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競爭就有動力」——訪香港「太極天后」李暉

2021-02-13 書劍訪談錄

       「有競爭就有活力和動力!要敢於面對挑戰,抓住機遇,做好自己的武術發展事業!」李暉老師近日在香港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香港彈丸之地,林林總總的大小各類武館1000多個,競爭激烈,優勝劣汰,李暉在武術發展事業上從來就沒有絲毫怠懈過,建立李暉武術中心發展到李暉太極中心,通過香港太極青年團和太極耆緣養生會兩條「主幹線」風生水起,大力弘揚太極養生文化,不斷吸引了眾多人群練武強身健體、科學養生!

       今年8月初,李暉老師的弟子莫宛螢作為中國香港隊員出戰今屆亞運會,在女子套路(太極拳+太極劍全能)項目中奪得一枚銀牌。9月28日至10月1日,莫宛螢出戰在保加利亞舉行的第三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又榮獲女子新規定楊式太極劍金牌和女子自選太極拳銀牌。她說:「我至今忘不了啟蒙老師李暉一絲不苟的武術教學,她一直關心我成長,讓我在武術尋夢中感受快樂!」。


       李暉老師早在1993年第二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中獲得長拳、棍術金牌,以後多次在世界武術錦標賽和亞運會上獲得太極拳、太極劍項目冠軍。近20年以來,李暉老師在香港各行各業大力推廣太極運動,並作出了突出貢獻,贏得了香港「太極天后」美譽。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我的出生地,在幼稚園時許多女生選擇學跳舞,我自以為不夠其他女生婀娜多姿,所以選擇了習武。以後在桂林兒童武術公開賽中獲得第三名,當時獎品是一支精美的原子筆。我從小學時就喜歡看《楊門女將》、《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書籍,我幻想成為書中的英雄角色。我11歲時去柳州戲校練功,以後當過《笑傲江湖》《英雄本色》等影視劇的替身武打演員。至今我隨時可以在一條直線上連續打十個側手翻不會偏差半分!」李暉笑著面對記者說。

                                             

      繼由功夫表演者變身為武術運動員後,李暉的人生又有了新的飛躍:1993年11月23日,第二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體育館舉行,來自於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武林高手參賽。比賽時,李暉揮舞著心愛的長棍時,只覺得自己和棍已融為一體,一套武術動作暢如流水,柔似浮雲,猛如疾風,經過一輪棍影縱橫後,一個漂亮的收勢。場上裁判亮出了9.21分高分,她獲得了棍術冠軍。第二天比賽,李暉又獲得了長拳冠軍。她是那次比賽中唯一獨得兩枚金牌的運動員!於是,李暉當選為93度香港「最佳武術運動員」。「面對金光閃閃的獎牌,我想到的是自己的汗水、心血與青春沒有白白流失,我感到充實而自豪!」她談起了至今難忘的那次比賽仍歷歷在目。   

                                          

