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舅腦爺:一眼望到底的人生和死沒有差別,年輕人不要在25歲就死了

2021-02-20 海綿演講

海綿演講,今日頭條創作者系列演講活動,傳遞智識與見解。

七舅腦爺曾經是一個電氣工程師,25歲時因不堪忍受一眼望到底的生活,離開體制,嘗試了銷售、片場助理等不同類型工作,26歲這一年,拍攝短視頻擁有了2000萬粉絲。

當你認為25歲的自己待在穩定的體制內就高枕無憂時,心理學研究告訴你:生活實際的改變遠比你預估的大得多。七舅腦爺說,年輕的我們就應該擁抱更多的可能,堅持嘗試,堅持試錯,最終你會接近你最應該做的事情。

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大家好,我是七舅腦爺。一個自媒體人,可能大家在抖音或者今日頭條上看過一些我的視頻,有可能你還給我點過贊。海綿演講在邀請我的時候跟我說,希望我能以個人的經歷來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所以我定了這麼一個主題——「年輕人不要在25歲就死了」。



25歲是一個特殊的節點,很多人剛剛走出校園兩三年,生活趨近於穩定,但是又迷茫於前面的方向。比如我,25歲的時候怎麼也沒有想到,我現在會來做短視頻。


提到這個,很多人都會猜測我的背景,說我是某某電影學院畢業的。其實我不是什麼電影學院畢業的,我和電影學院最近的一次接觸,應該是2010年,我剛來北京上學,懷揣著萌動的少男之心,到了薊門橋那邊北影門口去看看有沒有好看的小姐姐。(觀眾笑)


我現在做短視頻,但是我本科學的專業叫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我身邊很多朋友喜歡拿這個跟我開玩笑,說你學電氣的,你會不會修電器?問題來了,我作為一名工科生,怎麼會想到來做短視頻呢?


2014年,那個時候我臨近畢業,我周圍的小夥伴絕大部分人已經拿到了offer。我開始慌了。一方面,是因為我自己還沒有找到工作;但更多的,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我到底要成為怎樣一個人呢?身邊很多年輕人和我一樣迷茫。


再迷茫也要投簡歷,我投了很多很多份簡歷,面試了幾十個公司,什麼類型公司都投過,最後稀裡糊塗地去了北京的一家國企上班,成為了一名電氣工程師。


這份工作在身邊人看來,還算體面,用北京話說,至少不丟份兒。每天可以按時上下班,賺的不太多,但也夠用。雖然我還沒有完全確定這就是我這輩子要做的事,但我工作還是挺努力,想要幹出一些成績。我每天都積極表現,跑上跑下,做圖表,敲代碼,我想,讓自己忙碌起來就不會迷茫了吧。


但是不久後,一個很照顧我的前輩跟我說:「你呀,不用那麼用心,在這兒啊,你只要別犯錯,待著就行了。」 這一下把我踹醒了。我第一次萌發了想要離開的衝動。但是說到要辭職,卻一下卻拿不出這個勇氣來。


有一年冬天,我跟我的直系領導去出差,我們遇到了一個技術性難題,我想出了一個辦法,半個小時就能解決那個問題。而我的領導堅持要用傳統的方法,得要兩天。後來他直接告訴我說:「你的想法是對的,但是你必須聽我的,因為我級別比你高。」


沒有類似經歷的人可能沒法體會,我當時有多絕望。有同事安慰我,等你熬二十年,你也可以這麼幹。我覺得更絕望了,我用 20 年的時光熬出來的資歷,去壓制一個年輕人,算什麼男人?


