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 光圈篇 如何設定光圈大小控制景深 實戰中典型的光圈運用技巧

2021-02-06 廣州攝影俱樂部

我們很用心準備每一篇攝影教程,

如果您喜歡我們推薦的文章,

請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

超過500G攝影視頻教程免費領!

廣州攝影俱樂部 公眾微信:gzsheying

廣州攝影俱樂部 攝影Q群:44303309


  設定光圈大小數值,可說是攝影基礎技法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要按下快門之前,必先觀察光線條件與拍攝環境,視情形合理設定光圈大小,才能夠拍到清晰的畫面,而且有效控制景深,能表現攝影師的拍攝意圖。本篇就來介紹一些,在攝影實戰中典型的光圈運用與技巧。

  大光圈虛化背景突顯主體

  我們知道,在拍攝照片時使用的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利用這一點,可以避免周圍雜亂的背景影響畫面效果,使照片的焦點都集中在主體上,讓主體更被強調出來。


▲光圈優先,F7.1,1/500秒,ISO 400,焦距400mm。

  雖然只使用了F7.1的中等光圈,不過,採用400mm的焦距在大約8米的距離拍攝,同時,小鳥距離背景很遠,因而獲得了理想的背景虛化效果。


▲光圈優先,F2.8,1/320秒,ISO 100,焦距200mm。

  戶外人像寫真、婚紗攝影常用F2.8、F4這樣的大光圈拍攝,讓景深變得很淺,配合135mm的中長焦距,模糊的背景在突顯主體的同時營造柔美的畫面氛圍。

  專家提示:影響景深的其他因素

  影響景深的因素除了光圈大小以外,所使用的鏡頭焦距、拍攝距離的遠近、背景離主體的遠近都會對景深造成影響。

  在光圈大小和拍攝距離保持不變的前提下,使用的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淺;在鏡頭焦距和光圈保持不變的前提下,拍攝距離越近,景深越淺;在光圈大小、拍攝距離、鏡頭焦距保持不變的前提下,背景距離主體越遠,景深越淺。

  因此,設定大光圈、使用長焦鏡頭拍攝、靠近主體、讓主體遠離背景,都能夠拍攝出背景更加模糊的淺景深照片。

  微光手持拍攝採用大光圈避免畫面模糊

  在室內、陰天、傍晚等光線較弱的環境下拍攝時,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照片「糊」了。這是因為在微光環境中拍攝時,需要較長的曝光時間(較慢的快門速度)獲得理想的效果。一旦快門速度低於手持安全速度,手的晃動可能會造成照片模糊。使用大光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感光元件單位時間的進光量,從而提升快門速度,避免照片模糊。

  大光圈提升快門速度並不僅僅用於微光環境中,在陽光明媚的天氣裡,也常常會利用大光圈獲得更快的快門速度。拍攝動物、飛鳥要儘量捕捉瞬間的精彩姿態,表現出它們自然的天性。即使光線充足,也常常使用大光圈、適當調高ISO 感光度,獲得高於1/500 秒的快門速度,以連拍方式凝固精彩瞬間。


▲光圈優先,F2.8,1/40秒,ISO 800,焦距28mm。

  在旅行時,三腳架常常不在手邊,絢麗的夜景又令人不肯錯過。手持拍攝首先要考慮的保證畫面清晰。在這種情況下,要儘量利用現場環境,藉助石頭、欄杆、樹幹、牆壁等固定物來支撐、穩定身體和相機,並採用較 大的光圈,逐級提升ISO感光度,使快門速度達到保證安全快門速度。這張照片採用F3.5的光圈,並將感光度提升到ISO 800,使快門速度達到1/40秒,手持相機清晰拍攝到雨後的夜景畫面。

  專家提示:什麼是安全快門速度

  安全快門速度是一般人手持相機拍攝時能夠拍清晰的最低速度。這個速度並非是一成不變的。相信許多單眼愛好者都有過這樣的感覺,使用廣角鏡頭拍攝時,震動情形通常並不明顯,但如果使用長焦鏡頭拍攝,一點輕微的震動都會相當明顯。實際上,安全快門的速度跟焦距是有關係的。這個關係其實很簡單,安全快門速度是焦距的倒數,即:安全快門速度=1/焦距。也就是說,如果使用標準50mm鏡頭拍攝,安全快門速度為焦距的倒數1/50秒。如果使用200mm長焦鏡頭拍攝,安全快門速度為焦距的倒數1/200秒。

