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參加一個活動,身旁坐著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男子。
在聊天過程中,得知他是07年《快樂男聲》的選手。
由於名次還算靠前,也順利進入天娛傳媒。
不過,沒幾年他就離開了公司,在成都開了間日料店。
在追問中發現,公司每年都會籤近數百名新人,由於推陳出新的過度頻繁,常年的冷板凳讓他看不到未來。
與其坐吃等死,倒不如為自己好好活一回。
聽完他如此真誠的敘述,我的內心感觸很深。
除了默默地看著他,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因為我知道,和他相同經歷的人還有很多。
從04年《超級女聲》到17年《快樂男聲》,這16年走出了眾多知名歌手。
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張杰、尚雯婕、譚維維、華晨宇……
作品、演出、紅毯的邀約接踵而至,上萬名觀眾在臺下為之呼喊,新專輯、演出門票更是開售即空。
在他們星光璀璨之時,也有很多同門只能遠遠看著他們。
在造星行業,運氣往往比實力更重要,雖然扎心,但卻真實。
回顧共舉辦10屆的快男快女,很多實力派歌手值得被再次看見!
1、李霄雲
李霄雲是2009年《快樂女聲》亞軍,在萬眾矚目下成功進入天娛。
她的音色在09屆其實並不出彩,憑藉女中低音和紮實穩定的唱功得到眾人喜愛。
隨後接連發行了《你看到我是藍色的》、《房間1501》兩張專輯。
緩慢悠揚的旋律在那個年代是主流,公司也想給她打造成一位心靈歌者。
由於這種風格泛濫,她的音樂沒有在樂壇引起轟動,反倒是唱跳型的江映蓉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在投入和回報成反比的時候,她選擇退出天娛、退出主流音樂市場。
在15年獨立發行了《正常人》這張專輯,她想告訴聽眾,「我要揭下虛假外殼,讓你們看到真實的李霄雲。「
這張專輯雖小眾,但好評如潮。
認真做自己的樣子,才最具魅力。
2、黃英
黃英和李霄雲是同一屆的《快女》,她當時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她的嗓音就如其名,有顏色,更有韻味。
她把山歌唱法完美融入流行音樂,每一句演唱都有山路十八彎的起伏感。
《映山紅》算是她的成名作,如果看過當年比賽一定有印象。
無論從人氣還是實力來看,她都數一數二。
可惜,高起點並沒有讓她嶄露頭角,8年合約只發了4張EP和幾首單曲。
這樣的成績令人心寒,公司並沒有在職業發展上給予更多幫助。
如今她已經脫離天娛,在沒有強大後臺的支撐下,雖然走得艱難,但至少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3、譚傑希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10年《快男》—譚傑希。
當年,他靠個性化的原創脫穎而出。
21歲的他,戴著牙套、彈著吉他,輕快明朗的原創展現了那個年紀該有的活力。
完賽後也順利籤約天娛,由於人氣不夠,公司就沒有為他安排大項目。
這10年期間,他僅發了一張專輯和一張EP。
《賴校生》這張專輯完全由自己創作,從當時看來質量還算不錯,由於經費有限,在製作、包裝、宣傳上都欠缺很多。
出道5年,事業一直沒有起色,公司試圖用《我是歌手》芒果經紀人的熱度來幫他,可惜並沒有成功。
雖說他的音樂不差,但隨著唱作人越來越多,「創作鬼才」的標籤開始逐漸淡化。
一旦歌手身上沒有標籤,大眾自然會忘記他。
不過現在依然堅持創作,用音樂表達真實自我。
4、李行亮
說到李行亮,我們都會想到《願得一人心》。
在《快男》比賽結束後,他和天娛籤了8年的長約。
相比同期出道、在電視上頻頻亮相的李煒、武藝等,他的事業倒顯得格外安靜。
公司沒有幫他出過一張專輯,在無望之後,他只好低調籤約新東家。
當時他參加《中國好聲音》,引起了不少轟動。
作為有名氣的歌手,竟然還需要靠新綜藝重新出道?
他的經歷也讓很多人開始同情他,不過在《好聲音》的舞臺並沒有走很遠。
雖然慘遭淘汰,但同年發行的EP《願得一人心》得到了大眾認可。
自從換了新公司,他每年都會發行新歌,雖然產量不高,但至少讓大家知道他一直都在。
5、劉忻
當年很多人以為冠軍會是劉忻,可惜總決賽表現欠佳,讓段林希爆冷奪冠。
不過憑藉超強的人氣,她得到了天娛的青睞。
在出道後的幾年,她開始按照公司的規劃前行,新歌、演唱、站臺等活動向她撲來。
按理說出鏡率高是好事,但她卻弄丟了自己。
公司打造的主流偶像之路,她走的並不舒服。
她發現自己的作品非常流水化,沒有特色。
即使為了迎合觀眾,也並沒有人為之買帳。
在迷茫中,她在搖滾樂中找到了力量。
可現實總是殘忍的,公司成了她搖滾路上的絆腳石。
天娛作為主流藝人製造機,搖滾對他們來說太過小眾。
如果投資劉忻轉型,可能會虧得血本無歸。
直到這兩年國內搖滾樂爆火後,公司才給予她一些空間,觀眾才能在《樂夏》的舞臺上看到她的身影。
當然,像他們這樣被雪藏的歌手還有很多。
李煒、劉心、蘇妙玲、楊洋、談莉娜、王櫟鑫……
當年很多歌手懷著滿腔熱血加入經紀公司,但最終卻只能滿懷失望的離開。
如今的造星行業已經形成強大的產業鏈,每天都會出現新人、新歌。
經紀公司為了盈利會大量引進新人,可大多數的歌手都只能坐冷板凳。
畢竟資源有限,不可能平均分配給每個人,在苦等的過程中,很多歌手就會選擇退出。
與其在此消耗青春,倒不如靠自己好好闖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