       「李暉練武時能吃苦,悟性高!」所有教過她的武術名師都這樣說。為了備戰90年亞運會,李暉北上深圳拜武術名家陳道云為師,整整半年,她在香港、深圳兩地來回奔波,既在香港做影片替身武打演員,又在深圳接受嚴格的武術訓練。她全身心投入,重點是習練飛虹劍和槍術,在武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還認識到:武術練的不僅是身體,更是提升了一種精神力量!以後,李暉又跟武術名家錢源澤教授學習太極、形意拳和八卦掌,跟武術名家劉偉學習吳式太極拳,跟武術名家張廣德練習導引養生功法。對李暉來說,太極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養生之道,亦是一個回饋社會和造福人類的途徑,因此她全情投入,傾心盡力!為了讓幼兒學好傳統的武術基本功,李暉與導師創編了「唐詩武術」,如「靜夜思」配基礎長拳、「七步詩」配少林長拳、「回鄉偶記」配太極、「登黃鶴樓」配八卦掌、「長歌行」配南拳、「相思」配鷹爪拳及「勸學」配初級劍組合,以唐詩配上武術動作,讓孩子一邊練武、一邊習詩,可以達到文武兼收的效果。「打功夫,念唐詩」教學書籍在2005年度榮獲國內頒發的「冰心兒童文圖書獎」。以後在青少年中開展了「七色彩虹少武評級計劃」,通過評核考試升級,將有機會推薦加入香港隊作長期訓練。並積極推進駐校計劃,在學校開設「少兒及青少年武術班」。與此同時,李暉還在各類企業職工和中老年人群開展了導引養生功法,四十九經絡動功就是其中之一,並針對一年四季和易發疾病不同而開展的功法,如在秋季練益氣養肺功、冬季練育真氣補元功、春季練和胃健脾功、夏季練舒心平血功。李暉還上電視臺講導引養生功課,並舉辦中高級導引養生教練員培訓班,以滿足社會民眾對養生的需求。在李暉太極中心,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養生太極掌、養生太極扇、形意拳、八卦掌,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和孫式太極拳,24式簡化太極拳和42式太極拳和42式太極劍,太極推手、武當劍和詠春拳等課程應有盡有,並新開設了工筆畫和書法學習班,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武術文化與書畫文化相結合,可以更好地陶冶情操和性情,養生效果更明顯!」李暉說,目前她自己也在學習工筆畫,已經畫了3幅作品。 

                                            

       如今,李暉的武術夢仍在延續,她正在規劃武術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斷拓展武術進校園的規模,支助本地小學成立武術校隊;開展和推進社區義教和公益課堂教學等活動。莫忘初心,方得始終。李暉的武術緣、太極情還在延續,新的旅程又開始了…… 

