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為百病之藥(中醫「茶療」)

2021-02-22 澤青茶道

說到小青柑,品嘗過的茶友都讚不絕口,個頭精巧,口感醇爽,柑香清新。伴隨著近幾年柑普茶的火爆,小青柑成為當之無愧的明星產品,以其口感和功效上的雙重優勢迅速被大眾消費者所喜愛。小青柑,一般以7、8月份採摘的未完全成熟的柑仔為原料,外形小巧迷人,所以生產難度和成本也要高於大紅柑陳皮普洱,既是如此費時費力為何大家對小青柑還是趨之若鶩?小青柑到底有何神奇的功效吸引著大家呢?

柑普茶根據柑皮的不同,又分為青柑普洱與紅柑普洱。根據成長程度的不同,青柑還可以細分為青柑仔(小青柑),青柑;紅柑還可以細分為二紅柑,大紅柑。

一顆優質的小青柑,需要選擇優良的品種,新會產區,最好是新會一級核心產區【生態與土壤很重要】,有機的管理方式,還要控制個頭大小的勻稱,手工挖柑,優質的熟普,至少生曬一周左右,最後按茶葉的要求水分烘乾。在眾多茶中,比較養肺的,當屬小青柑。從2015年開始,鍾南山院士研究團隊已進行新會陳皮(柑茶)的保健功效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小青柑能有效預防和減輕空氣汙染中有害氣體引起的肺部炎症,並對肺泡間隔的破裂、小氣道重塑和粘液高分泌等具有一定保護作用。家裡有小青柑的茶友,多喝便是。

車秀小青柑選用新會小甘橘,五級散熟老茶,

既有茶的醇厚又不失果皮的鮮爽,

茶引果香,果攜茶味,完美!

小青柑衝泡方法

小青柑最簡單的衝泡方法,取一顆小青柑放入普通杯子裡或者蓋碗中,沸水直接衝泡。這個方法簡單粗暴,對時間掌控要求不是很嚴格,因為前幾泡茶湯滋味浸出相對較慢,可以稍微多泡一下再出湯,待柑體和茶葉被熱水充分浸潤,出湯時間就可以快一些。

將小青柑掰成塊狀,結合實際,按需取量,可以全部一次性放入蓋碗中衝泡,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分成幾次用普通的杯子直接衝泡。掰開的小青柑,能夠直觀的看到茶葉,衝泡過程中變化一目了然;分次衝泡,增加品飲體驗,不容易造成浪費。提壺衝水,細水長流,水、茶、柑,相互交織,融為一體,以香甜溫潤徵服品飲者的味蕾

用茶針在小青柑四周戳7個孔,加上原本上下孔共9孔。孔徑大小以不漏碎茶為宜。開孔後投入壺中,衝以沸水,茶徐徐浸出,與柑皮的清香慢慢融合,口感清甜適度,既無碎茶漏出,又可防止溶出速度過快。

將茶漏支放在公道杯上,直接將小青柑放入茶漏中用沸水淋衝。完整或者穿孔的小青柑,都可以用淋泡的方法進行衝泡,這種衝泡方式的茶湯會更加乾淨透亮,滋味也更清爽。

女性常喝小青柑好處多

降脂減肥,排毒養顏:小青柑,採用純天然的陳皮,和陳香普洱茶,經過獨特發酵過程生成了新的化學物質,其中有的含有脂肪分解酵素的脂肪酶,能對脂肪產生分解作用,把體內的脂肪和毒素排出。小青甘,還可以調節新陳代謝,促進血液通暢,自然平衡體內機能,因而有美容的效果,在海外被稱為「養顏好茶」。

