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積極進步,努力拼搏,變紅變火,不再是貪慕虛名,而是證明自己的方式。
然而,總有一些團體,非要逆時代潮流,別人都在努力變紅變火,他們卻偏要躲在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沒有幾個觀眾留得住。
對,說得就是你,《非正式會談》。
說到《非正式會談》,相信很多人肯定不了解,畢竟這是一檔不思進取自甘墮落的節目,雖然已經做到了第五季,但是全部前四季加起來的人氣還不如人家《奇葩說》《吐槽大會》高呢,你說這都不爭氣到什麼程度了。
那該介紹也得介紹啊。
《非正式會談》這個節目,就是匯集一幫會正常人類,說一些非正常的話題,然後得出一些非正常的結論,最後,這個節目非常正常地保持低收視率。
所以,我就奇了怪了,這是什麼精神?那就是——絕不與其他任何綜藝節目爭流量的國際主義精神——畢竟我們匯集了那麼多國家的國際友人嘛。
看了第四季,作為一個非正常粉絲,我表示非常恨鐵不成鋼。
你看人家的節目都怎麼取名的,走搞笑、接地氣路線的就叫《吐槽大會》《奇葩說》等,走高大上路線的就叫《朗讀者》《一本好書》等,你再看看你們,非要叫什麼「非正式會談」,會談吧,似乎沾點高大上的邊兒,但是一「非正式」立刻就low了,「非正式」吧,似乎有點接地氣,但是加上「會談」,立刻又讓人敬而遠之了。
明白了吧?你們定位就是上下不靠,高不成低不就的,跟想找對象的那些剩男剩女似的,想左右逢源,結果左右為難。
要我說,你們就叫「非正常人類研究中心」算了,或者叫「重口味」,又或者叫「神經病人歡樂多」「全球極品匯」之類的。
別以為我信口胡說啊,不信你看看這裡都是些什麼人。
首先出場的是喜歡吃粉筆、菸灰還喜歡被欺負的泰國小哥,天樂。
泰國小哥不正常一點也就算了,你再看看在《奇葩說》裡一本正經好為人師的陳銘老師,在這裡居然都變成了這種形象,你相信?
當然,還有天然符合非主流形象的副會長楊迪。
陳銘老師在《奇葩說》裡所塑造的形象,在這一刻毀於一旦。
《奇葩說》雖然自稱「奇葩」但也只是說說而已啊,但你看這裡,連陳銘都已經控制不住自己體內的「奇葩之力」了,乾脆,這個節目把「奇葩」兩個字搶來算了,就叫「奇葩會談」吧,畢竟第五季《奇葩說》的BBK都在這裡,搶個「奇葩」之名也沒啥說不過去的吧。
但要說都是奇葩,那也有點說不過去,畢竟這裡還有顏值擔當陳超,和眾多帥哥如小貝、寧大人、薩沙、功必揚、大左等。
那麼,問題還是來了——既然搞笑能力這麼強,那為什麼這個節目那麼涼?
總得找個背黑鍋的是不?那賴誰?就賴楊迪!
你看,有這麼高熱度的微博,也不給《非正式會談》打個廣告。不賴他賴誰?
既然給節目改名字多半改不了,又拉不來有錢的贊助商給掏錢宣傳,那麼只能內部挖潛了。內部誰最火?當然是會長大左啊。所以黑鍋誰來背?那必須是副會長咯。(什麼?你還想賴會長?你想不想混下去啦?)
算了,我也是非正常操心,可能也是看這些「非正式人類」看得也變得「非正式」了。
最後還能怎麼辦呢?如果你們還是火不了,那我只能放你們的集體照自己嗨一下了。
哼。
期待第五季咯。你們能不能快點呀。當五毛挺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