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黑社會》:一種「黑社會史詩」的意味

2021-02-08 霍一帆

閒起來沒事就在網上找這些電影看,標準就是那幾個典型的香港男演員年輕時拍的電影,大學老師說,你們可以比較下香港古惑仔電影近幾年和之前的區別,是有政治因素在裡面的。

小時候是不懂的,就是看起來好看,熱血沸騰的,就想長大趕緊去香港看看,去看看香港街道是不是和電影中是一樣。看起來就是容易上頭,激動。

下面是上個星期睡不著,半夜醒了後喝點水後就睡不著了,怕自己多想些無關緊要的瑣事,於是打開電腦就看了幾部,這周查了一些資料(寫這方面文章的基本好多專業是電影方面的,用了好多專業相關的術語,有的也看不懂,就大致看了些我能看懂的一些),總結了幾點:

香港黑幫電影能夠得到電影觀眾的欣賞,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香港黑幫電影賦予了傳統黑幫片中的權力鬥爭濃厚的政治文化內涵。雖然是架空在"香港黑社會"這個想像性空間之上,但是卻擁有著遠較其他香港黑幫電影更多的現實支撐。

杜琪峯拍攝的黑幫電影與現實也有著深厚的關聯,他曾把自己拍攝過的電影給黑社會看,徵求他們的意見。(小聲bb:厲害了)

杜琪峯的作品通常與香港本政治文化的重要波動時刻有著直接的關聯,其電影中男性個體和男性團隊的生存現狀常常就是香港當下民眾生存境遇的呈現,杜琪峯電影中男性團隊與最高權力間的權力關係變化也隱喻著香港與大陸的兩地關係。

 

隨著經濟發展,香港社會的經濟,現實原因,老派黑幫電影中,接近完美的英雄形象已經不能得到年輕觀眾的認同。在吳宇森的電影中,主人公通常形象瀟灑風流(例《英雄本色》),在被高度浪漫化的舞蹈般的暴力中,英雄濃烈的感情才終得在燦爛中宣洩。

1996年的《古惑仔》表面上看依舊繼承了香港黑幫片對江湖道文堅守的傳統,實則己經在解構不合時宜的傳統英雄形象及附著在英雄身上的對於兄弟情義的無限柩歌。

江湖中的道義原則實則己經被暗中置換成赤裸裸的權力利益的相爭。在《古惑仔》中,觀眾己經很難用英雄去界定電影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到了《古惑仔》之中,英雄己經被置換成了一群自我為中心的年輕人,他們有著瀟灑時尚的外形,快意恩仇嬉笑怒罵的語言,放蕩不羈肆意妄為的行為舉止,己經逃避了江湖義氣的原則,內心沒有那些苦大仇深的情緒的糾纏,只是單純地追求眼前個人的物質利益與精神享受。

一種新的文化價值體系產生於市民中間,英雄的神性己經被人性所代替。

人們不關心永遠和悲壯,而即時的,可被消費的、理解的、忘卻的、調侃的文化為民眾所需要,被大眾媒介生產著。英雄本身的悲劇性被改寫、利用,古典經典中的英雄形象一再平庸化。

 

2000年後,香港安穩度過金融危機的衝擊,經濟得到復甦,港人的高度自治也成為現實。後續出的一批反類型的黑幫電影是類型高度發展與成熟後的結果,恰是黑社會文化在香港電影的過度成熟才衍生出了這樣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創作可能。

如果說在《古惑仔》中,江湖的兄弟情義己顯現崩潰跡象並且逐漸讓位於利益與權力的法則,那麼之後的影片中,不只是江湖的情義,黑社會乃至整個江湖秩序本身己經被徹底解構。

 

自1997及至 CEPA 籤訂後,香港的警匪電影在話語敘述的策略上發生了重要的轉折。2005 年 10 月(CEPA 籤訂後一年),香港導演杜琪峯拍攝的電影《黑社會Ⅰ龍城歲月》在大陸和香港地區同步上映。

 

從電影的具體細節內容來看,這絕不是一部普通的以講述黑社會「江湖紛爭」為主要題材的電影。《黑社會》Ⅰ 中文名為《龍城歲月》,英文名《Election》,而 Election 則為「選舉」、「競選」之意。

影片講述的是:(下面是具體情節)

香港「和聯勝」幫會又到兩年一屆的「話事人」選舉時間,「阿樂」(林懷樂)與「大 D」兩大黑社會社團人物,爭奪統領五萬會員「話事人」的寶座,「和聯盛」內有投票權的元老也捲入糾葛。


