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有哪些不同?

2020-11-19 我是九軒

近期我用手機軟體聽孫子兵法,我的朋友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問了我幾個讓我苦笑不得的問題,比如:圍魏救趙是孫子兵法裡面第幾計,或者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是三十六計裡面那一計的內容。更有甚者認為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就是一本書。

其實這兩本書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下面就說說我個人覺得的幾個點:

第一,創作時間不同,孫子兵法是由春秋時期的孫武所著。而三十六計是一位無名人士,創作時間大概在明朝時期。兩者相差將近兩千年。

第二,實用程度,古今中外許多名人將帥幾乎都讀過孫子兵法,近代更有多數軍事學校專門開設一門課程。三十六計則多於實用在生活和經濟用途。

第三,專業程度,孫子兵法是春秋時期大軍事家孫武根據畢生經歷所創,從各個方面詳細分成了十三篇,每一篇都是精髓所在。而三十六計更像一個軍事愛好者的書生所編成,裡面很多篇幅都是從其他地方直接摘過來加進書中去,比如第一計瞞天過海就是摘自(永樂大典-薛仁貴徵遼事略)。還有三十一計美人計,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正史野史記載,三十六計直接搬過來寫進去書裡。

總結:總體來說孫子兵法偏向於大方向,三十六計更具體,詳細的介紹如何運作。

相關焦點

  • 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一樣嗎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為春秋時期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所著共十三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誕生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孫子兵法》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被譽為「兵學聖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
  • 別再把《孫子兵法》誤認為就是《三十六計》了,兩者是有區別的
    很多人提到《孫子兵法》都聯繫上《三十六計》:「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然而《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完全是兩本內容的兵書,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學《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的區別。
  • 三十六計真有用?《孫子兵法》還有一招更厲害計謀,碾壓三十六計
    很多人在讀《孫子兵法》的時候,有一個誤區,容易把重心放在了第一篇「計篇」上,這樣一來,大家都以過去的認知來解讀《孫子兵法》,「哦,原來孫子兵法講的計謀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嘛,我知道」。在我看來,這是對《孫子兵法》本身想要傳達的觀念的一種錯誤解讀。
  • 孫子兵法到底和三十六計有什麼區別?
    在很多時候大家都認為孫子兵法是跟三十六計並列的軍事奇書,但其實完全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計,講的是計謀,而孫子兵法則講的是計算,他無時無刻不在計算,算各種概率和可能,讓你儘可能多地掌握戰場上的優勢。這是道和術的區別,層次也和境界也不一樣。
  • 有一種謀略叫《福五鼠》!不僅有三十六計,還會孫子兵法
    》、《福五鼠之孫子兵法》、《福五鼠之戰國風雲》和《福五鼠之風雲再起》,這幾部作品都是結合了中國的文化著作,當時讓無數小觀眾覺得受益匪淺,無論是三十六計還是孫子兵法,都是課餘討論的最佳話題。 關於福五鼠,你還有哪些記憶? 從三十六計到孫子兵法,動畫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在那戰國時代,沒有置身於事外。只有衝鋒陷陣,帶兵徵伐殺戮的存在。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全文譯文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一計一集,計計相扣,在展現中國古代兵法和東方智慧的同時,濃彩重墨描繪出一幅二千年前中國戰國時期政治、軍事與各階層不同的人物情感相交融的歷史畫卷
  • 原創 智慧綠茵場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原創 智慧綠茵場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原標題:智慧綠茵場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全集》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全集》是史上最權威的智謀寶典,影響最深遠的國學智慧。 孫子兵法高屋建瓴,一部操控全局的戰略書。三十六計具體而微,一部爭而求勝的智謀經。 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精華。西方人花了2500年時間,經歷了無數戰爭,才認識到孫子的偉大和英明:三十六計更是令無數政治家、軍事家、商人成名於天下。
  • 孫子兵法哪三十六計?
    伍子胥向闔閭提出,這樣的長途遠徵,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韜略的軍事家籌劃指揮,方能取勝。他向吳王闔閭推薦了正在隱居的孫武,稱讚孫武是個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蓋世奇才。吳王終於答應接見孫武。孫武帶著他剛寫就的兵法進見吳王。吳王將兵法一篇一篇看罷,嘖嘖稱好,但還想給孫武出個難題,便要求其用宮女來演練隊伍。
  •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你不得不知道的一些事
    期間,由於朝代更迭和戰爭的需要,產生了很多軍事有關的兵法著作,其中,《孫子兵法》應該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了。 《孫子兵法》是春秋末年間,齊國將軍孫武編寫的一部軍事論著。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是山東三冠影視實業公司投資拍攝的一部古裝歷史劇,張智勝、張輝力執導,仇永力等主演。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兩千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全書通俗易懂,案例教學生動形象。雖說沒有完全按照翻譯來解釋,但最後都能夠讓人理解含義和背後的緣由,不失為一本了解孫子兵法的優良讀物。
  • 當代社會,您覺得《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哪一計被用得最多?
    首先要理清《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是兩部不同的兵法謀略書,《三十六計》原書至今無準確年代和作者可考究。《三十六計》全書計謀共分六套計謀: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和敗戰計。每套計又分列為六計,共三十六計,每計又以眾所周知的成語定名,易於記憶便於流傳。
  • 【精華推薦】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圖文並茂完整版,漲知識了!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必有一計適合你。圖文並茂,值得你永久收藏。有懷疑的就要偵察實情,完全掌握了實情再行動。反覆偵察,是發現暗藏敵人的因素。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卻要去利用,因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這不是我受別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別人。
  • 智慧綠茵場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於是項梁開始教給他「萬人敵」——兵法。 用到足球比賽領域,招數是有形的,只可以「敵一人」或者「敵數人」,而真正可以橫掃千軍的是「萬人敵」,即軍事上的兵法和人的智慧謀略。 漫漫歷史長河中,無數軍事家在戰場上縱橫捭闔,他們書寫自己軍事成就的同時也留下了無數的兵書戰策,《孫子兵法
  • 綠茵巔峰對決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上】
    綠茵巔峰對決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上】按:本文約有15000字,計劃分三期連載,敬請讀者朋友們指導。原創:易水寒插曲之一:足球與戰爭有人說過這麼一句流傳綠茵世界的話,人類的共同語言只有兩種,一是音樂,二是足球。還有人說過,經典影視是血,經典音樂是淚,經典足球比賽是靈魂在顫抖。
  • 《孫子兵法》早已給出答案
    從《孫子兵法》的這句話可以看出,作為東方兵學鼻祖的孫武,主張戰爭開始之前,就要早做準備、未雨綢繆;在兵力、物力、財力上進行精密的籌劃,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是千年之前的古代戰爭,還是近代戰爭,孫子的這一戰略思想都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俗話說「商場如戰場。」
  • 三十六計有哪些 三十六計有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那你知道三十六計到底有哪些嗎?下面就來了解了解吧!
  •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太實用了!
  • 《勝算》堪稱半部《孫子兵法》,唐飛把三十六計幾乎用了個遍!
    此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敵我雙方的「鬥智」,無論是老謀深算的福原,還是深藏不露的唐飛,亦或是「扮豬吃老虎」的方世寶,他們都在使用著不同的計謀,而唐飛無疑是三人中使用計謀最多,最為成功的一個人!那麼,在這部《勝算》中,唐飛都運用了《孫子兵法之36計》中的哪些計策才得以驚險的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柳雲龍對如何展現唐飛計謀的巧妙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