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陳佩斯是80後、90後回憶的一部分,並不為過。在還沒有還珠格格、超級女聲之前,他的小品幾乎看上二三十遍都不會厭倦。幾乎每一屆的春晚都有這個光頭笑呵呵的身影。
而這個讓我們哈哈大笑的大光頭,用誇張豐富的肢體動作,搭配生動形象的表情和語言,塑造一個又一個滑稽十足的喜劇角色,不多一分不少一分的表演逗得一大家子捧腹大笑。他的每部小片既有幽默感讓人捧腹大笑,又有深刻社會意義,讓人看後像吃了一頓大餐一樣滿足。
他塑造的那些經典角色,像《吃麵條》裡呆萌的陳小二,為演好角色被導演要求一次又一次吃下麵條,最終被撐得落荒而逃,在舞臺上留下一片經久不息的笑聲。
像《主角與配角》中一臉痞子樣的「叛徒」,為了當回主角八路軍,死纏爛打耍盡聰明,最終還是因形象與習慣跌回「叛徒」形象。
像小品《警察與小偷》,扮演假警察的陳小二,在外面為盜竊同夥放風,最終被真警察識破,在讓人啼笑皆非的狡辯中被繩之以法。
即便是到了今天,我們點開當年的渣像素電視小品,還是會捧腹大笑。
然而突然有一天,我們就發現他消失了,像冬天的雪一樣在春天裡不見蹤影、銷聲匿跡。那時單純年幼的我們還不知道,陳佩斯在最紅的時候遭受了他人生最大的滑鐵盧。而且因為那個時代網絡不發達,如果大平臺要雪藏一個明星,大概人們的印象不會持續超過多久。也沒有那麼多今天的平臺,供人們評論,討論是否公平。
首次的衝突發生在1998年,陳佩斯像往年一樣帶著新的節目為次年的春節晚會進行籌備。排練前,他要求導演在小品中使用魔術和電影蒙太奇手法設計環節,來滿足群眾更新更高的品味要求。但觀念保守的導演拒絕了他。深感沮喪的陳佩斯,不滿意這種因循守舊的觀念,於是耿直的他以觀念衝突為由,與朱時茂兩人決定不參加1999年春節聯歡晚會。那個時候的文藝界氛圍可想而知,陳佩斯這一舉動意味著他已經面臨雪藏的可能。
而雪上加霜的事件來了。不久,陳佩斯發現大平臺下屬某公司擅自出版發行了自己的《吃麵條》《警察與小偷》等8個小品的VCD光碟。陳佩斯和朱時茂將該公司訴訟法律,最終這家公司賠償他們16萬侵權金。此時一經媒體報導,引發了「封殺風波」。
由於陳佩斯與大平臺的矛盾徹底激化,在口誅筆伐下被推到風口浪尖。而由於大平臺的強勢,許多演出單位和各大電視臺不再追捧他,他再也沒有接到與廣電系統有關的演出邀請,沒有上演收入的維繫,他的影視公司只好宣布倒閉。
如果當年他選擇隱忍,會不會到了今天已經是比趙本山更成功的喜劇大師?沒有人知道,就像沒有人能評判他做得對還是錯,除了陳佩斯自己。
如今時隔20餘年,陳佩斯再度回歸當時那個大平臺。如今的他鬍子花白,已顯老態。曾經的那個大平臺雖然雄風依舊,但已經多出很多強勁有力的競爭對手。
大概雙方都認識到彼此的重要性,所以此次陳佩斯出馬擔任綜藝《金牌喜劇班》的首發導師。
不管怎樣,我們童年熟悉的那個喜劇明星終於正式回來,期待他的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