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季均分9.1的《非正式會談》:一檔被低估了的「非現象級」綜藝

2021-01-08 娛樂獨角獸

文 | 翟笑千

「《非正式會談》到了要暫時跟大家告別的階段。」

「無論我在哪裡,都會代表中國和中國文化,告訴大家中國有多棒。」

「希望疫情儘快過去,早日和你們面對面坐在一起。」

在會長大左、副會長楊迪和各個嘉賓的暖心道別下,《非正式臥談》宣告收官,這意味著《非正式會談》第六季(上)也暫告一段落。

眾所周知,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諸多節目線下現場錄製按下暫停鍵,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棲於雲上的娛樂內容形式,《非正式會談》也不例外。順應時勢,節目反應迅速地推出了特別節目《非正式臥談》,以遠程錄播的方式,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代表於線上召集在一起,在特殊時期繼續帶領屏幕前的觀眾了解各個國家的文化、辯證看待身邊事物,並為大家帶來歡樂。

隨著《非正式臥談》這一全新節目形態的開發及成功收官,《非正式會談》IP的靈活性與長尾效應再次引起市場思考:一檔「非現象級」的綜藝節目,為何能成為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特殊現象」?

從「會談」到「臥談」,《非正式會談》的變與不變

「雲非正搞不搞?商量下?想看啥?」2月13日,大左在微博中的一句發問,為《非正式臥談》的推出埋下了伏筆。

「隨便搞,你們一起嘮嗑就好看」「要不就把每一季的代表都請回來跟大家嘮嘮嗑」「雲聊天,玩遊戲」……在會長大左的提議和粉絲們的熱烈響應下,節目組製作了6期《非正式臥談》,通過雲錄製線上連線的方式,以各國嘉賓的視角為主記錄了一場場「疫情日記」。

眾所周知,《非正式會談》共分為提案和全球文化相對論兩個環節,圍坐一起的嘉賓互相交流,或分享或了解、或認可或接納彼此。而棲於雲上的《非正式臥談》因自身模式的特殊性也在變與不變間有了更多嚼頭。

當「會談」變成「臥談」,最直觀的是節目形式發生了改變。相比《非正式會談》的棚內錄製,《非正式臥談》的形式更為靈活且更貼近觀眾,在網際網路的連接下,基於各國嘉賓鏡頭所呈現的錄製空間無疑有所擴容,且因鏡頭裡的空間多為生活場景,因此整個節目的質感也更為真實。

內容方面,因錄製空間被延展,所以節目既邀請了一些深受粉絲喜愛的老代表返場,如華波波、唐小強、天樂等人,也相應增加了如疫情分享、環境展示、當地美食製作等內容。觀眾足不出戶即可通過鏡頭更具像化地了解各個嘉賓,以及更具現場感地看到世界、了解世界各國的文化和飲食等習慣。

而從感官上來看,《非正式會談》一直以來的「迷人」之處便包括節目中各嘉賓之間如鄰似友的融洽關係,無論是會長大左、副會長楊迪、書記官陳超、秘書長陳銘,還是偶爾代班的熊浩老師和李松蔚老師,以及各國家代表,這些非明星也非流量,且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輕人們坐在一起暢聊彼此與世界,在多元觀點的碰撞中相互了解、互相靠近,這種長久相處的親密關係早已令他們成為能夠理解彼此的真正的朋友。

此次「會談」變「臥談」,許久未見的嘉賓們感情更是被進一步放大,屏幕前觀眾也會因視覺上的實體感而切身感受到各國嘉賓間的相處,感受到一群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朋友,心與心的近距離,這種不因地理位置而疏遠的關係,將哪怕是瑣碎的日常閒聊都變得鮮活有趣。

因此,在諸多變化下,其實也能更深刻感觸到《非正式臥談》的出現,既使得節目內容變得更為靈活又不失趣味性和親切感,也延續了內容的生命力,在變化中保持了《非正式會談》不變的核心:多元、平等、包容的對話。