  微距使用中小光圈避免景深過淺

  使用微距鏡頭可以用非常近的距離拍攝昆蟲的特寫畫面,影響景深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拍攝距離。越靠近拍攝被攝主體,景深越淺,背景越模糊。因此,微距攝影時,如果採用大光圈容易導致景深過淺。常常使用F8、F11、F13 這樣的中小光圈拍攝,確保畫面具有一定的清晰範圍。


▲手動模式,F13,1/160秒ISO 200,焦距100mm。100mm

  微距鏡頭配合近攝接環拍攝昆蟲,即使採用F13的光圈,景深也非常淺,常常需要使用手動對焦功能仔細調整焦點位置,聚焦到昆蟲的眼睛上,使畫面更加傳神。

  中小光圈拍攝風景建築

  拍攝城市建築、大場景的風景時,常常使用F8、F11、F16 這樣的中小光圈,配合焦距較短的廣角鏡頭,表現豐富細節和細膩的層次。


▲光圈優先,F16,2秒ISO 100焦距27mm,曝光補償+1EV

  清晨拍攝於雪後的故宮角樓,利用掛滿枝頭霧凇巧妙地搭建了一個畫框,在豐富畫面層次的同時展現了銀裝素裹的美景。在F16的小光圈設定下,近處的枝條,遠處的角樓清晰呈現在畫面中,如果採用大光圈拍攝,近處的枝條就會變得模糊了。

  小光圈拍出獨特的星芒效果

  如果拍攝的畫面中存在太陽、路燈、水面的反光等點光源,選擇F11、F16 甚至F22 這樣的小光圈拍攝,畫面上會出現神奇的變化,這些點光源會呈現出漂亮的星茫效果,使人感覺仿佛置身於夢幻世界。


▲光圈優先,F16,2秒ISO 100焦距27mm,曝光補償+1EV

  清晨拍攝於雪後的故宮角樓,利用掛滿枝頭霧凇巧妙地搭建了一個畫框,在豐富畫面層次的同時展現了銀裝素裹的美景。在F16的小光圈設定下,近處的枝條,遠處的角樓清晰呈現在畫面中,如果採用大光圈拍攝,近處的枝條就會變得模糊了。

  專家提示!星芒的數量與光圈葉片的關係

  用小光圈拍攝星芒時,不同的鏡頭拍攝的星芒有所區別,星芒的數量取決於所使用的鏡頭的光圈葉片數量。光圈葉片如果是奇數,拍攝出的星芒就是光圈葉片數量的兩倍。如果是偶數,拍攝出的星芒數與光圈葉片數一致。例如EF16-35mm F/2.8L II USM擁有7片光圈葉片,畫面上就會呈現14條星芒。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觀點、圖片、文字、或視頻來自網絡搜集,

僅僅供大家學習和交流,不會做其他任何的商業用途。

其權威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承諾。

如果本文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權、著作權、肖像權的內容,

請您聯繫 曉憩楓林,我們會立即核實並做刪除處理。

同時,若您有好的攝影專題與作品,歡迎來搞刊發!

資料整理:曉憩楓林

個人微信:e3love QQ282283806

新浪微博:@曉憩楓林-新銳時尚攝影師

廣州攝影俱樂部 攝影QQ44303309

承接策劃組織各類展會典禮攝影活動!

回復以下內容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攝影風景篇 回復 1 風景  攝影人像篇 回復 2 人像

