艦店,顯示這必然是一家定位年輕、時尚、社交的購物中心(如果是一家高檔店必然必然在門口引入奢侈品牌)。號稱「為年輕深圳定製型格生活",打造成深圳首個"LOVE主題體驗式購物中心"。商業業態以餐飲、快時尚與一些年輕潮牌為主。主力店有深圳首家盧米埃Imax影院、Blt超市,以及KTV品牌臺北純KParty。
△沿退臺的輕餐飲布置
沿著建築退臺布置各種類型的輕餐飲,人們在這裡喝咖啡,歇歇腳,給廣場帶來活力的同時,也展現在這裡的一種生活方式。人們面對這座購物中心的不再是高大上的建築形象,而是輕鬆愉悅的生活場景。
△建築跨越道路下的公交站
一路往上走,竟然不斷的聽到人們的讚嘆聲。因為剛開業,也許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來。不知道他們都是設計師,還是普通的周邊居民也能體會到這種空間帶來的愉悅感。這麼大規模的建築體量跨越幾個街區,建築首層被道路劃分為四個部分,車輛與行人依舊可以在下面穿行,並沒有阻斷原有的城市道路。
△跨越四個街區©來自網絡
對於城市,我們都很容易滿足,早已習慣了被資本歧視、被規劃者漠視,給點透氣的空間就會很滿足。可以吐槽的就是綠化太少,等到深圳的炎炎夏日,可能很不適宜。什麼時候可以從日本的難波公園多挪一點綠色過來,而不止於空間形態。
△日本大阪難波公園©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