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李暉演繹"愛神"宓妃 新歌劇全方位創新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洛神賦》李暉演繹"愛神"宓妃 新歌劇全方位創新

  中新網11月19日電 11月14日到17日,由王海平擔任總策劃、編劇,麥金託什、馮雙白等出任藝術顧問的新歌劇《洛神賦》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在炫美的舞臺和新電子技術的運用下,一場曹氏兄弟的「宮心鬥」隆重上演,由著名青年歌唱家李暉飾演的「宓妃」對愛情的執著嚮往,端莊、善良的個性,備受觀眾和專家稱讚,稱其「演出了宓妃的神韻」,而新歌劇《洛神賦》全方位的創新更是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

  新歌劇的全方位創新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洛神賦》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曹植寫的的著浪漫主義名篇,此次被改編成新歌劇,也是新中國歷史上的首次。

  《洛神賦》總策劃、編劇王海平說:「從人物結構到劇情結構,包括現實和超現實之間的這種交會融通,來讓人們對《洛神賦》這個名篇,有一個在美學上的、在文化精神上的一種把握和理解。」據悉,本次新歌劇《洛神賦》融合了舞臺3D新技術,集民族、美聲、通俗三種唱法加上傳統戲曲元素,相互交融、彼此和諧,為觀眾帶來一股視聽新感受。

  作為《洛神賦》的主演,李暉在劇中飾演「宓妃」一角,「新歌劇是以音樂和唱段綜合在一起,來貫穿整個故事,我怎麼樣把通俗以及我的民族唱法、美聲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呈現給觀眾,是一種新的嘗試,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新的挑戰。」

  李暉首次觸電宓妃很感傷

  在《洛神賦》中,由李暉領銜主演的「宓妃」是個不折不扣的愛情至上族。從與曹植的一見鍾情、魂不守舍,到被曹丕搶奪成妃,最後為愛情甘願犧牲自我。李暉坦言,自己深深被「宓妃」這個角色打動,每次想到宓妃的結局總是很感傷,因為她對愛情極為執著,極了高圓圓版的「楊桃」,雖然並非恨嫁女,但被曹丕橫空搶婚,也算是一份帶著憂傷的愛情。李暉說,宓妃之所以是悲劇收場,並不是她崇尚愛情所致,而是被宮心鬥所裹挾,最後跳海自殺看似悲壯,但其實與楊桃找到愛情歸宿,實則屬於「殊途同歸」,因為倆人都保留了愛情的尊嚴。

  談到角色本身,李暉稱,宓妃的角色將從16歲的那種清澈萌動的音色逐漸變為經歷繁複滄桑的成熟對自己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同時,李暉覺得,音樂創新其實最高的境界是將所有新手段融入到故事當中,潛移默化不突兀,觀眾覺得新鮮但自然,這是最好的。

  《洛神賦》年輕人也可以很喜歡

  從接到「宓妃」的角色,到演出落下帷幕,歌唱家李暉坦言感觸很深,首先是演員如何融入角色的問題,宓妃距離現代何止千百年之遙,如何揣摩準確這個角色,拿捏精確人物心裡起伏,對所有演員來說都不容易。雖然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高度讚譽,李暉還是頗為謙虛,「包括王海平老師到導演都對我幫助很大,從講述歷史到解讀人物心理,讓我對宓妃有了深入的了解。還有其他演員,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以前演繹過很多角色,但像宓妃這種古代人物,之前演的不多,這次能得到那麼多人的認可,讓我充滿了信心和感恩。」其次是對新歌劇的認知問題。李暉感慨說,真沒想到《洛神賦》的舞臺效果如此之好,超酷的舞美設計和新電子技術的運用,都超乎想像,對比之前的一些傳統歌劇,觀眾得到的感官刺激更多了,符合了現代年輕觀眾的審美。「我覺得新歌劇更加擴展了古典藝術的受眾人群,年輕觀眾也可以通過別的途徑吸引進來,慢慢喜歡上這門藝術。」

