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很多人討論關於結婚後要不要花老公的錢,到底要不要經濟獨立的話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不過大部分人都一直認為女人最好要獨立,只有獨立的女性才能擁有更幸福的婚姻生活。
不過我發現現在社會中好多女性嘴裡喊著要經濟獨立,不花老公的錢,身體卻非常誠實地依附男人,任何東西都要向老公開口要。
久而久之,大家對於「獨立」兩個字產生了誤解,好多人都認為不花男人的錢就是獨立、自己做能做的事就是獨立、能不麻煩被人的,就是獨立……
然而獨立並不是表面生的簡單,而是在實際生活中和愛人相處時體現出來的。
一個關係還不錯的朋友在疫情中失業了,她待了兩年的公司說倒閉就倒閉。突如其來的失業讓她有點猝不及防,畢竟她還有房貸和生活開支。本以為做點兼職能補貼生活支出,可經常入不敷出。
因為壓力太大,她經常失眠,第二天還要拖著疲憊的身體去兼職。雖然工作很苦很累,但她沒有告訴男友自己的辛苦,而是選擇把所有累都自己扛下來。
還沒失業之前,朋友的收入確實比男友客觀,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一度非常要強,覺得自己能夠自給自足,需要禮物也自己買,不像其他女性那樣想要什麼都開口找男友要,她堅持認為這就是女人獨立的一部分。
可現如今,她每天都在想著還房貸的事,男朋友也看出了她的無奈,主動開口替她還幾個月的房貸。在男朋友的開導下,朋友決定先聽男朋友的,等找到工作收入穩定後再還給男朋友。
可當她收到男朋友的錢後,總有種不安的恐懼,雖然他們是男女朋友關係,也做好了結婚的準備,可自己心裡還是不知道該怎樣回報男朋友對她的付出。
一直以來朋友的個性都比較要強,她把感情和經濟分得非常清楚,在她看來,男朋友為自己付出確實是應該的,但作為女朋友在接受男朋友禮物的同時,最好也要給男朋友還禮,這樣的感情才會長久。
只有兩個人相互付出,彼此在付出與得到中才能建立起信任關係,兩個人的心也才能走到一起。
要是在感情中只有一個人付出,另一個人一直在接受。那麼時間久了,總有一個人會覺得累,會認為這段感情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其實朋友也曾和我說過好幾次,她對男朋友的「客氣」好像過了頭,總給男朋友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男朋友也和她說過好幾次,為自己愛的人付出是應該的,雖然她給男朋友還禮是好事,可每次都這樣,就會讓男朋友心裡不安。
有好幾次男朋友都質疑地問過她是不是那他當外人,是不是沒想過要和他結婚?
每次聽到男朋友的質疑,她的心裡非常難過,她不是不想要男朋友的關心,只是覺得女人最好要獨立一點,總是拿男朋友的東西,會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個隨便的人,長時間下去會影響彼此的感情。
朋友的這種行為相對來說確實有點獨立「過頭」了,她總是害怕麻煩別人,就連自己的男朋友都不願意去麻煩,真的會讓人產生不安的情緒。
生怕麻煩別人,害怕欠別人人情,即使那個人是自己最愛的人,也不例外。很多時候這種想法弊大於利,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種一種「不配擁有」的心理。
大概意思就是一個人認為自己不配擁有一種東西,比如某個人無條件的關愛,某種價格昂貴的禮物,或者害怕被某些在乎的人看到自己的窘境。
這些都是自卑的表現,她們害怕如果自己過於依賴一個人,就會讓那個人煙厭煩自己,隨之感情就會變淡。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女人要獨立,但是要有依賴性的獨立。
畢竟一段感情,需要的是兩個人的維護,一旦兩個人有了家庭,就應該以家庭為重,這是一種群居行為,而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
有些婚姻出現問題,其實就是因為女人太獨立了,獨立得讓男人漸漸忽略了你的存在。畢竟大部分男人都比較希望自己愛的人來麻煩自己,這樣才能激起男人的保護欲,也只有這樣的感情才會穩定。
經濟上的獨立是希望女人能夠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買單,但這不代表任何東西你都要自己買。你要明白,就算你真的為老公考慮捨不得花他的錢,也總有人在惦記著他的錢包。
還有精神上的獨立不是完全把男人拒之門外,而是在適當的時候不要自己逞強,該讓男人出面時就讓他們出來。
有時候獨立不是自己承擔一切,也不是任何事都需要你自己去做。而是適當的時間內,做適當事,也要給男人留一些「麻煩」,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發現你的魅力所在。
男人都需要存在感,只有當他們有了被需要的感覺,才會懂得珍惜你。
而女人有了可依靠的人,內心才會更加踏實和穩定。感情需要的是兩個人的相互扶持,在必要的時候彼此需要對方,相互滿足彼此,才是真正的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