多元化、包容性、責任感,長壽綜藝的「保鮮秘籍」和「社會擔當」

「用90分鐘的進度條,打破認知的結界,發現新世界的入口!」

2015年4月,由湖北衛視打造的《非正式會談》首播,彼時無人會去設想這檔節目能走多遠,更無人能預知到它會走到第六季。但事實是,無論是前四季還是從第五季有了B站聯合出品以來,《非正式會談》每季豆瓣評分都保持在9分高分線上下,第六季也不負眾望地拿下了9.1的高分。

市場上欲給觀眾帶來新的角度和觀點,打破其固有認知的節目並不少,但《非正式會談》的可貴之處在於它的「異色」:不問結果,不求答案。

可以看到,從首季開播至今,《非正式會談》給觀眾帶來了無限歡樂,且能在娛樂之外讓觀眾收穫「乾貨」。僅第六季議題來看就有太多可圈可點之處,諸如「原著黨就一定比影視黨高級嗎」「只想曖昧不想戀愛的我,正常嗎」或「關注的博主發廣告,我反感想取關,這樣的心態有問題嗎」「如何確定一份工作是自己喜歡並能一直堅持下去的」……有關個人喜好、感情、工作等個個貼近年輕人生活的話題,嘉賓們從各自立場出發進行辯論,沒有明確的對與錯,但這種多國多人且平等包容的討論,卻極大程度地豐富了觀眾的認知視角。

又如《非正式臥談》的收官期中,各國嘉賓分享自己曾經的工作經歷,天樂十二歲時在蘇梅島做行李員做到身體不適,強哥初一時做攝影師助理被打,而Oo高中時已經在為自己的簡歷做準備了,奶茶店打工、教英文、做宿管等經歷都成為他在美國找工作的加分項。但簡歷好就一定是件好事情嗎?嘉賓們又圍繞這一話題分享了各自的觀點,最終不同的聲音和經驗為鏡頭前即將踏進校園的觀眾做了總結建議,即找什麼樣的工作就要寫與之相匹配的簡歷、合理寫簡歷很重要。

諸如這樣的小知識和人生經驗,其實很難在學校、書本裡或者日常生活中了解學習到。這也是《非正式會談》的另一大「迷人」之:既有無所不聊的多元話題,又能緊貼年輕人生活,以平等、包容和不設限的姿態,帶大家藉助別人的觀點來開拓自己的視野和格局。

與此同時,《非正式會談》也在身體力行地踐行著自己的價值觀與責任感。如節目第15期,正值「特殊畢業季」,在會長大左的帶領下,非正男團貼心地分享了各自的校園經歷、畢業心情和盡力的社會歷練,為學生朋友們在線解惑,並送去祝福和鼓勵。

其中,薩沙支持大家直面困境,認為有挑戰更精彩;表功必以「你們肯定不是最差的,世界上有很多無法想像的難過」為觀點給大家加油打氣;秘書長陳銘更是針對「不知道該不該選擇跨專業讀研」的問題給出了實用建議:要綜合自己的喜好、擅長以及社會的需求去進行選擇,但不要擔心變化帶來的機會成本,猶豫不決才是唯一的浪費。這些真知良言極大地喚醒了鏡頭前處於各種迷茫狀態的朋友迎接未來的信心。

又如疫情期間,為了讓大家了解各地的真實狀況,《非正式臥談》每期開頭會長大左都會和代表們聊聊各自國家的近況。而在節目外,工作人員不但連線了重點區的代表,提醒他們注意防護,且為身在南非的寧大人寄去了200個口罩,以緩解寧大人一家四口口罩緊缺的情況,功必揚和家人也收到了節目組的健康包。

或許,正是因為擁有這種對各國多元文化尊重、包容的底層邏輯,年輕、平等、多元、包容和不設限的姿態,以及對全球視野屬性的責任與擔當,歷經六年風雨的《非正式會談》得以守住觀眾心中高分良心綜藝的位置。

