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充電,擺脫束縛讓充電更簡單

2021-02-24 小鹿創萌科技孵化平臺
當小米正式發布自研隔空充電技術的時候,很多人也都會聯想到小說《三體》的場景:主角羅輯從 185 年的「冬眠」中甦醒過來,驚奇地發現 2205 年所有電子產品都擁有了無限電能,後來才弄清是隔空充電和核電技術的功勞。
正如雷軍所說,這項技術如科幻電影一般,並真實的從科幻電影走到了現實。

01

手機充電發展時代

回顧一下手機充電的發展時代,從大哥大到智慧型手機,充電方式的變化也是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體現,而手機充電方式的演變可以分為三大階段。

1.0,有線充電

1.0階段,各大廠商自成一派,甚至同一廠商不同型號的手機產品,使用的都是不同規格的充電器,不同的充電接口,並且當時的充電器僅具備單純的充電功能。

比如諾基亞的圓孔充電頭,三星的長條形接口等等。諾基亞、三星、索愛、黑莓、HTC等品牌爭雄的初代手機爭霸時期,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特殊插頭,各大廠商都為自己的手機量身定做充電接口。

所以,當時手機用戶的一個最大痛點就是,如果在外出時自己沒有帶手機充電器,就很有可能在手機電量耗盡之後與外界失去聯繫。

隨著科技的發展,行動裝置的數據傳輸功能成為必須被考慮在內的剛需,誕生了兼具充電功能和數據傳輸功能的第二代充電器Mini USB插口充電器,不光手機,很多數碼產品上用得就是這種充電接口。

到了智慧型手機時代,早期在功能機時代曾被用於數據傳輸的Micro USB接口開始成為主角,並廣泛應用於安卓智能機。與Mini USB插口相比,Micro USB更小更薄,且隨著USB技術的不斷升級,數據傳輸速度越來越快,其與充電功能的結合也很快成為了主流,在安卓智慧型手機市場實現了統一標準。

包括在此之後出現的USB Type-c接口也是如此,但Type-c接口相比Micro USB有一個更人性化的升級,即接口不分正反,方便使用,並且Type-c接口的設計可以通過更大的電流,支持大功率充電、雙相供電的需求,數據傳輸更快,可以擴展出多種音頻、視頻接口,支持4K解析度。

2.0,無線充電


當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使用智慧型手機,人們發現有線充電在很多時候會給用戶帶來很不便利的使用體驗,在這個時候,無線充電技術出現了。最近三四年的時間裡,無線充電幾乎成為每個手機廠商必備的一項能力,但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有手機無線充電技術,只不過由於當時大眾接受度不高且因為處於技術早期,在充電速度上遠遠無法與有線充電相比。

隨著所有手機廠商都開始在無線從點上發力,技術越發成熟,功率大幅提高,越來越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無線充電在不同使用場景上取得了更大的普及,如車載無線充電,公共區域可以無線充電的桌面等等。

3.0,隔空充電


來到3.0階段,實際上這種技術的升級和突破代表著人們已經開始從另一個層面去看待與對待給手機充電這件事,比如,充電本質上是一種能量的傳輸,有線充電和有接觸的無線充電是通過有形的介質或實質性的接觸來進行能量傳輸,而隔空充電是通過技術打破了介質的限制。也體現了人對技術的掌控度越來越精準和深入,或許大範圍普及還需要不少時間,但其意義絕對不僅限於手機用戶對於便捷性的需求。

02

隔空充電概念並不新鮮

早在 2015 年,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的初創公司 Energous 就提出了「UNLEASH YOUR POWER(釋放電能)」概念,發布了 RF-to-DC 整流器 IC 概念樣本,預計通過 Wi-Fi 和藍牙低功耗技術將設備以 2.4 GHz 至 2.5 GHz 或 5.8 GHz 功率相互連接,藍牙找出待充電裝置後,再聚焦射頻替裝置進行自動充電,宣稱未來可隔空 15 英尺(457.2 釐米)以最高 10W 功率進行無線充電。


2017 年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 Energous 展示了隔空充電技術 WattUp,通過特定的內置晶片,可實現遠距離隔空給多臺設備充電的功能。

03

隔空充電到底有沒有輻射

整個宇宙中,只要有溫度的物體都是有輻射的,但是這個輻射完全無害,是普通的電磁輻射。隔空充電的毫米波能量低,充電功率才5W,甚至還沒有燈泡的功率大。隨著空間定位技術的完善,隔空充電對人的輻射量幾乎微乎其微,因此不用擔心對身體有所傷害。

除了輻射無傷害的優勢,隔空充電巨大優勢還體現在體積上,以及元器件成本低、靈活、密封防水等。

無論是充電接口的演變,還是充電方式從科幻變為現實,這一切的背後意義都在於,基於用戶的體驗進行技術創新。

這不光是當下科技企業持續保持其用戶勢能所必備的能力、市場對企業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所有傳統企業所必須思考的關鍵問題。

