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馬的漢子啊!手把手教你變身美國正宗西部牛仔

2021-02-08 這裡是美國




在《王牌特工2:黃金圈》中,美國牛仔以相當酷炫的姿勢再次登上大熒幕。Statemans選擇用牛仔的身份做掩護,一邊開酒廠一邊拯救世界,真是什麼都不耽誤。

在刷完電影後,聰聰媳婦兒立刻被Statesman圈粉,夢想也立刻從嫁給鋼鐵俠變成了嫁給西部牛仔。So What?我才沒有產生任何危機感呢,不就是牛仔麼?大不了轉行咯~


但是一查資料,我才驚訝地發現牛仔的生活和想像中完全不一樣。一直以來,牛仔大多給人高大威猛,幽默粗獷的印象。然而,牛仔真正的日常是這樣的...

看著這一幕,不知為何腦海中的背景音樂就不由自主的變成了《套馬杆》...



在美國,牛仔並不是像「宅男」或「Geek」一樣是一種稱謂,而是正兒八經的職業。早在18世紀初,俄亥俄和肯塔基州就有牛群出沒,當地人也因此練就了大師級馴牛技能。南北戰爭後,西班牙牛也大量繁殖,在鐵路冷藏車廂發明後,牛肉能夠新鮮地被送達到美國東部市場。德州的大牧場主順理成章擴大牧場規模,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來大牧場找工作,也就是最早的牛仔。可以說,一切的起源都是為了好吃的!畢竟一頭牛全身都是寶,能做牛排、燻牛肉、牛肉乾、牛骨湯、牛肉腸....

當然,牛仔作為一份工作,也是有技能要求和kpi的。他們需要懂得飼養和放牧牛馬的常識和獸醫的基本知識。除了放牧之外,他們還要長途跋涉把牛群送去其他城市銷售,過程非常痛苦。

喝酒撩妹?英雄救美?不存在的。他們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餐風露宿,跟在牛群後面吃灰。

雖然不能勝任一個牛仔的工作,但是打扮成一個專業牛仔還是沒什麼壓力的。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牛仔都擁有哪些厲害的裝備吧?其實,在牛仔的世界,行頭都不僅僅是為了看起來帥氣而已。他們身上的每件裝備都有存在的意義,時時刻刻給牛仔屬性加成。牛仔衣不僅結實,還有很多口袋能放雜物。早期的牛仔也不穿牛仔褲,而是緊身皮褲。

這當然不是因為想在牛群中開演唱會,而是在騎馬的時候皮褲可以增加摩擦力,還能禦寒,防止蚊蟲叮咬和荊棘擦傷,甚至還能劃火柴。也不知道有沒有牛仔不小心在劃火柴的時候燒到什麼不得了的地方.


而聊到牛仔身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裝飾,那就是牛仔帽啦~ 戴上它不僅是為了遮陽,還因為牛仔帽的多功能用途。牛仔長途奔波中的水瓢、飯碗、枕頭全部都得靠它!不僅如此,牛仔帽最大的特點,是它能讓牛仔們無論在何處都威風凜凜,存在感極強。到了現在,牛仔帽已經變成了美國特色文化符號之一。

牛仔靴在最開始是為方便牛仔工作設計的。因為牛仔經常需要四處奔波,面對難以預測的天氣情況和艱難的地勢,所以工匠為他們設計了非常耐穿的牛仔靴。

牛仔靴的材質有有牛皮、鴕鳥皮、鱷魚皮、蛇皮等等,經過壓花、上色,靴子綁高底薄,鞋跟結實,不僅腳感好,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牛仔靴後面還會裝配踢馬刺,當他們騎馬或者走路的時候就會發出叮噹聲,十分拉風~

套索則是牛仔們現實中必備的隨身物品。不過,他們一般不太會用它把衝向自己的敵人切成兩半,而是用它將運貨的馬車拉上坡,阻止「炸群」,或解救陷入沼澤洞穴深坑的「隊友」等等。

最後,如果沒有佩戴一條花裡胡哨的牛仔巾,也絕對不能被稱之為專業牛仔。這條牛仔巾不止是用來滿足自己騷包的內心,擦汗、洗臉、包紮傷口都是它的功能,當然下圖也是一種特殊功能。

也正因如此,牛仔們對自己的小方巾有著不同一般的深情。甚至在他們死後,同伴也會把一塊他生前最喜歡的小方巾蓋在臉上,在另一個世界繼續陪伴他。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點方了?