《非正式會談》共情與共鳴背後,電視節目的年輕態、國際化思考

「哪一句話,可以激怒你們國家的人?」

「你們國家古代奇葩的審美標準?」

「各個國家的夏天有何特色?」

作為一檔努力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發現差異機會的「Peace&love」節目,《非正式會談》除了每期議題上足夠貼近生活貼近年輕人外,其區別於同類型節目的最大不同之處便在於「全球視野」。節目中的嘉賓來自各個國家、各行各業,攜帶著不同文化背景和價值觀體系的烙印,這樣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彼此眼中的世界,簡直不要太漲見識了。

如第在第六季第二期聊到了「地域歧視」相關話題,就「哪一句話,可以激怒你們國家的人?」這一全球化議題,義大利代表示千萬不要對義大利人說「我們去吃菠蘿披薩吧」,因為在義大利人看來菠蘿和披薩是不合理的搭配,不能同時存在,說菠蘿披薩是對義大利文化的不尊重;俄羅斯代表表示,俄羅斯人聽到「美國人贏得了二戰」會很生氣,因為他們為了抵抗法西斯入侵幾乎失去了一代男性,這是他們的民族情結所在;泰國代表則表示千萬不要對泰國女生說「how much」,因為在泰國人看來這句話 輕浮且敏感,是對女性的不尊重。

身處不同文化的各國代表們,他們的視角、理念和觀點的多元,都是基於豐厚的國別文化,在討論的過程中,各種文化和思想會發生碰撞,也會因落腳在當下社會問題而有所總結和升華,且無論是何觀點,背後的價值觀是正確向上的。

更重要的是,一個個看似是小切口的議題,放在全球化背景下卻是各國文化的碰撞,而觀眾也可以在一片愉悅的聊天式討論中,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或習俗。可以說 ,《非正式會談 》既是以一種老友聊天式的感覺呈現著不同國家和文化,也是在以一種國際化的視野尊重著每一種文化,開拓視野、消減偏見、啟發新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主辦,B站作為合作平臺參與了「第三隻眼看中國」國際短視頻大賽,面向全球短視頻創作者開放的該活動,欲通過全球關注中國人士手中的鏡頭,來講述外國人眼中的中國與世界交往的時代故事,表達心中對當代中國人與中國事的認知和看法。《非正式會談》的代表們如功必揚、鍾逸倫、歐陽凱、穆小龍、孟傑明等人紛紛參加了該活動,並錄製相關短視頻以展現自己眼中的中國及感受。

非正代表們參加活動其實是意料之內的事,節目中來自不同國家、代表不同國家文化的他們,有太多個體的獨立與差異性,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在通過《非正式會談》讓各個國家的年輕人更加了解中國,也讓中國更加了解世界。正是他們這份對自己國家和中國的熱愛,給各國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多維度看世界、認識世界的文化場域,也因為他們的真情,觀眾更能獲得情感共鳴。

總的來看,在綜藝節目市場呈井噴式增長,類型層出不窮、質量參差不齊的當下,行至第六季的《非正》從初創、摸索,到變動、完善,再到如今的網絡融合,一路探索前行的該節目以有樂趣、有營養、有思考的姿態演繹了「長壽綜藝」的另一種成長路徑。

若以流量論來做衡量標準,《非正》顯然不是所謂的「現象級」,但作為湖北衛視的一檔立意創新、製作用心的原創全球文化交流節目,其立足於知識性、全球化的視野,以及所帶來的社交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傳播上的價值,卻足以成為中國電視市場化繁求簡、回歸內容本真的一大現象。

