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而知天命」:餘生,我只想和這四個人在一起,如此可好

2020-12-23 南山大叔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01◆卷首語

人,都是會老的。當我們人到五十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知天命之年」。在古代,人到五十的人,就已經是一個進入人生暮年的人了,即使到了現在,人到五十的人,也是一個開始慢慢變老的年齡,我們的餘生,開始了。都說「人到五十而知天命」,一個人到五十的人,一定要懂得對身邊的人進行取捨了,也許,好好地愛著身邊的這四個人,餘生,就足矣了。

02◆第一個人:父母。

人到五十,我們已經開始變老,而我們的父母,則更老了。當我們漸漸老去的時候,年逾古稀的父母,就已經進入了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旅程。都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多為父母著想,讓父母在老去的路上,不會感到孤獨。作為子女,我們千萬不要讓「子欲孝而親不在」的遺憾,發生在我們的身上了。所以,人到五十,餘生,我們要和我們老邁的父母常常在一起,多陪他們聊聊天說說話,這才是一個為人子女該做的事情啊。

03◆第二個人:老友。

人到五十,我們已經開始老了。這時候,我們身邊的朋友,會越來越少,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人到五十,年輕時代的激情,早就已經過去了,那些吃喝玩樂的所謂朋友,也各自回歸了自己的家庭。但是,人生路上,我們總會遇到三五個真正的知己,這樣的知己,在我們犯錯前能夠給我們提醒,犯錯時能夠給我們棒喝,犯錯後能夠拉我們一把。這樣的朋友,雖然有時候看起來是平淡無奇的,但是,這樣的朋友,卻是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往後餘生,我們一定要多和這樣的老友來往,好好地陪著自己的老友,聊聊天喝喝茶,把我們的餘生過得天高雲淡,波瀾不驚,如此可好?

04◆第三個人:老伴。

人到五十,我們已經和自己愛人走過多年的風風雨雨。都說「少時夫妻老來伴」,人到五十,我們和愛人已經互相稱呼為「老伴」了,彼此之間,已經血溶於水了。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就不要再有什麼花花腸子,再想著「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荒唐事了。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要好好地守住自己的愛人,和自己的老伴一起,攜手走進往後餘生。從此以後,我們就好好和老伴在一起了,常常詢問老伴「粥可溫?」常常陪著老伴一起「立黃昏」,相濡以沫,白頭到老,如此可好?

05◆第四個人:自己。

人到五十,我們已經開始老了這時候,我們身體機能開始下降,我們的記憶,也開始大不如以前了。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要懂得好好地愛護自己的身體,好好地守住自己的做人的底線。在努力延長自己生命長度的時候,努力延伸自己的生命的寬度。也許,在業餘時間裡,我們好好地守住自己的寧靜,做一個有溫度的人,做一個懂得學習的人,通過多讀書,多思考,多和過去的自己對話,從而反思和沉澱自己,才能讓我們的往後餘生,過得更有價值,也更有質量了。

06◆結束語

朋友們,「人到五十而知天命」,餘生,我只想和這四個人在一起,如此可好?大家覺得是這樣的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相關焦點

