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公瑾當年

2021-03-05 潘老師的語文課堂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 關注潘家文 謝謝您的關注,謝謝您的分享!

 《赤壁懷古》裡寫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這個「當年」,有兩個解釋:一是「過去某一時間」,一是「正當年華,指身強力壯的時期」。哪個意思更合理些?

 

    講作「正當年華」,要好些。

 

    如果只是個表示時間的狀語,「公瑾」二字,似乎就是多餘的,直接說「遙想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就好。跟辛棄疾的句子「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一樣,「當年」就是「那一年」,只是個虛詞。

    

    講作「正當年華」,就有了動作意味,陳述的對象是「公瑾」,強調了他的年輕。不然,遙想公瑾那一年啊,小喬剛嫁過來——陳述對象似乎變成小喬了。

 

    與之相關的,不少人講「小喬初嫁了」,說是「以美人襯英雄」。這個也不太準確。如果寫美人之美,寫美人如何傾慕周瑜,還勉強說得過去,為何單寫「小喬初嫁了」,突出時間呢?好像這句,才應該是表示時間的狀語。

 

    當年,是動作,突出強調周瑜的年輕,正當年華。小喬初嫁了,是補充說明周瑜的年輕——小喬才嫁過來沒多久。

 

    最重要的是,只有突出周瑜的年輕,正當年華,才照應得了後文蘇軾的悲嘆,「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蘇軾為什麼想到周瑜?蘇軾眼中的周瑜是什麼樣的?他看不到周瑜的智謀算計,忽略掉周瑜抗曹的艱辛,也不管孫劉聯軍的內部矛盾,他寫出來的周瑜,概括起來,就一句話:他怎麼那麼年輕,那麼輕鬆灑脫,就創下了千古傳誦的功業啊!

 

    各位讀讀,看是不是。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相關焦點

  • 《遙想公瑾當年》系列小說之四:戲子(下)
    黑色的「趙」字底下,趙雲一身白袍,長身玉立,恍若公瑾站在那裡。趙雲長相俊美,心思簡單,武功不在關羽之下,若是能夠多讀兵書,便與公瑾在伯仲之間。當日在江東,趙雲與公瑾,也頗多相惜之意,只是各為其主,不便深交,公瑾一直深以為憾。不知道在趙雲心裡,會不會也有些許遺憾?
  •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小喬和周瑜的結合應該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以至於北宋的蘇東坡還感慨地寫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可惜「羽扇綸巾」的周瑜敵不過也是羽扇綸巾的諸葛亮,為了荊州的借還問題,諸葛亮活活氣死周瑜,不知諸葛亮後來到周瑜靈前弔孝的時候,小喬是何感慨。反正從此後,小喬應該是:「香冷金貌,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 詩詞故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的這首豪邁瑰壯的詞,勾勒出了一個亂世之英豪周朗的形象。今天我們就講一下周瑜和小喬的故事。
  • 遙想公瑾當年——念奴嬌·赤壁懷古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都說蘇軾不屑柳永,不過,蘇軾或許真正把這柳永放在心上。否則,豪興如他,又怎會願意將自己的詞與柳永的相比?他真正介意,有一次他問一位善歌的幕士,自己的詞和柳永的詞相比怎麼樣?
  • 許桂林| 遙想公瑾當年(歷史人物)
    遙想公瑾當年宿  州|許桂林周瑜,字公瑾,是三國早期最著名的人物。他是安徽廬江舒城人。學者易中天評價他八個字:帥哥、良友、名將、忠誠。他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對軍事形勢的預測,對戰略戰術的運用,以及博釆眾議,果斷決策的胸懷,在三國時代,都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他從21歲起追隨孫策,平定江東,直至赤壁大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 《遙想公瑾當年》系列小說之四:戲子(上)
    我們孫家的兄弟們,稱呼策為大哥,稱呼公瑾為二哥,他不是孫家人,但我們一直認為他就是我們的親兄弟。拋開血緣的約束,他比權更接近我對兄長的期待。兄長善良,優柔,缺少主見,瞻前顧後,這不是一個坐鎮一方的主公應有的性格。一個自稱皇叔的賣草鞋的流浪漢,找了一個安置難民的藉口,就從他手裡輕而易舉地騙走了荊州。如果按這個節奏,江東有八十一州也禁不住幾騙啊。
  •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可我認為也有個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在《赤壁懷古》中寫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關於摺扇的起始史考不一,但我想不管始於何時,應是文人墨客為彰顯儒雅而衍生出來的一種玩藝。他們借鑑冊頁之形加以扇柄扇骨,然後在上面題詩作畫言志寄情,確是一種雅賞之物。
  • 三國公瑾
    陣前頓時亂作一團,眾軍士上前扶起公瑾,左右護擁,殺出重圍,速速回營。紗帳內,公瑾仰臥榻上,眉目緊閉,氣息若無。夫人小喬手撫將軍面額,淚水漣漣:想當年,奴家初嫁時,公瑾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就把那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公瑾不僅姿質風流,儀容秀麗如鶴唳華亭,且精通音律,即便酒過三盅,彈奏者但凡有些微差錯,他皆能察覺得到,並立即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
  • 公瑾
    在三國人物當中,公瑾無疑是個最得女性喜愛的人物,他沒有孔明怎麼偉大,也沒有呂布那麼卑鄙,有的只是纏纏綿綿的感覺和壯志未酬的感慨
  • 張西雲|思公瑾
    1800年前,這個人,叫公瑾。1800年後,這座城市,叫廬江。廬江,與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在未去之前。一切,緣於那個叫作公瑾的人。在陽剛豪放的東坡先生筆下,小喬初嫁,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郎,早在中學期間,就已經深深的鐫刻在一個少女的心房。
  • 廬江有一名菜,公瑾魚頭,又上了安徽電視臺!
    「公瑾魚頭」不僅與周瑜有關,而且與三國歷史有關,無疑增添了公瑾魚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三國爭雄,時任吳大都督的周瑜(字公瑾)在赤壁大戰中以少勝多,以弱擊強,指揮若定,擊敗了曹操83萬大軍對東吳的進攻,創造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成功戰例。赤壁之戰奠定了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周瑜功不可沒。
  • 遙想當年,如今已年過五十
    遙想當年,自己滿懷熱血走出校門,走進工廠,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誰知道,現實的不堪,卻給我澆了一盆冰冷的涼水。工作不是我想像中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而是頭頂烈日,在室外安裝暖氣管道。想著是見習期,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選擇了忍耐,把這看作是對我們這些年輕學生的考驗。
  • 成也公瑾敗也公瑾,赤壁一戰以後,周瑜獻出了三國時期有名的爛計
    影視劇中的周瑜成也公瑾敗也公瑾,赤壁一戰以後,周瑜獻出了三國時期有名的爛計
  • 守望公瑾| 小喬一醉千年
    念當年各路大神,群英薈萃劍鋒爍,周郎亦佐江東明君美名卓。文能安邦,武亦定疆廓,風流倜儻青年才俊傲三國。揚眉淡看戲烽火,奇謀險兵、運籌帷幄,羽扇綸巾英姿闊,東風染赤壁,一抹胭脂色。亂世塵灰轉眼沒,惜星隕落似流火,常憶當年,彈指檣櫓破。大江東去浪淘盡,風雲聚散任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