攝影活動篇 回復 3 活動  攝影技巧篇 回復 4 技巧

攝影資訊篇 回復 5 資訊  攝影教程篇 回復 6 教程


點下方「閱讀原文」獲取1300G攝影視頻教程

相關焦點

  • 光圈與景深的關係以及控制景深大小的3個因素
    景深越淺,背景就會越模糊,而主體就會被突顯出來。景深越深,則背景與主體都會變的清晰。  控制景深大小的因素有三個:  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例如光圈F4 的景深會比F8淺。大光圈能夠讓背景模糊化,更加將模特兒突顯出來。較小的光圈會使得景深較深,凌亂的背景會對模特兒造成不必要的幹擾。
  • 攝影技巧 理論篇 單眼相機光圈優先模式詳解 新手小白如何玩轉攝影模式
    在相機上通常用字母A或Av表示  設定和調整光圈對景深的影響  在設定和使用光圈時,常常會提到景深這個詞,可以說光圈調整與景深控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影響景深的因素之一是光圈的大小。在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光圈與景深成反比關係,即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淺。
  • 【攝影小技巧】光圈大小的區別
    【攝影小技巧】光圈大小的區別
  • 攝影老手不一定會的光圈與快門的操作技巧!
    本篇文章以Canon為例,向大家簡單介紹基本光圈優先(Av)與快門優先(Tv)的操作方式,在此筆者透過各式實用情境實拍,來教你如何正確操作手中的
  • 攝影基礎丨光圈與景深
    相信不少朋友對這些參數早已運用熟練,不過子曰:溫故而知新,希望大家能夠從中獲得新的理解。光圈是鏡頭內置,控制通光量多少的葉片式裝置。同時光圈也是拍攝中一個重要參數,是曝光三要素中的一員。但光圈的功能並不僅限於影響曝光,也會影響景深和成像質量。
  • 攝影技巧 人文篇 生態攝影光圈該如何抉擇 體會長焦鏡頭大光圈的魅力
    在自主拍攝的設定中,光圈只是其中之一的參數。但是,能夠將光圈控制得宜,大概就已經由基礎邁入進階了。利用這次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個人在生態攝影上,調整與選擇光圈的方式。但是,有使用微距鏡頭的朋友大概都會體會到,在近距離的成相中,景深是相當短淺的,一縮光圈後,卻常常因快門不足而導致拍攝失敗。到底在拍攝生態時,光圈該如何抉擇呢?
  • 攝影:光圈全面解析,一文搞懂相機光圈的設置和運用
    光圈,是曝光三要素之一,在拍攝過程中會頻繁對其進行調整。對於攝影初學者而言,該如何學習光圈知識?該如何使用光圈來控制曝光?
  • 單反鏡頭光圈的用法和技巧匯總
    只有掌握使用光圈的技巧,才可以讓觀眾從照片中真切地感受到良好的空間感。數位相機的光圈理論上相當於人眼球裡的虹膜。 如果光圈開得很大,就會有大量的光線進入影像感應器;相反地,如果光圈幾乎處於閉合的狀態,那麼進光量就會相對減小很多。
  • 新手必學光圈與景深的關係
    它的大小決定著通過鏡頭進入感光元件的光線的多少。A、控制景深(光圈越大,則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大)5、總結:光圈主要的三個作用:控制進光量、控制景深、控制成像質量。6、最佳光圈使用焦距大於100m的長焦鏡頭拍攝時如使用最大光圈拍攝背景完全虛化,並且主題物也部分虛化,如果使用中的光圈拍攝就會獲得適中的景深和背景的較好虛化,並且對於長焦鏡頭這時通常也是最佳光圈。
  • 鏡頭光圈有什麼用法和技巧
    鏡頭光圈的用法和技巧:  要想拍攝出有創意的照片,學會掌控光圈設定是必修的一課。只有掌握使用光圈的技巧,才可以讓觀眾從照片中真切地感受到良好的空間感。  如果認為相機的光圈只是用來控制曝光量的,那就該好好了解一下在攝影中最重要的一項技巧,那就是光圈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拍攝對象的景深大小,要麼背景完全清晰可見;要麼景深很淺,使得照片上出現模糊的部分,從而讓照片有了立體感。  F2.8適合模特兒和人像攝影  在進行模特兒攝影時,由於照明的原因,人物身上幾乎都會留下陰影。
  • 大小光圈都給力,新手不能錯過的光圈秘密!
    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對於已經製造好的鏡頭,我們不可能隨意改變鏡頭的直徑,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在鏡頭內部加入多邊形或者圓型,並且面積可變的孔狀光柵來達到控制鏡頭通光量,這個裝置就叫做光圈。長焦距鏡頭的口徑要比短焦距鏡頭的口徑大。原因在於F=鏡頭的焦距/鏡頭的有效口徑的直徑。光圈大小到底對什麼有影響呢?