相關焦點

  • 從《非正式會談》看非頭部衛視的生存「窘況」
    網視導讀:作為一檔歷經三季,豆瓣平均分高達9.0的綜藝,《非正式會談
  • 神仙綜藝之非正式會談
    今天,我要給你們推薦一個下飯綜藝它是一部集合了全球文化、知識搞笑還有顏值的脫口秀綜藝它就是——非正式會談《非正式會談》是一檔全球文化相對論節目,於2015年4月23日開播,前四季由湖北衛視打造,第五季由嗶哩嗶哩與湖北衛視聯合打造,節目由11個不同國家的青年和4個主持人圍繞熱點話題和青年關注的問題進行討論,節目充滿國際、青春、偶像、幽默、智慧等元素。
  • 中國第一檔靠粉絲養活的綜藝——非正式會談
    《非正式會談》第五季真的來了《非正式會談》?這是什麼節目?在國產綜藝遍地開花的背景下,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節目。雖然受眾率不是很廣,但是只要在微博、豆瓣這些平臺上隨意搜索一下,會發現看過的人紛紛變成「自來水」,花式安利。
  • 《非正式會談》:一種更「有機」的綜藝模式
    隨處可見的屏幕,綜藝總能輕而易舉留住人們的遙控器,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綜藝延展的話題也比其他類型節目要廣泛得多。說綜藝節目開啟「霸屏模式」一點也不為過。視頻網站的興起,與電視頻道共同為綜藝的成長培養了優渥的土壤。面對如此競爭的激烈,衛視綜藝節目如何立足?《非正式會談》用二線衛視的非主流,用綜藝+文化的非典型,詮釋了一種更有機的綜藝模式。
  • 《非正式會談》停播 是誰殺死了8.9分的綜藝?
    2014年7月韓國JTBC播了一檔名叫《非首腦會談》的節目,三位主持人和十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小哥哥們坐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家長裡短,中國代表張玉安憑藉「三觀正的愛國播音腔」收穫中韓無數迷妹,他向全世界安利中國的新樣貌,擺脫各個國家對中國的偏見。
  • 高分綜藝《非正式會談》,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推薦
    入坑的《非正式會談》第三季成員集體照「非正式會談」?——這是一檔什麼節目?名字如此拗口。主持人大左、楊迪?——這都是誰啊?嘉賓外國人?——外國人能做些什麼節目?可能很多人看到這檔節目時,心中浮現的會是上述的想法,但其實,這是一檔非常有魅力、嚴肅又搞笑的綜藝節目,別看主持人可能沒什麼名氣(?),裡面的外國人特別好玩。
  • 《非正式會談》停播 到底是誰殺死了8.9分的綜藝?
    2014年7月韓國JTBC播了一檔名叫《非首腦會談》的節目,三位主持人和十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小哥哥們坐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家長裡短,中國代表張玉安憑藉「三觀正的愛國播音腔」收穫中韓無數迷妹,他向全世界安利中國的新樣貌,擺脫各個國家對中國的偏見。
  • 《非正式會談》衝!
    最近幾年國內的綜藝節目之多,可謂是眼花繚亂。各種類型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各大衛視做不到。親子類、相親類、競技類、養成類……在各類綜藝節目競爭這麼激烈的情況下,各個節目組都在卯足了勁兒在請各種大咖、流量,可是有一檔節目卻另闢蹊徑。
  • 我是非正式會談,這是我的簡歷.
    而這一切,得益於一千多年前的一場神秘會議——非正式會談。參加會談的,是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的青年們,他們代表著各自的文化和觀點。在會議中,文明在碰撞中產生火花,誤解和歧視在討論中被消解。帶著for human ,for peace的信念,他們的每一次發聲,都有可能改變地球的命運。
  • 《非正式會談》:窮到要飯的綜藝,季季高分
    有這麼一檔談話類節目。宣傳不多,口碑極高,死忠很多。再多點提示。節目組很窮,差點第五季都開播不了,這次抱上了金主才順利和大家見面。說到這裡,很多粉絲該猜出來了——《非正式會談》一款低調的寶藏節目,前幾季都維持在9分+。