總之,就像當年的有線電話後來被無線電話替代一樣,我們堅信無線充電將替代有線充電。技術革新一旦取得突破點,往往會在不斷地應用中日趨成熟和普及。

素材來源:穀倉爆品學院

編審:創萌君

· 行業領域:聚焦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5G下的物聯網、移動互聯、智能製造產業方向
· 融資階段:有較大機會獲得天使輪或Pre-A輪融資;· 技術:技術相對成熟,有一定技術壁壘,技術相對領先;·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有條件在1年內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人才項目申報:已成功申報或有條件在1年內申報創業南京等人才項目。(加速器將根據上述標準,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綜合判斷企業是否適合入選)
招募郵箱:t.dream@njmsincubator.com地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興智路6號興智科技園A座13-14層

相關焦點

  • 黑科技走出實驗室,小米首發隔空充電,五米範圍隔空充電
    2021年1月29日,小米首發自研隔空充電技術,這種以前只在電影中、紀錄片中、甚至在科幻片中看到的技術終於得以商用化,隔空充電範圍遠達五米
  • 聚焦 | 無線充電時代來了?小米、聯想隔空battle,落地阻力究竟有多大?
    羅輯在冬眠之後醒來,可控核聚變技術已完全成熟,新的世界完全被無線充電覆蓋。不過,這一充滿想像力的場景,現已照進現實。1月29日,小米首發隔空充電MI Air Charge技術。依託隔空充電技術,手機不論是揣在兜裡還是拿在手上,都能實現自動隔空充電,讓充電擺脫線材、充電底座的束縛,進入真無線時代。隔空充電技術是否已具備大規模商用?
  • 全新充電板 三星S6無線充電擺脫一切束縛
    其中新加入的圓形無線充電板對於許多頻繁使用手機的用戶來說十分方便,與支持兩種無線充電標準的S6/S6 Edge搭配也是三星所帶來的全新生活方式。for Wireless Power(A4WP標準)。 三星也為GALAXY S6和S6 Edge提供了全新的充電板配件,支持最廣泛的WPC標準的圓形充電板採用兩種配色設計,與S6和S6 Edge的機身配色相得益彰。單獨設計的外圍LED顯示屏可以顯示充電狀態,如果電池充滿電,顯示屏就會由淡淡的藍光變為生氣勃勃的綠色。
  • 「隔空充電」黑科技來了?小米重磅發布新技術,引來友商踢館,近期股價也…
    今日,小米重磅發布被雷軍稱為「科幻電影般的」的隔空充電技術。1月29日,雷軍在個人公眾號發文宣布,小米正式發布隔空充電技術,並率先在小米11上實現。據悉,小米隔空充電,技術核心在於空間定位和隔空能量傳輸。自研的隔空充電樁內置5個相位幹涉天線,可以對手機進行毫秒級空間定位,精準探測手機位置。
  • 斯普奧汀隔空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的應用場景多元化
    現階段主流無線充電技術分類可概括為以下幾類:斯普奧汀的「蕊磁」RiCharge隔空無線充電技術基於高頻磁共振技術,可定製0.1-100W功率,充電距離在0-100cm的無線充電/無線供電模組,覆蓋眾多應用場景和產品。
  • 雷軍正式發布隔空充電技術,小米11首發
    如今市面上主流的無線充電技術多是接觸式的無線充電(Qi技術),而隔空充電技術則真正地實現了「無線」,讓充電這一行為徹底擺脫了空間上的限制。據官方介紹,小米隔空充電,技術核心在於空間定位和隔空能量傳輸。不僅於此,多設備也可以同時充電(每臺設備均支持5瓦),甚至異物遮擋也不降低充電效率。不久後,小米自研隔空充電技術還可為智能手錶、手環等穿戴設備隔空充電。未來客廳,音箱、檯燈等小型智能家居產品,都可以實現無線供電,徹底擺脫電線束縛,真正實現客廳無線化。
  • 一本正經的胡說:用無線充電技術替代手機電池
    今天跟大家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一次,起因是使用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時的一點點妄想。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簡單說就是「電生磁、磁生電」,這個高中物理的時老師就講過了。將電能轉化為磁場,被充電設備配置磁圈接收磁場再轉化為電能,最後實現無線充電功能,這一場景目前在手機產品上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使用過手機無線充電的朋友,對充電效果的評價褒貶不一。認可無線充電的觀點認為,無線充電技術非常方便,可以擺脫充電線的束縛。不喜歡的觀點則認為,充電速度慢,充後掉電快,對電池損傷大等等。而這也是無線充電技術優缺點的具體表現。