那件事之後,我下定決心要辭職,然後,我就在那家公司繼續待了兩年。(觀眾大笑)之所以花了 2 年的時間,最大的一個原因是——「窮」。(觀眾笑)


不開玩笑,每一個人在追求自己夢想的時候,其實都需要物質基礎的支持。剛畢業。我需要攢一筆錢,才可能去找得到我自己的方向。



兩年後我真的辭職了,從北京飛到了成都。為什麼會選擇成都?因為成都吃的好吃。(觀眾笑)到了成都以後,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必須花上一段時間去嘗試、去試錯,才能夠找到我應該做的事。



那個時候,我沒有什麼具體的目標,我想的就是離開傳統行業,投身網際網路。我開始去找工作,不給自己設限。只要是跟網際網路有關的崗位,就算是清潔工我都投。


我記得那半年,我把我這輩子所有的試都面了。從剛開始進入面試室的時候,我手會抖,到後來我已經熟悉到,HR跳過了哪一步我都會提醒他。我被拒絕了很多次,但最後終於得到了兩個複試的機會。


第一家公司那老闆特別器重我,他跟我一見如故,他跟我說,我想給你打造一個帳號,我想可以啊,沒準我能成網紅呢?我們就這樣愉快地談了兩個小時。直到他跟我說了這句話:那,你有興趣投資我們嗎?你要投了我們,沒準兩年以後就能IPO呢!


我非常無語,又去了第二家公司。這次的公司靠譜多了,公司規模大,網際網路公司,福利待遇也不錯。我抓住機會,成功地被錄用了,成為了一名——銷售。剛開始做這份工作的時候,我也不確定我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喜歡這份工作,只是覺得好像還不錯。


後來,在銷售工作期間接觸了很多自媒體從業者,看著他們充滿激情地工作,我好像也被點燃了,哎,這個看著有點意思啊!我發現對就開始一點點接觸這個行業,比如厚著臉跟編劇朋友請教,怎麼寫短劇本;有導演在,我就躲在他旁邊看。慢慢地,我發現我對拍視頻興趣越來越濃,我甚至主動去自學後期製作。


我做了我的第一個短視頻,是用手機拍的,傳到了網上,瀏覽量很快就突破了個位數,然後停在了13,還有兩個贊。(觀眾笑)但這沒有打擊我的熱情,我好像從沒有如此興奮過。我意識到,我可能接近我想要做的事情了。


我馬上辭了職,這次辭職我幾乎沒有猶豫,我一頭扎入了影視行業,做了很多拍視頻相關的工作。我扛機器,幹製片,做執行導演,什麼都做。


那段剛入行的時間裡,我感到非常快樂,就算是單純扛攝影機也讓我也快樂。我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在這個行業混出名堂,但就是每天渾身都充滿了幹勁。


每一天我都感受到了挑戰。最忙的階段,基本上每天都工作 15 個小時以上。有時候,晚上劇組收工了才發現,早上買的早點還沒吃。


2017年的8月份,我和幾個朋友一起策劃了一個全新的IP,取了一個特別奇葩的名字,叫「七舅腦爺」。第一個片子的閱讀量突破了百萬,團隊裡所有人都倍受鼓舞,但後來才發現這只是一個開始,中間經歷了難題和瓶頸。很多時候,實話說是很沮喪的,但挫折始終沒有擊垮我的熱情,這是其他所有工作中都沒有的體驗。


就這樣,我和我的團隊一步一步走到了現在。今天,「七舅腦爺」在頭條系產品中擁有了兩千多萬粉絲。 我和我的粉絲之間有了很多的故事,我在這兒跟大家分享一個,一會我要哭了,誰給我遞個紙吧。



記得有一天夜裡 2 點,我從公司下班,手裡拿著一個還沒拆開的快遞,當時成都城南街道上吹著寒風,非常冷,我打了幾個寒戰,拆開快遞,裡頭是一個這麼高的保溫杯,上面貼著一張紙條,寫著「腦爺加油,我們一路挺你」。



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覺到有人那麼支持我。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有淚不輕彈的大老爺們,但是你能想像就這樣一個大老爺們在大街上哭成了傻子嗎?


