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攝影,一定聽說過曝光三角,曝光三角分別指光圈、快門、感光度(ISO)。通俗來講光圈就是鏡頭開口的大小,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將幫助您用所需的景深和光線拍攝漂亮的照片。本篇文章不僅僅告訴你光圈影響景深,而是比較全面的從光圈的基本原理及光圈與焦距、星芒等方面來讓你認識光圈,從而解除新手對光圈的疑惑,讓你更好的利用光圈。
什麼是相機光圈光圈(英語:Aperture),是照相機上用來控制鏡頭孔徑大小的部件,以控制景深、鏡頭成像質素、以及和快門協同控制進光量。有時也表示光圈值的概念。表達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對於已經製造好的鏡頭,不能隨意改變鏡頭的直徑,但是可以通過在鏡頭內部加入多邊形或者圓型,並且面積可變的孔狀光柵來達到控制鏡頭通光量,這個裝置就叫做光圈,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光圈口徑。
1.光圈裝置光圈是改變鏡頭開口的大小的裝置,光圈大小調節是通過光圈裝置內一組光圈葉片實現的。光圈葉片組合後在中央形成一個近似的圓形孔,調節葉片就可以調整圓孔的大小。圓孔越大,進入照相機併到達膠片的光線越多。當你使用自動模式拍照時,相機會根據光線條件自動調節光圈大小,在陽光明媚的晴天,光圈會比較小,而在夜間鏡頭光圈可能會開的比較大。
光圈的數值用「f+數字」的組合表示,例如f/1.4、f/6.3等,數字越小,光圈越大,你可以將光圈值的數字理解為1/n的分數,那麼分母越大值越小。如下所示:
鏡頭光圈直徑=焦距/光圈f數值(f/2.8光圈直徑=50mm/f2.8=17.86mm,f/4光圈直徑=50mm/4=12.5mm)。當然,進光量的大小與光圈上的數字不是呈線性的關係。舉個例子,f1.4對f1.8光圈的進光量提升約為75%,而f3.5對f4.0的進光量提升只有28%。
光圈值差一檔的概念:進光量差一倍,整檔光圈之間相差1.4倍。光圈的檔位設計是相鄰的兩檔的數值相差1.4倍(2的平方根1.414的近似值)相鄰的兩檔之間,透光孔直徑相差根號2倍,透光孔的面積相差一倍, 底片上形成的影像的亮度相差一倍,維持相同曝光量所需要的時間相差一倍。這是由於圓的面積由公式πr2確定,因此面積的加倍使直徑增加大約1.41。完整的光圈值系列為:1/1.0,1/1.4,1/2.0,1/2.8,1/4.0,1/5.6,1/8.0,1/11,1/16,1/22,1/32,1/44,1/64。上面說過光圈f值越小,通光孔徑越大,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越多,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好是下一級的兩倍。例如光圈從F8調整到F5.6 ,進光量便多一倍,我們也說光圈開大了一級。F5.6的通光量是F8的兩倍。同理,F2是F8光通量的16倍,從F8調整到F2,光圈開大了四級。此外許多數位相機在調整光圈時,可以做1/3級的調整。
光圈有助於控制曝光 , 就像一個大窗戶讓更多光線進入房間,大光圈(低f值)會使照片曝光充足,如果照片看曝光不足,則需要調大光圈來糾正曝光。但是,光圈不僅可以控制圖像的亮度或暗度,還可以讓攝影師創造性地控制圖像的焦點和模糊程度,既景深。你可能已經看過像這樣的模糊背景的肖像作品:
並拍攝像這樣的大幅景觀的清晰照片:
這兩張照片有什麼區別?光圈大小的不同。大光圈(小f值)會產生模糊的背景,而小光圈(大f值)會使照片更多的保持對焦,既大光圈小景深,小光圈大景深。合理的設置光圈,可以使你能夠對圖像進行創造性創作。如果背景中有一些東西分散注意力,大光圈將有助於模糊這種分散注意力使主體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如果整個場景都很壯觀,那麼小光圈將有助於很清晰的保留更多美景。
