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2021-02-13 歷史人物傳記

小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又稱小橋,名喬倩,橋公(《三國演義》中稱為「喬公」或「喬國老」)之幼女,大喬之妹,周瑜的妻子。正史《三國志》對於小喬的記載極少,只記述了小喬「國色也」,是廬江的喬公之女,嫁給了周瑜。其他關於小喬的描述大多出於後人的想像。小喬為周瑜妻,墓在縣城大西門,真武觀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住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臺、列臺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小喬比大喬要好一些,她與周瑜過了八年的夫妻生活。周瑜是孫策的好朋友,結婚那年他二十四歲,小喬十六歲。周瑜也是當世英雄,孫策死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弟弟孫權託給他和張昭。周瑜容貌俊秀,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小喬和周瑜的結合應該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以至於北宋的蘇東坡還感慨地寫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可惜「羽扇綸巾」的周瑜敵不過也是羽扇綸巾的諸葛亮,為了荊州的借還問題,諸葛亮活活氣死周瑜,不知諸葛亮後來到周瑜靈前弔孝的時候,小喬是何感慨。反正從此後,小喬應該是:「香冷金貌,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傷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 (18 歲 ) ,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大小喬,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堪稱美滿姻緣了。郎才女貌,諧成伉儷,當然兩情相愜,恩愛纏綿。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實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歲,大喬是十八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後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官渡,孫策正準備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三年的夫妻生活。當時,大喬充其量二十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悽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小喬和周瑜情深恩愛,生活在一起,隨軍東徵西戰,並參加過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二年,「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在這十二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勳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準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年僅三十六歲。這時,小喬也不過三十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美人命薄,二喬在如詩如畫的江南,過著寂寞生活。吳黃武二年小喬病逝,終年四十七歲。明人曾有詩曰:「悽悽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小喬墓有封無表,平地起墳,漢磚砌成。到1914年,嶽陽小喬墓上還有墓廬。現在尚有刻著隸書「小喬墓廬」的石碑。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宋]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菩薩蠻·畫樓影蘸清溪水

[宋] 辛棄疾

畫樓影蘸清溪水。歌聲響徹行雲裡。簾幕燕雙雙。綠楊低映窗。曲中特地誤。要試周郎顧。醉裡客魂消。春風大小喬。

鷓鴣天·詩變齊梁體已澆

[宋] 劉克莊

詩變齊梁體已澆。香奩新制出唐朝。紛紛競奏桑間曲,寂寂誰知爨下焦。揮彩筆,展紅綃。十分峭措稱妖嬈。可憐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敵小喬。

清平樂·梅兄梅弟

[宋] 無名氏

梅兄梅弟。桃姊並桃妹。爭似月臨雙女位。吉夢重佔蛇虺。小喬應嫁周郎。雲英定遇裴航。會有九男事帝,誰誇七子成行。

詠七姊妹花

[明] 楊基

紅羅鬥結同心小,七蕊參差弄春曉。
儘是東風兒女魂,蛾眉一樣青螺掃。
三姊娉婷四妹嬌,綠窗虛度可憐宵。
八姨秦國休相妒,腸斷江東大小喬。

送判院楊道夫

[宋] 釋寶曇

君詩如周郎,年少新將兵。
阿瞞不及語,夜半火到明。
金屋小喬在,國色傾人城。
不見今十年,詩已如此成。
愈談聽愈好,俗間未能評。
石渠苦無詩,日者上意傾。
西南老臣去,不復聞姓名。
公今賦渝州,將與山月鳴。
亦須慰華發,過家濯塵纓。
我有一紙書,山林為子情。
黃金作人累,珍重煩寄聲。

