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的一個重要人物。
最近在看電視劇《射鵰》,這讓我想起來當初讀小說的時候所形成的一些感想。在金庸的小說中,黃蓉主要出現在兩部小說中,《射鵰》中出現的是少女黃蓉的形象,《神鵰》中出現的是中年黃蓉的形象。這兩個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少女黃蓉活潑可愛、聰明伶俐;中年黃蓉老道成熟、偏心護短。少女黃蓉心中時刻想念的是她的靖哥哥;中年黃蓉心中時刻掛念的是她的女兒們。這種差異是非常明顯的。
在最近所看的這個據說是叫「胡歌版」的《射鵰》中,扮演黃蓉的那個演員對於少女黃蓉的把握還是比較到位的。當年讀小說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一個黃蓉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一些讀者曾經提出過這樣的問題,讀者中間存在的一種普遍心態是喜歡少女黃蓉,而對中年黃蓉則多少有些微詞。可是,儘管有這樣的差別,前後兩個黃蓉卻始終是一個人卻是一個普遍的事實。問題應該這樣理解:為什麼同樣的一個人,在她的少女時代和她的中年時代會截然不同?同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出現?
我曾經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看法,曾經有人問如果從小說中找一位女子作為老婆,哪一位會比較合適?這樣的問題會有很多的答案,但是,單純把黃蓉拿出來,很多讀者會有這樣的看法:他們覺得少女黃蓉不適合做老婆。
少女黃蓉不適合做老婆,這正是問題的關鍵,這正是回答為什麼同樣一個黃蓉會在她的少女時代和她的中年時代截然不同的關鍵。黃蓉的變化雖然是在兩部小說中,但單純以小說中的人物劃分黃蓉的形象的分界點是不對的,劃分黃蓉前後兩種不同形象的分界點是婚姻,我們應該這樣理解:結婚前的黃蓉和結婚後的黃蓉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有了子女的黃蓉與結婚前的黃蓉尤其不同。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不僅僅是因為小說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確實,在《射鵰》中,黃蓉是主角之一,而在《神鵰》中,黃蓉僅是一個配角,楊過和小龍女才是《神鵰》中的主角。前後兩個黃蓉的差異的存在確實有這種出於小說塑造人物角色的需要,但這不是關鍵。關鍵的問題是結婚以及生育兒女在黃蓉心理上所產生的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外面就是少女黃蓉和中年黃蓉的區別。
問題是為什麼結婚和生育對在一個女人身上產生這樣的變化?因為婚姻所帶來的是責任與義務,這責任與義務是對於自己另一半的責任與義務,是對於維繫婚姻穩定的責任和義務,儘管東邪黃藥師的女兒可以從她老爸那裡得到寫影響,可以象她老爸那樣不拘禮節,但是她卻很難不受婚姻這一社會關係的影響。所以,正是由於這種新的社會關係的產生使黃蓉不得不收斂少女時代的天真活潑而向人之良妻的方向轉變。於是,少女黃蓉成了中年黃蓉,女孩成了女人。
如果說婚姻在黃蓉身上所帶來的是由女孩向女人的轉變,生育在她身上則產生了更大的影響,這影響是由女兒向媽媽的轉變。少女黃蓉從社會關係上講無非這麼幾種身份——東邪黃藥師的女兒,大俠郭靖的「女朋友」,僅這麼兩個角色而已,非常之簡單,在社會生活中演好這樣兩個角色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做好女兒和情人就可以了。(錢鍾書先生在他的小說《圍城》中曾說過,情人的學名叫女朋友,正像休妻的學名叫協議離婚一樣。)所以,少女黃蓉沒有什麼壓力,也不需要承擔很多角色,她可是隨便玩兒,她有很多的時間個精力把自己裝扮成一個活潑可愛、古靈精怪的形象。
而生育了兒女之後的黃蓉就不得不產生變化了。與婚姻不同,生育所帶來的是撫育,是在社會關係上比婚姻更大的變化。婚姻還僅僅是兩人之間的事情,而生育則是一個涉及社會更替的大問題,生育子女必然需要撫養子女,這時的黃蓉已經不僅僅是別人的女兒和情人這麼簡單的一個角色了,在妻子的角色之外,還有一個母親的角色加在了她的身上,她要做一個好妻子,這是在她結婚之後要做到的,她更要做一個好媽媽,這是她在生育之後所要做的,這後一件事情甚至比前一件事情還要重要一些,所以,在《神鵰》中,當郭靖要砍掉郭芙的胳膊替楊過報仇的時候,黃蓉會完全不按照郭靖的意思來做,就因為這時的她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妻子這麼簡單了。
安之書館投稿郵箱:
25443949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