  • 三星什麼的無線充電都弱爆了,這才是真正的無線充電!
    不過,這些所謂的無線充電雖說逼格是有了,但。。充電的時候不能刷盆友圈、不能玩手機。。使用方法很簡單——首先,將接收器插在手機上。。手機無需與充電器有任何接觸,隔空就開始充電了!也就是說——以後你不管在家裡的任何角落都可以任性地充電啦,而且不用受數據線困擾,還能邊充電邊刷手機。。
  • 內置無線充電功能的床頭櫃/邊桌,手機放桌子上就可以充電
    【每日科技網】  如今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都開始支持無線充電,這雖然讓我們擺脫了線纜的束縛,但你仍然需要購買一款無線充電器。如果充電器不夠美觀,那擺在桌子上也會讓人很心煩。
  • 小米正式發布隔空充電技術!小米11 Pro再曝新料:5000mAh雙電芯方案!還有望配備200W級快充技術
    試想,未來的充電方式是怎樣?也許一進家門,不需要任何充電線、充電底座,無論將手機揣在兜裡還是拿在手上,都能實現自動隔空充電。
  • OPPO愚人節大秀無線充電黑科技 10米內實現5-10W穩定充電功率
    中關村在線消息:愚人節的今天,OPPO官方微博發布了愚人節無線充電黑科技——FreeVOOC隔空充電技術。OPPO發布FreeVOOC隔空充電技術根據視頻介紹,OPPO Ace infinity搭載全球首發的FreeVOOC隔空充電技術,通過隱形雷射實時定位手機,發出動態光束,通過納米級光感側邊傳導到電池內
  • 超簡單DIY自製手機無線充電器,擺脫有線充電讓你炫爆朋友圈!
    平時手機在有線充電的時候,我們不能拿著手機四周走動。
  • 邊開車邊充電?電動車動態充電技術(DEVC)原來是這樣的!
    充電對於電動汽車來說像是Bug一樣的存在,如果有一天,電動汽車擺脫充電樁的束縛
  • 新手機第一次怎麼充電 為新手機充電的正確方法
    其實很多人平常手機充電,都是掌握了錯誤的充電方法。下面為大家解答。鋰電池的壽命是用充電周期來衡量的,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充電次數。充電周期,指電池的所有電量由滿用到空,再由空充到滿的過程。如果有一塊2000毫安的電池,你每用200毫安之後就充滿電,那麼你要充10次電才算一個充電周期(2000毫安=200mAh乘以10次)。而手機現在搭配的鋰電池也沒有所謂的記憶效應。無需擔心充不滿影響電池壽命。想充就充,想拔就拔無需糾結。
  • 比充電提示音更好玩的充電視頻來啦!戳這裡教你設置
    如今,很多「網絡衝浪人」都喜歡設置手機鈴聲、壁紙,特別是iOS 14 更新之後,自定義充電提示音也佔據了個性化設置的「半壁江山」。究竟有多火呢?
  • 抖音獨家互動2021央視春晚;小米首發隔空充電;用戶可自主調整花唄借唄額度| 新消費周報
    信息來源:鈦媒體小米首發隔空充電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29日在個人微信公眾號宣布,小米正式發布隔空充電技術,並率先在小米11上實現。雷軍表示,目前小米隔空充電技術,已經實現了數米半徑內,單設備5瓦遠距離充電。不僅於此,多設備也可以同時充電(每臺設備均支持5瓦),甚至異物遮擋也不降低充電效率。
  • 傳iPhone12採用的磁吸無線充電,如何顛覆無線充電產業鏈?
    其中,方案設計和電源晶片環節技術壁壘高、利潤高(大概各佔無線充電產業鏈利潤的30%),基本被國外企業壟斷。方案設計方面,目前以蘋果、高通、特斯拉等國外廠商為主,蘋果在智能手錶和智慧型手機上分別採用MagSafe磁吸方式和Qi無線充電;國內中興通訊布局汽車無線充電,信維通信給三星NFC無線充電設備供貨,萬安科技投資了無線充電企業Evatran。
  • 萬能充電神器!充電寶+充電頭+充電線,出門一個搞定!
    還有N種數據線、插頭、轉換頭……一團糟,心累~更讓人崩潰的是:90%的充電寶都只有一個埠,關鍵時刻都不知道「保手機還是保平板」。充電還賊慢,像蝸牛賽跑,簡直不能忍!難道就沒有一款充電寶能完美化解這些窘境的嗎?
  • 拆解報告:Havit海威特M1無線充電藍牙音箱
    M1無線充電藍牙音箱,這款產品將無線充電技術和藍牙音箱相結合,將雙無線概念融入工業設計中。產品通體為黑色,採用簡約梯臺造型,圓滑弧度極簡設計,擺脫冷冰冰的裝飾感。底下一排為功能按鍵,用於控制音量、切換歌曲、切換音頻模式、播放等。
  • 小米11 Pro或搭載5000mAh電池 拍攝充電值得期待
    現階段,120W快充就足以在不到20分鐘時間內為手機充滿一整個循環,一旦升級為200W有線快充,其充電速率將會更快。與此同時,考慮到小米已經發布了全新的隔空充電技術,小米11 Pro與小米11 Pro+有望成為首批支持「真·無線充電」的機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