牛仔都吃些啥?


那麼,牛仔們平時吃啥呢?開封菜?炸雞啤酒?不存在的!豆子湯、豬肉乾、土豆和乾麵包才是牛仔的家常便飯。

這些再簡單不過的食物配上威士忌,就是牛仔們的工作餐。辣麼有小夥伴兒就問了,不配威士忌行不行?其實,電影中也出現過牛仔去酒吧點了一杯汽水的,然而,他很快就被其他牛仔無情地嘲笑了。

總之呢,牛仔們的日常大概就是喝最烈的酒,放最野的牛。聽起來很是酷炫霸道。那麼問題來了:牛仔既然這麼酷炫,為什麼現在西部牛仔的數量卻越來越少呢?

因為後來有一種毛骨悚然的食物——牛仔骨啊~


本期種草:


變成牛仔有難度,那就多吃點牛仔骨吧?情敵這種東西還是關進肚子裡比較安全,而且,吃什麼補什麼啊!你們說對吧?

Emmmmmmm...說起來牛仔們的廚藝也很糟糕!但是只要食材好,只要能把它弄熟就已經是無尚的美食啦!聰聰本次要種草一下這個澳洲雪花牛仔骨中段,做法簡單,逼格滿滿。


首先,從袋子裡拿出牛仔骨解凍,放進平底鍋煎至7分熟。我知道這一步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很難了!不要問我什麼是7分熟,我們中國人做飯靠直覺的!答應我用心感受什麼是7分熟好嗎?然後,調味、出鍋!澆上黑椒汁?那你就錯了!牛仔們是不吃黑椒醬的!他們通常就是撒一些胡椒粉和鹽,原汁原味感受食材的美味。最後只要倒上兩杯紅酒,就可以拍照發朋友圈赫赫赫赫!如果你沒有對象,也可以一人飲酒醉,是不是很有理有據有氣質?



