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最高境界是:「調魄」點穴次之,砭再次之,針灸又次之

2021-01-11 我是青夜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調魄,點穴次之,砭再次之,針灸又次之,最後才是用藥,換言之,下下策才是用藥,五臟各有,神,魂,意,志,魄,這些用現代的語言叫,各有軟體,人病了,是軟體出問題了,調魄就是修復軟體,計算機一但軟體出問題了,肯定運行不暢或者死機,我們人從小學習各種知識,就是裝入不同的軟體,所以人各有所長,在相上顯現就是:有不同的氣質,硬體都是一樣的,你有的,別人也有,為什麼氣質不一樣。

就是軟體不同,現代醫學就是不認同人體有軟體,所以百病治不好,開藥只是個心理療法,用藥沒問題,問題是知道病根:軟體出錯了藥是修復軟體的一種手段,古人沒有 軟體這個詞,只能用神,魂,意,志,魄,這些名稱代替,所以很多看似複雜的病,調調魄,扎幾個穴位就解決了,只是大家有一個觀念,有病就吃藥,禍害無窮,藥----有草就快樂,就是藥了,草可食為蔬菜,多吃蔬菜,啥病沒有,其實大部分大醫家都是佛學與道學通,

有很多病不是世間人能理解的,必須從經典上悟,才知道其根,動不動用藥是醫生賺錢,所以醫生都學開藥,那樣來錢,那些調魄的不來錢,你說我幾個穴位就把你整好了,能掙幾個錢,所以因為錢,就把整個醫學帶偏了,特別那樣中西兩結合的所謂醫生,中醫是治未病,西醫的治已病,整個理論就不一樣,本來胃疼,中醫一般是治膽,應該開利膽的藥,他卻開了治療胃的中藥,怎麼能治好。最後沒招,就開止痛藥,把你的神經麻死他,可悲的是,他一樣賺錢,患者還感激,病不但沒治好,還嚴重了,所以這些人也是無知,按照我們的治療,就是幾個穴位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靈樞針灸創始人黃曉晨肺腑之言:我們應當如何學中醫?
    什麼病扎什麼地方是針灸應用的最低境界,這不是一句貶義,只是說它使用簡單,不需要任何中醫知識的人,按穴位對應也可治病,一見肩周炎就想到腎關條口必治,相信傻子都能做到吧,中醫之門至簡至易,但非人人可入,這確實是一條扎針的捷徑,有是證便用是穴。
  • 美容院構造噱頭攬客 鼓吹點穴針灸按摩能減肥
    由此催生的減肥方法也是五花八門,記者探訪中發現,不少美容機構推出了所謂的獨門減肥秘方,從點穴 、針灸、按摩到吃減肥藥等。記者走訪多家美容院體驗發現,不管什麼減肥方式,其實基本上離不開飲食調理。對此專家表示,不管各種減肥方法吹噓得多麼神奇,始終離不開一點,就是控制飲食。只有在控制飲食和適量鍛鍊的情況下,人的體重才能得到長期穩定的控制。
  • 中醫傳奇:臟腑圖點穴法第五代傳人劉漢崗
    根據經絡穴位和臟腑部位,運用不同的手法,用點穴方法,從臟腑治療著手,調理臟腑氣分,恢復臟腑機能。 後由王雅儒老先生口述,其子王振國筆錄,濮卿和先生系統整理,編輯成《臟腑圖點穴法》一書。 王雅儒老先生的外甥劉書常(雄縣劉家鋪村人)自幼跟隨舅父學習此按摩術,文革初期回鄉生活。並以此術服務鄉裡,為病患解除病痛。師父劉志文(雄縣劉家鋪村人),為劉書常之堂弟。劉志文聰明好學,得師伯劉書常真傳,後繼承此術服務鄉裡,不收酬勞。
  • 李氏砭法 | 砭治前臂痛
    自從我十月份青島學習李氏砭法回來,給她整體颳了一次,腰一個多月都沒犯病,比艾灸緩解時間要長好多,她就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李氏砭法。人走到哪砭就帶到哪,和我一起學習李氏砭法,聽李道政老師的話,白天幹活晚上讀書,學習案例技法。
  • 中醫針灸經典《針灸神書·瓊、馬天星穴治病歌》
    按:內庭的位置馬氏較瓊瑤說得明白,但馬氏刪去了「谷海」(胃)停痰一證,胃中停痰在《內經》上就有記載,所用半夏秫米湯治胃不和則臥不安之症,實質上就是胃中停痰所致。針灸胃經的內庭是有利於清除胃中停痰的,所以還是保留這一主治為好。
  • 中醫講「三魂七魄」,數數你的都還在嗎?
    它們本來照耀著全身,這時候就開始把光調暗了,人就開始睡覺了。但是誰還在工作呢?是魄。學過中醫理論的人都知道,肝藏魂,肺藏魄。人死的時候魄也會離開人體,那魄從哪兒離開人體?中醫認為人體有一個門,叫魄門,它是魄離開人體的門,而這個魄門就是肛門。
  • 郭誠傑,針灸路上精耕六十年,針灸治療乳腺增生第一人
    2014年10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第二屆國醫大師表彰大會上,陝西中醫學院郭誠傑教授,被授予代表我國中醫藥界最高水平的「國醫大師」稱號。  針灸攻克乳腺頑疾  「我用針灸治療乳腺增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郭誠傑說到,「1976年,我在腫瘤科轉科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乳房有腫塊的就診女性,在吃了許多藥都沒啥效果的情況下,非要我這個針灸大夫給她治療。」
  • 黃龍祥看針灸(三)——九針與十八般兵器
    今天先從砭針說起——夫大於針者,惟五兵者焉……夫治民者,亦唯針焉。夫針之與五兵,其孰小乎?——《黃帝針經·玉版》伯高曰: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刺法曰: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脈,無刺病與脈相逆者。
  • 中醫是崇尚自然,中醫是美好的生活模式--龔若樸:《生活中的中醫之美》(連載02)
    走進中醫的時光裡,讓生命回歸美。《大美中醫》之「生活中的中醫之美」:每周一、周四,節目組邀請您一起感受中醫人的生命狀態,生活日常.你看艾灸就是火攻,針灸冷兵器,那麼中藥如附子,狼毒是毒藥。所以這就是我們傳統講的以毒攻毒,也就是以偏糾偏。
  • 揭開歷史,觸摸針灸銅人背後的中醫!