相關焦點

  • 新歌劇《洛神賦》將亮相保利 演繹宓妃愛情糾葛
    11月9日,新歌劇《洛神賦》主辦方透露,取材於曹植的同名作的《洛神賦》11月14日將在保利劇院亮相。  據介紹,新歌劇《洛神賦》全劇分為6幕、34個唱段,主要人物有曹植、宓妃、曹丕、曹操、郭皇后、徐幹、卞氏及建安七子等。
  • 神話傳說的第一美人:《洛神賦》中的洛神宓妃,為何成為了文學中的...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在詩詞文人眼中如同理想女神一般存在的形象——洛神宓妃。關於洛神的記載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的故事。 其中最先提到這一形象的古籍為屈原楚辭中提到說:宓妃是黃河之神河伯的妻子,一次宓妃在河邊遇到了夏朝的國君夷羿,夷羿見宓妃美豔動人,於是讓手下強行擄走了宓妃,並且佔為己有。所以,在屈原筆下的宓妃是一位個性乖戾、美豔、卻又悲慘的女神。
  • 【洛陽歷史】千年帝都美麗傳說—洛神
    宓妃的動人之處,不僅在於她聰明、理性、堅貞,而且還在於她脫俗的美豔。據王逸注《楚辭·天問》,當年后羿在世的時候,曾經在夢中與洛水女神宓妃相愛。這一傳說強化了宓妃的愛神語義,令她成為眾多文人心中的美神、愛神。洛神作為愛與美的象徵,在中國文學史、美術史中身影隨處可見,「洛神」成為女性美的代名詞。
  • 千古絕唱洛神賦——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洛神到底是誰?
    提到洛神,我們大概就會 想到著名的《洛神賦》。它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正因為《洛神賦》,洛神的傳說才得以廣傳中華大地,那洛神到底是誰呢?
  • 《洛神賦》他將對理想的追求,融匯在與洛水女神宓妃似真似幻愛情...
    《洛神賦》可謂是曹植對《詩經》和《離騷》中「求女情結」的繼承與發揚。 《洛神賦》中許多方面都沿襲和借鑑了《廣漢》、《湘夫人》、《神女賦》的元素,如在故事構架上都是採用了人神相戀的主題,甚至在人物設置上也選擇了神女與君王這樣的身份。其故事情境也選擇與前者相同的水邊,在修辭方法中也運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喻。
  • 七步詩,洛神賦,曹子建夢會仙姬樣樣神奇
    但對曹植、曹丕、甄宓、郭女王四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除了TVB的劇集演繹外,還有不少的戲劇節目,會根據曹植的《洛神賦》而創作了「子建會洛神」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並搬上了舞臺……似真似幻《洛神賦》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張年畫「洛神賦」,裡面並沒有曹子建,而是只有洛神仙子一個人在畫面之中,真的是如子建的文中所寫「其形也
  • 可憐宓妃變甄宓
    在故事中,甄夫人死後以洛水之神的形象出現,曹植有感作《洛神賦》,後人以其謂之洛神。 而在後人因《洛神賦》將其視為洛神之前,洛水之神實際另有其人。她是誰?曹植的《洛神賦》開頭就告訴我們了啊!「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 五千年懸案:《洛神賦》中的神秘女子是誰?
    東晉時期的著名畫家顧愷之有一幅流傳千古的名畫:《洛神賦圖》,此圖描繪的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在畫中,站在岸邊的曹植表情凝滯,一雙秋水望著遠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嚮往。畫中的洛神梳著高高的雲髻,被風而起的衣帶,給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飄飄欲仙的來自天界之感。她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流露出傾慕之情。
  • 洛神賦.邂逅神秘!
    (拍攝小花絮,視頻更精彩,請在wifi下觀看,總有你想不到的驚喜)<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洛神,洛水之神,名宓妃,是傳說中伏羲氏之女。有人認為,所謂的「洛神」是現實存在的,而那些則是後話。不管《洛神賦》有多麼瘋狂的歷史背景,那驚天動地的古典之美促使我拍下這組攝影創作。只是此洛神賦非彼洛神賦,僅僅是感嘆其驚鴻之美也為自己設下這偶遇的由頭。年代已不復存在,幸好「夢」境還在。
  • 「悅讀周刊」洛神賦——東方「維納斯的誕生」
    洛神宓妃就是東方的維納斯。相傳她為遠古時代宓羲氏的女兒,因溺死於洛水而為水神。關於這個古老傳說中的女神,屈原在《天問》和《離騷》中都曾提及。如果說《維納斯的誕生》是一幅人物特寫,晉畫家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就是根據曹植的《洛神賦》而繪就的愛情故事的連環畫。首先是 " 睹一麗人,於巖之畔 ";其次是各自 " 解佩相贈 ";最後," 人神殊途,依依不捨 "。