我體會到我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過往所有的迷茫、委屈、痛苦、辛勞,在這一刻都化作雲煙。我想,我找到我自己了。


我現在回過頭去想,已經沒法想像自己在北京那個的辦公室裡一邊敲代碼,一邊喝茶的樣子。我很感謝25歲的自己,他雖然迷茫,但他的堅持和執著,讓我在26歲時,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生活有時候就像是一個藏了未知因素的氣球,戳破它你可能收穫的是去往另一扇門的鑰匙 ,在沒去嘗試前,你怎麼知道自己是錯的呢?

最後,我想給和曾經的我一樣處於迷茫期的年輕人 2 條小貼士:



第一,走出迷茫的秘訣是保持行動,保持忙碌,不斷試錯,不會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迷茫是人人都會經歷的階段,關鍵是你必須保持投入,不斷嘗試,拒絕佛系。佛系會讓迷茫的人更迷茫,萬劫不復。我大學見過了太多人,他們每天自己在寢室裡面跟我抱怨,自己多麼地碌碌無為,多麼地懷才不遇,結果過了半個小時以後,我就聽見他呼嚕聲了。你一定要保持行動,才有可能遇見不同的可能性。

第二,在尋求改變的階段一定會遭遇挫折,應對挫折的正確方法應該是提前期待挫折。挫折一定會發生;第二,挫折一定會幫助我們。這兩點大家都能認同,我們跳出穩定的工作,主動尋求改變,就是跳出了舒適區,那麼我們是一定會遇到挫折的。一定要有這樣的預期。尋求改變時遇到挫折、感到不舒適,這是符合預期的。

事實上,當我們想明白這一點,就能把心態很順利地調整好——既然我們已經知道挫折就要來了,那不如提前期待它的發生,反正挫折最終會幫助到我。

心態調節是應對挫折的關鍵。



據一項心理調查顯示,人們之所以常常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是由於對時間的力量有根本性的定義錯誤。研究人員調查了上千人,讓他們預估未來十年自己可能發生的改變,以及回憶過去十年自己已經發生的改變程度。結果顯示,比起實際值,人們總會大大低估未來十年他們要經歷怎樣的變化。

我們可以看到圖中有兩條起伏的曲線,自己的「實際變化程度」(黃色)遠高於「預計變化程度」(紫色)。並且結果顯示,18歲的人預期自己會發生的變化,其實和50歲的那群人正在經歷的一樣。

25歲的時候,當我們認為你呆在安定的國企就高枕無憂時,我們將要經歷的實際變化可能遠比我們想像得要大得多。既然如此,年輕的我們,為什麼不去主動擁抱更多的可能呢?


有一句話跟大家共勉,也是今天的主題,年輕人千萬不要在25歲就死了。我是七舅腦爺,我今年26歲,我還活著。謝謝大家!



打開今日頭條 APP,搜索關注「七舅腦爺」。


海綿演講是由今日頭條主辦的,主要面向當代青年人的系列演講活動,平均每兩個月舉辦一次。

每場活動,我們都會邀請 8 位不同領域的今日頭條創作者來演講,他們可能是來自科學、醫學、心理學、攝影、建築等領域的資深專家,也可能是在旅遊、美食、遊戲、時尚界炙手可熱的網絡紅人。他們將在現場分享各自的故事與經歷,和對自己所處領域獨到的智識與見解。