相關焦點

  • 詩詞故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的這首豪邁瑰壯的詞,勾勒出了一個亂世之英豪周朗的形象。今天我們就講一下周瑜和小喬的故事。
  • 遙想公瑾當年
    《赤壁懷古》裡寫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這個「當年」,有兩個解釋:一是「過去某一時間」,一是「正當年華,指身強力壯的時期」。哪個意思更合理些?     講作「正當年華」,要好些。     如果只是個表示時間的狀語,「公瑾」二字,似乎就是多餘的,直接說「遙想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就好。
  •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可我認為也有個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在《赤壁懷古》中寫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關於摺扇的起始史考不一,但我想不管始於何時,應是文人墨客為彰顯儒雅而衍生出來的一種玩藝。他們借鑑冊頁之形加以扇柄扇骨,然後在上面題詩作畫言志寄情,確是一種雅賞之物。
  • 《遙想公瑾當年》系列小說之四:戲子(下)
    黑色的「趙」字底下,趙雲一身白袍,長身玉立,恍若公瑾站在那裡。趙雲長相俊美,心思簡單,武功不在關羽之下,若是能夠多讀兵書,便與公瑾在伯仲之間。當日在江東,趙雲與公瑾,也頗多相惜之意,只是各為其主,不便深交,公瑾一直深以為憾。不知道在趙雲心裡,會不會也有些許遺憾?
  • 遙想公瑾當年——念奴嬌·赤壁懷古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都說蘇軾不屑柳永,不過,蘇軾或許真正把這柳永放在心上。否則,豪興如他,又怎會願意將自己的詞與柳永的相比?他真正介意,有一次他問一位善歌的幕士,自己的詞和柳永的詞相比怎麼樣?
  • 周瑜小喬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我做了一個夢,夢到他對我說「小喬,我回來了。」很多年後,當我再次提筆寫下周公瑾這三個字,卻是潸然淚下,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其實他離我而去屈指數來已經五六年了。曲有誤,周郎顧。
  • 《遙想公瑾當年》系列小說之四:戲子(上)
    公瑾順著院子的石子路向前走,陽光落在他的臉上,他險峻的五官更加料峭,像冬季裡最冷的某一天。我從開始認人就認識他,他要麼與我的哥哥們在一起,要麼和小喬一起來看大嫂,要麼在節日時來給國太和母親問安。他總是面含微笑,溫文有禮,乾淨利索地挑出我劍招的缺陷。像今天這樣沉默,隱忍,欲言又止的公瑾,我是第一次看到。我猜,公瑾遇到了難題。
  • 許桂林| 遙想公瑾當年(歷史人物)
    遙想公瑾當年宿  州|許桂林周瑜,字公瑾,是三國早期最著名的人物。他是安徽廬江舒城人。學者易中天評價他八個字:帥哥、良友、名將、忠誠。他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對軍事形勢的預測,對戰略戰術的運用,以及博釆眾議,果斷決策的胸懷,在三國時代,都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他從21歲起追隨孫策,平定江東,直至赤壁大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 周瑜36歲時英年早逝,美若天仙的小喬結局如何?下場之慘超乎想像
    作為周瑜的對手,劉備也對劉備讚賞有加,「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周瑜真正的死因是患重病去世,年僅36歲。那麼,大家想過一個問題沒有,周瑜去世後小喬最終的結局如何?「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小喬嫁周瑜,成就一段千古佳話,周瑜英年早逝後小喬哪裡去了 ?
    小喬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後世有非常多的詩詞歌賦涉及到小喬。但奇怪的是,正史《三國志》對小喬的記載則非常簡略,以至於很多事情語焉不詳。有哪些語焉不詳呢?其一,大喬小喬的父親「橋公」究竟是袁術麾下的大將橋蕤,還是東漢的太守喬玄,或者是別人,不太清楚。其二,小喬是周瑜的正妻還是小妾不太清楚。
  • 公瑾
    在三國人物當中,公瑾無疑是個最得女性喜愛的人物,他沒有孔明怎麼偉大,也沒有呂布那麼卑鄙,有的只是纏纏綿綿的感覺和壯志未酬的感慨
  • 小喬與周瑜並非情投意合,她只不過是周瑜的戰俘,還被剝奪了自由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周瑜36歲殞命,妻子小喬貌美如花,剩下的日子如何度過?難以想像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首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寫盡了周瑜年少得志,風流倜儻。有史書記載周瑜二十五歲周瑜跟隨孫策攻取廬江的皖城而得大小喬兩美女,當時大喬二十歲,小喬只有十八歲,大喬嫁與孫策,小喬嫁與周瑜。
  • 周瑜36歲死後,美若天仙的小喬下半生如何度過?結局太心酸!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杜甫在赤壁寫下的一句千古名句,如果當年赤壁大戰,周瑜沒有乘著東風作戰,那或許戰爭的結局便是曹操獲勝,連小喬大喬這兩姐妹都要被曹操關進銅雀臺了,幸好,周瑜勝了,小喬也不必被曹操擄去,然而兩年後,周瑜就因病去世了,周瑜死後,小喬的結局又是怎樣?
  • 守望公瑾| 小喬一醉千年
    念當年各路大神,群英薈萃劍鋒爍,周郎亦佐江東明君美名卓。文能安邦,武亦定疆廓,風流倜儻青年才俊傲三國。揚眉淡看戲烽火,奇謀險兵、運籌帷幄,羽扇綸巾英姿闊,東風染赤壁,一抹胭脂色。亂世塵灰轉眼沒,惜星隕落似流火,常憶當年,彈指檣櫓破。大江東去浪淘盡,風雲聚散任評說。
  • 三國演義中,容貌傾城的大喬小喬,最後結局如何?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大喬小喬都不陌生,她們是一對傾國傾城的姐妹花,她們是那個徵伐時代裡難得的一縷婉約。她們都是當時宛城橋公家的姑娘,大姑娘大喬最後嫁給了大將軍孫策,小姑娘小喬嫁給了大都督周瑜。其實,在大喬、小喬出嫁的時候,孫策和周瑜的名氣並不大,周瑜那時候也只不過是孫策身邊的中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