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牌特工2:黃金圈》中,美國牛仔以相當酷炫的姿勢再次登上大熒幕。Statemans選擇用牛仔的身份做掩護,一邊開酒廠一邊拯救世界,真是什麼都不耽誤。
在刷完電影後,聰聰媳婦兒立刻被Statesman圈粉,夢想也立刻從嫁給鋼鐵俠變成了嫁給西部牛仔。So What?我才沒有產生任何危機感呢,不就是牛仔麼?大不了轉行咯~
但是一查資料,我才驚訝地發現牛仔的生活和想像中完全不一樣。一直以來,牛仔大多給人高大威猛,幽默粗獷的印象。然而,牛仔真正的日常是這樣的...
看著這一幕,不知為何腦海中的背景音樂就不由自主的變成了《套馬杆》...
在美國,牛仔並不是像「宅男」或「Geek」一樣是一種稱謂,而是正兒八經的職業。早在18世紀初,俄亥俄和肯塔基州就有牛群出沒,當地人也因此練就了大師級馴牛技能。南北戰爭後,西班牙牛也大量繁殖,在鐵路冷藏車廂發明後,牛肉能夠新鮮地被送達到美國東部市場。德州的大牧場主順理成章擴大牧場規模,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來大牧場找工作,也就是最早的牛仔。可以說,一切的起源都是為了好吃的!畢竟一頭牛全身都是寶,能做牛排、燻牛肉、牛肉乾、牛骨湯、牛肉腸....
當然,牛仔作為一份工作,也是有技能要求和kpi的。他們需要懂得飼養和放牧牛馬的常識和獸醫的基本知識。除了放牧之外,他們還要長途跋涉把牛群送去其他城市銷售,過程非常痛苦。
喝酒撩妹?英雄救美?不存在的。他們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餐風露宿,跟在牛群後面吃灰。
雖然不能勝任一個牛仔的工作,但是打扮成一個專業牛仔還是沒什麼壓力的。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牛仔都擁有哪些厲害的裝備吧?其實,在牛仔的世界,行頭都不僅僅是為了看起來帥氣而已。他們身上的每件裝備都有存在的意義,時時刻刻給牛仔屬性加成。牛仔衣不僅結實,還有很多口袋能放雜物。早期的牛仔也不穿牛仔褲,而是緊身皮褲。
這當然不是因為想在牛群中開演唱會,而是在騎馬的時候皮褲可以增加摩擦力,還能禦寒,防止蚊蟲叮咬和荊棘擦傷,甚至還能劃火柴。也不知道有沒有牛仔不小心在劃火柴的時候燒到什麼不得了的地方.
而聊到牛仔身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裝飾,那就是牛仔帽啦~ 戴上它不僅是為了遮陽,還因為牛仔帽的多功能用途。牛仔長途奔波中的水瓢、飯碗、枕頭全部都得靠它!不僅如此,牛仔帽最大的特點,是它能讓牛仔們無論在何處都威風凜凜,存在感極強。到了現在,牛仔帽已經變成了美國特色文化符號之一。
牛仔靴在最開始是為方便牛仔工作設計的。因為牛仔經常需要四處奔波,面對難以預測的天氣情況和艱難的地勢,所以工匠為他們設計了非常耐穿的牛仔靴。牛仔靴的材質有有牛皮、鴕鳥皮、鱷魚皮、蛇皮等等,經過壓花、上色,靴子綁高底薄,鞋跟結實,不僅腳感好,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牛仔靴後面還會裝配踢馬刺,當他們騎馬或者走路的時候就會發出叮噹聲,十分拉風~
套索則是牛仔們現實中必備的隨身物品。不過,他們一般不太會用它把衝向自己的敵人切成兩半,而是用它將運貨的馬車拉上坡,阻止「炸群」,或解救陷入沼澤洞穴深坑的「隊友」等等。最後,如果沒有佩戴一條花裡胡哨的牛仔巾,也絕對不能被稱之為專業牛仔。這條牛仔巾不止是用來滿足自己騷包的內心,擦汗、洗臉、包紮傷口都是它的功能,當然下圖也是一種特殊功能。
也正因如此,牛仔們對自己的小方巾有著不同一般的深情。甚至在他們死後,同伴也會把一塊他生前最喜歡的小方巾蓋在臉上,在另一個世界繼續陪伴他。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點方了?
牛仔都吃些啥?
那麼,牛仔們平時吃啥呢?開封菜?炸雞啤酒?不存在的!豆子湯、豬肉乾、土豆和乾麵包才是牛仔的家常便飯。
這些再簡單不過的食物配上威士忌,就是牛仔們的工作餐。辣麼有小夥伴兒就問了,不配威士忌行不行?其實,電影中也出現過牛仔去酒吧點了一杯汽水的,然而,他很快就被其他牛仔無情地嘲笑了。
總之呢,牛仔們的日常大概就是喝最烈的酒,放最野的牛。聽起來很是酷炫霸道。那麼問題來了:牛仔既然這麼酷炫,為什麼現在西部牛仔的數量卻越來越少呢?
因為後來有一種毛骨悚然的食物——牛仔骨啊~
本期種草:
變成牛仔有難度,那就多吃點牛仔骨吧?情敵這種東西還是關進肚子裡比較安全,而且,吃什麼補什麼啊!你們說對吧?
Emmmmmmm...說起來牛仔們的廚藝也很糟糕!但是只要食材好,只要能把它弄熟就已經是無尚的美食啦!聰聰本次要種草一下這個澳洲雪花牛仔骨中段,做法簡單,逼格滿滿。
首先,從袋子裡拿出牛仔骨解凍,放進平底鍋煎至7分熟。我知道這一步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很難了!不要問我什麼是7分熟,我們中國人做飯靠直覺的!答應我用心感受什麼是7分熟好嗎?然後,調味、出鍋!澆上黑椒汁?那你就錯了!牛仔們是不吃黑椒醬的!他們通常就是撒一些胡椒粉和鹽,原汁原味感受食材的美味。最後只要倒上兩杯紅酒,就可以拍照發朋友圈赫赫赫赫!如果你沒有對象,也可以一人飲酒醉,是不是很有理有據有氣質?
點擊閱讀原文下單這款澳洲雪花牛仔骨,不好吃算我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