選舉最終的結果是,「阿樂」獲選為辦事人。「大 D」挑戰幫規,搶奪最高權力象徵的龍頭棍,並派人將龍頭棍由香港帶入內地隱藏。在「話事人」的爭奪戰和尋找龍頭棍的過程中,「和聯勝」的五名小頭目牽連其中,為爭奪龍頭棍展開連番內鬥。「和聯勝」幫派內鬥,引起了香港警署的幹預,而五名小頭目赴內地追尋龍頭棍的過程中,則將香港黑社會與大陸公安牽扯到一起。影片的結尾,「阿樂」(林懷樂)與「大 D」重歸於好,但因為「大 D」聲言要在「和聯勝」內部設立多個「話事人」,導致「阿樂」心動殺機,將「大 D」除掉。

 

如同影評所指出的那樣,《黑社會》Ⅰ 是香港警匪電影中最不像「黑社會」電影的一部,因為它沒有更多地區去渲染黑社會的暴力場面和江湖義氣,而是將重點放在了「Election」(選舉)上面,影片的整體節奏是平和的,沒有沾染更多的黑社會所特有的「戾氣」。

從整體上看,《黑社會》Ⅰ 講述的似乎是幫派內部「話事人」的選舉,影片更多地也是將故事講述的群體區域限制於「黑社會」內部;從細節上看,《黑社會》Ⅰ 所講述的內容僅僅圍繞「黑社會選舉」而展開,同時又將「黑社會」的選舉制度的成文規定追溯到反清復明的「天地會」時期。

這樣一來,本片產生了一種「黑社會史詩」的意味。

 

(快被打死了,還在背幫規,後來倆人的老大在電話那邊合作了。。。)

《黑社會 Ⅱ 以和為貴》(2006 年 4 月)將《黑社會 Ⅰ 龍城歲月》的「選舉鬥爭」進一步推向了深化。《黑社會 Ⅱ》的英文名稱為《Election  2》,將《黑社會 Ⅰ》「選舉」的主題一以貫之。

在《黑社會 Ⅱ》中:

和聯勝兩年一度的「話事人」選舉又將舉行。在「阿樂」當選後,社團維持了短暫的安寧。然而,兩年過去,「阿樂」不願放棄「話事人」身份,意圖勸說幫派掌門人物鄧伯破例讓其連任。但堅決維護傳統的鄧伯非但不買帳,反而相中了「吉米仔」為下任「話事人」的唯一人選。

「吉米仔」作風低調,一心只想發展他的生意王國,不想再與社團拉上關係,更與鄧伯鬧翻,不願做新辦事人。為了個人事業,「吉米仔」與幕後老闆擴展其內地生意,一次交易,「吉米仔」被早已埋伏的內地公安圍捕,石副廳長警告他只可到內地旅遊觀光,不可涉及生意活動,除非他當選辦事人。為了實現生意大計,吉米仔表態極力爭取做和聯勝新一任辦事人,終與「阿樂」反目。經過一番腥風血雨之後,「米仔」成功登上「話事人」之位,社團重歸以前的平和,實現了「以和為貴」。毫無疑問,「以和為貴」是一個具有反諷意味的標題。影片中,「吉米仔」因為內地生意受阻,不得以捲入「話事人」的爭奪戰。除去黑社會選舉腥風血雨的並不光鮮的一面,「和聯勝」的選舉披著華麗的外衣。

但是,在影片的敘事中,處處流露出的是黑社會內部複雜的利益紛爭以及由此引發的暴力事件,所謂「以和為貴」成了一個極具反諷意味的詞彙。

在《黑社會》片頭的序曲中,在香港黑社會的草創時期,「天地會」的「反清復明」的內部綱領還能起到凝聚人心、息兵罷鬥的作用,「以和為貴」也成了黑社會內部維繫團結、共同生存的叢林法則。

 

在《黑社會》的敘事中,杜琪峯一方面對黑社會古老的選舉制度表露出一種「存在合理性」的讚許(從大D誰都敢懟,但對鄧伯很尊敬這點來看),同時又對現代社會功利觀念對黑社會選舉制度的侵蝕抒發表達了一種「批判」。

  

隨著歷史和時間的變遷,黑社會內部的傳統價值觀念也逐步被現代社會的金錢功利和叢林法則所取代。「以和為貴」成了一個只有名稱而沒有實際內涵的虛偽詞彙。

在影片中充滿血腥的場面之後,黑社會還隱藏著一個「以和為貴」的黃金時代,香港的現代文明一方面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同時也將各種古老的傳統價值消解殆盡,這種消解不僅表現在正常的生活領域,也表現在不為人知的「陰暗」的黑社會群體中。

 

香港黑社會電影凸顯出來的僅僅是黑社會們的小團體的利益,他們想融入主流社會,而主流社會對他們總是抱著一種警惕的態度。因為他們想融入主流社會的真正目的所在,也還只是在上面談到的形而下的東西。

雖然,他們也採取主流社會的一些方式和手法進行運作,希望通過「陽光形象」來改變主流社會的看法,但是主流社會的選擇性和排斥性,使得他們這種想法最終陷入一種烏託邦。

香港黑社會電影《黑金》 就反映了這樣一種黑社會們的生存狀態。

.

