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死
為保青櫻,宜修自裁。所謂宮鬥,最後謀劃的,還是人心。
甄嬛與宜修的這場戲十分精彩,扮演者分別為老戲骨鄔君梅和陳衝,她們分別在電影《末代皇帝》中飾演皇后婉容和妃子文繡,如今這次是她們多年以後的第一場對手戲。
太子被廢,皇后禁足,大功告成的甄嬛是非常開心的,雖然表情非常收斂,但是眼中不可抑制地透露出得意之情。
而陳衝扮演的皇后,此時卻猶如一隻受傷被困的猛獸,極度的悲憤令她蜷縮著身子,看上去不如甄嬛那麼意氣風發,但是依然竭力保存著皇后應有的威儀,語氣也沒有失態。
但是聽說,弘曆竟然去請求皇上,讓自己的侄女青櫻做了寶親王府唯一的側福晉,陳衝的狀態一下子就放開了,並且得意洋洋地宣稱:戲還沒有唱完!
而甄嬛聽到這一消息,起身的時候竟然有些微的趔趄,想來這個意外對她的打擊很大,老戲骨的演技,都在這些微小的細節中展露無遺。
八月初三,青櫻與高晞月同日嫁入寶親王府,青櫻為側福晉,高晞月為格格。
福晉富察琅嬅送給青櫻和高晞月一人一個金絲鑲翡翠的手鐲,希望她們能夠和睦相處。
這對金絲鑲翡翠的手鐲是《如懿傳》中的重要道具,仔細看預告的話,我們會發現,這個手鐲裡面藏著零陵香,導致了青櫻和高晞月多年不孕。
但是這其中的零陵香到底是誰放的呢,我先賣個關子(其實我也不確定)。
我這裡要說的是富察琅嬅的人設,在我看的最早的《如懿傳》中,富察琅嬅是個很腹黑的人設,類似與《甄嬛傳》中宜修的人設,但是在後來的典藏版《如懿傳》中,富察琅嬅又成為一個本性善良,但是由於謀略不足,缺乏統轄六宮的手段,吃力不討好,不斷背鍋的人設。在電視劇《如懿傳》中,皇后到底是零陵香的主謀者還是背鍋俠,要等最後劇情全部展開才知道,現在的所有猜測,都要打個問號。
前一晚是弘曆與富察琅嬅的大婚之日,但是弘曆留了個心眼,推說太累,沒有行房,特意把處男之身留給青櫻(為什麼我覺得這樣的弘曆好可愛?)。
《如懿傳》的前期弘曆真是非常疼愛青櫻的,事事都會想到她,事事都會考慮她的感受,但也因為這份疼惜與關切,造成兩個比較嚴重的後果。
第一:青櫻雖然以側福晉的身份嫁給弘曆,但是弘曆的種種舉動,自然而然會讓青櫻覺得她和弘曆是結髮夫妻,青櫻並不想奪取富察琅嬅嫡福晉的位置,但是在思維方式上,她一直是以弘曆的妻子而不是寵妾的身份考慮問題,導致後來青櫻後來的一些舉動和建議,讓甄嬛覺得這個兒媳婦十分僭越,別有用心。
第二、富察琅嬅、青櫻和高晞月三人同時進府,青櫻獨得弘曆恩寵,連處男之身都要特地留給她,很容易引起其他兩人的忌憚,從而聯手起來對付青櫻。這種情況,在寶親王府還好,一旦弘曆成為皇帝,富察琅嬅成為皇后,高晞月成為貴妃,前朝後宮一起聯動,局勢的複雜程度就不是弘曆一個人可以控制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青櫻初封嫻妃的時候被弘曆冷落了一段時間,因為那時候的弘曆已經認識到,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獨寵嫻妃,這樣會引起無窮的麻煩。
六年後,格格高晞月因父親高斌在前朝得力,被晉升為側福晉,這樣在身份上,她就與青櫻平起平坐了。
在這六年當中,寶慶王府又來了很多姬妾,其中有生了三阿哥永璋的蘇綠筠,出身北國的金氏貢女金玉妍,青櫻一輩子的好基友海蘭等等,福晉富察琅嬅也誕下一子一女,地位穩固。但是青櫻與高晞月都嫁給弘曆六年,膝下始終無子,府裡的人際關係也不如六年前那般單純,而是暗波洶湧,山雨欲來風滿樓。
雍正駕崩,舉國大喪。
因雍正在身前雖然禁足了宜修,但是並未廢后。所以張廷玉等朝廷重臣建議,尊封宜修為母后皇太后,尊封甄嬛為聖母皇太后,兩宮並尊。
這一幕「兩宮並尊」的宮鬥戲十分精彩,各方勢力相互角力,算是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高潮。
張廷玉如此建議,除了皇家嫡庶尊卑不可違之外,還是怕甄嬛在朝中的影響力太大,牝雞司晨,所以特地想把宜修放出來打壓甄嬛。