相關焦點

  • 七舅腦爺 用短視頻把生活的無奈變成確幸
    在短視頻文化成為潮流的今天,各家自媒體都盡顯己長,也因此讓我們看到了無限多精彩的作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樣的環境下,許多短視頻達人也應運而生,憑藉著獨特的創意和精良的製作俘獲了相當一部分粉絲。而小編今天想向大家推薦的就是在微博坐擁粉絲上百萬,又同時在抖音斬獲2800餘萬粉絲的優秀短視頻創作達人——七舅腦爺。
  • 抖音七舅腦爺哪裡人有多高 七舅腦爺叫什麼名字個人資料
    七舅腦爺最近在抖音上可是非常的火呀,而這樣一個帥氣乾淨的小哥哥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喜愛,那下面就來看看關於抖音七舅腦爺的個人資料吧。  抖音七舅腦爺個人資料  抖音七舅腦爺真名叫什麼小編還無從得知,網友都喜歡叫他為:腦爺!但是我知道他的「女朋友」叫什麼名字哦,閔靜,一個漂亮的96年小姐姐。
  • 「七舅腦爺」羅生門:女主在職拍抖音,500萬粉絲大號被公司沒收,憑什麼?
    隨著閔靜事件的持續發酵,洋蔥視頻官方微博在第一時間發布了聲明:《關於閔靜,我們想談談事情的原委和真相》。從洋蔥視頻的聲明中,有這麼幾點內容是跟閔靜的說法矛盾的: 1. 工作職責:她的職位並非只是編導,在職期間同時擔任「七舅腦爺」女主角。2.
  • 七舅腦爺腦在哪?
    1月25日,由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舉辦的中國首個新媒體短視頻獎項「金秒獎」第4季度頒獎典禮暨年度大典在北京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舉行,洋蔥視頻旗下IP七舅腦爺首次入圍金秒獎,獲得了「最具娛樂精神短視頻」的提名。
  • 七舅腦爺「變娘」、「糾纏兄弟」成新晉爆火萌寵類帳號?|最熱視頻
    本周抖音熱度視頻排名第一的視頻就來自抖音頭部大V@七舅腦爺。七舅腦爺最新的一則視頻講述的就是「為何好端端的漢子一旦成為男朋友就會變得非常娘」。視頻中,@七舅腦爺幫助女朋友選擇外出的穿搭,無意識伸出的蘭花指讓他十分震驚。從前的自己是一個男人味十足的人,而現在卻變得「娘兮兮」的。
  • 七舅腦爺換女友後仍暖心,網友:喜歡第一任
    ,七舅腦爺的人設也是一個暖心的小哥哥形象,不僅外表陽光帥氣,情商高,性格更是好到無可挑剔,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要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個像七舅腦爺的男友該多好。不管遇不遇的到,小編覺得都應該像七舅腦爺一樣時刻保持著陽光的心態和樂觀的精神,積極向上,努力過好每一天,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正能量的東西。
  • 我們是如何「死」在了25歲
    ,甚至一眼就能看到頭的生活,然而,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和浪費,千萬不要死在25歲,只是等到75歲才埋。我們是如何死在了25歲文|馬先生 出處|芥末微報01朋友A是一個富二代,87年的,父母做建材生意。私立高中畢業以後就沒有找工作,抽著中華開著保時捷紙醉金迷,遊手好閒的晃悠了幾年,13年的時候娶了個模特,據說也是奉子成婚。
  • 我們是如何死在了 25 歲
    這些在 25 歲,也就是你畢業了幾年之後,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最終還是看你的 internal drives 和價值觀。每天改變自己一點點的複利是非常強大的。你看看身邊那些過了 25 歲就沒有再成長的人,還有那些甚至到了 40 歲,還在不斷挑戰自己的人。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 完美老公七舅腦爺
    完美老公七舅腦爺說起抖音情感榜,七舅腦爺當仁不讓。
  • 高偉光25歲考中戲,37歲才大火:不要讓別人打亂你的人生節奏
    寒窗苦讀數十年,一朝畢業不知路在何方,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尋求安穩的工作,一眼望到頭,還是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努力奮鬥,再或是不知未來如何庸庸碌碌,工作是成年人焦慮的第一道坎。就業、結婚、生子這些問題都是大家關注的事情,工作了之後就要結婚,結婚了就要生子,不然就是「不孝順」「不聽話」「離經叛道」。
