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IP改電影《徵途》即將於7月24日上映,但可能「開票即糊」?因為研究出了遊戲改編電影三大秘籍。一是遊戲改編為電影,而非電影還原遊戲;二是選擇內核簡單、改編空間大的遊戲進行改編;三是不要改編網遊,尤其是手機網遊。而電影《徵途》卻恰恰是網遊改編電影。
院線終於重新營業了,但這並不能改變一大堆好電影要延遲上映的結果。《生化危機》:矮子裡拔出的將軍
遊戲IP轉戰電影,多數都是以失敗告終,也因此,遊戲改編電影也就成為了電影製作人中的禁區。△《超級馬裡奧兄弟》電影
從1993年的《超級馬裡奧兄弟》開始,遊戲改編電影的高撲街率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事情。除去那些在電影中植入遊戲元素的電影,直到今天,眾多改編自遊戲的電影,只有《波斯王子:時之刃》《魔獸:崛起》《憤怒的小鳥》《殺手:代號47》《刺客信條》《古墓麗影》《寂靜嶺》《生化危機》系列還算是得到了市場認可,滿打滿算也就一手之數。即便是得到了市場認可,但票房也很難讓人滿意,比起漫威宇宙單片20億+美刀的成績,完全沒有出彩的地方。△《代號:殺手47》電影
△《波斯王子:時之刃》
2010年《波斯王子:時之刃》票房3億美元,美國以外市場貢獻超過2億美元。2016年《魔獸:崛起》,全球票房4.3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2.2億,虧損1500萬美元。△《憤怒的小鳥》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共6部,前後系列跨度長達15年,全球票房僅累計12億美元。之所以說《生化危機》成功,完全是矮子裡拔將軍。但不得不承認,生化系列電影在品質上達到了中上水準,動作環節觀感尚佳,同時在劇情設置上既有同名遊戲的痕跡,又在很大程度上做出了創新式的改編,在劇情上有了全新觀感。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生化危機》系列電影,那就是「一個不知來歷的神秘美女愛麗絲對抗反派安布雷拉公司並暴打喪屍」的故事。既然是打喪屍主題的電影,動作環節的成敗就成為了決定影片觀感的重要標準。在這一點上《生化危機》電影擁有許多出彩的地方。如愛麗絲騎摩託車衝入教堂打爆舔食者(人形變異喪屍)、沙漠火燒喪屍群鴉、郵輪大戰喪屍犬、和艾達王的逃脫戰、克隆愛麗絲軍團突襲安布雷拉公司東京地下總部。加上電影中還原了很多同名遊戲中打BOSS的情節,包括愛麗絲VS復仇女神(人形變異喪屍)、愛麗絲VS斧頭男、與安布雷拉高級幹部威斯克、艾克薩斯博士等人的對決,這些環節都為生化系列在動作上加分不少。△《生化危機5:懲罰》劇照,從左至右為吉爾、威斯克、愛麗絲、艾達王、裡昂
而在劇情上,生化系列的眾多遊戲中的經典角色如克萊爾、吉爾、艾達王、威斯克等也都出現在電影中,作為遊戲重要舞臺的浣熊市、反派安布雷拉公司、知名喪屍形象也一樣不少。在故事線上,米拉女神主演的愛麗絲則是電影中的原創角色,同時,電影也摒棄了遊戲中從始祖病毒開始的冗長歷史,包括洋館事件在內的遊戲事件也通通沒有展現,而是加入了更多現實意義的事件設定,諸如人口暴增導致的生態失衡,讓安布雷拉公司決定策劃一次全球性的喪屍潮清理人類,病毒研發的初期目的是為了治療開發者女兒的早衰症等等,儘管這些設定為熟悉遊戲的觀眾增添了一定的觀影障礙,但最終的謎底都在最後一部《生化危機:終章》中得以揭開,令生化系列電影在劇情上自成體系,得以自圓其說。生化電影裡的兩條「秘籍」
從生化系列電影的改編經驗中,可以得出兩條在遊戲改編電影中的成功秘籍。秘籍一:遊戲改編為電影,而非電影還原遊戲遊戲改編電影的高撲街率,很大程度上源於創作者在電影和遊戲之間的反覆糾結。遊戲自帶的劇情設定與故事線既是一個很好的劇本參考,也是對創作者最大的束縛。電影究竟是應該偏向玩家?還是傾向觀眾?遊戲中的虛擬經典元素應該如何在電影中取捨和呈現?即便這些製作細節可以確定,又要如何在眾多失敗者存在和市場前景不看好的基礎上,湊齊足夠的製作經費和找到靠譜的發行方?要知道,在遊戲改編電影的這一畝三分地上,寵了遊戲玩家,就是忽視了正統觀眾,這是一個零和博弈的遊戲。即便是《魔獸:崛起》這樣的高情懷IP改編電影,也沒能逃過兩極分化的口碑與市場表現,中國玩家10多億(人民幣)真金白銀鼎力支持,也沒能給魔獸電影續作的拍攝吃下定心丸。而生化系列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製作方明確將重心傾向了正統觀眾的審美喜好。不論是米拉女神與各路喪屍纏鬥的精彩紛呈、還是安布雷拉公司背後的真正陰謀,電影觀感和劇情邏輯都沒有什麼BUG,完全稱得上是一部標準的動作射擊電影。加上生化系列遊戲中知名角色的出場,一定程度上也能吸引部分遊戲玩家前來觀影。比起其它失敗品製作方偏向玩家還原遊戲得來的吐槽如雲,生化系列電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秘籍二:選擇內核簡單、改編空間大的遊戲進行改編△遊戲中帥氣逼人的裡昂,電影裡成了路人臉
