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風生
在現代文明世界,普遍的法治、道德準則紛紛建立,效仿江湖的場景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
崑山男子砍人遭「反殺」事件發生後,網絡社團「天安社」進入輿論視野。這源於有人稱被「反殺」的「龍哥」劉某某是天安社成員。但「天安兄弟」微信公眾號處對新京報回應,死者劉某某並非天安社成員。在更早的媒體報導中,有天安社核心成員稱「天安社沒有這個人,網上都是胡說八道的。」
由劉某某的被反殺,在短視頻平臺上已經「失勢」的天安社再次「走紅」,這個輿情轉折,讓很多人始料未及。從天安社相關人員語氣堅定的回應中,足見他們被「莫名波及」的「委屈」。
天安社否認劉某某是其成員,現在看來可能並不是有意切割。儘管如此,既然天安社已經進入公共視野,對其在網上扮演「黑社會」的行為,也有必要好好審視一番。
天安社是個什麼組織?有人這樣描述,「天安社是一個中年男性短視頻Cosplay團體,早期致力於在快手上扮演社團故事,曾經的快手天團,對中年男性有神秘誘惑力,主要生活來源是放貸和中介。」
天安社成員主要生活來源究竟是不是「放貸和中介」,尚難判斷,但成員Cosplay「黑社會」,卻是清晰無誤的事實。公開的紀錄片與短視頻片段顯示,線下,天安社成員模仿江湖兒女聚義結拜,享受兄弟豪情的快感;線上,他們則是文花臂戴金鍊,直播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粗獷生活,給人以嘯聚山林的既視感。
這一般是港臺黑幫片給我們呈現的畫面,但影視作品是虛構的,觀眾知道這是表演。天安社成員Cosplay「黑社會」卻有現實與表演夾雜之感,邊界沒那麼清楚。這容易造成兩種完全不同的效果:因為是虛構,影視劇給人帶來的或是快意恩仇之感,而Cosplay「黑社會」,則會給人傳遞恐懼,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
在網上Cosplay「黑社會」可能並不涉及違法,但這傳遞了一種不良文化。中國傳統社會有流民文化的傳統,典型代表是梁山好漢。天安社自成立時將團隊人數控制在109人,似乎有向梁山好漢致敬的意思。但在現代文明世界,普遍的法治、道德準則紛紛建立,效仿江湖的場景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在網際網路上模仿山大王那一套,也註定為主流社會所不容。
事實上,一眾光頭文身戴粗金鍊子的莽漢,是否僅限於表演「黑社會」而沒有違法犯罪行為?這值得追問。現實中,有些混混也愛投奔組織尋找蔭蔽。若某些天安社成員主要收入來源是「收帳放貸」屬實,那這更需警惕:這些都是違法犯罪活動的高發領域。
在主流社會眼中,天安社Cosplay「黑社會」的行為一點都不酷,反而有點土。現在「龍哥」已經死在了「道」上,國家有關部門正對各類黑惡勢力展開「凌厲攻勢」,奉勸還在裝「黑社會」的、還在玩「黑社會」的各路人馬,還是趕緊洗洗睡吧。
□王言虎(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