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祥看針灸(三)——九針與十八般兵器

2021-02-12 人衛中醫

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人衛中醫)快速關注

作者/黃龍祥

編輯/李劍光 孔烈


【小編按】電視劇《皇朝太醫》裡面有一句臺詞:「沒有殺人的勇氣,哪來治人的決心?」(小編也不知道為什麼還記得這一句,大概是因為……聽起來有點帥吧)其實,治人的針具、針法和殺人的兵器、兵法還真是大有關係。古人的思維一以貫之,有殺人的十八般兵器,就有治人的九針;生活中用寶劍等兵器祛邪,在人體就用針具祛邪。今天先從砭針說起——


夫大於針者,惟五兵者焉……夫治民者,亦唯針焉。夫針之與五兵,其孰小乎?

——《黃帝針經·玉版》

伯高曰: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刺法曰: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脈,無刺病與脈相逆者。

——《黃帝針經·逆順》

砭針——微型兵器

以往提到針法的起源,人們總是認為針法的前身是砭法,由於金屬針的出現,石質的砭針自然過渡為針灸針。其實,砭針與微針是兩種起源不同、特徵不同的療法。砭針發源於東方,微針發源於南方,砭針主要用於排膿、放血、放水等外科病症,無需經絡、腧穴理論的指導,實際上是外科療法的前身,從後世外科器具圖中仍不難看出其脫胎於砭針的印跡。

另從不同時期針灸文獻對於這兩種療法的描述可以很清楚看出砭針與微針二者之間的根本差異:

用砭啟脈必如式。癰腫有膿,稱其小大而為之砭。砭有四害:一曰膿深而砭淺,謂之不還;二曰膿淺而砭深,謂之太過;三曰膿大而砭小,謂之(氵+僉),(氵+僉)者惡不畢;四曰膿小而砭大,謂之泛,泛者傷良肉也。

——張家山出土漢簡《脈書》

凡刺之要,官針最妙。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病淺針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病深針淺,病氣不瀉,反為大膿。病小針大,氣瀉太甚,疾必為害;病大針小,氣不洩瀉,亦復為敗。失針之宜,大者大瀉,小者不移,已言其過,請言其所施。

——《黃帝針經·官針》

上述不同時期文獻論述的是相同的內容,即由於針具的不同,其適應病症也明顯不同。正是由於砭石療法的治療對象是癰腫,《黃帝素問》在提及這種針法的特徵時強調要掌握「制砭石小大」的規範。《黃帝針經·玉版》也說「故其已成膿血者,其唯砭石鈹鋒之所取也」。

從戰國以前的出土文物中現已鑑定用於醫療的砭石形態特徵來看,均取法於兵器,皆適宜於放血刺癰。

例如1963年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多倫旗頭道窪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一根磨製的石針,長4.5釐米,一端有鋒,呈四稜錐形(可以放血),另一端扁平有弧刃,刃部寬0.4釐米(可以切癰排膿);中身有四稜略扁,橫斷面呈矩形(可以容納拇、食二指挾持)。

1978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樹林召公社,從一批古銅器中發現了一根青銅針,考古工作者認為是戰國至西漢這個歷史時期(公元前475~公元24年)的器物。這根針長4.6釐米,中身有四稜,橫斷面呈菱形。大小與形狀均與頭道窪出土砭石非常相似,顯而易見是繼承了砭石的形制。

人們之所以長期以來一直將「砭石」與「微針」混為一談,可能是見《黃帝內經》有「針石」一詞,而六朝全元起注《素問》已經明確指出:「針石」、「鑱石」、「砭石」實為一詞。其實,「砭石」還有一個同義詞是「鈹石」。

《內經》以九針比之五兵,復以刺法比之於兵法。那麼針具與兵器之間有什麼關聯嗎?或者說,《內經》時代針具的發明是否受到先秦時期「五兵」的影響,二者之間是否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繫?

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對於針具的形制與功用有詳細的記述,可惜傳世本沒有相應的針具圖,在傳世古醫籍中,最早是元代的《針經摘英集》繪製的「九針圖」,此圖後被明·嘉靖高武《針灸節要》一書傳錄,高武之後的明清醫家又結合當時針灸臨床的實際對「九針圖」遞有修訂。

圖A戰國銅鈹;圖B秦代銅劍;圖C秦代銅鈹——九針之鈹針顯然取法於此

圖A 春秋時代雙翼式銅鏃;圖B春秋時代菱形銅鏃;圖C戰國時代三稜式銅鏃——九針之「鑱針」、「鋒針」顯然取法於此

五兵之四:如果不標明,恐怕所有學針灸者都會將此圖中的先秦兵器當成鈹針、鋒針、鑱針——實在是太像了

仿製銅質九針

仿古九針模型

看過這一幅幅不同朝代的針具圖,給人一種強烈的印象:古代針具簡直就是一套古代微型兵器——假如《內經》時代的針具圖能夠傳世,想必與先秦的「五兵」圖以及秦漢間的兵器圖更為相似。為什麼治病之針與致命之兵會存在如此緊密的聯繫呢?