  • 【周一年度好書】《洛神賦》:曹植與洛神的距離,是我們每個人與理想的關係.
    作者:【三國】曹植繪者:葉露盈改編:餘治瑩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8《洛神賦》(90後女孩全新演繹千古神話,「曹植與洛神的距離,是我們每個人與理想的關係」。斬獲「全球華人動漫界奧斯卡」:「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插畫獎金獎」,榮登央視《國家寶藏》,原創繪本大師熊亮等名家鼎力推薦。)
  • 姿貌絕倫的甄氏是《洛神賦》的原型嗎?
    在一些遊戲和電視劇中,她又叫甄宓(fú),源自《洛神賦》中曹植所遇神女宓妃。李善注《文選·洛神賦》:「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這首《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最初編入南朝《玉臺新詠》、唐《藝文類聚》等詩集,承傳於後世。故事被後世演繹甄氏並非洛神原型甄氏真的是洛神原型嗎?她真的與曹植有感情戲嗎?後世演繹的文藝作品很多,但他們真沒戲,羅貫中《三國演義》裡都不敢這樣編。
  • 《司馬懿》裡的頭號倒黴蛋曹植與「宓妃」的故事
    《洛神賦》。這首詩很多大文豪大書法家都書寫過,還有配套的傳世名畫《洛神賦圖》,這個一會我們重點說。元代大書法家 趙孟頫書《洛神賦》先看這首詩的前幾句;「黃初三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 字字珠璣《洛神賦》
    行書《洛神賦》是趙孟頫書風鮮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的作者是曹植,他以神話中關於宓妃的情節,通過聯想,塑造了洛神這個美女形象,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文筆柔美清新。趙孟頫以同樣柔美、圓潤的筆墨作書,如合符契。《洛神賦》還表現了趙孟頫的精心。
  • 細筆遊絲,定義中國式美女——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賞析
    出現在東晉畫家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洛神宓妃,就是一副苗條的樣子,憑著「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姿態,引得畫中河岸上的曹植心神蕩漾。  在中國美術史上,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地位非凡。畫中的洛神宓妃和《女史箴圖》、《斫琴圖》裡的女性形象一道,為後世的畫中女子樹立了標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定義了中國式美女。出現在動畫片《大鬧天宮》中的七仙女,身形姿態、髮式衣著都與洛神宓妃頗為近似。
  • 讀帖 趙孟頫《洛神賦》
    洛神賦(三國曹植辭賦作品)《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
  • 曹植見洛神,被驚豔,一篇《洛神賦》道出心聲
    網絡洛神也叫宓妃,是傳說中掌管洛河的地方水神。比較為人所知的恐怕就是曹植寫的一篇《洛神賦》,對洛神比較的外貌描述也就在這裡了。曹植說:「那天夕陽西下,他正車困人乏時,抬頭看洛河,看到一個絕妙佳人立在巖石旁。」當時的曹植剛被貶,兄長曹丕上位,他不得不離開京都洛陽,情緒低落。
  • 品讀 | 曹植《洛神賦》
    《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作者|曹植黃初三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餘從京域,言歸東藩。
  • 甄宓:《洛神賦》裡走出的女子
    曹植在這篇《感鄄賦》裡,卻隻字不提鄄城,反而大談特談渡過洛水時的經歷。《感鄄賦》醉翁之意不在酒,別有所感。也就是說,這個鄄字另有含義。甄字和鄄字在那個時候是相通的,同音為:Juan。《感鄄賦》其實等於是《感甄賦》。而這個「甄」字指的就是他深愛的那個女子:甄宓。曹叡即位之後,下詔改《感甄賦》為《洛神賦》。
  • 從《洛神賦》看歷史上真實的甄妃--人民網福建頻道--人民網
    天雷滾滾的《新洛神》在暑期來臨之際再一次讓觀眾們體會到了如今是「雷劇當道」的時代。導演簡遠信表示:《新洛神》裡的故事都是依照二十四史和《三國志》的正史。    歷史上的三國時代,天下大亂,群雄並立。這是中國歷史中最豐富多彩,最耐人尋味的一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