2.關於光圈的散景與星芒光圈葉片數和散景。大光圈的美麗散景,是不少攝影之友追求的影像美感,不管用於小品、人像還是夜景都能有很棒的效果,且散景的極致在於「奶油」般的光斑,圓潤且邊緣還有漸暈效果。能否拍攝出這樣美麗的散景,最主要取決於鏡頭本身的光圈葉片數,光圈葉片多,即便縮小光圈,依然能製造出圓形的散景光點。不過,光圈葉片數也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話會影響鏡頭的運作速度,也會增加鏡頭製作成本。目前市上的鏡頭商品多以5~9片為主,且依據光圈葉片本身的形狀不同,即便擁有同樣的光圈葉片數,也不一定製造出一樣效果的散景光斑。有的鏡頭規格會特別標示使用「圓形光圈葉片」,表示這顆鏡頭從最大光圈縮小個2~3級也能拍出圓圓的散景效果。
光圈根據光圈葉片多少會產生星芒。此外,光圈葉片數量亦關係到強光延伸的星芒數量,當光圈葉片數量為奇數時,拍出來的星芒將會是光圈葉片數的兩倍,若是偶數的話,則和光圈葉片數相同。據攝影前輩的說法是,雙數片數的光圈葉片拍出的星芒較粗,單數片數的則又細又清晰。
鏡頭的最大光圈會影響自動對焦系統的能力,也會影響到實際能夠獲得哪一些自動對焦點。自動對焦系統需要光線才能運作,因此在極弱的光線環境裡會有困難。你需要去了解在拍攝時相機和鏡頭是如何互相配合的。當你將鏡頭安裝在相機上的時候,相機會將鏡頭裡的光圈打開至最大,讓最多的光線穿透鏡頭,這有助於相機對焦。在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時,相機將光圈調節至合適曝光所需的值,然後釋放快門並將圖像記錄下來。例如,假設是在明亮的陽光下拍攝,使用的是24–70mm f/2.8 鏡頭,曝光設定為1/500s、 f/8.0、ISO 400,相機就會先將光圈設定為f/2.8,而就在釋放快門的時候將光圈從f/2.8 調整至f/8.0。待拍下照片後,相機再次將光圈打開至f/2.8,讓最大數量的光線進入相機。在使用光圈可變的鏡頭時,最大光圈會根據焦距的變化而改變。相機仍然會儘可能地保持最大的光圈,但會根據焦距而有所改變。有些鏡頭允許你以非常大的f / 1.8光圈進行拍攝,而有些則不允許你低於f / 3.6,。比如,如果使用的是70–300mm f/4~5.6 鏡頭,相機就會在70mm時將光圈打開至f/4.0,而在300mm時則是f/5.6。變焦鏡頭的結構使得難以放入大光圈,因此許多變焦鏡頭將具有更窄的光圈範圍。另一方面,由於定焦鏡頭沒有變焦功能,因此可以輕鬆安裝f / 1.8這樣的大光圈。
Tips:使用大光圈(像f/1.4、f/1.8、f/2.8等等),會造成以下的效果:
1.增加曝光:在拍攝人像、淺景深、或是於暗黑環境下手持拍攝,在同一快門時間下,大光圈可以讓更多光線進入相機,從而令曝光增加,相片變亮;
2.凝固時間:因為進入的光線增加,快門可以變更快,令飛快移動的物件可以「凝固」下來,例如拍攝野生動物,奔跑的運動員;
3.景深變淺:這也許是大光圈其中一個很有用的用處 ,讓對焦的主體從背景突顯出來,使得照片主題突出,引人矚目;
相比曝光三角中的快門和ISO,光圈可以控制景深和曝光,同時對於感光度ISO來說它的值越低越好,過高的ISO會使照片產生噪點,而快門控制對不同的拍攝條件有最低安全快門限制,因此光圈是在曝光三角中最常調節的參數。下面列出了一些常用場景中光圈的使用原則。
光圈優先模式:大多情況下攝影師會使用光圈優先模式來進行拍攝,這種模式可以使你在不知道ISO和快門速度是多少情況下仍能正確曝光照片。光圈優先模式是一種半自動相機設置,允許用戶控制光圈,同時自動選擇其餘的曝光設置。在大多數相機上,光圈優先模式可通過模式轉盤上的「A」或「Av」下找到它並且通過移動相機右上方的後撥盤調節光圈優先模式下的光圈 。在光圈優先模式下,您可以僅設置光圈,以控制景深,同時相機自動選擇快門和iso的大小。