    其實,中醫和銅人一樣,在千年的傳承中飽受打擊而歷久彌堅。王惟一用盡心力傳遞給我們的火種,能被我們好好傳播下去嗎?圖片摘自電影《天下第一針》「我要休了你!回娘家。」在收到老婆的最後通牒之前,這個男人剛丟了公職,沒了家產,花費了所有精力和時間……換來的,只有一堆廢銅和仍在燃燒的爐火。但這,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他被隨後趕來的差人抓進監獄。
  • 最出名的不是華為、高鐵…而是中醫!她居然也是中醫「粉絲」
    是能真真實實帶給他們健康的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及中醫針灸Acupuncture。▲世人皆知的加拿大歌星席琳迪昂,五次試管嬰兒懷孕失敗,第六次轉向針刺治療調治身體,隨後試管嬰兒成功,產下雙胞胎。
  • 中醫眼中的「魂」與「魄"
    把神細分的話,可以分為魂、魄,魂隨著無形的神氣運動,魄則伴隨著有形的精出入,一陰一陽,一高一低。《人身通考·神》中說:「神者,陰陽合德之靈也。惟神之義有二,分言之,則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以及意智思慮之類皆神也。」又說:「蓋神之為德,如光明爽朗,聰慧靈通之類皆是也。魂之為言,如夢寐恍惚,變幻遊行之境是也。神藏於心,故心靜則神清。
  • 武功之最高境界:止戈為武
    也想過,非得要一身絕世武功,身輕似燕、點穴遁形;金鐘罩、鐵布衫,飛鏢暗器,無所不通方可如此。更需一位師父,半夜在山崖等待,子夜教功,我也必日日勤練,毫不懈怠~江湖中人,自是俠義在身,每每必做善事,卻隱身無求回報。只盼世上邪惡悉數除盡,天下好人盡得安寧~這想法於我像是與生俱來,平日裡莫不是潛心留意。武功於我,確是個升華的過程。
  • 超有效的四大點穴減肥法
    點穴減肥屬於中醫減肥方法的一種,只需找對穴位進行點穴減肥就能輕鬆瘦身。中醫點穴減肥是通過刺激身上的穴位而達到減肥的效果。下面,小編就告訴你四大點穴減肥方法,掌握點穴減肥法,點穴按摩就能瘦!1、針灸點穴法:原理主要是調整機體的各種代謝功能,抑制胃腸的蠕動,並抑制胃酸分泌,從而減輕飢餓感,達到減肥目的。
  • 梁冬對話徐文兵:《黃帝內經·靈樞》之「三魂七魄」
    《國學堂》之《黃帝內經•天年》系列,梁冬對話徐文兵,具象三魂氣魄,帶你認識人體神秘的保護神。梁冬:重新發現中國文化太美,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國學堂》。我是梁冬、梁某人。誒,在過去的幾周裡面,我們都邀請到了厚樸中醫學堂堂主徐文兵老師和我們一起來分享了三魂七魄。徐老師,您好!徐文兵:梁冬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梁冬:是啊,抓緊時間,我們上一次講到四個魄。
  • 中醫講什麼是:「魂」與「魄".
    「魂魄」是道家和中醫的基本概念,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們常說的成語有「失魂落魄」、「魂飛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攝魄」、「神魂顛倒」、「魂不附體」、「借屍還魂」、「驚心動魄」,等等。孔穎達的解釋是非常到位的,他說:「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
  • 中醫針灸減肥有用嗎 針灸減肥有哪些注意事項
    針灸是中國傳統醫學寶庫中的一支奇葩,現實生活中很多老百姓都會通過針灸來保健養生,其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而據說針灸在調理肥胖中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那中醫針灸減肥有用嗎?針灸減肥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中醫針灸減肥有用嗎?
  • 中醫針灸療法或顯奇效
    煙臺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科副主任朱蓬燕為患者針灸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姚輝 通訊員 陳展鵬 煙臺報導  煙臺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科副主任朱蓬燕表示,針灸治療抑鬱症有良好的療效,但抑鬱程度、病程的長短是影響針灸療效的關鍵因素,輕度或中度抑鬱、患病時間短針灸療效好。  情志因素被看作是導致人體氣機失調的重要原因,所謂「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古時就有人提出了情志致鬱的理論,認為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可以導致疾病。
  • 針灸必背歌賦之勝玉歌(1)
    勝玉歌選自楊繼洲的《針灸大成》,當時王國端(元代)編撰的《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比較流行,但是由於篇幅較長,不易記誦,楊繼洲便將自己家傳的經驗編撰成歌
  • 中醫針灸與足球,安慰劑還是療傷秘方?針灸到底有沒有用?
    範巴斯滕、薩默爾、大羅、歐文、代斯勒、羅西基以及貝爾等等才華橫溢之人,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傷病」顯然就是一個不能迴避的關鍵詞。而不幸的是,他們的足球之旅,也在很大程度上被這該死的傷病陰影所大面積地籠罩著,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