(電影中喜歡張家輝演的那個角色形象;古天樂年輕時,很帥噢,尤其是演壞人時)

相關焦點

  • 在香港,黑社會早已不是黑社會,有些人卻越看越像黑社會
    一個元朗鄉民以暴易暴,一個洪門子弟發文聲討,兩件事一前一後,的確很容易被聯繫起來,然而事實乃是,元朗是元朗,洪門是洪門,香港黑社會是香港黑社會。穿黑衣服的可以打砸搶咬斷警察的手指,穿白衣服的就不可以保家園教訓不懂事的小孩麼?雙標狗請閉嘴。
  • 香港電影:被黑社會染指的日子
    ,黑社會並未大規模涉足電影行業。 當然,黑社會也許對電影院收點保護費什麼的,偶爾黑社會在電影院鬧點事,或者相中了某位漂亮女演員,想去潛規則一下……也僅限於此。 直到1957年,50歲的邵逸夫從南洋來到香港。 自此香港電影得到長足地發展,電影產業越賺錢,黑社會越垂涎。
  • 【電影新世界】黑社會2:以和為貴
    《黑社會2:以和為貴》是由杜琪峯執導,古天樂、任達華、張家輝、林家棟等演員聯合主演的一部黑幫香港電影,是《黑社會》的續集。
  • 香港黑社會:江湖還有,風光不再
    香港黑幫電影,相信每個人都看了不少,那麼戲外真實的黑社會又是怎樣的?電影講述的是,1962年有一名日後聲名顯赫的年輕人叫吳錫豪因大陸饑荒偷渡到香港。到香港之後,他投身於當時很受歡迎的民間博彩業——字花。所謂字花,其實是一種不太公正的彩票。吳錫豪的字花生意在與強大對手馬氏兄弟的競爭中江河日下,對金錢的渴求讓他不得不投身於一個更刺激的事業當中——跳灰,即為販毒。
  • 推薦十部香港黑社會電影
    投資4000萬港幣。影片講述了一個傳統幫會在兩年一度選老大的過程中,幫派裡的「五虎」追查老大的信物,並加入這場老大角逐中的故事。在線觀看:PPTV(免費)2.影片講的是警方派500名到1000名剛畢業的警察到黑幫臥底打擊犯罪勢力的故事。本片於2006年10月13日上映。在線觀看:優酷(免費)4.
  • 香港黑社會老大排名
    我們最熟知的香港黑社會就是古惑仔裡的洪星,東星等幫派了,香港也盛產黑社會電影,這些不是電影人憑空創造的,而是真實寫照。只不過真實的黑社會沒有那些兄弟情義,忠心耿耿,都是利字當頭。而香港黑社會更是一手操控著整個香港娛樂圈,向華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下面排行榜123就為大家帶來最新香港黑社會老大排名。
  • 擼片 不停 : 香港經典黑社會電影
    黑社會題材在香港一直都備受推崇,黑社會電影也是香港電影的永恆話題
  • 香港電影:被黑社會染指的日子(2)
    一來,香港電影市場越來越好,而黑社會也越來越多地想轉行做正當生意,以前販毒來錢最快,可自從新任港督上任後,這些來錢快的買賣就不好做了,而投資電影不僅是合法生意,來錢也很快,那時候隨便找個大咖拍一個片,就有一千多萬票房;二來,《英雄本色》走紅後,黑社會發現,一邊可以利用電影洗白自己黑社會的形象
  • 《黑社會》:經典的香港黑幫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分!值得一看
    《黑社會》:經典的香港黑幫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分!值得一看《黑社會》講述了一個傳統幫會在兩年一度選老大的過程中,幫派裡的「五虎」追查老大的信物,並加入這場老大角逐中的故事。影片並大量描寫了任達華、梁家輝為了爭奪權勢所進行的勾心鬥角的細節,用冷靜的筆調把一場黑社會的選舉展現在觀眾面前。
  • 黑社會2 以和為貴 以何為貴
    可是儘管如此,在很多國內觀眾眼中,《黑社會》仍算不上真正的黑幫片。他們覺得它過於儒雅因此顯得虛假。他們罵罵咧咧,像是一個小混混裝出見過大場面的樣子,說杜琪峯老了徐克老了陳可辛嫩了張藝謀俗了陳凱歌瘋了全中國編劇死了暴力美學不見了香港電影的輝煌過去了電影淪陷了社會浮躁了人生充滿不幸了,他們嘲笑杜琪峯想把《黑社會》拍成「中國版《教父》」是痴人說夢。
  • 香港娛樂圈與黑社會的故事之一,比電影更精彩