李暉老師與作者

相關焦點

  • 悼李暉
    我們曾在此前的推送中回顧了李暉一生的創作,以及三次接受《Hi藝術》專訪的文章。此外,許多媒體紛紛推出關於李暉的紀念文章,包括藝術家、策展人、藏家、藝術機構負責人在內的藝術界人士及李暉各界友人,也在朋友圈發文追悼,或向藝術家家屬發來慰問。本文所呈現的部分悼文謹表我們對藝術家李暉的懷念。
  • 李暉二三事(一)
    李暉有兄弟姐妹五人,李暉排行老三,上有一姐一哥下有一弟一妹。李暉父母本著不嚴不成器的精神教育子女,幾個孩子各個都是文明禮貌、心地善良、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李暉和大哥大姐都是北京市重點學校的高材生,上大學是手拿把攥的事兒。經歷了三反五反、公私合營、反右、大躍進、四清運動,李暉的父母都受到了衝擊,但都不致命。
  • 李暉二三事(四)
    李暉吻了一下達古拉,輕輕地搖晃著她說:「妹妹,醒醒啊,我有話對你說。」「哥,昨晚愛了那麼久,又想了啊?」「不是的,我是有個想法和你說一下,你醒醒吧。」李暉把深思熟慮好的決定告訴了達古拉,「哥,你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了我對你的承諾——不離開黑腦包村。」「那我也不去,我更不能離開你。」
  • 高清:《太極》香港首映禮 四大型男3D眼鏡耍酷
    港媒看片贊爽 彭于晏蓄鬚展成熟華誼3D動作大片《太極》昨晚(26日)在香港舉行首映禮,導演馮德倫率型男主演梁家輝、吳彥祖、彭于晏秒殺香港少女,四人在首映會戴起3D眼鏡不時搞笑,梁家輝說:?帶上眼鏡,觀眾變得好立體?。昨晚首映後,觀眾與香港媒體都表示3D加上混血功夫的創意看得很爽,梁家輝與彭于晏的功夫、高科技鬥法最有創意。
  • 《亂世麗人行》編劇李暉:精雕細琢,描繪抗戰時期上海的眾生圖
    談到韓雪飾演的韓疏影,李暉非常欣賞韓雪,覺得她是一個有書卷氣息的大青衣,非常貼切韓疏影這個大家閨秀的形象,並且把這個角色詮釋得非常準確到位。在演繹韓疏影與何楚天再度相見,但何楚天卻因為身負國家使命使得有情人不能袒露真心時,韓雪將韓疏影內心的撕裂與痛楚表達得淋漓盡致。
  • 《洛神賦》李暉演繹"愛神"宓妃 新歌劇全方位創新
    《洛神賦》總策劃、編劇王海平說:「從人物結構到劇情結構,包括現實和超現實之間的這種交會融通,來讓人們對《洛神賦》這個名篇,有一個在美學上的、在文化精神上的一種把握和理解。」據悉,本次新歌劇《洛神賦》融合了舞臺3D新技術,集民族、美聲、通俗三種唱法加上傳統戲曲元素,相互交融、彼此和諧,為觀眾帶來一股視聽新感受。
  • 李暉太廟個唱講述親情友情師生情 鋼琴王子理察·克萊德曼助陣...
    《絨花》與《愛的致意》、《白毛女》與《搖籃曲》、《貝多芬弦樂》與《想親親》……李暉演唱的歌曲可謂融合中外、貫穿古今經典。整場音樂會,她時而清歌一曲催人慾醉;時而與歌唱家閻維文、楊洪基合唱引人驚嘆!李暉還在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的伴奏下,唱了一曲,讓人沉迷其中,如似夢中遊。
  • 話說太極拳(13)|太極拳在香港的普及和發展,離不開他們……(連載)
    有一段時間,吳鑑泉住在楊華彪的居所裡日夜傳授武術給他。吳鑑泉也在南華會及精武會教授太極拳,奠定了吳式太極拳的天下。吳鑑泉當時主要拜門弟子有鄭榮光、廖少彭、唐希敏、鄧幼亭等。吳公儀拳照楊華彪一心要發揚師傅吳鑑泉的拳法,他把現代思想和傳統教學融為一體,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學習,強調必須嚴謹地訓練太極拳套路,以建立鞏固的基礎。他在香港每天都教太極拳。
  • 香江群音之太極宗師·太極樂隊
    Trinity3人,原太極4人,四加三等於七,華人乃至世界搖滾史上也算人數最多的樂隊就此誕生了,時間是1984年。太極七人分工如下:主音雷有曜、雷有輝、鄧建明及其他;合音七人;吉他劉賢德、鄧建明;貝斯盛旦華;鼓朱翰博;琴鍵(鍵盤)唐奕聰、雷氏兄弟。另外,盛旦華退位讓賢,雷有曜接任隊長。
  • 《太極宗師之太極門》開機 引領青春武俠美學
    該劇監製羅頌烈八十年代中期進入影視行業,分別在福建電影製片廠、香港銀都機構從事影視製作,參與製作的影片包括《西楚霸王》、《黃飛鴻》等。95年轉戰電視領域,在香港TVB、香港藝能、香港永盛(中國星)先後拍攝過《聊齋》、電視劇版《黃飛鴻》、《孫子兵法》等。近些年在內地拍攝了電視劇《金大班》、網劇《盜墓筆記》等。
  • 專訪勁牌公司副總裁李暉:勁牌一直在創新探索的道路上前進
