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國內最純粹的攝影自媒體平臺
超過3000篇攝影教程,進入首頁菜單閱讀!
關注我們公眾微信!
超過500G攝影視頻教程免費領!
廣州攝影俱樂部 公眾微信:gzsheying
廣州攝影俱樂部 攝影Q群:44303309
在自主拍攝的設定中,光圈只是其中之一的參數。但是,能夠將光圈控制得宜,大概就已經由基礎邁入進階了。利用這次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個人在生態攝影上,調整與選擇光圈的方式。快門速度太慢容易晃動手震,每個人都有各自約當的「安全快門」數值,只要拍攝過幾次,大概就能了解自己容易掌鏡成功的快門速度到哪邊。但是,有使用微距鏡頭的朋友大概都會體會到,在近距離的成相中,景深是相當短淺的,一縮光圈後,卻常常因快門不足而導致拍攝失敗。到底在拍攝生態時,光圈該如何抉擇呢?
不同鏡頭略有別
相同的光圈下,越長焦段的景深越淺,越短焦段的景深較深。焦段與拍攝距離,對景深的影響程度還大於光圈的縮放。另外,每隻鏡頭光學的表現在各個光圈階段都不盡相同,以我自己使用的Sigma APO MACRO 180mm F3.5 EX IF HSM來說,在光圈F5.6~8之間,是這隻鏡頭最好的區間,而F16開始,影像劣化就開始變得明顯,到這鏡頭的最小光圈時(F32),解像力只剩下F5.6時的44%。所以,我自己最常用的拍攝光圈在F5.6~F8,次常用的在F8~F16。
【艾氏樹蛙】這隻的拍攝距離並不會太近,所以F8就已經足夠表現我要的景深。(Canon 450D,Sigma 180mm,F8,1/100s,雙閃燈)
【碧眼樹蛙(暫名)】這隻蛙和上一張的體型約略相仿,但是拍攝距離較近,可以看出,景深比上一張淺很多。(Canon 450D,Sigma 180mm,F8,1/125s,雙閃燈)
把多餘的設定留給快門用
如果只能拍一張,那我會寧願要一張F3.5的清晰照片,也不要一張F8的晃動照片。所以,我在常用的光圈區間做調整時,必會考慮安全快門;快門夠我縮點光圈,快門不足,就將光圈開放些。
【曙鳳蝶】訪花的鳳蝶翅膀是不同擺動的,拍攝時通常需要1/500s以上的快門速度,否則容易留下翅膀擺動的殘影。(Canon 450D,Sigma 180mm,F5,1/640s)
【田中烏小灰蝶】由於停棲的枝條風吹搖晃,所以我將光圈由F8退回F6.3,以提高快門速度;另外,選擇光圈時,也得考慮背景和主體的距離與複雜程度。(Canon 450D,Sigma 180mm,F6.3,-2/3EV,1/500s)
掌握住快門後,還有什麼因素會影向景深呢?
拍攝的角度也會影響選擇
如果同樣的物體,選擇完全水平的拍攝,光圈縮很多,整個畫面景深還是會很淺。但是有傾角、甚至是由上往下拍的話,那麼在相同的光圈條件,畫面中可以涵蓋在景深內的範圍將會大增。所以,即使是同樣的相機與鏡頭,拍攝不同的取景角度,選擇的光圈也會有所不同。
【拉都希氏赤蛙聚會】在繁殖期時,它們的數量相當可觀,很小的可視範圍中,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起。(Canon 450D,Sigma 180mm,F11,1/100s,雙閃燈)
【牛蛙】拍攝角度不同。由於是從上而下拍攝,即使光圈比上一張開放,整個畫面幾乎都能在景深清楚的範圍。(Canon 450D,Sigma 180mm,F10,1/6s,腳架)
越小越近越需要縮光圈
有實際到野外拍過微距的朋友應該會有個體驗:三腳架在野外拍微距根本不適用!沒有錯,越是小昆蟲,越是自然環境,三腳架越無用武之地!因為你的拍攝角度靈活度都會受限,而且很有可能在擺設腳架時,碰到植物蔓藤嚇走目標或調整好拍攝角度時,目標早就飛走了…等。所以,手持並隨時注意安全快門,仍是調整拍攝設定時的大前題。
【環紋蝶】此蝶體型很大,我都直接稱他巴掌蝶;拍攝時不必太近,畫面就已經很滿,所以我會將光圈略開放些。(Canon 450D,Sigma 180mm,F5,1/200s)
拍攝比較大的題材,由於拍攝距離不必太近,我通常會把光圈開放些,來取得比較理想的散景畫面,不要讓背景太實太雜。而有些很小的題材,由於拍攝距離很近,常常是接近或是等於鏡頭的最大放大倍率,那我光圈大多會選擇縮在F8以後。
【小紅蜻蜓 &我的食指尖】面對這世界上最小的蜻蜓,可以看出即使已經縮到F10的光圈值,景深的表現仍是顯得有點勉強…(Canon 450D,Sigma 180mm,F10, 1/40s)
【細蟴若蟲】這是固定在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慢慢嘟過去合焦拍攝,此時景深極淺,需縮些光圈。(Canon 450D,Sigma 180mm,F11,1/100s,雙閃燈)
下面告訴你該怎麼取決光圈的大小!
以你要的主體焦平取決光圈
當拍攝取得該主體的最大焦平面時,如側面、平展翅…等,即使開放光圈,也足以讓整個主體大部分在景深清晰的涵蓋範圍內,而此刻縮不縮光圈,我個人常會視背景而非主體做決定。有時候,我會放棄最大焦平面,而取主體斜側面甚至正面拍攝,此時的光圈如果條件許可,我則會儘量縮一些光圈來增加主體在畫面中的景深範圍。
【綠翅野螟蛾】它轉頭一邊吸一邊看著我,相當趣致。在這個角度之下,我不得不多縮些光圈。(Canon 450D,Sigma 180mm,F16,1/80s,雙閃燈)
【石牆蝶】由於拍攝視角已取得此刻主體的最大面積,所以即使是完全開放的光圈也無妨;而選擇F6.3是想呈現此條件下背景的反光點不要過小與過大。(Canon 450D,Sigma 180mm,F6.3,-2/3EV,1/640s)
註記:創作或是美感在條件上都是寬容的,不應該去約束或局限應用何種準則審視、也不應該只存在何種手法去表現。因為種種的不同而豐富有趣,因為不同而驚喜讚嘆。這文章的敘述,僅提出我個人選擇在拍攝生態時的光圈考量,希望能給喜歡生態的朋友們作為參考,也歡迎大家有不同的見解來討論指導。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觀點、圖片、文字、或視頻來自網絡搜集,
僅僅供大家學習和交流,不會做其他任何的商業用途。
其權威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承諾。
如果本文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權、著作權、肖像權的內容,
請您聯繫 曉憩楓林,我們會立即核實並做刪除處理。
同時,若您有好的攝影專題與作品,歡迎來搞刊發!
資料整理:曉憩楓林
個人微信:e3love QQ:282283806
新浪微博:@曉憩楓林-新銳時尚攝影師
廣州攝影俱樂部 攝影QQ群:44303309
行攝者文化傳播
承接策劃組織各類攝影活動!
回復以下內容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攝影風景篇 回復 1 或 風景 攝影人像篇 回復 2 或 人像
攝影活動篇 回復 3 或 活動 攝影技巧篇 回復 4 或 技巧
攝影資訊篇 回復 5 或 資訊 攝影教程篇 回復 6 或 教程
點下方「閱讀原文」獲取1300G攝影視頻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