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會談》:一種更「有機」的綜藝模式

2021-01-20 網易娛樂

2017-10-20 14:28:50 來源: 網易娛樂

舉報

網易娛樂10月20日報導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綜藝?」這句話逐漸成為了年輕人之間流行的問候模式。隨處可見的屏幕,綜藝總能輕而易舉留住人們的遙控器,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綜藝延展的話題也比其他類型節目要廣泛得多。說綜藝節目開啟「霸屏模式」一點也不為過。視頻網站的興起,與電視頻道共同為綜藝的成長培養了優渥的土壤。面對如此競爭的激烈,衛視綜藝節目如何立足?《非正式會談》用二線衛視的非主流,用綜藝+文化的非典型,詮釋了一種更有機的綜藝模式。


從重口味到輕綜藝

綜藝剛開始發展的時候,是為了區別嚴肅正經的新聞模式。惡搞、挑戰、戶外成為了綜藝節目最明顯的標識,這也成為了日本綜藝火爆亞洲圈的理由。日本綜藝擅長整蠱、重口味,用超脫常人思維的「極端」、「極限」模式來刷新三觀。在前幾年中國和美國還流行一段戶外闖關的綜藝模式。不過這些形式都漸漸「遇冷」,觀眾們對這些「身體力行」的競技感開始審美疲勞,隨著生活節奏的緊張和加快,人們越來越期待從綜藝中獲得一种放松和愉悅,《非正式會談》連續三季幾乎足不出戶,僅僅用一個室內演播廳玩盡花樣,每一次都讓觀眾感到新鮮。


嘉賓之間沒有殊死拼搏卻不乏火花,利用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獨特見解,衍生出脫口秀、辯論、朗誦等多種語言魅力的碰撞。周五晚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各抒己見,就像一次咖啡館的沙龍或者朋友間的聚會,用一個破冰遊戲拉近彼此的距離,摘掉綜藝的誇張和用力過猛,《非正式會談》用慢節奏、輕互動營造一種全新的有氧體驗。


從娛樂圈到文化圈

說起對「男神」的定義,是70後心中張國榮、費翔的風度翩翩,是80後小虎隊的唱跳俱佳。然而在90後、00後心中,對於「男神」的理解也有越來越多樣化,這也是綜藝節目百花齊放的影響所在,對於明星、名人的展現不再拘泥於唱歌跳舞的娛樂圈,讓年輕人看到了更多元的人格和氣質。

隨著綜藝節目的成熟發展,一些「清流綜藝」脫穎而出,去年大火的《朗讀者》、《見字如面》,跨界當偶像的高曉松、梁文道、竇文濤都說明了這些原本不入流的學院派,越來越能用文化的魅力滲透人心。無獨有偶,《非正式會談》裡鮮少有見流量小生的面孔,留住觀眾的是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每次看到他們,就像遠程觀摩了一場模擬聯合國,圓桌模式打破了地域、年齡的限制,從殖民文化到AI智能都有他們的聲音。這些訪談類節目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除了文化本身深厚的底蘊,離不開現代人的精神文明焦慮,人們對於綜藝節目的口味多了分挑剔——對知識的期待。《曉說》是高曉松獨家解讀世界,《非正式會談》用12名年輕人的視角更全局地看世界,兼聽則明,就算沒有娛樂圈明星的加盟,全球文化的交融碰撞也讓《非正式會談》蓬蓽生輝。


從顏值經濟到知識經濟

從快男超女時代的手機簡訊投票,到SNH48組合的發放握手券,為了牢牢抓住粉絲這一龐大的潛在消費群,明星藝人幕後推手都煞費了苦心。「始於顏值」成為粉絲買帳的決定因素,明星的變現能力也常常與他們的顏值掛鈎。然而任何小鮮肉都有保鮮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這句話也深得人心,這也是《非正式會談》、《奇葩說》等節目能夠在顏值當道中殺出重圍的原因,事實證明只要你足夠有人格魅力,能夠帶來足夠的精神享受,即使你是脫離大眾審美的「奇葩」,也能圈粉無數。


《非正式會談》將12名年輕人打造出風格各異的意見領袖,他們分別代表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背景,就算他們唱歌跑調,跳舞同手同腳,也不會阻礙粉絲們對他們的喜歡,「陷於才華」成為《非正式會談》粉絲黏度頗高的理由。《非正式會談》中日本代表YOYO在微博上開設日語教學,澳大利亞代表貝樂泰等在喜馬拉雅聽書上開設付費英語教學,就像米果傳媒打造的話語王國,《非正式會談》仍有一大片未知的前景等待挖掘,這些都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願景。