  • 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什麼天命
    孔子說,人生五十而知天命,那知道的是什麼天命?這種理解和答案因人而異,而且見解多且不同。有人說是知道了自己以後的人生該怎麼過?也就是說知道了上天給自己是怎樣安排了?有人說50歲的人對事情不再有追求,對榮辱不再關心;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知天命,應該是兩層意思,一層是人到了50歲,已經快從中年步入老年,應該徹底知道自己了,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位置,(不是地位)十歲以前可以混沌無知;二十歲可以懵懂輕狂;三十歲可以對自己非凡幻想;四十歲可以對自己抱有半醉半醒;但到了五十歲,那就該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塊什麼料,有多大的能量。
  • 五十知天命,這3大生肖餘生幸福指數怎麼樣
    不過不同的人,自身氣運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在不同年齡段裡自身氣運都在改變。那麼這些生肖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過後,生活是否會幸福呢?這裡就為各位做一個簡單介紹。1970年出生的生肖狗,在2020年剛剛進入五十知天命的年齡,對於自己接下來的生活,相信大多數屬狗人都比較迷茫。
  • 人到五十歲,知天命之年,這四件事,還是認命吧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五十歲,許多事該放的放,該忘的忘,對一些名利慾望也該學會看淡了,人生要學會隨時給自己做減法,才會輕鬆前行。人到五十歲,早已走過了激情的年紀,不再意氣用事,學會了向生活低頭,學會了沉默寡言,學會了對自己人生的深度思考,人到五十歲,終將會明白,人生沒有回頭路,許多事,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得不到的名利,愛不到的人,還是放下吧,求而不得的奢望,往往是人生的煩惱和痛苦。
  •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忙碌半生的你,知天命嗎?
    「五十知天命」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段話是孔子的人生感悟。從生理角度講,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體盛衰的總規律。
  • 五十知天命,什麼是天命?
    五十知天命,那些使你欲罷不能的事就是你的天命。是老天安排你這輩子要幹的事,也知道這輩子的局限了。 一 五十歲做事就需要濃縮了。到這個年齡知道世道的艱難,沒有這麼多不切實際的想法了,不再追逐過多的外部世界了,從而轉向內部世界的營造,將內部世界小花園建設好,收穫的要遠遠好於亂七八糟的外部世界。 五十歲不再有所謂的社交了。見了很多人,見了很多事,回頭想想,不過是過眼煙雲,沉澱下來的才是最好的,最真實的還是親人、家人。 五十歲可以好好的總結經驗和教訓了。
  • 五十知天命
    可孔子不應該是這樣的人,他能說出五十知天命,一定有我們沒有讀出來的話外之音。費了好大勁,累得腦仁子疼,得出一個大概的結論:所謂知天命,就是你看到了結局,仍為之。這屬於好上加好,說成是公益行善做好事,一般人都可以勝任,只要願意做就行。倘若是艱難不確定的結局,過程有危險,結果有風險,你還要豁出去堅持幹到盡頭,冥冥之中感受到神性的指引,不拿下對不起列宗列祖,那知天命解釋成知道自己擔負的上天的使命,也挺順溜的。可要是辦這麼大的事,就不是說說就行了的。既需要克服自己、又得克服自然和社會,有實力糾正大錯誤,撥亂反正,力挽狂瀾。
  • 佛說: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這2個字
    孔子當年求道於老子,不禁心曠神達,說了一句話:「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上天運行的規律,天命主宰眾生的命運,一個人只有知天命,才能趨吉避兇,遇事化險為夷。到底什麼是天命?
  • 人到五十知天命,笑著看淡風雲!(深度好文)
    時光匆匆,不經意間,人到五十知天命。恍惚之間,人到了中年,心中浮沉,回首相看歲月人情冷暖,落葉知秋,落難識人。心中淡然,學會微笑,便能雲淡風輕。曾經一段段成長裡的故事在時間中推移,漂泊在時間的長河裡,靜靜流淌,不提,不想,不問。如果說,人生是一段段經歷累積起來的過程。
  • 人到五十,這四個人該放下了,特別是第三個人
    第一個人:和我們有過紛爭的人。人活著,總是要往前看的,當年的不堪過往,如果我們一直記掛在心,我們會在自己的心裡壓上一塊大大的石頭,讓我們感到壓抑和難受。人到五十,我們要懂得把那個曾經把我們踩在腳下的人,遠遠地拋在腦後,往後餘生,我們好好地過上屬於自己的「花開花落花滿天」的生活,才是我們最為成功的事情啊。
  • 五十知天命,知的「天命」究竟是什麼?這點你也應該知道
    五十歲,已年過半百,這個歲數,在民間有種說法叫知天命。知的是自己的人生軌跡,早已不怨天不尤人。五十歲,也是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子女要照顧的關鍵年齡,不敢有絲毫鬆懈。五十歲,還未退休,該盡的社會責任還要堅持下去,甚至更加的有建樹。
