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拍攝《狄仁傑》系列,找劉嘉玲飾演武則天,很多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或許還可以有更好人選。但徐克堅持用劉嘉玲,因為她身上那絲,不易被察覺的霸氣,只有徐克解讀得最透徹。在這之前劉嘉玲雖然身上有種獨特的魅力,但似乎與"武則天"那種權傾天下的王者之氣,還是略有不同,到底是徐克激發了劉嘉玲某種特質,還是她本身早就具備,只是我們沒有發現呢?
縱觀劉嘉玲這輩子,經歷的事情,恐怕不亞於武則天多少,都說氣質是經歷的提煉,而劉嘉玲的人生,堪稱歷經三道坎,其中任何一道,恐怕都會讓一般人承受不了,但她漂亮地挺了過來,還實現了華麗轉身。
劉嘉玲生於蘇州,來到香港時已經15歲,所以那時的她,顯得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但她並未因此而消沉,而是靠著出色的適應能力,讓身邊的人刮目相看。當時都是母親陪著她,兩人在租住的房子中同吃同住,有了母親,劉嘉玲多了一絲成功的勇氣,少了一絲初入社會的羞怯。
認識許晉亨時,她只有21歲,剛剛適應了香港的生活,成為一名嶄露頭角的新人。那時的她,從內心來說,還是渴望通過婚姻改變命運的,所以她毫無顧忌的投入許晉亨的懷抱,並暢想著未來的豪門生活。
但那個年代豪門對於藝人,普遍評價不高,找這樣的媳婦,對豪門家庭來說,是一種潛在的麻煩。另一個原因恐怕就是, 從內地而來的她,在當地缺乏根基,這也成了劉嘉玲,進入豪門一道難以跨越的障礙。
許晉亨一再給劉嘉玲信心,甚至為表決心,與她舉辦了一場私下的訂婚禮。對此劉嘉玲選擇了堅信。此時的她,年輕而單純,不諳世事,只信奉愛情的力量。而對於外界的追問,劉嘉玲始終表態,我們會結婚。
但現實是冰冷的,也狠狠的給劉嘉玲上了一堂人生課。此時年輕的她,才意識到沒人可以幫你強大,除了你自己。
在嫁入豪門無望之後,劉嘉玲沒有選擇自怨自艾,更沒有成為怨婦,這件事兒讓她徹底看清,靠別人改變不了命運,與其如此不如讓自己變強,選自己更愛的人。
她無暇理會外界的嘲笑,反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與此同時也結識了讓她愛了一輩子的男人梁朝偉。兩人之間的愛情也是頗具戲劇化,但最終更為合適的兩人走在一起,而且形成了他們之間獨特的相處模式。
儘管兩人之間一度被外界不斷揣測、分分合合,但只有他們彼此知道,兩人之間的感情對於彼此而言,意味著什麼,作為局外人,也就是看個模稜兩可。
就在事業春風得意,躋身一線女星行列,愛情上虜獲男神梁朝偉之際,一件足以摧毀任何一個女人一生的可怕事件,發生在劉嘉玲身上。那對於女人來說,簡直是莫大的傷害與羞辱,恐怕任誰都會一輩子都會鐫刻心中,無法抹去,但凡不夠堅強,都可能讓人生徹底變向。
事情發生後,劉嘉玲備受打擊,整日沉默不語,梁朝偉寸步不離,停下了所有手頭工作。她始終不能理解,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要經歷這樣的傷害。從初來香港,到現在小有所成,幾乎都是靠著自己打拼而來。她逐漸改善了家人的生活,收穫了甜蜜的愛情,但為何老天就是不放過她,人生的希望在哪?
更為可怕的是,整件事還被不良媒體曝光,這對於劉嘉玲來說,簡直就是二次更為嚴重的傷害,這種打擊對於一個女人而言是毀滅性的。在家人和男友的支持下,劉嘉玲沒有選擇逃避,更沒有消沉,她鼓足勇氣,勇敢站出來,控訴不良媒體,維護藝人權益,直面傷害她的人,同時也向世人表明,劉嘉玲沒有被擊倒,與傷害她的人相比,自己才是贏家。
此舉得到了娛樂圈,以及自己的愛人梁朝偉,乃至整個香港社會的大力支持,此時的劉嘉玲,真正化身王者,以一種高姿態來面對自己的傷痛,同時給予社會更多正向能量。
這也讓劉嘉玲猶如重獲新生,一個更堅強、更無畏、更從容的劉嘉玲,展示在人們面前,外界知道,再沒有什麼可以傷害到她,她已是真正的強者。
而這種勇氣、這種胸懷,更讓世人折服,最重要的是,通過此舉,更加堅定了愛人梁朝偉,對她的欣賞,讓他們之間的愛情,變得穩如磐石。
眾所周知梁朝偉作為娛樂圈的"魅力男神",欣賞他的人比比皆是,成為這樣一位人物的另一半,也必然要承受很大壓力,劉嘉玲也不能例外。
愛情的本質是什麼,恐怕沒人說得清,但在相當一部分人看來,愛,莫過於長情與陪伴,顯然劉嘉玲做到了,也感化了梁朝偉,讓他覺得這個女人,自己這輩子離不開了。
梁朝偉因為兒時的一些不愉快經歷,讓他一直對婚姻缺乏足夠的信心,他愛劉嘉玲,但卻一直沒有走入婚姻的勇氣,而劉嘉玲也有足夠的自信,來陪伴男友成長,她知道她需要給他足夠的信任,給他更多安全感。
女人得到一個男人最高級的階段,莫過於男人對你的依賴,這種依賴無關年齡、顏值、孩子,它更像是一種夫妻間的魔力牽引,說不清、道不明,卻又那麼牢不可破。
於是他們在不丹舉行了一場浪漫的婚姻,這像是他們愛情的儀式,也像是梁朝偉在向世人宣布,劉嘉玲成了他可以一生相依的人。恐怕沒有經歷過這種付出的人,很難理解當時劉嘉玲的那種幸福,它不只是那一紙婚書,更像是對自己愛情信仰的一種回贈。
婚後兩人並沒有孩子,這也讓劉嘉玲幾乎沒有了,靠孩子拴住男人的可能,但她採取了一種類似三兩撥千斤的方式,那就是無條件的信任對方,及讓自己更可信。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梁朝偉反而對她越來越依賴,沒有了劉嘉玲,生活中梁朝偉幾乎"生活不能自理"。
原本劉嘉玲是渴望有個自己的孩子的,但梁朝偉並沒有這份心思,因為他的內心實在是不夠強大。
梁朝偉:"光是嘉玲、母親和妹妹,已經讓自己夠擔心,如果有了孩子,一旦他有什麼事,我該怎麼辦。"
此時的劉嘉玲再次選擇妥協,尊重了梁朝偉的意願,我們很難說清對錯,但婚姻本身不正是包容與妥協嗎,或許劉嘉玲犧牲很多,甚至放棄了做母親的權利,但同樣她收穫了自己深愛男人的心。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並非不可或缺,最終要還是要看兩個人的態度,任何的勉強,無論對大人還是孩子而言,都有些不公平。但不得不說,在很多人心裡,還是為兩人沒有孩子而感到遺憾。
縱觀劉嘉玲的一生,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她光鮮亮麗、霸氣十足,人見人喊"嘉玲姐"的一面,但很少有人能真正看到她,這一生的付出。在面臨人生三次重大抉擇時,她都沒有被擊退。沒有誰的幸福是唾手可得,你擁有多少,通常要看你能付出多少,顯然如今這一切,對劉嘉玲而言,都是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