  • 新手入門篇之光圈是什麼?教你學會光圈全部知識
    今天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光圈,光圈的作用,及使用技巧。光圈是什麼?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到達感光元件的光量的裝置。是鏡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參數;光圈是由一組光圈葉片構成,該組光圈葉片共同形成了一個可以通過成像光線的光孔,此光孔與鏡頭光軸垂直,光孔中心位於光軸上。
  • 數碼攝影技巧,拍攝風光題材的攝影,光圈如何最佳設定
    拍攝風光照片的一般法則光圈設定與最佳光圈風光題材的攝影作品對畫面景物的要求很高,遠處與近處的景物都要清晰,才能給人一種深遠的空間感。因此,對於畫面景深的設定就有一定的限制,應該使用小光圈以獲得較大的景深。在光圈與景深中我們曾經介紹過,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那麼拍攝風光畫面是否光圈越小效果越好呢?並不是這樣的,當光圈縮至一定程度後,雖然景深越來越大,但畫質會逐漸下降,即景物細節不夠細膩,也就是說,拍攝這類題材,既要求獲得足夠的景深效果,又要兼顧畫面畫質,因此光圈縮至中小即可。
  • 攝影初學者如何快速設定光圈、快門、ISO?
    這篇要介紹的三個名詞-光圈、快門、ISO,是相機控制一張照片是否正確曝光的因素,很多拍照手法跟技巧都這幾個因素息息相關,但也是最難讓人理解的概念
  • 單眼相機ISO感光度、快門、光圈設置技巧
    光圈越大,景深就會越小,光圈越小,景深範圍就越大。通過調節感光度,快門,光圈,可以拍攝出更加清晰有藝術感的相片。所以今天小編想推薦的這篇文章就是單眼相機ISO感光度、快門、光圈設計技巧。有興趣的朋友們和小編來學習吧。
  • 什麼是相機的光圈,教你調整光圈參數!
    本文要點:光圈是什麼?最佳光圈怎麼看?光圈如何影響曝光?光圈如何控制景深?1、光圈如何分大小光圈?光圈=焦距÷鏡頭的進光孔徑。同理也就是說: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多;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少。四、光圈如何控制景深?光圈如何控制景深?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景深。
  • 光圈數值從源頭到實拍應用、徹底搞懂光圈
    「光圈」應該是玩攝影最先接觸的詞彙了,但我們對光圈的認識似乎還停留在光圈數值越小,光圈越大;光圈越數值越大,光圈越小的層次上。而對於整擋光圈,光圈與景深的關係,光圈與成像質量的關係似乎就不是那麼清楚了。就更別提光圈的數值是怎麼計算出來的這種看似很深奧的問題了。那麼今天,好機友攝影就跟您好好聊一聊光圈。
  • 新手必學:光圈與景深的關係
    它的大小決定著通過鏡頭進入感光元件的光線的多少。3、大光圈作用A、控制景深(光圈越大,則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就是說光圈由f/16→f/11→f/8→f/5.6→f/4……時,則景深越來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確對焦到的主體,主體生動而清晰,而吸引人們的注意,前後的雜亂景物,而美化朦朧,這種朦朧富有優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調更加淺薄,能營造出相當程度的氣氛
  • 攝影新手必學光圈是什麼?
    光圈如何控制進光量?「前清後朦」,在攝影中我們稱為「景深」,景深和光圈有著直接關係。「前清後朦」的照片主要是因為「淺景深」,即比較短的景深深度,景深的深淺主要取決於以下元素:鏡頭的光圈大小鏡頭的焦距長短攝影主體的遠近感光元件的大小*景深並不會一下子突然由銳利變成模糊,而是逐漸趨向模糊。
  • 單反鏡頭焦距光圈與景深的關係
    關注更多攝影資訊!景深通常由物距、鏡頭焦距,以及鏡頭的光圈 值所決定,(相對於焦距的光圈大小)。除了在近距離時,一般來說景深是由焦距(物體的放大率)以及透鏡的光圈值決定。固定光圈值時,焦距越大(增加放大率),不論是更靠近拍攝 物或是使用長焦距的鏡頭,都會減少景深的距離;焦距越小(減少放大率)時,則會增加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