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記》7:5-6) 亞哈隨魯王問王后以斯帖說:「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誰?這人在哪裡呢?」以斯帖說:「仇人敵人就是這惡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驚惶。
作者:李牧童 播音:花語
當以斯貼對亞哈隨魯說了「我和我的本族被賣了,要剪除殺戮滅絕我們。」之後,亞哈隨魯很驚訝,他的意思是說:誰有這麼大的膽子,誰有這麼大的能耐與勢力,竟然在泱泱大國,實施滅絕種族的恐怖行動呢?而且要滅絕的竟然是皇后的家族?由此看來,亞哈隨魯王一直不知道以斯貼就是猶大人,因為,末底改一開始就不讓以斯貼公開自己的民族身份,目的是不想讓以斯貼遭遇那些反猶太勢力的非議與排斥。不但亞哈隨魯不知道以斯貼是猶大人,哈曼也不知道以斯貼是猶大人,不然,哈曼真的也不敢這麼囂張的苦害猶大民族了。假如猶大民族在國中沒有以斯貼這樣強大的後臺與代表,豈不真的遭滅頂之災了嗎?可見,沒有後臺、沒有勢力的人民的處境是多麼不安全啊。
作為超級大國的君王,竟然連自己的妻子都保護不了,惡人竟然害到自己的家裡了,這雖然有一些諷刺,但也啟發我們思考一些問題:
思考之一、用人一定要審慎,那些對上阿迎拍馬,對下作威作福的人,千萬不能用,更不能寵。你可以信任人,但不要過於相信人性,人性都是軟弱的,再高地位的人也是人,是人,都必須受到監督與制約,不然都有可能受罪惡的引誘而作出惡來的。
思考之二、情感一定不要太自私,假如猶大民族不與皇后有關係,你亞哈隨魯就不顧他們的死活了嗎?上帝說,要愛人如己,其實聖經借《以斯貼記》這個事例也是要啟發人們:人民,就如治理者的妻子,就是治理者的親人,只有把人民看做是自己的親人了,才能真正保護他們,才能造福於他們。當門徒要向耶穌獻殷勤的時候,耶穌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一切對人民忠心的,才是對自己忠心,一切與人民為敵的,都是自己的敵人,無論他多麼有理論,無論他表現得多麼殷勤。
思考之三、不要以工作忙、不要以自己的重任大,而忽略了「親人」的感受,不顧「親人」的生活。治理者對人民的疾苦與委屈不知不問,就是失職,基督徒對自己的親屬不履行義務,就是失義,聖經說:「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提摩太前書》5:8)
當以斯貼說出了「仇人敵人就是這惡人哈曼!」的時候,亞哈隨魯最震驚了,不會吧?吃著皇家盛宴,拿著公家俸祿,被譽為像神一樣神聖尊貴的人,竟然是仇人、敵人、惡人嗎?這又有什麼稀奇的呢?耶穌不是早就說過:「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嗎?小人在耶穌身邊,耶穌早就知道,但可悲的是,小人在亞哈隨魯身邊,亞哈隨魯卻不知道。其實我們有時候不也會像亞哈隨魯一樣嗎?所以不要讓自己的好惡降低了自己的智商,不要讓撒旦的詭計迷惑了自己的靈性,不要讓表面的現象蒙蔽了自己的慧眼。
亞哈隨魯王震驚了,而哈曼此時更是驚慌了,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精心設計要除滅的猶大民族,竟然是皇后的親人。是啊,你哈曼不是曾經說:「有一種民,散居在王國各省的民中。容留他們與王無益。」嗎?《以斯帖記》 3:8)這些民真的對王對國家無益嗎?他們是王的親人,是國家的良民,你現在還堅持要除滅他們嗎?豈不知,與人民為敵的,與善良人為仇的,就是與上天為敵為仇了嗎。惡人終有驚慌懼怕的時候,傷天害理的,必遭天怒。
求主給我們屬靈的智慧,讓我們知道如何知人善任,也求主給我們平靜依靠的心,不為惡人一時的猖狂而憤憤不平,讓我們相信你的應許:「惡必害死惡人;恨惡義人的,必被定罪!」(《詩篇》 34:21)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