健齒護齒,清潔口腔:小青甘,是全發酵茶葉,含有許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因此能去除口腔異味,保護牙齒。今年全國天氣普遍高溫,上班的時候,火氣比較大,口氣也比較重,適當喝些小青甘,可以達到清新口腔的效果,比吃口香糖好很護肝護胃,強身養生:肝好,身材才好,肝是健康之源,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小青甘,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小青甘,茶湯粘稠、甘滑、醇厚,進入人體腸胃形成膜附著胃表層,對胃產生有益保護層,長期飲用小青甘茶可以疏通血管,幫助胃消化,減少肝的排毒負擔,男茶友都應該多喝小青甘。醒腦提神,抗衰老:延緩皮膚老化,每一個人都希望青春永駐,健康長壽是人類永遠的追求,小青甘,富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茶多酚、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能夠補充人體細胞缺失的營養,具有抗氧化功能,因此小青甘也被稱為「延壽茶」。

  

 

長按二維碼關注澤青茶道個人微信號

澤青茶道:與您分享傳統文化、國學禪道、酒文化、茶道、香道、藝術品鑑賞、養生膳食、時尚飲品;

工作室主營:銀壺、鐵壺、銅壺、紫砂壺;茶葉,茶盤、茶杯;茶禪服;實木家具。


茶道  茶書  茶禮  茶具  茶史 茗茶  培訓  商城

長按二維碼關注澤青茶道

相關焦點

  • 《黃帝內經》:三焦主全身之氣,三焦不通百病纏身!
    三焦是人體的六腑之一,是人體的氣之通道,每一焦裡都蘊含著一種人體的「生命之氣」。人體氣的來源有三種:自然之氣、水谷之氣、先天之氣。自然之氣來源於呼吸,水谷之氣來源於飲食也就是吃喝,先天之氣來源於父母。這三種氣匯聚體內,就是我們的真氣,也被稱為正氣、一身之氣。一身之氣分布於三焦,在上焦為宗氣,上焦宗氣的失調與心肺之病有密切的關係。
  • 藥茶未必都苦 對症下藥養生茶療對付暑熱保健康
    下面為大家介紹12款養生藥茶,為大家祛溼清熱,保證健康。  苦瓜解暑茶  將苦瓜上端切開,挖去瓜瓤,裝入綠茶,把瓜掛於通風處陰乾,取下洗淨,連同茶切碎、混勻,取1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衝沏,悶半小時,可頻頻飲用,有清熱解暑除煩之功效,適用於中暑發熱、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
  • 深度解析|中藥茶,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金名片」
    一、我國明珠中藥茶茶興於唐,而盛於宋,飲茶之風的盛行,也促進了我國中藥茶文化的發展與興盛。可以說,中藥茶的發展與我國茶文化的發展密不可分。另外,此時宮廷所用的中藥茶飲方,均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思想,中藥茶方的選用,更切中病症,進一步提升了中藥代茶飲的療效,這也標誌了中藥茶的成熟。
  • 中醫有「百病皆生於氣」的說法,病根就是肝氣鬱結 - 大醫本草堂
    中醫有「百病皆生於氣」的說法。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身上其他部位的腫瘤,都與氣有一定關係。從肝氣鬱結到腫瘤只需六步以甲狀腺疾病為例,中醫叫「癭」病,西醫叫甲狀腺腫、甲狀腺結節。其發病路徑,中醫認為:先是肝氣鬱結→橫逆犯脾→脾失健運→痰濁內生→痰氣互結→循經上行,最終結於喉結之處。「結於喉結之處」,就是甲狀腺結節;流到子宮,就成子宮肌瘤;停在乳腺,就是乳腺增生;嚴重的,到胃裡變成胃腫瘤;到肝裡,變成肝腫瘤。
  • 中醫所說的「風邪」是什麼?為什麼說它是百病之首?如何防範呢?