在古人的觀念中,兵器——特別是寶劍、腰刀,還具有驅邪逐鬼之功,因此驅鬼之門神多為手執寶劍之形象;中國古代打鬼之神——鍾馗被塑造成手執鐵錐以逐鬼的形象;於是劍形或刀形之鐵器也就被賦予驅鬼邪之功。

在古代,人之患病也被認為是鬼邪所中,所中之部位不同,症狀也各異,因而有「鬼打」、「鬼擊」、「鬼排」等病名。以針刺鬼邪所中之部位——穴位,就能驅逐鬼邪以治病。春秋戰國時期名醫的代表人物扁鵲傳有治療百邪所中之「十三鬼穴」——人體十三個重要腧穴,而且這種觀念一直影響著中國古代百姓。

《黃帝內經》也以周身腧穴為病邪所侵襲之處,需要用針刺邪之所在以去病,所謂「邪氣之所客,針石緣而去之」是也。以此推之,以劍形、刀形或箭形針具刺病,乃古人最初「驅邪逐鬼」觀念的一種直觀表達,因而砭石療法所有針具——鈹、鑱、鋒針也直接取法當時的兵器——五兵。古人的這種認識不僅在針灸文獻,而且在本草文獻中也有明確的記載:

鐵椎柄:主治鬼打,及強鬼排突人中惡者(明·《本草綱目》)。

刀鞘:主治鬼打卒得。腰刀者彌佳(明·《本草綱目》)。

從上述的記載中,不難理解我國的先民是如何萌生「以針治病」的直觀認識。而且早期的針法——放血,其主要目的即在於驅邪,在《內經》凡被認為由鬼邪所中的病症,如「癲狂」、「瘧疾」等仍大量採用針刺放血法治之。

另外,「火」也被認為有驅鬼邪之功,因此相傳扁鵲治「橫邪癲狂」之十三鬼穴,皆用火針法。當然火灸法也是常用的治法之一。由此可見,「驅邪逐鬼」的觀念應當是針法產生的初始因素之一。

