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飛,之前把曝光和測光都科普了,今天就要開始分享攝影三要素了。大家都知道,三要素就是光圈,快門,感光度。它們不僅僅是基礎,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它們就會發現攝影的奧妙。
對於有些不想使用全自動模式的小夥伴們來說。光圈是非常奇怪的一個東西,它有數值,但是沒什麼規律,也不知道大小,真的非常讓人頭疼的一件事情。所以想要理解光圈我們得先知道它是什麼東西。
還是那個問題,什麼是光圈?它是鏡頭中的一個小孔而這些小孔是有一片葉片組成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葉片來控制光圈的大小,以及變化程度。大飛簡單的告訴大家。如果相機上標明的數值越大,那麼它的光圈就越小,數值越小,那麼它的光圈就越大。比如光圈f2,就是一個大光圈。而數值越往上走,就是小光圈。這就是光圈值的一個變化。
那麼接下來,大飛帶大家了解一個光圈的景深。大家可以在很多優秀攝影作品裡面看到,有一些很特殊的一個效果,比如人物的影像很清晰,但是它的背景卻是模糊的。它可以帶給觀眾一個視覺衝擊。也可以顯得人像特別真實。所以關鍵是可以控制景物的,可見清晰範圍的。那要怎樣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剛剛有說到,f2是一個大光圈。這麼說吧,可以把光圈比作人眼,看到的範圍大了,就可以在一個物體上聚焦,那麼聚焦的物體就會變得清晰。相反小光圈就會把整體比較平均化。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用手比喻鏡頭的光圈放在眼睛上試一下,就可以達到一個模擬相機的一個效果。
所以大飛建議大家在學習中的時候。可以試著去使用一個比較常用的一個鏡頭,然後把它開到大光圈,如果這樣拍了一周時間的話那麼大家就會對大光圈有一個新的認識。另外,大飛在科普一個知識,不知道小夥伴們知不知道,大光圈可以相機帶來一個比較高的一個快門速度。但是,對於一個比較淺的景深,一個物體來說它的對焦就沒有那麼方便。在小景深的地方,它的焦點會更加難以控制。特別是在拍攝一個近距離的一個物體的時候,手動對焦就會比較困難,如果有什麼沒有注意的地方,拍攝的主體就會變得模糊。所以在拍攝一個比較近的物體的時候,就要注意拍攝距離的問題。
當然,大光圈有很多優點,但是也會有其他的問題。大飛發現了,每次拍照的時候開了大光圈,但是它的成像質量卻沒有那麼理想。還有它的暗角色差等一些其他的問題也會比較明顯。如果沒有太在意這些問題的小夥伴,建議可以去使用大光圈。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很多攝影師都不會永遠去使用大光圈區進行拍攝。
大飛講了相機的景深,那麼接下來要講一下,卡片機的景深。卡片機就是俗稱的小數碼和微單比較小的數位相機之類的。區別就是。由於它們過小的感光元件面積造成的它會顯得焦距會更長。大家可以嘗試從拍攝的照片中才下當中的一小塊,會發現更像長焦鏡頭拍攝的效果。
攝影是我們當代社會一個感受藝術的最便利的方式。隨手拿起相機就可以拍出屬於自己的藝術,當然是要在徹底了解攝影知識的一個前提下。所以大飛也希望大家可以快速了解攝影技巧,那麼今天大飛講的光圈是不是學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