點擊閱讀原文下單這款澳洲雪花牛仔骨,不好吃算我輸~

相關焦點

  • 美國西部牛仔其實就是套馬的漢子啊!
    在刷完電影後,聰聰媳婦兒立刻被Statesman圈粉,夢想也立刻從嫁給鋼鐵俠變成了嫁給西部牛仔。So What?在美國,牛仔並不是像「宅男」或「Geek」一樣是一種稱謂,而是正兒八經的職業。早在18世紀初,俄亥俄和肯塔基州就有牛群出沒,當地人也因此練就了大師級馴牛技能。
  • 《白雲之下》:套馬的漢子啊,路在何方?
    《白雲之下》:套馬的漢子啊,路在何方?陳枰編劇、王瑞導演的《白雲之下》,作為新冠疫情以來電影院復工的首批電影,片中故事與現實有著相當的精神同構。本片在2019年東京國際電影節上入圍主競賽單元,斬獲最佳藝術貢獻獎,電影提出的藝術問題,就是當代人(無論TA在哪裡)如何選擇人生路的根本問題。
  • 2020年還想見到美國的西部牛仔?《牛仔很忙》的真實場景在這裡!
    以美國的「西部牛仔」為創作靈感的影視作品應該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年輕的小夥子很嚮往周董寫的《牛仔很忙》裡的場景:「嗚啦啦啦火車笛,隨著奔騰的馬蹄,小妹妹吹著口琴,夕陽下美了剪影,我用子彈寫日記 ......」
  • 好萊塢西部電影外景地,受全球影迷追捧!能體驗到最正宗西部文化
    從此以後,這片曾經極度靜謐的區域,成為迪士尼和其他西部電影的重要攝製基地之一,逐漸聲名大噪。1976年,Stan Cowley從史密斯夫婦手中買下了這座牧場運作旅店經營,但如今,它的功能早已超越了旅店本身,集吃喝玩樂於一體,深受途經本地的外國遊客和來自世界各地影迷們的追捧。全球各地的人們來這裡只為體驗一把最正宗的西部文化,看牛仔們怎麼生活,或者有幸當一天牛仔。
  • 美國的西部牛仔是怎樣的呢?
    在美國,流傳著無數西部神話,其中很大一部分關於牛仔。大多數中國人對牛仔的形象都來自美國的西部電影——大禮帽,牛仔褲,腰挎手槍,行俠仗義,放蕩不羈,似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淘金熱造就了牛仔牛仔真是這樣嗎?在美國西部廣袤的國土上,有的只是沙漠、不能吃的野草和沒有商品價值的野生動物。
  • 牛仔油畫 · 看美國西部開拓史.
    人們對牛仔的認識主要源自於西部影片,可是西部影片並沒有反映牛仔的真實面貌。
  • 西部牛仔憑什麼成為美國文化偶像
    西部牛仔的英勇俠義和狂放不羈的生活經過流行媒體的浪漫化渲染,滿足了城市化進程中美國民眾對邊疆的懷舊式想像。西部大開發使荒原逐漸消逝,標誌著美國城市化轉型的開始。都市生活要求的規整高效和資本投機帶來的腐化墮落使人們對傳統的農耕生活嚮往不已:艱苦粗糲的拓荒演變成美好的回憶,因物質匱乏而採取的將就措施也成了讓人懷戀的質樸生活。
  • 《瘋狂動物園》:牛仔很忙
    如您所見,我是一個帥氣的牛仔,看上去有點像樂高玩具,但不要被這種喜感的外表所騙,我的絕活是套取各種動物並駕馭它們!你也要試試嗎?你會扮演西部牛仔的角色,在地圖上狂奔,去騎你想不到但騎得到的動物:野牛、斑馬、鴕鳥、大象、猩猩...只需單指就能操作,休閒為主,益智為輔,操作上也有點小考驗,技術不好可別怪我虐心!
  • 美國西部牛仔競技展演首次登陸中國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電(記者 鄧敏)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李小林25日在北京宣布,2011年中美人文交流重要項目--「Rodeo China美國西部牛仔競技展演」,將於10月3日至10日首次登陸中國,並向全球觀眾進行轉播。
  • 美國影視文學背後西部牛仔的真實境況,及牛仔文化盛行不衰的原因
    西部牛仔出現於美國歷史19世紀後期,雖然僅僅歷經短短25年,牛仔及其職業就迅速走向衰落。可美國文學影視中的牛仔形象和牛仔精神,直至今天卻依然蔚然流行而長久不衰。在人們頭腦中,對於西部牛仔的經典印象通常這樣:他們個個英俊瀟灑,性格堅強粗獷。他們身穿夾克,頭上戴著寬沿高頂氈帽,下身穿牛仔褲和皮衣,腰挎柯爾特左輪手槍,腳下蹬著帶有刺馬釘的高筒皮靴。
  • 西部牛仔,沒有你想的體面
    在文學或影視作品裡,西部牛仔都有高度相似的裝束與人設:頭戴寬邊帽、身著牛仔褲皮上衣、腰挎左輪手槍、足蹬高筒皮靴……他們既是追求自由的美國先鋒,也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客,把嫉惡如仇、鋤強扶弱的氣質演繹得淋漓盡致。事實上,這種浪漫正義的西部牛仔形象,多半經過創作者美化加工。