    在中醫中,「淫邪」的本義是指太甚、太過,也可引伸為「異常」,風、寒、暑、溼、燥、火這六種外感病邪被中醫稱為「六淫」。中醫認為春為木,夏為火,長夏為土,秋為金,冬為水,其對別對應著人的五臟中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春季多是東風,所以若受風邪至病,則發生於肝(木),而肝經氣注於頸部,所以春季得病多在頭部,如眩暈或是流鼻血等;夏季多南風,所以若受風邪至病則多發生於心(火),而心經氣注於胸脅部,所以胸脅部病症多於夏季發生,同理,長夏易發病為脾(土),比如腹瀉等疾病;秋季多西風,對應於肺(金),
  • 中醫教你如何補腎強腎
    關於腎病生活中大家聽得最多的是腎虛大家可以簡單自測一下:腎陰虛,常表現為「熱」症伴有腰膝酸軟、盜汗、口乾舌燥、五心煩熱等腎陽虛,常表現為「寒」症《本草拾遺》記載「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在《神農本草經》中早就有對宮廷茶療配方、「補腎古方」五寶茶的詳細記載,可補肝腎、補陽培本,相互補給,產生獨特的療養功效。五寶茶中的瑪咖、黃精、枸杞、紅棗、桑葚都是藥食同源食材。
  • 【中醫文化】從劉備之死談痢疾
    忽馬良至,見大軍已敗,懊悔不及,將孔明之言,奏知劉備。劉備嘆曰:「朕早聽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敗!今有何面目復回成都見群臣乎!」遂傳旨在白帝城駐紮,將館驛改為永安宮。劉備在永安宮染病不起,漸慚沉重,至章武三年夏四月,其病癒深,嘆曰:「朕不久於人世矣!」遂遣使往成都請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星夜來永安宮聽受遺命,言畢即駕崩,享年63歲。  劉備是患何病而死?
  • 中醫4招教你補腎養腎
    所以黑眼圈和腎虛是有一定的關係的,黑眼圈的產生,不僅僅只是睡眠不足、熬夜的問題,與內臟疾病有直接原因,常表現為雙目無神,眼圈發黑。傳統醫學認為黑眼圈是腎虧所致,腎精虧少則兩眼缺少精氣的滋潤,腎之黑色就浮越於上,因此雙目無神,眼圈發黑。
  •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調魄」點穴次之,砭再次之,針灸又次之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調魄,點穴次之,砭再次之,針灸又次之,最後才是用藥,換言之,下下策才是用藥,五臟各有,神,魂,意,志,魄,這些用現代的語言叫,各有軟體,人病了,是軟體出問題了,調魄就是修復軟體,計算機一但軟體出問題了,肯定運行不暢或者死機,我們人從小學習各種知識,就是裝入不同的軟體,所以人各有所長
  • 必須精讀:柯琴「六經為百病立法」之說!
    柯琴根據自己對《傷寒論》臨床運用與深入體會,在《傷寒論翼》一書中提出了「六經為百病立法」,闡述了《傷寒論》六經為病不僅為外感熱病所設,而且雜病以及其它各科疾病皆寓意其中,只要抓住方證辨證的實質,就可治療百病。現就柯琴的觀點合理性及意義加以論述。
  • 以茶入藥,茶是藥藥亦是茶
    茶是一種天然保健飲品。中醫認為,茶葉上可清頭目,中可消食滯,下可利小便。然而,茶葉的產地、採摘季節和加工方法不同,其藥理作用也不一樣,有寒熱溫涼性味的差別,從抑菌、防止血管硬化、降脂、升白細胞角度而言,綠茶療效最好。在配製藥茶時,茶葉的選擇,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及病症的需要而定。
  • 晚飯不吃,餓治百病,
    深圳《晶報》曾以標題「晚飯不吃,餓治百病」報導過萬承奎教授的養生觀點。萬承奎說:愛吃晚飯,是我們人類發生疾病的一個原因,也是許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個原因。其實不然,晚間餓了不吃東西,才是正確的養身之道。中醫和佛教都說:「過午不食」。所謂「午」,就是中午11點—13點,過了13點就不能再吃飯了。餓了怎麼辦?可以喝果汁、吃水果。中醫和佛教提倡不吃晚飯,不是為了節約糧食,而是為了養生。人不吃晚飯就會餓,其效果與喝開胃湯同功。因此不吃晚飯不吃虧,因為等於你喝了免費的開胃湯。