  • 五十知天命,我們都知道了些什麼?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往昔經歷,歷歷在目,猶如昨日。人到五十,身體在轉折,可是人生路卻一直要往前走,不可以隨便停止或者轉向,因為上有責任,下有義務,左右都是生活,不可以懈怠,不可以放棄,而是需要一直向前。人到五十,心累,但是心裡卻要明白人生的真諦,這就是生活,多帶幾分從容和淡然,也就感覺不會那麼累了。
  • 人到五十,越來越厲害的人,都有三大「天命」,早知道,多得益
    孔子曾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五十,早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為什麼說五十歲便是知天命呢?曾看過這樣一個解釋,那就是「百歲對半,人生禍福,心如明鏡」。人活於世,想要活得好,那便要做一個「通透」的人。待人處事,合得來,就磨合,合不來,便放過。
  • 人過五十知天命,只有和這些事斷舍離,才能老有所樂!
    都說人過五十知天命,直到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的頭髮也白了很多,而父母已經變得更老了,變得需要人照顧。人到了五十歲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離退休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孩子漸漸長大,而自己也成了當初的父母的樣子。
  • 五十知天命,人生下半場的真諦就在這幾句話裡!
    文/飛魚人們常說,五十知天命。其實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順心而為,盡心而至。中年以後才明白,春風已過不再來。無需榮華與富貴,健康身心暢心懷。風雨兼程五十載,磕磕絆絆走過來。餘生不長休怠慢,從容淡定最豪邁。人生下半場的真諦就在這幾句話裡!
  • 「五十而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繼續努力,在五十歲就達到了「知天命」。知天命就是開悟了,所以孔子是在五十歲開悟的。但是開悟之後還要繼續修啊,所以到六十歲就「耳順」了,無論你說他好還是壞,他都不在意,他安住在自己內在無比愉悅寧靜的心靈世界裡,不受外界的幹擾和影響。所以孔聖人也是修了幾十年,道業才穩定的。造化給了你健康的身體、聰明的頭腦,你就應該用它來為眾生服務。
  • 「邪淫之人,天命不可違」:人到四十,看這四件事已經夠了,很準
    都說「四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其實,講的就是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的這個年齡,就要懂得放下很多東西了。那些無謂的紛爭,那些過多的利益追求,我們都要懂得適當地捨棄的了。那麼,「邪淫之人,天命不可違」:人到四十,看這四件事已經夠了,很準,究竟有哪些事已經是「天命不可違」的呢?◆第一件事:自己的工作。人到四十,如果我們的工作已經很穩定,那我們就繼續安心工作吧。
  • 孔子的五十知天命:應領略時代的使命
    原標題:孔子的五十知天命:應領略時代的使命  「天命」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用得最多的語彙之一。孔子說 「五十知天命」。對於天命一詞,多數人認為是上天賦予人的使命。但孔子的天命觀蘊含著更豐富的內涵。   《詩經》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即歌頌天命深遠不息,文王也勤於天命不息。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
    而對於50歲,孔子也有他的見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那麼,其中的「知天命」究竟指的是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就給你解惑,相信看完以下的內容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首先,「五十而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
  • 易經:人到50天命之年,若你還在奮鬥,餘生要給自己留這四條後路
    易經:人到50天命之年,若你還在奮鬥,餘生要給自己留這四條後路人到五十,就像這些成熟甘甜的櫻桃一樣,是美好的。但是,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更要守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啊。《易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什麼含義
    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論語》是儒家關於孔子的言行的記錄集,儒家是主張入世的,其學說主要用來治理國家。而入世治世要和人打交道,所以要練達人情,要知生入死。所以需要窺得天命。而對於儒家來說,天命主要體現在社會學的價值取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