  • 當極挑團邂逅九色甘南,賈乃亮、雷佳音秒變「套馬的漢子」
    作為演員,雷佳音和袁弘在平時拍戲過程中離不了騎馬戲,看著他們在馬背上駕輕就熟的樣子,雞條君真的有被他們帥到啊! 不過我們的運動達人亮哥對於馭馬之術看起來很有一套,他先是以情動「馬」,和馬兒交起了心,這一招似乎很管用,看著亮亮子在草原上策馬奔騰的樣子,大家都一臉羨慕,雞條君腦海中不禁想起了那首「套馬的漢子
  • 當英國紳士撞上美國西部牛仔
    2017-11-10 14:53:44 來源: 遇見思考 舉報   當英國紳士撞上美國西部牛仔
  • 好萊塢電影中的美國西部牛仔 21世紀已送進博物館
    原標題:好萊塢電影中的美國西部牛仔 21世紀已送進博物館 電影中的西部牛仔提起美國西部牛仔,人們就會聯想到德克薩斯州,這裡不僅是美國的牛仔之州,也是世界的牛仔之鄉。在好萊塢影片中,美國牛仔給人的印象總是威猛、豪爽、俠義,那麼現在的西部還有沒有牛仔?他們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呢?牛仔」只存在了幾十年美國牛仔的出現與西班牙的殖民擴張不無關係。
  • 伊芙麗 西部牛仔的「星際」之旅
    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的霓虹之夜固然享譽世界,然而這裡的峽谷、湖泊、荒漠、森林,美國公路的神話——自由、私密,充滿探索的精神才是對美國西部的最佳詮釋。在這裡,一眼望去都是茫茫草原、戈壁荒漠和峽谷山巒,當夜幕降臨,由於空氣品質好,你可以看到比別處夜空多三倍的星星~~這無形中給予設計師以捕捉靈感的機會,近年有關西部的時裝更是在各大秀場更是頻繁出現——美式條紋、星星貼布繡…雖不似破洞牛仔般狂野,卻意外多出幾分神秘和靈氣!NO.1 神秘星空
  • 西部牛仔一路向東,導演任長箴,才下「鍋臺」,又上「馬背」!
    ↓↓↓↓↓《繞桶馬術東遊記》取名巧妙的運用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遊記》的反向引導,同時暗喻這一美國西部牛仔的馬術運動在中國的發展。還沒有退去《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執行總導演的榮耀光環,任導已經玩起了紀錄片領域裡跨界題材的華麗轉身,《繞桶馬術東遊記》是任長箴導演首次觸電體育題材紀錄片,時長6集的紀錄片中依然用最真實的鏡頭去呈現這一「平民馬術」運動的獨特魅力。
  • 牛仔—American西部片的發展歷程
    西部片,也被稱為牛仔片(cowboy movie),是美國電影中最古老的樣式之一,西部片是以美國西部為故事背景,以美國人開發西部荒野土地為題材的影片,被認為是最能反映美國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傾向的影片類型。在西部片中,荒涼的千裡平原、塵土飛揚的沙漠、峰巒起伏的群山、除暴安良的牛仔營造了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世界。
  • 中國最後一個西部牛仔
    我媽剛開始其實挺反對的,背地裡管我爸叫中國最後一個西部牛仔,說他「腦子瓦特啦!」。我才小學畢業,不知道哪是西部,也不管什麼開發。第一次聽說「西部大開發」的時候,我爸沒覺得這件事有這麼困難。 k*k  「中國最後一個西部牛仔」這個稱呼被我媽保留下來。直到現在每次兩個人鬧彆扭,我媽還打電話給我:「那個死老頭子!還當自己是西部牛仔呢!」
  • 手把手教你做正宗「炸醬麵」,做法非常簡單,一頓兩碗都不過癮
    手把手教你做正宗「炸醬麵」,做法非常簡單,一頓兩碗都不過癮。
  • 《牛仔與外星人》:西部片?科幻片?
    英國特工×美國西部牛仔 《牛仔與外星人》中的男主角,是替代了皮爾斯·布魯斯南的第六任「007」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英國演員丹尼爾·克雷格。丹尼爾·克雷格 丹尼爾·克雷格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卻有著一顆跟西部牛仔一樣獨行遊俠般的心。2001年,33歲的丹尼爾·克雷格勇闖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