而弘曆的態度十分微妙,按道理,宜修是甄嬛的死對頭,弘曆身為甄嬛的養子,理應竭力阻止宜修被尊為母后皇太后。但是弘曆一開始是傾向於放宜修出來的。表面上他說是為青櫻找一個「依靠」,其實他心裡真正想的是利用宜修牽制甄嬛,以免甄嬛當了獨一無二的太后之後權力過大,妨礙皇權。
而青櫻的想法,其實很單純,她只是不希望姑母受苦,全然沒有想到「兩宮並尊」已然犯了甄嬛的忌諱,甄嬛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這件事發生。
所以甄嬛在用膳的時候,首先向青櫻發難。
青櫻向甄嬛敬獻了一碗火腿雞湯,甄嬛不僅不喝,反而奚落道:兩樣東西並重,喧賓奪主,反而壞了味道。
其實就是在說:這宮裡只能有一位名正言順的太后,絕對不能兩宮並尊。
在所有的兒媳婦面前,當面給青櫻沒臉,其實就是把青櫻當靶子,告訴眾人,青櫻不得我的歡心,違逆我的意思,你們自己看著辦。
而青櫻此時是弘曆的寵妾,此事很快就會傳到弘曆的耳朵裡,也會讓弘曆知曉,其實甄嬛對於「兩宮並尊」這件事是非常牴觸的。
在整件事中,所有人都是為了權力而鬥爭,只有青櫻是為了「情義」。
張廷玉為了防止後宮幹政,弘曆是怕自己的養母權力太大,宜修一心想和甄嬛都到底,而甄嬛卻極其害怕宜修捲土重來。
只有青櫻,想的是自己的姑母可以和姑父生死相依,不要成為一個棄婦,所以她向弘曆建議,讓宜修去行宮頤養天年,沒有太后的尊號,但是有太后的待遇,這樣可以避免甄嬛與宜修無止境的爭鬥。
但是青櫻這個建議一出,她與宜修必定只能活一個,因為就算宜修出了紫禁城,但是只要她還活著,她就是甄嬛最大的隱患,時不時的就會被人拿出來制衡甄嬛。
但是要弄死一個前朝只是禁足,並未被正式廢棄的皇后,並非易事,而且事情要做的乾淨利落,不讓前朝後宮有非議,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甄嬛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
她表面上賜給青櫻一瓶毒藥,說「有你姑母便沒有你,有你便沒有你姑母」,讓青櫻自己選擇,但是背地裡,她想賜死的只是宜修,而不是青櫻。
因為青櫻是弘曆的寵妾,一旦被賜死,會導致弘曆與甄嬛的決裂,甄嬛至少在明面上不會做的那麼絕。
所以她賜給青櫻毒藥只是虛晃一槍,她後來去找宜修,賜給宜修毒藥才是她的真實目的。
她用青櫻的命來逼迫宜修,逼她自盡而亡。
此時還單純善良的青櫻根本沒有識破甄嬛的險惡用心,還以為只要捨棄了自己的性命,就可以救出姑母,保她之後和先帝一同安葬。
所以她忍著滿心的不舍,來和弘曆訣別。
他們還聊到了初見時候的那首「牆頭馬上」的戲劇: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非常喜歡此時青櫻與弘曆訣別的一個行禮的動作,輕柔悽婉地好似雨後帶有露珠的荷葉,在清風裡巍顫顫的搖擺。
不明真相的弘曆被青櫻給嚇著了,把她緊緊抱在懷裡,青櫻那滿腔委屈與不舍,想說又不能說的欲語還休,真是特別動人。
當青櫻來向她的姑母宜修道別的時候,宜修正穿著皇后的盛裝,準備從容赴死。
宜修一生看自己的皇后名分極重,正是印了那句「就算我死,也要穿著它死」。
宜修留下遺言,一定要青櫻以後得寵,一定要當皇后,因為她知道青櫻極重視她與弘曆之間的情分,只有當了皇后,才能與皇帝同葬,死生不離。
宜修說,甄嬛賜的這杯毒藥,不為毒身,只為毒心。
我倒認為,這杯毒藥,既是毒身,又是毒心。
毒的是宜修的身,同時也毒的是青櫻的心。
它用宜修的死告訴青櫻,宮鬥是多少殘酷,而宮鬥的失敗者又是如何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從此,青櫻將告別她單純善良的少女時代,開始學會用心機,用手段,來保命,來爭寵,來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