在很多人心中,《非正式會談》是一檔小而美的節目,它避開了傳統綜藝的枯燥和沉重,又能恰如其分擴展文化的維度。《非正式會談》用三季經驗說明,綜藝和文化可以是場趣味又不失風度的博弈。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尹麗麗_NK3689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檔靠粉絲養活的綜藝——非正式會談
    《非正式會談》第五季真的來了《非正式會談》?這是什麼節目?在國產綜藝遍地開花的背景下,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節目。雖然受眾率不是很廣,但是只要在微博、豆瓣這些平臺上隨意搜索一下,會發現看過的人紛紛變成「自來水」,花式安利。
  • 神仙綜藝之非正式會談
    今天,我要給你們推薦一個下飯綜藝它是一部集合了全球文化、知識搞笑還有顏值的脫口秀綜藝它就是——非正式會談《非正式會談非正式會談由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書記官和11位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組成,每一季有不同的嘉賓到來,當然也有幾季以來一直都常駐的嘉賓,比如功必揚、華波波、貝勒泰等,後來也加入了新成員,他們也都相處得十分融洽。
  • 六季均分9.1的《非正式會談》:一檔被低估了的「非現象級」綜藝
    隨著《非正式臥談》這一全新節目形態的開發及成功收官,《非正式會談》IP的靈活性與長尾效應再次引起市場思考:一檔「非現象級」的綜藝節目,為何能成為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特殊現象」?從「會談」到「臥談」,《非正式會談》的變與不變「雲非正搞不搞?商量下?想看啥?」2月13日,大左在微博中的一句發問,為《非正式臥談》的推出埋下了伏筆。
  • 《非正式會談》:窮到要飯的綜藝,季季高分
    說到這裡,很多粉絲該猜出來了——《非正式會談》一款低調的寶藏節目,前幾季都維持在9分+。第二季更是封神的9.6分:新一季開場雖然被大家吐槽質量有所下降,但也逐漸找到了狀態。這一季和B站合作,開始同步網絡播出。在這之前,這是一檔上星綜藝。
  • 《非正式會談》停播 是誰殺死了8.9分的綜藝?
    但5.19-5.21的數太奇IVST視頻榜單顯示,《非正式會談第三季》的節目終於殺入前十,只可惜這檔節目十人九不知,尤其在普通路人眼裡,它的存在感幾乎為零。  這檔看上去「不尷尬,有內容,有顏值」的綜藝,播了3季還是沒有濺起水花,節目火不起來的鍋,究竟到底要讓誰去背?  誰抄襲誰?
  • 窮到差點停播《非正式會談》,卻是高評的神級綜藝
    有深度、有笑點的《非正式會談》能打破你認知的結界。作為「大學生最喜歡的節目第一名」的綜藝,開播6季以來豆瓣評分均9.0以上,卻曾因為經費不足導致停播,差點被埋沒。今年第6季正式上線B站,儘管因為疫情的緣故改成線上《非正式臥談》形式,首播當晚仍然喜提B站網友的「歡迎儀式」彈幕,上線2天即收穫超高口碑。
  • 《非正式會談》停播 到底是誰殺死了8.9分的綜藝?
    年代久遠 畫質感人所以至今也沒有任何一種官方的說法可以讓人徹底信服,到底是《非正式會談》抄襲了名字都相近的《非首腦會談》,還是《非首腦會談》直接複製粘貼了2009年的《世界大不同》。從第一季到第三季,《非正式會談》每一期都給觀眾一種「經費在燃燒」的感覺。
  • 《非正式會談 第四季》世界
    你們是所有綜藝節目中獨一無二,唯一讓我心動,心痛。希望我們可以一起攜手度過以後的n個季!永遠不散。非正式會談非正式會談非正式會談非正式會談非正式會談非正式會談
  • 《非正式會談》這檔綜藝,如何改變受眾對他國人的認知?
    2015年4月起,由湖北衛視孵化的、一檔名為《非正式會談》的全球文化交流類綜藝節目低調進入觀眾視野。該節目成員包括各國嘉賓代表11位和主席團成員4人。節目環節由「全球文化相對論」和「提案環節」兩部分組成,前者主要從某個熱點切入,談論11位代表所在國家的一些文化特點;後者則拋出的是最近國內文化的爭議觀點,讓11位各國代表就此辯論。
  • 楊迪「安利」《非正式會談》:是真的好看!
    原標題:楊迪「安利」《非正式會談》:是真的好看!   5月26日,微博娛樂綜藝視頻大V「理娛打挺疼」發布了一條綜藝推薦相關微博,9條綜藝推薦中並未看到湖北衛視《非正式會談》的身影。
