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安家》的第一集,宮蓓蓓這個人物就出現了,本來以為只是個打醬油的,買完房子就沒事了,沒想到在最近的幾集中,又看到了宮蓓蓓兩口子。
這次他們還是要買房子,想買一套兩居室,和公公婆婆分開來住,此時的宮蓓蓓已經從公立醫院辭職,轉到私立醫院,工資也比以前高,所以她這次挑選起房子來很有底氣,她沒有和丈夫細說,而是自己下定了決心,就約房似錦開始看房子了。
為此,丈夫對她不滿,覺得她這麼大的事怎麼能不和他商量呢?這明顯就是想趕他父母走,還說自己貢獻了那麼多,都沒有得到她的一個謝謝,真是讓人越聽越氣,宮蓓蓓跟他爭執了幾句,兩個人就大吵起來,宮蓓蓓直接說出了要不買房,要不離婚的話。
回到家後,兩個人氣消了,平心靜氣聊了聊,選擇了折中的方案,宮蓓蓓帶孩子們住新家,丈夫一半時間陪父母,一半時間陪他們,這也是宮蓓蓓能接受的範圍之內呢。
當房似錦給她出主意,讓她在新買的小區附近租個房子,讓公婆住過去,再把他們那套租出去,這樣房租的問題解決了,公婆離她住的地方近,也方便照顧,不需要來回跑。
宮蓓蓓覺得這個主意很好,就讓房似錦這麼辦,房似錦問她「不需要和家人商量一下嗎?」而她的回答是:「不需要,我自己可以做主!」
雖然宮蓓蓓的婚姻也屬於「喪偶式育兒」,她和公婆也有矛盾,但好在她是個獨立自主的女人,如果想改變當前的處境,她就會去這樣做,前一次的換房子,這一次的買新房,就可以看出這個女人完全靠的是自己。
她的經歷也給那些已婚女人提了個醒:一個女人在婚姻中最大的底氣,是「獨立」二字。
02
如果宮蓓蓓不是經濟獨立,她沒有底氣去換房子,如果她不是精神獨立,她只能忍氣吞聲和公婆住在一起,連怎樣教育孩子都做不了主,正是因為她精神、物質雙重獨立,才讓她有了重新選擇的勇敢,哪怕現在的婚姻不盡如人意,但至少還能去想辦法改變。
但現實中,有很多女人是無法改變這種處境的,她不喜歡和公婆住在一起,但必須和他們待在一個屋簷下,甚至還得忍氣吞聲,她想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但老人的教育方式和自己總是有代溝。
秦蘭在婚姻中的處境就是如此,當她向我傾訴時,哭了好幾次,但最後只能擦乾眼淚,回到家中繼續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沒工作,這個家全靠老公養著。
她在結婚後就選擇做了全職太太,一來是她想陪著孩子成長,二來是公司沒有很好的發展,所幸她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照顧老人,做家務。
剛結婚時只有兩個人,和公婆之間也不會有太多的矛盾,但生完孩子後,矛盾越來越多,首先是坐月子期間,婆婆每天只給她喝粥,從來沒有想著換個花樣給她補補營養。
在帶孩子這一點上就更不用說了,兩代人之間本來就有代溝,婆婆覺得她有經驗,畢竟是生過孩子的人,而秦蘭想用自己的方式來帶孩子,婆媳兩人經常為這事兒吵架。
偶爾跟老公發牢騷,他只是勸她多讓著老人,畢竟她們年紀大了,而且都是為了孩子好,就是沒一句話向著秦蘭,她真的很難過。
這時的她好想再買一套房子搬出去,這樣就不用面對公婆了,但她沒有工作,只有老公一個人的工資,哪裡來那麼多錢買別一套房子呢?
為了孩子,她也只能這樣忍著,但她也想明白了,女人有錢沒錢,在家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所以她決定等孩子再大一些,就出去工作了,哪怕工資不高,也好過這樣手心向上的日子,等自己底氣越來越足時,她會搬出去住。
03
《安家》宮蓓蓓的經歷給女人警醒:婚姻裡最大的底氣,是這兩個字:獨立。
不管是先前買大一點的房子,還是後來要買兩居室,她都不需要經過老公的同意,因為她自己能買得起,所以她在婚姻中是有底氣的,哪怕為此要離婚,她也沒什麼好怕的,一個人帶著孩子也不是過不好。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自信,老公也不能不聽她的意見,哪怕他覺得不需要買新房子,哪怕他覺得和父母住在一起沒問題,但宮蓓蓓想買,他也不敢完全反對。
但更多女人卻像秦蘭一樣,即使受委屈也只能忍著,因為她沒有工作,沒有能力改變現狀,在婚姻中不獨立的女人就會這樣。
女人還是要像宮蓓蓓一樣,即使結了婚,也要保持精神和物質的獨立,這樣才能在婚姻中說得上話,也不會受了委屈就一直忍著,而是想辦法去改變。
婚姻中的兩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使你們成立了一個家庭,但各自還應有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女人,更不該為了他或者為了家庭放棄自己的工作。
只有學會獨立的女人,才能在婚姻生活中越過越好,希望你懂得這樣的道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