《生化危機》電影水準不錯,但並不是沒有槽點。遊戲原本有著清晰的故事線、人物關係和背景設定,但到了電影中,被硬生生的全部打散。加入了愛麗絲這個原創角色後,遊戲中的各種關係和事件也徹底改變,遊戲中大名鼎鼎的「李三光」裡昂在電影中成了打醬油的路人臉,和艾達王的戀情只給了一個鏡頭意思一下。生化電影劇情之所以被各種魔改,主要是為了給創作團隊提供更大的改編空間。儘管電影的整體藝術框架脫胎於遊戲,但生化系列並未拘泥於遊戲,遊戲中的角色可以用、喪屍形象可以用、經典遊戲場景可以還原,但通過製作方的魔改後,生化電影用魔改後的劇情將一系列角色和事件都串了起來,成為了一部標準的動作電影。平心而論,對於電影製作方來說,《生化危機》遊戲在劇情改編上的限制仍然很大,畢竟是已經有了一堆經典角色和事件打底。但通過生化電影的洗禮後,米拉夫婦顯然已經深知遊戲改編電影的神髓,希望通過《怪物獵人》電影將這一秘籍做進一步驗證。《怪物獵人》與《生化危機》一樣,同屬於卡普空旗下的知名系列遊戲,但在改編電影上,《怪物獵人》可比《生化危機》自由多了。作為一款已經推出了近20年的狩獵共鬥遊戲,《怪物獵人》的樂趣就是單純的打怪升級,玩家可以實現面對面、以及和線上玩家的組隊合作,在遊戲中使用大劍、銃槍、雙劍、太刀等武器狩獵各種怪物,獲得金錢和素材,打造更強裝備,讓自己的獵人等級上升。這樣的設定就給了電影製作方極大的改編空間,從已經曝光信息來看,《怪物獵人》圍繞著米拉·喬沃維奇飾演的阿爾特彌斯中尉展開,其海報中的設定非常忠實於遊戲,身背雙劍、手持弓弩,肩扛大刀,獵殺異世界怪物尋找歸途。除了遊戲背景設定在現代、擁有大量現代武器外,沒什麼令人吐槽的槽點。△《神秘海域》遊戲
《魔獸:崛起》這類電影屬於重度遊戲IP改編,就是在擁有一定劇情設定基礎上進行電影改編,這種方式適用於第二條秘籍,需要在原有的設定基礎上儘可能拓展改編空間,比如原創新角色、新設定和新劇情。除了前文提到的《生化危機》《魔獸:崛起》外,諸如《神秘海域》《看門狗》《上古捲軸》《寂靜嶺》《戰神》《光環》《使命召喚》等遊戲都可以適用於這個方式,改編為諸如動作、槍戰、科幻甚至幻想題材的電影。而《憤怒的小鳥》這類電影則屬於輕度遊戲IP改編。就像《怪物獵人》一樣,這類電影幾乎不存在什麼既定的劇情和角色設定。《憤怒的小鳥》電影就僅僅是靠著同名遊戲中的幾隻小鳥和綠豬,加上編劇原創的故事和後期製作就出爐了,可以有類似操作的還有《鱷魚愛洗澡》《JetPack》《水果忍者》等休閒類遊戲。這種類型的改編的不需要遵守第二條秘籍,因為幾乎沒什麼限制,好好考慮故事和製作就是秘籍。此外,從秘籍二的兩條補充規定中,可以得到遊戲改編電影的第三條秘籍:不要改編網遊,尤其是手機網遊。原因在於網遊中劇情存在感很弱,既不像重度遊戲有系統的劇情框架和設定,也不像輕度休閒遊戲那樣給了編劇自由發揮的空間。幾乎所有的網遊,玩家關注的都是系統交互,關注的都是戰鬥力數值、新出的活動、新推出的皮膚、禮包等等,即便是包含了劇情的MMORPG遊戲,專心玩遊戲的玩家,誰會去看那些晦澀的文字和過場動畫,除非系統設定好,花規定時間看劇情或者過場動畫有資源獎勵。「屏幕上有隻豬,給玩家一把劍,玩家就知道要去砍。」曾經聽朋友這麼形容現在的網遊,別說,現實就這麼「單純」。也不是沒有用網遊改編電影的「勇者」,2016年《陰陽師》手遊大火之後,華誼兄弟、工夫影業和網易影業曾宣布會聯手打造手遊《陰陽師》的同名電影,定檔2018年國慶上映,可惜最終未能如期實現,倒是郭敬明參與的另一部《陰陽師》電影改名為了《侍神令》。除了《陰陽師》電影外,《徵途》遊戲電影是另一個勇者。在前兩天,電影《徵途》官博公布了《徵途》「怒獸」版海報。這部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由陳德森導演和何潤東等人主演的電影,獲得了《流浪地球》的特效團隊支持,會在7月24日上午10點,以單片付費模式在愛奇藝和Netflix獨播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