  • 《非正式會談 第四季》新視界,新視觀
    切入點(節目的變革轉型) 1欄目風格的異同 1.1思維內涵的差異性 1.2娛樂感觀的統一性 2欄目風格的對比 2.1莊重沉穩的儀式感 2.2詼諧幽默的既視感 3嘉賓陣容的分歧 3.1思想碰撞的包容性 3.2文化融合的開放性 《非正式會談》如何後來居上 ————評析同類型節目的發展走向 當今傳統綜藝節目在網絡綜藝的衝擊之下已舉步維艱,力求開拓創新才能在視聽洪流之下得以立足,而《非正式會談
  • 高分綜藝《非正式會談》,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推薦
    入坑的《非正式會談》第三季成員集體照「非正式會談」?因為《非正式會談》在微博上的粉絲和在B站上的粉絲特別多,我的愛好圈跟這些粉絲又有很多重疊,所以我也非常喜歡這個節目。但又因為我處在這個愛好圈裡,所以不是特別清楚路人的評價和關注度。有很多人推薦這個節目。
  • 《非正式會談》——了解各國文化
    《非正式會談》——了解各國文化隨後視頻中也給出解釋,在彈幕中,看到了好幾條「我在《非正式會談》裡看過」這樣的評論,在加上一位朋友瘋狂的給我安利這部綜藝,於是乎就想看看這是怎樣一部綜藝。《非正式會談》於2015年4月24日開播,現在已經是第六季了,在綜藝裡算是季數比較長的了。
  • 我是非正式會談,這是我的簡歷.
    而這一切,得益於一千多年前的一場神秘會議——非正式會談。參加會談的,是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的青年們,他們代表著各自的文化和觀點。在會議中,文明在碰撞中產生火花,誤解和歧視在討論中被消解。帶著for human ,for peace的信念,他們的每一次發聲,都有可能改變地球的命運。
  • 《非正式會談》——了解各國文化
    隨後視頻中也給出解釋,在彈幕中,看到了好幾條「我在《非正式會談》裡看過」這樣的評論,在加上一位朋友瘋狂的給我安利這部綜藝,於是乎就想看看這是怎樣一部綜藝。《非正式會談》於2015年4月24日開播,現在已經是第六季了,在綜藝裡算是季數比較長的了。
  • 《非正式會談》:以赤誠之舉交流文化,以熱忱之心擁抱世界
    一路走來,和《非正式會談》同類型的綜藝節目相繼淘汰,並且有著國外同類型節目的比較,但《非正式會談》並沒有認輸。截至目前為止不僅僅是在豆瓣評分上平均保持在9分以上,作為一檔產自地方衛視的節目還奪得了各種網絡綜藝獎和官方國家評獎,得到了大眾和業內專業人士的一致認可。
  • 《非正式會談》文化綜藝節目,在快樂中學習,國與國的文化交流
    從2015年開始到現在的《非正式會談》,依然是一部比較熱火的綜藝節目。該綜藝是有許多不同國家的人一起組合起來交談的節目,其中個個國家代表人的顏值都很高。這個綜藝主要給大家帶來許多不同國家的知識和文化以及對其他國家更深入的了解。
  • 非正式會談 | 有顏值有深度有笑點,不看後悔的綜藝
    在泛娛樂化的時代,各種綜藝節目井噴式增長,養成選秀類、田園輕鬆類、歌舞擂臺類……各種類型層出不窮。然而,在資本裹挾的今天,為了獲得利益而忽略節目本質,炒作、同質化、庸俗化等等問題也相繼而來。而《非正式會談》這檔綜藝就像一股清流,人氣和口碑並存,始終堅持節目的初心。
  • 《非正式會談》這檔綜藝已做到第五季:大幅度轉變受眾對他國人的認知
    2015年4月起,由湖北衛視孵化的、一檔名為《非正式會談》的全球文化交流類綜藝節目低調進入觀眾視野。該節目成員包括各國嘉賓代表11位和主席團成員4人。節目環節由「全球文化相對論」和「提案環節」兩部分組成,前者主要從某個熱點切入,談論11位代表所在國家的一些文化特點;後者則拋出的是最近國內文化的爭議觀點,讓11位各國代表就此辯論。
  • 《非正式會談5》收官在即 楊迪大喊不舍
    《非正式會談》《非正式會談》第五季即將於8月2日晚八點播出第12期。大左、楊迪、陳超與11位外國嘉賓,將圍繞各國學校的宿舍文化與展開探討,更有代班秘書長熊浩到場,金句頻出,高情商言論引發全場點讚。國內大學中的「鴛鴦樓」雖然常見,但住在國外的男女混住宿舍就是另外一種體驗了。被網友稱為「快樂源泉」的天樂,激動地分享了一段關於洗澡的尷尬經歷,引發全場爆笑。副會長楊迪隨後也講述了自己因為「違禁物品」與宿管阿姨產生的糾葛,究竟這件費盡心思藏起來的物件是如何被發現的?楊迪又是如何應對這場在所難免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