  • 高口碑綜藝回歸!《非正式會談》第五季今晚八點B站上線
    由嗶哩嗶哩與湖北衛視聯合打造的全球文化交流節目《非正式會談陳銘老師作為「全中國最會說話的男人」,近期頻上熱搜,在《非正式會談》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他涵養、風度、紳士、溫柔,有勝負心和不罷休的鬥志,也經常展現出自己鮮為人知的一面,會油膩膩地比心、會深情唱歌、偶爾也會「開車」。
  • 豆瓣高分冷門綜藝《非正式會談》外國人用中文搞事情
    今天要為大家安利的是我最愛的豆瓣冷門高分綜藝《非正式會談》。《非正式會談》是一檔外國人用中文搞事情(siao)的全球文化相對論熱辣脫口秀節目,每期十一個不同國家的青年圍繞熱點話題和青年關注的問題進行討論,帶著彼此的言值(偏見)和顏值(刷臉),配合挑事的大左、楊迪、陳銘、陳超四位司機(補刀專業戶),出演一場互相傷害的大戲。
  • 《非正式會談》這檔綜藝,如何改變受眾對他國人的認知?
    ……這些奇妙的冷知識,有一檔好玩的節目可以系統性地幫你去get到,無論是你真正想要獲得冷知識背後的熱思考,還是想要在朋友面前顯擺一下。2015年4月起,由湖北衛視孵化的、一檔名為《非正式會談》的全球文化交流類綜藝節目低調進入觀眾視野。該節目成員包括各國嘉賓代表11位和主席團成員4人。
  • 《非正式會談》活該你火不了
    然而,總有一些團體,非要逆時代潮流,別人都在努力變紅變火,他們卻偏要躲在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沒有幾個觀眾留得住。對,說得就是你,《非正式會談》。說到《非正式會談》,相信很多人肯定不了解,畢竟這是一檔不思進取自甘墮落的節目,雖然已經做到了第五季,但是全部前四季加起來的人氣還不如人家《奇葩說》《吐槽大會》高呢,你說這都不爭氣到什麼程度了。
  • 《非正式會談》:以赤誠之舉交流文化,以熱忱之心擁抱世界
    一路走來,和《非正式會談》同類型的綜藝節目相繼淘汰,並且有著國外同類型節目的比較,但《非正式會談》並沒有認輸。截至目前為止不僅僅是在豆瓣評分上平均保持在9分以上,作為一檔產自地方衛視的節目還奪得了各種網絡綜藝獎和官方國家評獎,得到了大眾和業內專業人士的一致認可。
  • 楊迪「安利」《非正式會談》:是真的好看!
    原標題:楊迪「安利」《非正式會談》:是真的好看!   5月26日,微博娛樂綜藝視頻大V「理娛打挺疼」發布了一條綜藝推薦相關微博,9條綜藝推薦中並未看到湖北衛視《非正式會談》的身影。
  • 《非正式會談》第三季人氣高漲,繼續釋放正能量
    然而在12月第三周的榜單之中,橫衝出一匹黑馬,將以上的王牌綜藝「掀翻在地」,直奪豆瓣綜藝榜榜首,它就是《非正式會談3》。《非正式會談3》開播後,評分立刻上升至9.8。在「TV中國微博微信影響力排行榜」中,《非正式會談》超越湖南衛視老牌綜藝《快樂大本營》,排在《天天向上》之後躍居第六。在取得如此佳績的背後,《非正式會談》究竟擁有怎樣的獨特吸引力?
  • 《非正式會談》第六季上線 非正男團觀點新升級
    網易娛樂1月17日報導 由嗶哩嗶哩與湖北衛視聯合打造的全球文化交流節目《非正式會談》第六季(上)將於1月17日20:00正式上線B站。作為一檔陪伴粉絲走過五年成長時光的節目,《非正式會談》的驚喜回歸,引發無數網友真情流露:寶藏綜藝終於回來了。
  • 《非正式會談》停播 第五季遙遙無期 但「愛非」們仍苦苦等候
    不過特別的是,在那條熱門微博下面,清一色的都是「愛非」在安利他的另外一檔節目——《非正式會談》。是的,喜愛看《非正式會談》的粉絲們一直以來被節目組親切的稱做「愛非」們。如今即使《非正式會談》已經停播幾乎快兩個月了,難得的是仍舊有那麼多的「愛非」在愛著這個節目,在等它回來。
  • 非正式會談 | 有顏值有深度有笑點,不看後悔的綜藝
    在泛娛樂化的時代,各種綜藝節目井噴式增長,養成選秀類、田園輕鬆類、歌舞擂臺類……各種類型層出不窮。然而,在資本裹挾的今天,為了獲得利益而忽略節目本質,炒作、同質化、庸俗化等等問題也相繼而來。而《非正式會談》這檔綜藝就像一股清流,人氣和口碑並存,始終堅持節目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