使用光圈時注意事項在理解了光圈的原理及用途後,在我們使用光圈時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1.巧用曝光補償在一些情況下,如逆光攝影、拍攝主體本身反射率過高或過低、光線特別弱的條件下拍攝動體等情況下相機曝光不準確。這時候如果你使用光圈優先模式拍攝,你的光圈值和ISO已經設置好,在相機選擇剩餘設置的情況下,曝光補償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這時候你只需要調整曝光補償參數(它將改變你的快門時間),就可以使得照片正確曝光。每個照相機的控制不同,但通常使用+/-符號按鈕配合相應的轉盤進行調整,正數會使照片變亮,而負數會使圖像變暗。
2.合理利用大光圈使用大光圈,非焦點的模糊背景和對焦點的銳利主體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而使用小光圈時,拍攝對象的清晰度與背景的清晰度之間的差異要小得多。不少朋友喜歡大光圈,就是喜歡它容易拍出漂亮淺景深效果的感覺,且即便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很好的收光。然而大光圈也不是什麼都好,有時候大光圈造成景深過淺的同時時,容易出現對焦失準的問題,由於景深太淺,對焦後若稍微移動,容易導致被攝物移出景深範圍的情況,導致沒對到焦的問題。如果你打算使用f / 2.8的這樣的大光圈:首先,你應該對自動對焦功能充滿信心,既學習如何使用單點自動對焦,並在拍攝對象難以聚焦時避免超大光圈,例如快速動作。其次,要知道距離也在景深中發揮作用,離主體越近,背景就越模糊。這意味著即使你想要一個模糊的背景,如果你正在拍攝一張微距照片(或近距離照片),請使用更小的光圈。如果在微距照片上使用大光圈,則很少有拍攝對象完全對焦。如果你拍攝對象很難對焦,也許是因為它們快速移動或者你非常接近。這時候你要調小光圈來適應拍攝。
另外,一般鏡頭光圈開到最大時,即為「開放光圈狀態」時,畫質可能會略顯鬆散而不夠銳利,通常可再縮小3級左右,得到的畫質會最好。同時光圈過小一樣會有相對的問題產生,那就是光線繞射的情況。由於光通過小光圈時,容易造成波動疊加,形成亮暗相間的波紋,影響成像畫質。一般鏡頭光圈小於f/11後,解析度會開始逐漸變差,且到f/22左右,畫質低劣的現象將顯而易見,此外小光圈也會使感光元件上的黑點塵埃之類的更容易影響畫面,因此一般不建議將光圈縮至f/11以下。因此一般的原則是開放光圈狀態下縮小3級左右可獲得最佳畫質,縮光圈最好不要縮過f/11。但這只是相對而言,我們還是要根據拍攝條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大膽嘗試。
2.大光圈鏡頭的跑焦問題鏡頭跑焦最常出現在大光圈的鏡頭上面,像50mm F1.0、85mm F1.2等等鏡頭,在全開最大光圈下,偶爾會出現失焦的情況,由於鏡頭的光圈值非常大,景深很淺,因此自動鏡頭在對焦環的位置就需要非常精細,對焦差距僅僅零點幾毫米,都會被放大幾十幾百倍,最終導致失焦。100%的解決方法有兩個,就是縮小光圈或者實時取景放大對焦。縮小光圈以後,景深變大,清晰的方位更廣,對焦的精度要求就沒有這麼高,更加容易對上焦,犧牲了大光圈。想要在最大光圈下進行精確的對焦,方法就是打開手動對焦模式,使用實時取景功能,點擊放大,轉動對焦環進行手動對焦,調整到恰當的對焦點。
Tips:為了真正獲得失焦的背景,既淺景深,你可以選擇50mm f / 1.8這個鏡頭,它以最大的性價比實現你拍攝虛焦照片的需求,售價大概在700RMB左右。
END~
看完以上的介紹,對什麼時候使用大小光圈應該會有進一步的了解,但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理論聯繫實際,你須多拍攝,多思考,多練習,多嘗試後才會有所領悟、進步,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