【本文選自《黃龍祥看針灸》,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人衛中醫編輯整理】

回復 目錄查看往期所有文章目錄


投稿:renweizhongyi@sina.cn

相關焦點

  • 【文化看點】「十八般兵器」,你樣樣精通了嗎?
    很多朋友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武俠小說,相信那個時候很多人都和小編一樣,有著一個武俠夢,夢想著身懷絕技,除暴安良,仗劍走天涯!可是想當大俠需要什麼條件呢?那一定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然後再有一把趁手的武器。
  • 除了十八般兵器外,還有哪些奇門兵器?
    大多數人知道十八般兵器都是從評書或者相聲裡聽到這麼一個提法:刀槍劍戟 斧鉞鉤叉 钂棍槊棒 鞭鐧錘抓 拐子流星。這就是所謂的十八般兵器。今天,我們不談十八般兵器,就專門談談幾件奇門兵器。龍頭杆棒:武術稀有兵器之一,屬軟兵器類。該器械全長約2米,械身為軟索,一端系龍頭,一端系錐,均為全屬鑄制。其械可掄可舞,可放可收,可纏可卷;能長能短,長能遙攻擊遠,近可短打緊防;能單能雙,軟硬兼施,方法多樣,特點突出。用法有劈、砸、拋、雲、纏、架、撩等。
  • 長見識了,十八般兵器,原來還有這種奇怪的
    特別是十八般兵器,從小就知道什麼: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後面就說不出來了。今天就聊一聊這個經典的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種技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其名稱,始見於元曲。除此之外,十八般的說法有很多種,也有包括弓箭、盾牌、鐮等等。
  • 古代十八般兵器視頻、圖文介紹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種技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十八般兵器定義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種技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其名稱,始見於元曲。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水滸傳》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藝?
  • 中國古代冷兵器大全:十八般兵器詳解
    十八般武器,即冷兵器時代的「十八般武藝」,這是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也稱「十八般兵器」,常見於中國古代的戲曲、小說中,指使用各種武術器械的功夫和技能
  • 武戲中的十八般兵器,你見過幾樣?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拐子流星;帶鉤兒的,帶尖兒的,帶刃兒的,帶刺兒的,帶峨眉針兒的,帶鎖鏈兒的~這是相聲關於十八般兵器的一段貫口,但只是口頭上過過嘴癮,到了梨園行就能看到各路英雄好漢巾幗紅顏們,拿著兵器打鬥起來的颯爽英姿。
  • 古代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歷史代表人物都有誰?
    古代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歷史代表人物都有誰? 冷兵器時期的十八般兵器都有哪些 鐧屬於特種武器 與鞭類似 代表兵器有秦瓊的瓦面金鐧 錘是重兵器
  • 8集紀錄片《十八般兵器》今晚21:20 央視科教頻道首播!
    8集紀錄片《十八般兵器》今晚21:20 央視科教頻道首播!HappyLifestyle8集紀錄片《十八般兵器》今晚21:20央視科教頻道首播本片以古代兵器、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著名戰役為縱線,以當下的古代兵器習練者、古兵研究、收藏者、武俠小說家筆下的人物及兵器鍛冶及武術技法為橫線,圍繞中國古代兵器解讀古代政治禮制、軍事制度、科技成就、戰法戰術等各方面話題,探討古代武備中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
  • 九針中的三劍客
    在九針之中,亦有如是般的三劍客,給人驚鴻一瞥之間便生鋒芒切膚的感覺,這就是位列第四、第五、第六的鋒、鈹、員利三針。第四針鋒鋒尾三稜椎刃的設計,與古代兵器三稜透甲椎和三稜箭鏃的設計理念如出一轍,在使用的時候,要求正刺,將力量延針身軸向貫於尖部,可以輕易地穿破各層組織,用於放血、破筋瘤等操作,用之範圍較廣,如:各類實性熱病,病在經絡痼痺,病在五臟固居等症。第五針鈹
  •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武戲中的十八般兵器殺傷力排名!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拐子流星;帶鉤兒的,帶尖兒的,帶刃兒的,帶刺兒的,帶峨眉針兒的,帶鎖鏈兒的~這是相聲關於十八般兵器的一段貫口
  •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十八般兵器你真的了解嗎
    相信大家對傳統武術中的十八般兵器一定都很了解,在很多電視劇、小說和評書中也一定聽到或者看到過很多使用這些兵器的高手,那麼,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十八般兵器你真的了解嗎?刀:刀是單刃兵器,他的種類有很多種,包括長刀和短刀兩大類,像環首刀、唐刀、苗刀、三尖兩刃刀、補刀、大橫刀等,樣式多種多樣。
  • 西安54歲「打鐵人」:打造「十八般兵器」 共6000餘件古兵器
    目前為止,共打造出了400餘種古兵器,共計6000餘件。」王海泉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圖為王海泉正在打造古兵器。 梅鐿瀧 攝據了解,家住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啞柏鎮呂家堡的王海泉15歲時就跟著父親學習打鐵技藝,後來憑藉著這門手藝,以打造各種農具維生。隨著傳統農具逐漸被機械化生產所取代,農具需求也逐漸減少,王海泉面臨著「轉型」。
  • 來吧,看看我的創意 ——陝西西安打鐵人打出十八般兵器
    來吧,看看我的創意 ——陝西西安打鐵人打出十八般兵器 2020-08-25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古代人們常說的十八般武藝,其實是指十八種武器!其中你知道多少
    中國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史前時期,這個階段是石器時代的兵器。 一般我們看武俠類電視劇小說常說的十八般武藝刀槍劍戟樣樣精通,來形容一個人武功高強。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種技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 探秘中華武學,看十八般兵器之百兵之王——槍
    隨著時代的進步從石器時代進入了青銅器時代,商周時期就出現了青銅製作的長矛並且成了重要的格鬥兵器。漢代鐵器時代的到來鋼鐵矛逐漸取代了青銅矛的存在並且將矛改稱為長槍,並對槍頭尺寸縮短以便於裝備軍隊。槍法的特點槍術多以靈活、迅速、剛猛著稱更有槍出如龍的說法。
  • 《我的城 我的歌》沂蒙老男孩「十八般兵器」齊上陣 戴荃現場喝sa喲
    《我的城 我的歌》沂蒙老男孩「十八般兵器」齊上陣 戴荃現場喝sa喲 2020-06-07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八般兵器飛舞的戰爭場面只會出現在電視劇裡
    交戰雙方的將士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使用著各種各樣的兵器: 刀槍劍戟 這個刺字表明關羽用的是槍或矛這樣的長柄刺殺型兵器。
  • 十八般兵器知多少 | 橫「槊」!
    ↑曹操「橫槊賦詩」 槊: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形狀似矛,是騎兵用的重兵器,多用於馬上作戰。可用於刺、挑、掃、削。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 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
  • 武戲中的十八般兵器你見過幾個?它們的殺傷力如何?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拐子流星;帶鉤兒的,帶尖兒的,帶刃兒的,帶刺兒的,帶峨眉針兒的,帶鎖鏈兒的~這是相聲關於十八般兵器的一段貫口
  • 音響軍隊之十八般兵器介紹(二)落地音箱支架《附繞口令》
    十八般兵器,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拐、流星錘等十八種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