  • 《傷寒釋疑——為胡希恕傷寒之學鼓與呼》連載一
    自退休後遂孜孜不倦鑽研胡老學術,十餘年來,思索不斷,筆耕不輟,寫下數十萬字的學術筆記,名之《《傷寒釋疑——為胡希恕傷寒之學鼓與呼》》,系統研究胡老學術,發掘仲景之學的深諦,直至近年心臟支架術後仍不斷精思修訂。我們擇要刊發,冀能啟發新知,促進對胡老學術研習討論。感恩這位老前輩,感恩在學術之途一路互勵同行的學友們!
  • 我的大學中醫故事-64-肺咳治肝與用心體驗中醫
    很多人一見到咳嗽就用止咳藥,有一半以上都治不好,所以古人講,見咳不止咳,見血不止血,明得此中趣,方為醫中傑。同學們問,那該怎麼治呢?一個人要如何活用知識,特別是要活用好我們中醫的知識,就是要用我們身體去體驗中醫。學生們很想知道如何用身體去體驗中醫。吳老師說,很簡單啊,比如你這頓吃得飽脹,不消化,噯氣胃脹,這就是一種脾胃中滿的病症,然後你自己搞點保和丸或者陳皮、山楂、木香來煎水喝喝,就可以消食化積,行氣化滯。
  • 「一年為茶,三年為藥,七年為寶」,你知道這是什麼茶嗎?
    很多人都知道西湖龍井茶、普洱茶、鐵觀音等茶種,但很少有人知道,有一種茶被稱為「一年為茶,三年為藥,七年為寶」,它就是我國福建福鼎所產的白茶。20多年前,曾供我司冰片的福鼎冰片廠邀我們到他們廠參觀考察。初春的一天,我們一行從天津出發,往上海中轉,再坐輪船到溫州。
  • 百病皆因痰作祟:「痰」會引起這5個危害,想化痰應多吃什麼?
    中醫常說的痰包括經咳嗽、嘔吐排出體外的有形之痰,也包括不可見的、彌散於全身各經絡臟腑組織的無形之痰。所以中醫有句名言:百病皆因痰作祟,痰阻則不通,不通則病。「百病皆因痰作祟」,這句話也同時意味著,祛痰能防治很多疾病。
  • 過敏性咳嗽吃什麼藥好的快?乾咳無痰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若是過敏性咳嗽吃什麼藥好呢?」 觀高女士舌淡苔白,脈弦。那麼,我們根據高女士的症狀來分析一下她這乾咳無痰是什麼原因呢?如果是過敏性咳嗽吃什麼藥好的快呢? 乾咳無痰是什麼原因呢?---「風為百病之長」 《黃帝內經》言:「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生他病也。」又言:「風者,百病之始也。」
  • 脾虛是百病之源,可能折壽!若在身上發現4種症狀,或許該補脾了
    脾虛,百病生,如果我們身體出現了脾虛,會使我們自身健體健康受到很多影響。因為脾胃主要是運化和吸收食物營養,並且輸送給全身器官,讓身體內的氣血達到平衡。脾為五臟之首,脾虛,百病生。所以,如果你出現了這幾種情況的話,就要引起重視,改善身體了。哪些症狀出現時,我們應該及時補脾了?1、食慾差、吃不下飯隨著生活和精神壓力的不斷增大,我們飲食上也出現了很多異常。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暴飲暴食,經常吃外賣。
  • 脾胃虛則百病生,推薦健脾養胃好食譜,多了解,你的脾胃會開心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脾胃虛弱則百病生,如果脾胃虛弱的話,就會影響身體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無法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成分,對身體的健康非常不利。而冬天正是養護脾胃的最好時節,如果你能夠抓住這個時間好好地調理脾胃的話,能夠有利於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讓你安心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