    因為很多華人黑社會組織根源都可以追溯到清朝的洪門三合會,因此香港的黑社會,俗稱「三合會」。香港警察有一個部門叫「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俗稱O記),就是針對三合會設立的,主要調查複雜的有組織罪案和嚴重的三合會罪行,打擊複雜的集團式犯罪活動。
  • 香港電影漫談:黑幫教父杜琪峯的《黑社會之龍城歲月》
    香港這個具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電影王國
  • 《黑社會3》要來了,用了半個香港娛樂圈,因付不起片酬被擱置?
    從1996年上映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一直到2006年的《黑社會之和為貴》(又名《黑社會2》),中國香港的電影記載了一代人的青春。其實如果從《古惑仔》系列說起,不得不說這部影片史詩般的存在,這種類型的史詩雖然不推薦,但也無法掩蓋對當代市場的影響力。《古惑仔》系列2000年也最後定格在了《古惑仔之勝者為王》,陳浩南已經不是第一部那個敢打敢拼的人,做事開始猶豫。
  • 香港電影「黑社會系列」,其劇中真實隱喻你可知道是什麼?
    但是要說在那個特殊時期,黑社會的本身在那個大時代的變遷下,港片《黑社會系列》似乎揭示的更加全面。相信看過這個電影的讀者們,一定會對這部電影的配樂記憶十分清晰。這個配樂是由羅大佑親手製作,旋律十分簡單,但是在平靜之中卻有著山雨欲來的磅礴力量。這首歌的名字叫做《雲宮音》,在這兩部電影當中最為調動戰鬥畫面的背景音樂。
  • 揭秘:香港黑社會百年進化史
    開埠時期: 「和字系」幫會唱主角在香港,人們通常把黑社會組織統稱為「三合會」,因為香港的黑社會大都發源於三合會
  • 裸泳丨歷史轉折中的香港黑社會
    留下來的,僅剩已無國民黨領導的「14K」,與向前其子向華炎接手的新興勢力「新義安」,繼續著香港黑社會的下一段巔峰時期。經此一役,全香港的黑社會才意識到,自己的勢力再大,亦不能肩比政府。此後的香港黑社會,便成了最受香港電影青睞的時期之一,同時也是香港警察最黑暗的時期。
  • 黑社會也要「以和為貴」
    他們錯了,如果我再做那些風格東西,這部電影故事便說不成,我想做一些最原始的東西,就只是說故事給你聽。再原始一些,其實應該去到黑白片時代。為什麼杜琪峯說《黑社會》在風格方面降低了?但它不是那種看完會讓你有所思考的片子,而《黑社會》是。《黑社會》第一部講的是香港幫會「和聯勝」要選舉新一任「話事人」,「阿樂」(任達華)與「大D」(梁家輝)爭坐大佬位置的故事。影片大量描寫了阿樂和大D為了爭奪權勢所進行的勾心鬥角的細節,最終阿樂勝出坐上了「話事人」。但影片一直進行到最後,才真正開始將原本面目和善,沉穩厚道的「阿樂」殘暴的面貌撕得血淋淋。
  • 香港黑社會百年風雲
    這一倡議獲得各堂口支持,於是,同年端午節,黑骨仁出面召開了香港開埠以來第一次「洪門大會」,決定在各堂口名稱之前,一律冠以「和」字,如「勇義堂」改為 「和勇義」,「洪勝會」改為「和洪勝」,意指幫派之間應「以和為貴」。杜琪峯執導電影《黑社會之以和為貴》片頭,即以此為背景。彼此獨立又相互聯合的「和」字頭派系由此形成。
  • 從《無味神探》到《黑社會》,香港只有一個杜sir導演杜琪峯
    在香港電影業衰敗的過程中,他和他的銀河印象團隊中只有一個「杜sir」,堅持以低成本製作實驗作品,繼續和發展香港電影的特性。。開山的作品:從商業大片到藝術電影的轉變當杜琪峯第一次進入電影行業時,他並不是一個自己的學校。然而得益於當時香港電影市場的繁榮,他有機會與大導演大明星合作,導演了許多大片。。
  • 哪些香港藝人是黑社會出身?
    時間大範圍曝光之後,媒體曝光陳冠希被追殺,被「死亡恐嚇」等事實,這些都是事實,事件發生一半是因為謝賢找的人,一半是麥浚龍家族找的人。(阿嬌當時是麥浚龍的女友,麥浚龍家族也算是香港的豪門,發生這樣的事也斷送了阿嬌嫁入豪門的夢,張栢芝如是。)而陳冠希開新聞發布會,暫別香港娛樂圈,此事件算是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