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回饋明確
兩個人在一起相處,無論是相識做朋友,還是相愛做戀人,
彼此之間認可這段關係的核心因素,是一種基於舒適的需要,
這可以是一種安全感的體現,比如有他在你的身邊,你感覺很安心,
你們在一起,你很放鬆,能感到幸福,
可以感受到他對你的態度,是你願意接受且樂於接受的,
與此同時,你也可以有與對方一樣的行為,去讓對方感到快樂,感到舒適,
這就是正回饋的表現,
任何值得付出的感情,都存在正回饋明確的特點,
就是說,兩個人之間,並不是一個人單方面的付出,
而是雙向的付出,雙向的接受,雙向的享受。
如果一個人付出了很多,他得不到正回饋的激勵,
他感受到的,是對方肆無忌憚的壓制和欺負,
他體會到的,是對方沒有底線的試探和施壓,
那麼這樣的感情,就不值得付出,
感情的相互性,決定了感情想要長時間的走下去,
正回饋,是一種必要的,也是一種明確的表態方式:
我喜歡你,我為你付出,我讓你快樂,
你讓我吃癟,你讓我難過,你讓我感到痛苦,
憑什麼?
就憑我喜歡你?
也許我無法改變你對我的態度,
但我可以,改變我對你的喜歡。
二、默契感的建立
一個眼神,就知道你想要幹什麼,
一個動作,下一步就能跟得上你的想法,
這樣的默契,並不是依靠緣分這個東西促成的效果,
緣分,只是一段感情的敲門磚,
理解,才是形成默契的一種保障,
那些可靠的,優質的關係在發展的過程之中,
默契這件事做得越好,越能夠激勵彼此的付出,
那麼,為什麼默契可以激勵人對感情的付出呢?
首先,感情的價值深度,決定了感情的表現形式,
感情越深,表現形式越能夠讓人體會到情感上帶來的積極體驗,
比如你最親密的人,他可能陪著你做了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只有你和他才知道,這件小事對自己究竟有多麼重要,
那麼做這件小事的結果,是你感受到了他對你的感情很深厚,
反之,如果這件事是一個普通朋友,一般同學陪著你做,
那麼很有可能就是他們不會理解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也許他們還會覺得你浪費時間,浪費你的時間,還浪費他們的時間,
這件事最終也做到了,但是體驗,反饋這些情感上的表現,
往往和前者,就存在著雲泥之別的差距:
想懂你的,和真正懂你的人之間,
差著一萬個不在乎你的人。
三、陪伴,最簡單也最困難
如果兩個人的關係,做不到明確的正回饋體驗,
也因為很多複雜的原因,而導致沒有辦法形成讓彼此信賴的默契感,
那麼最起碼,就要做到陪伴這件事,
陪伴,是一件很簡單,也很困難的事情,
簡單,是因為陪伴不需要對方做太多的事情,
人在身邊,隨叫隨到的是關係,
伴你成長,陪你改變的是信任。
這,其實並不難,
那麼難的,是持之以恆的去做這件事,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陪伴你足夠久,也足夠被你所認可的的感情,
是你值得付出的感情的重要條件,
當陪伴從量變引起質變的那一刻起,
陪伴本身就是一種默契,就是一種認可,
也是一種基於信任的正能量反饋,是你願意接受也是支撐你行動的保障力量,
這樣的人,會成就你的成長,
甚至,還有可能見證你的蛻變:
有一種人,他們的成功,
有一半的功勞,源自於他們最親近的人,
因為他們並不堅強,也時而脆弱,時而迷茫,
他們不完整,但值得慶幸的是,
那些值得他們付出的感情,
彌補了他們自身的不完整,
人生有命,
得你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