  • 「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年輕人都覺得他酷,不按照媽媽為他設計的人生道路到大企業裡就職,他說「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再辛苦也要過一種滾燙的人生。世界上沒有第二個人能成為北野武,但在現如今的年輕人身上,你會看到那種像老爺子一樣尋找多重自我的精神。
  • 那些拿命換錢的年輕人,換著換著就死了
    而現在,所有溫馨和美好戛然而止。 正如席勒說過的那句:「人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死也是一剎那的事。」 可悲劇和意外總是那麼猝不及防。 誰成想,只隔一天,那個愛笑的女孩子回了她的魔仙堡了。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 無差別殺人:我殺你沒有理由
    25歲的加藤智大2010年6月8日中午,駕駛一輛白色卡車在秋葉原電車站附近鬧市區撞向過路人隨後持刀沿街襲擊路人>造成了7死10傷的慘劇,也是兇手 犯罪心理學家認為「無差別犯罪」的一部分兇手在人格特徵方面表現為偏執,衝動報復性強,內心封閉社會交往能力差 而在很多情況下是擁有正常人格特徵的人沒有犯罪前科,不容易辨識
  • 無聊的人生,我也不要死
    上網隨手一搜,發現有本《無聊的人生我也不要死》。坦白講,這種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心態太合我意了,趕緊拍下,搓手等待。 誰知道書拿到手,整個人傻眼了。原來人家寫的,根本不是「我也不要死」,而是「我死也不要」。 這和我的人生觀太衝突了,當下有了立刻扔掉的衝動(並沒有,後來二手賣給了多抓魚)。
  • 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
    >要想對北野武做一個簡單的概括,是一件困難的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踢踏舞舞者、相聲演員、綜藝節目主持人,可硬漢、可溫情、可幽默逗趣……北野武給我們展現了人生的許多個面向。就像他在最新作品《北野武自述: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中所傳達的。今日微信,選取了此書的部分內容。成功、幸福、名聲、欲望、身體、宗教、生死,這些每一個人都會有的困惑,一個努力活得有趣的人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北野武仿佛和老友碎碎念般的自我坦露,好的歹的,讀來讓人親切。
  • 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真正的北野武,完美詮釋什麼叫: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雖是最被寵溺的小兒子,但北野武天生就沒有順從的基因。成績很好,卻性格反叛的他,從小就與母親處於對抗狀態。1973年,26歲的他來到東京最著名的娛樂街區:「淺草」(相當於老北京的天橋),當色情相聲演員,一張口黃段子就漫天翻飛。口技出色的他,後來還作為行業代表登上當地雜誌新春宣傳特輯。
  • 希特勒當年到底有沒有死?
    提出「希特勒當年到底有沒有死?」的疑問,他們認為既然有納粹高官,可以在蘇聯和盟軍的槍桿子下溜走,作為納粹帝國的最高領袖,沒有理由連自己的下屬都不如。對二戰有過「深刻研究」的阿根廷作家阿倍爾·巴斯迪,就是一名「希特勒當年沒有死」說法的堅定支持者,為了論述自己的觀點,他曾出版了《希特勒在阿根廷》、《巴裡洛切的納粹分子》,以幾乎下決定的口氣,告訴全世界希特勒並沒有死,且其晚年的藏身之所就是阿根廷。
  • 73歲北野武再婚: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說到北野武,腦袋中便竄出來那些出自於他筆下的令人驚豔的金句——「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滾燙的人生。」「我一生費盡心機與母親較量,最終滿盤皆輸。」
  • 古時逸聞錄:我是你七舅姥爺
    他跟家人揮手作別,但家人沒有任何反應,好像沒看見他一樣。兩個黃衣人帶著他一直走了幾十裡路,進了一座城裡。 沈聿心中大喜,說:小時聽說過您。
  • 「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北野武
    他的名字叫北野武那個標榜"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的七十三歲導演,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父親是滿身刺青的暴躁油漆工,母親卻是一位固執的認為自己是一位出身高貴的女子,禮節與尊嚴勝於一切。母親認為知識才是斬斷貧窮最有效的手段。