    勁牌公司副總裁李暉參與大會「和文化」圓桌論壇。會議期間,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勁牌一直在創新探索的道路上前進。據李暉介紹,毛鋪苦蕎酒更是一個品類的創新,它是在傳統白酒的基礎上添加苦蕎麥、葛根、枸杞子等原料的活性成分,它既有白酒的形,同時也具備豐富內涵。同時,李暉稱勁牌歷年來注重研發投入,將銷售額的2%用於技術研發,以不斷夯實產品品質。
  • 首屆香港太極養生武術精英公開賽舉行
    參會嘉賓合影留念  人民網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王霞光)日前,首屆香港太極、養生、武術精英公開賽在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體育館舉行。 本次公開賽由宏武太極學會、宏武文化中心主辦,元海太極、香港武術聯合會等機構大力支持,著名世界冠軍黑志宏為核心發起人。公開賽首次以香港本地各太極拳、武術流派的運動員為主題,匯集了全港武術精英,數十個拳種的優秀傳承人到會同賀,是一次香港武術風貌的全面展示。
  • 香港太極總會第十八屆職員就職典禮
    圖:主禮嘉賓及各門派武術界前輩與本會執行委員拍照留念  香港太極總會於2013年5月18日晚上假座旺角倫敦大酒樓舉行第十八屆職員就職典禮暨慶祝張三丰祖師及鄭天熊宗師誕辰紀念聯歡晚會,當晚高朋滿座,筵開七十餘席,並於會前由各團體嘉賓表演太極武術四十餘項
  • 【新劇】《太極宗師之太極門》開機 鄭嘉穎唐藝昕引領青春武俠新美學
    95年轉戰電視領域,在香港TVB、香港藝能、香港永盛(中國星)先後拍攝過《聊齋》、電視劇版《黃飛鴻》、《孫子兵法》等。近些年在內地拍攝了電視劇《金大班》、網劇《盜墓筆記》等。連日來,橫店室外溫度持續爆表,分分鐘超過40度,但鄭嘉穎依然穿著厚厚的戲服耍招式、打太極,也是蠻拼噠。鄭嘉穎透露,《太極宗師之太極門》可能是他最後一部武打劇了,「早在拍攝電視劇《葉問》時,我就為了練好詠春吃了不少苦頭。此次飾演一代宗師的角色,在香港的時候有特意惡補過太極拳,也向陳氏太極拳第二十世傳人朱向華虛心請教了很多招式,希望能為觀眾全力展現太極拳的精髓、中國人的民族魂。」
  • 我對太極有看法
    在學習太極拳這幾個月的日子裡,認識了許多關心和指導我的拳友,讓我對太極有了新的認知,當看到他們那種練太極的狀態,看到他(她)們沉浸在太極運動中的韻律,看到他對初學者耐心的指導,看到他不厭其煩一遍遍的示範.使我對太極和默默奉獻的太極人由心的敬佩和深深的感謝!
  • 馬雲與太極,阿里巴巴有秘笈
    他通過打太極拳來圓武俠夢的同時,也帶動了一批企業家耍起了太極……馬雲的助手陳偉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曾稱:「馬雲的一個願望是,有朝一日大家評價他,會認為他首先是個太極拳大師,也曾創辦過企業,像阿里巴巴、淘寶網……」細細算起來,馬雲打太極拳已足足有30年之久了。
  • 話說太極拳(12)|想不到!太極拳是這樣傳到香港的?!(連載)
    最初在香港傳授的是楊式太極拳,之後是吳式太極拳,20世紀70年代後有陳式太極拳,80年代有孫式太極拳、和式太極拳及趙堡太極拳,教授武式太極拳的較少。再之後推行了國家規定的各派簡化套路,如二十四式太極拳、四十二式太極拳、四十八式太極拳等。在香港的太極拳流派,當時都以粵音形容,稱為家派,故廣稱為楊家、吳家、陳家等。而稱為某式太極拳,是近年來的新稱謂。楊式太極拳最初由董英傑於1936年4月到港教授開始。
  • 細數《太極千字文》中的配音師有哪些?
    細數《太極千字文》中的配音師有哪些?《太極千字文》作為迎來創立50周年的東映動畫的紀念事業之一,被大力推進。因為是與韓國KBS的共同製作,所以也承載著東映動畫海外事業推進展開的作用。謝潔貞本劇中為拉伊配音謝潔貞,香港配音演員。
  • 萬事萬物的由來:太極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最近太極掌門馬保國30秒被ko的事,頻頻受到大家關注,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太極拳的由來。「大極」一詞源出《周易 繫辭》:「易有太極, 是生兩儀。」含有至高、至極、絕對、唯一之意。太極拳,早期曾被稱為「長拳"、「棉圈」、「十三勢」、「軟手」。
  • 坦率地說:他是最好競爭對手,最有動力
    坦率地說:他是最好的競爭對手,也最有動力據著名足球網站「Goal」12月25日報導,巴薩球星梅西作為世界上最出色的進攻球員,成為眾多門將的噩夢。然而,梅西最近在一次採訪中對一名門將給予了罕見的高度評價,他認為馬競門將奧布拉克的進球很難攻破,並坦言自己是世界最佳門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